书城励志读孙子兵法学做人做事
20348300000009

第9章 审时度势,灵活变通

灵活的变通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经历坎坷曲折后积累而来的。遇到任何事都不能一根筋、一条道跑到黑,要懂得适时地变通。

孙子曰:“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行军打仗,最忌墨守成规。

人总是社会中的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可以说就是他的社会通行证。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立足之地,就必须学会各种灵活变通,发散思维,杜绝教条。

1.随机应变,围魏救赵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

——《孙子兵法·虚实篇》

前进而使敌人无法抵御的,是因为袭击到它空虚的地方;撤退而使敌人无法追击的,是行动迅速而敌人追赶不上。所以,我军想打时,即使敌人高垒深沟坚守,也不得不出来同我交战,是因为攻击了敌人一定要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打时,随便划一条线来防守敌人,敌人也无法同我交战,是因为使敌人改变了进攻的方向。

孙武的“攻其所必救”,说的是攻击敌人就攻击他一定要救援的地方。历史上“围魏救赵”就是一个典型的战例。

齐魏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中期,是齐、魏两国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由于齐国军事家孙膑将《孙子兵法》中“攻其所必救”的战略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因而一举击败了实力强大的魏国军队,使魏国的实力逐渐减弱,最终丧失了霸主地位。

战国初年,魏国在齐、魏、韩、赵、秦、楚、燕七国中首先成为强盛的国家。由于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任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在政治上、经济上、军队建设上,都进行了改革,使魏国日益强盛起来。魏惠王时期,魏国的国力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齐国在当时也不是较大的诸侯国。齐威王即位后,任邹忌为相,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力逐渐强盛。

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同魏国抗衡,向卫国发动了进攻,企图夺占位于赵、魏之间的卫国领土,取得战略上的有利地位。卫国原是魏国的属国,现在赵要将它变为自己的属国,魏国当然不允许。魏国借口保护卫国,即出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与齐是盟国,当邯郸告急时,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此时正在图谋向外发展,因此答应救赵。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讨救赵的办法。齐相邹忌主张不去救赵,齐将殷干朋则认为不救不仅对赵国失去信用,而且对齐国本身也不利。他从齐国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先让赵、魏两国相互攻战,使之两败俱伤,然后齐国“承魏之弊”出兵救赵的战略方针。齐威王同意了殷干朋的意见。齐国用少量兵力南攻襄陵,以牵制、拖住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出兵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攻破了赵都邯郸。这时,齐威王认为出兵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就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救援赵国。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同魏军主力交战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赞成他这种打法,提出了“批亢捣虚”、“疾走大梁”的正确策略。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而要排解别人打架,自己不能参与其中。派兵解围的道理也一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冲其要害,使敌人感到行动困难,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相攻,已经相持了一年多,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我看你应该统率大军迅速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这样一来,魏军必然回兵自救,我们可以一举而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便于我们打败它。”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率齐军主力向魏国国都大梁进军。大梁是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庞涓得知大梁危急的消息,大惊失色。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控制历尽艰辛刚刚攻下的邯郸,而以主力急忙回救大梁。

这时,齐军已将地势险要的桂陵作为预定的作战区域,迎击魏军于归途。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长途跋涉使士卒更加疲惫不堪。而齐军则是占有先机之利,以逸待劳,士气旺盛。因此,面对齐军的阻击,魏军完全隐入了被动挨打的地位,终于惨败而归。

魏军虽然败于桂陵之战,但魏国仍具有一定实力,并未因此而放弃邯郸。后来,因为秦国不断向魏进攻,魏国没有力量同时与东方的齐赵和西方的秦国进行战争,才放弃了吞并赵国的打算。

随机应变,积极而为。在商业化的社会,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发财致富,让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实现,但是如果按照大多数人都能够想到的方法或者思路,很难取得成功。只有改变思路,与众不同,甚至于相反,反而能够出人意料,获得成功。

桂陵之战,孙膑成功地运用了《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所提出的“攻其所必救”的作战原则,将实力强大的魏军击败,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经受了时间的检验与历史的印证。在现实社会里,在与对手竞争时,我们也要善于运用这种策略,不与对手硬拼,灵活的取舍,去攻击对手必须保护的一面。

2.走为上计,以退为进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孙子兵法·虚实篇》

“进”与“退”都要牢牢掌握主动权。“进”固然重要,但很多情况下“退”更为必要,这就是说走为上策。

名利权位面前,人们忘乎所以,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可到头来,这些争得你死我活的人,大都落得个遍体鳞伤、两手空空,有的甚至身败名裂、自身难保。行军打仗讲究进退,做人做事同样要懂得进与退。

江南有一个大家族,老爷子年轻时是个风流的公子哥,养了一大群妻妾,生下一大堆儿子。眼看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了,他心想:这么大一个家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大群。于是,儿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不亦乐乎。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地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从不参与争斗。看着儿子们争来斗去,老爷子作出了决定,他将钥匙毅然交给了那个从不参与争辩的儿子。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起初家境贫寒,全靠他一人养家糊口。松下失业后,一家的生活更无法支撑。一次,他去一家电器公司求职,身材瘦小的松下来到公司人事部,请求给他安排一个工作最差、工资最低的活干。

人事部主管见他个头瘦小又衣着不整,不便直说,就随便找个理由说:“现在不缺人,过一个月再来看看吧。”人家本来是推脱他,没想到一个月以后,松下真的就来了。那位人事部主管又推托说现在有事,没时间接待他。过了几天,松下又来了。那位负责人有点不耐烦地说:“你这种脏兮兮的样子,根本进不了我们公司。”松下回去后借钱买了套新衣服,穿戴整齐地又来了。

这位主管一看,觉得不好再说什么了,又难为松下:“我们是搞电器的,从你的材料看,你对电器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太少,不能用。”两个月后,松下又来了,说:“我已经下功夫学了不少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哪个方面还有差距,我再一项一项来弥补。”这位人事部主管盯着松下看了半天感慨地说:“我干这项工作几十年了,头一次见到你这样来找工作的,真佩服你的这种耐心和韧劲。”就这样,松下终于打动了主管,如愿以偿地进了这家公司。经过艰苦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享誉全球的“企业经营之神”。

在我们在谈到成功的时候,更多地强调要有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但是,在管理用人方面,一味地硬冲硬打未必是一种最好的方法,以退为进也是一种管理的策略。

你的下属犯了错误或造成了损失,作为你当然要追究责任,要批评、处分、甚至将当事人撤职。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在事情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以前,千万不要急于处理,如果处理错了或重了,伤了感情,事情就很难再挽回了。这个时候,冷静一些,你不妨学会以退为进的方法。

当你的下属犯了错误,你如果暂时不去处理,表面上看你是在“退”,但实际上你是在“进”,因为你没有处理并不等于你不处理,主动权一直握在你的手里,你想什么时候处理就什么时候处理。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你处理得好,不仅不会伤下属的感情,反而会因此而赢得下属的心,使他成为你忠实的拥护者。

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就某个具体的事情来说,也有其“时”、“势”的问题,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环境下,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策略,而并非是消极退让。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跟莱温斯基的那场“拉链门”风波仍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事情东窗事发,克林顿死不承认,采取死撑着的态度,这也是一种选择。当着全世界人的面,堂堂的美国总统承认自己的丑事,这是多让人难为情的事情啊!但克林顿聪明之处就在于,他采取了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么做,其实是将包袱扔给了所有的美国人:我已经承认了我自己的错误,你们有权利让我下台,你们也有权利让我继续留在总统的位子上;对一个已经承认错误的人,你们就看着办吧!

说克林顿“死猪不怕开水烫”也好,说他狡猾也好,但最终是他胜利了。

老子曾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只有不做才能无所不做,惟有不为,才能无所不为。

欲擒故纵,以退为进,最后制服对手,是军事上常用的战略;在经商中,要懂得“欲得之,必纵之”的原则,以退为进,使对方放松警惕,松懈斗志,就会胜券在握,然后再伺机而动,达到目的。

做人要懂得以退为进之道,因为以退为进,不但不会减缓成功的脚步,反而会增加动力。会生活的人,并不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宁肯后退一步,做出必要的自我牺牲。“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人能与他相争。

3.不断转换,不断壮大自己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孙子兵法·地形篇》

孙武说:“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他的作战措施是变化无穷的。”

很多缺乏变化的人,在生活中总是过着墨守成规的日子,几十年都不变。这种人一辈子都难以成功。只有善于变化思维的人,才能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新的转机。

从20世纪50年代起,香港平均每十年便增加一百万人口,住房问题十分紧张。使这个素有“东方之珠”之称誉的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珍珠。

李嘉诚从人口的激增,生存空间的有限,经济发展的神速,推断出土地使用的日趋重要,预见到地价来日必然暴涨,香港房地产业极具发展前途。他赞成有人曾指出的“从古至今,以房地产最能保存币值和牟取暴利,尤其在‘寸土尺金’的弹丸之地的香港更是如此。”

李嘉诚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投资地产业,1977年,香港地铁要在中区闹市的遮打站和金钟站上兴建投标。这是中环地区所在,置地素有中区地头蛇之称,是英资财团控制下的“地产股王”,它首先参与争夺兴建权,志在必得,其他财团亦奋起逐鹿,形势严峻。

然而超人李嘉诚一举战胜了三十多家竞争对手,特别是呼声很高的香港地产界巨头——置地有限公司,被誉为“三级超升”。当时香港报纸用醒目大标题大肆宣传“长江击败置地”。“长江压倒各财团,购得中区新地王”。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李嘉诚已逐渐将产业的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转移,李嘉诚的和黄公司投资84亿港元成立ORANGE,推出个人通讯网络,但起初不被业界看好。

之后,ORANGE在英国上市,随即成为金融时报指数一百的成分股,打破最短日为成分股的纪录,同时也为和黄带来41亿港元的特殊盈利,并已收回全部投资。

和黄前行政总裁马世民曾说,香港对我们来讲,说狂妄一点,舞台确实太小。舆论普遍认为,在这点上,李嘉诚与马世民形成共识。

随着香港的回归和中国经济的腾飞,李嘉诚从多年的投资经验中判断出,国内将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投资市场,投资内地大有可为。因此,他斥巨资投资北京的王府井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建筑高度将为70多米,地盘面积1.01万平方米。香港同业不少大亨皆叹:超人能在天子脚下拥有一大幅50年期限的地皮,不愧是超人!

商场如战场,要想成为一名精明的商人,能够在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善于动脑,从商品或经营策略的某一个点上,稍加变化,把平常变为不平常。只要你善于思维,发现别人所不注意的东西,在有些事情上加上那么一点点东西,变化那么一点点,你一定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王先生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除了卖各种电脑软硬件、配件外,也帮人家组装电脑。一开始他的生意并不好,而且还因为不慎轻信朋友,有两万多货款无法追回,经过交涉,也只是抵了一批鼠标垫,共有两万多只。

一个破鼠标垫,随便到什么展览会上就可以拿几个,有多少人买?两万只鼠标垫,怎么才能卖得出去呢?王先生就像手持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王先生只好闲坐着,看看报纸,或者玩玩电脑游戏。

有一天,王先生的一个朋友来玩,闲聊之余便坐在王先生的电脑前练习打字。这个朋友刚学会五笔输入法,一些字根还记不熟,翻书又麻烦,不由得说了句“要是字根就在鼠标垫旁边就好找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先生突发奇想:要是在这批鼠标垫上印上五笔字型的字根表,也许会方便那些记不准字根的人。但如果卖不出去的话,他又要多贴印刷的成本。想了想,他还是决定试一试。印上了字根表后,他到网吧、打字店、电脑培训班等处推销,果然卖了很多。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来到王先生的公司,看到了这种鼠标垫,询问了价格,说如果一个1.20元钱的话,他会买两万个鼠标垫。原来他也是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板,最近他的公司接了一个大单子,给一家全国联网的寻呼台作系统集成方案,这个单子很大,PC机就要配两万台。寻呼台那方面要求,所用的PC机除了配齐常规的设置外,还特别强调每台PC机需要一个鼠标垫和一张五笔型字根表。为此,这个中年老板走了好几个地方,都是没有合适的产品和合适的价位。今天看到王先生这里的鼠标垫上印着五笔字型字根表,真是喜不自胜。这下他可以两件事情当做一件事办,两样东西用一样东西的价钱买回去,省钱又省事,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王先生正好还剩差不多两万个鼠标垫,这笔生意就成交了。

因为一个小小的添加,死货就变成了活钱。如果王先生一直不改变自己的思路,那么,就不会有机会推销自己的鼠标垫,有了变化就有了机会。

遇到难题时,如果一味的顺着一个思路向前思考,那么只能是越想越难,根本把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假如善于换位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和环境,就很容易找到新的人生机遇和突破点。可以说,移位思考是成功办事的智慧之一。

一个玩具厂的老板到郊外散步,偶然地,他看到几个小女孩正在玩一只非常肮脏和异常丑陋的昆虫,玩得爱不释手。看着她们开心的样子,他顿时灵机一动,他想,市面上销售的玩具都是优美漂亮的,如果生产一些丑陋的玩具,市场反应会如何呢?想到做到,他马上叫手下的人研制出一批“丑陋玩具”,迅速投向了市场。

这一仗他大获全胜,他的“丑陋玩具”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同行们眼红不已。丑陋玩具也就此风靡于世。就像“疯球”,这种玩具是在一串小球上印满了许多丑陋可怕的面孔,还有一双鼓得像青蛙的带着血色的眼球,眨起眼来就发出很难听的声音。这样的一些丑八怪玩具的售价甚至比漂亮的玩具还要高,但却一直很畅销。

用反向思维来做,促使事物发生那么一点点变化,就会是一个新的突破。在商战中,时时来点变化,不断转换,不断壮大自己,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有时一个小小的变化,就是你创造的契机。

4.成功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会变通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

——《孙子兵法·地形篇》

孙武的“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体现了打仗时要灵活变通。

现代社会的竞争如此激烈,成功者并不是用了什么特殊手段,只不过是他们比常人多想一点点,可是就这一点足已使前者功名尽占,后者则终生潦倒,这听起来有点玄,其实细想想,这并不过分。因为成功者用的并不是见不得人的手段。有时他们只不过比别人会变通而已,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有一个演员由于学会了变通,在奋斗的道路上,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方向,最终战胜所有的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这个演员,就是香港一代影后张曼玉。

张曼玉的成功现在是尽人皆知。而过去,在她成长的道路上,她却曾经为她的执著付出过惨重的代价。

刚进入演艺圈的时候,她还是个少女,那时,她只想在银幕上扮靓,只肯演妩媚动人的少女。演了几部电影之后,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观众不认可她的妩媚,不认可她演美貌少女时的表演。这个时候,圈里的人就劝她,以她的形象、她的演技,她应该有很大的发展,如果不是总演少女,也许会取得成功。

这本来是很好的建议,可那时,张曼玉很相信自己的演技,也相信自己的相貌,相信自己的青春。于是,她固执己见,继续演少女。

这样又演了几部戏,结果,还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仿佛机遇女神抛弃了她。屡遭挫折之后,她终于改掉了她那盲目的毛病,决定改变戏路。

于是,一个接一个全新的机遇就出现了。从《新龙门客栈》里的老板娘,到《宋庆龄》里的宋庆龄,从《一门喜事》里的新娘子,到《甜蜜蜜》里的打工妹,从《济公》里的放荡妓女,到《青蛇》里的可爱青蛇,她角色多变,演技出色。

这些角色的出演,给张曼玉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她连续四次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女演员奖。可以说,她获得了最辉煌的成功。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她之所以会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是因为她学会了灵活变通,成功地改造了自己心中的固有观念。

我们相信:能够灵活变通,当然就能发掘机遇,成功地实现自己的一切目标。

传说公元前23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听说城里有个著名的预言:

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子。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

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朱庇特神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许久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找不到。

这时,他突然想到:

“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规则来打开这个绳结?!”于是,他拔出剑来,一剑把绳结劈成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立刻行动、心趋向目标、不墨守成规、遵从自己的行动规则和做事的风格,注定会取得理想成绩。

任何事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变的眼光去把握一切,你才会获得新生!人生不能一味地按着某种教条度过,人生需要变革,变革才是成功的源泉。创新才是生命前进的动力。

5.机变为用,变不利形势为有利形势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兵法》中“以患为利”的原意为:把不利条件变为有利条件。孙武的“以患为利”是非常让人钦佩的。试想,在战争中,如果将不利化有利,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势,定会变得无懈可击、力量大增,怎么不能挫败敌人呢?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缺陷,如果能够将自身的不利化为有利,把自己的缺点变成优势,那么,会生活得如鱼得水、自在快乐。

有一个老翁生有五个儿子,老大呆头木脑,老二机灵过头,老三双目失明,老四弯腰驼背,老五一腿残疾。

换了别人,可能会因此而唉声叹气。这位机智的父亲却以这五个儿子的不同缺点作了妥善的安排:让呆头木脑的大儿子种田,面朝黄土背朝天;让机灵过头的二儿子经商,精打细算不吃亏;让双目失明的三儿子算命,占卜算卦走江湖;让弯腰驼背的四儿子搓绳,驼背干得蛮像样;让一腿残疾的五儿子织布,稳坐织机不费力。如此一来,他们的缺憾倒成了他们做好事情的优点。

老翁死后,五个儿子同样能安身立命,一生不愁衣食。

以上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以患为利”——以祸患为成功资本的应用,是极其高明之处。那位高明的父亲善于扬长避短,能将缺陷化为长处。可见,善于把不利变为有利是多么的重要。

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懂得扬长避短就无劣势可言。再聪明些的话,就可以把劣势变成特点或者优势了。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真的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他迫使汉献帝封他为丞相,在朝中横行霸道,大臣们敢怒而不敢言。

这一天,王允秘密召集一些大臣,商议除掉董卓,但始终想不出一条好计策来。眼见董卓为所欲为,身为汉朝老臣不能为国除害,为主分忧,有的大臣哭了起来。

正在这时,有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放声大笑,他说:“大丈夫做事,说干便干,何必像妇孺一样,哭哭啼啼,优柔寡断!”众人一看,是曹操。

曹操字孟德,曾为顿丘县令,黄巾起义后,升为济南相,很有才干。董卓进京后,也看出曹操不是等闲之辈,为培植党羽,便封曹操为骁骑都尉。曹操表面对董卓也很恭敬,董卓便把曹操当成了亲信。

曹操说:“我屈身董卓,就是为了取得他的信任,以便寻找机会为国除害。现在老贼对我越来越信任,我愿意拿一把快刀进入老贼居室刺死他!”王允一听,十分高兴,连忙赠给曹操一把宝刀。

曹操带刀来到董卓居室,恰值董卓也有事要同曹操商量,他问曹操:“孟德为何此时才来?”曹操将计就计,答道,“我的马走的太慢,因此来迟。”董卓立即命侍从到马厩里给曹操选一匹好马,侍从答应着去了。屋中只有董卓和曹操两个人,曹操见此良机,急忙从怀中抽出宝刀,恰在此时,董卓突然转过身来,大声喝问:“孟德何为?”曹操一见董卓发觉,知道再难行刺,灵机一动,连忙跪在地上,双手平托宝刀,十分谦恭地说:“我近日得到一口宝刀,特来献给丞相!”董卓接过一看,果然是把宝刀,心中喜欢,竟没有怀疑曹操。这时侍从已牵来一匹马,董卓就带着曹操到外面看马。曹操连赞:“好马!真是一匹好马。我骑上它试试!”说着,骑上马,飞驰而去。

原来,董卓已感到自己积怨太多,担心有人行刺,就在自己的床里边安了一面镜子。曹操抽刀之时,他已从镜中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才能及时地转过身来。曹操行刺不成,就借机送宝刀,而使他没有再怀疑。

曹操走后,董卓把孟德献刀之事对李儒说了。李儒听后,告诉董卓:“孟德不是献刀,他是要行刺主公。”董卓一听,七窍生烟,立刻派人去捉拿,但曹操已不知去向。他本就只身一人在京城,又无法拿他的家人治罪,董卓只得作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实践证明:能够办成大事的人,不仅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而且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甚至改变习惯性的思维,把弱点变成优势。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年间历时十余年编纂而成的大型丛书,收书3500余种,计近7万卷。它的总编纂官就是清代大学者、文学家纪昀。他学识渊博,富有辩才,也不乏幽默机智。大概是靠了这个本领,加之小心谨慎,他才能在随侍皇帝时巧为周旋,始终未酿祸灾。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每编成一部分,乾隆都要亲自阅览。纪昀倾全力精心修订,而且在每书首页写了提要,阅读起来非常方便。乾隆对此十分欣赏,又让他撰写了简明目录。聪明的纪昀在校订古籍时,常常有意地漏校几处,极易发现,乾隆审阅时就可予以纠正,并煞有其事地为此发道谕旨,责备总纂官工作不力,还劳圣上亲自校正疏漏。从中显示乾隆的博学远识,不愧为圣明天子。这样一来,满足了乾隆处处胜人一筹的虚荣心。其实二人心照不宣,只是没有,也绝不能说破而已。

可是纪昀有一次险些触犯皇上。

这一年时值盛夏,纪昀带领他的庞大队伍紧张地修纂《四库全书》,没想到乾隆会前来视察。纪昀去衣裸背聚精会神地干得正欢,一见皇上驾到,来不及穿衣,怕皇上怪罪,就一下钻到桌案下面,拉上帷帐藏了起来。乾隆看在眼里,想寻开心,故意坐在案边不动,让屋中人安安静静按部就班地照常做事。

纪昀蜷缩多时,听听已没有动静,从帐幔里伸出头来悄声问道:“老头子走了吗?”不想乾隆就候在一边,一听大怒:“纪昀大胆,将朕称作老头子,是何道理?速速陈奏明白,否则以犯上罪处死。”

纪昀着实吃了一惊,知道这下得罪不浅,按照大清“大不敬”的律条,乾隆一句话他就马上身首异处了。他急忙爬出来先叩头谢罪,继而不急不慢地禀告:“臣子称皇上为万岁,岂不是老?皇上为万民之首,岂不是头?皇上乃真龙天子,岂不是子?‘老头子’乃称谓之缩略语也,祈祝皇上万寿无疆。”

几句话说得乾隆心花怒放、龙颜大悦,说:“亏你能言善辩,苏秦、张仪在世也不过如此,快快起身,朕今日赦你无罪。”

汉武帝时有个叫东方朔的大臣,他性格诙谐幽默,善于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在一个三伏天,武帝给朝臣赏赐肉食。大家等了半天,负责分肉的官员却一直没来。东方朔不耐烦了,对同僚说:“按照我朝先例,三伏天上朝可以早退,所以不好意思,我先领自己的那份肉去了。”说罢,他便拔出佩剑,切了一大块肉,扬长而去。负责分肉的官员知道后,气得不行,立刻向皇上告了东方朔一状。

次日早朝,武帝果然厉声斥责,东方朔立刻摘下帽子,俯伏在地,听候处置。看他一下子这么听话,武帝一下子童心大起,想要捉弄他一番,于是说道:“你要是真心悔改,就当着大家骂自己一顿,嗓门放大点!”

东方朔恭敬地拜谢完毕,一本正经地站了起来,扯开嗓子大喊:“东方朔呀东方朔,没等陛下分赏,就擅自拿走赐品,真是无礼之极!拔出佩剑,大块切肉,简直壮烈之至!那么多肉,只取小小一块,堪称寡欲的楷模!一口没吃,全部带给老婆,更是疼爱妻子的表率!”

话未说完,武帝已经捂着肚子笑得不行了,大臣们也笑倒了一大片:“真有你的!本想让你丢一回脸,没想到却看了场好戏!”笑够了,武帝特地赐了一石酒和一百斤肉给东方朔。东方朔懂得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变不利形势为有利形势,才使自己不被治罪,还受到赏赐。

有的人因自身的缺陷而自惭形秽,不敢正视自己,不敢面对现实。其实,人无完人,不必苛求自己。不要为自己的缺陷烦恼,如能将它变为长处,那就能成就令人难以想象的业绩。

6.转换思路,另辟殊路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孙子兵法·兵势篇》

《孙子兵法》中“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讲的是变化的无穷,无始无终。当自己步入困境的时候,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开动大脑转换思路,因而他们往往是最终的成功者。

有一位姓王的商人,他最早是继承父业做珠宝生意的,可是他缺乏父亲对珠宝行业的精微敏感。没几年,他就把父亲交给他的全城最大的珠宝店赔光了。

他以为自己不是缺乏经商的才干,而是珠宝行业投资大,技术性太强,风险太大。于是,他又决定改行做服装生意。他认为服装行业周期短,而且不需要太大的专业学问,肯定能成功。主意拿定了之后,他变卖了仅有的一些家产,开了一家服装店。过了三年,他的服装店已经再也没有资金进新款衣服,已有的衣服也因价格高于相邻商家而无人问津,他又一次失败了。他意识到他不适合于更新大件的服装市场,当他为一种新款刚开始流行而自己马上组织货源时,同行们的这种款式已经开始淘汰了,他总是跟随着流行的尾巴。

接着,他又变卖了服装店,用剩余不多的资金开了一家饭店,他想,这种简单的生意总不会再赔了吧。雇几个人做莱,客人吃饭拿钱,又不用多么大的流动资金。可是,这一次他又错了,他眼睁睁地看着相邻的饭店里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而自己的饭店却门可罗雀,冷落异常。最后,连雇来的几个人也跑到别的饭店去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后来,他又尝试做了化妆品生意、钟表生意、印染生意,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候,他已经52岁,从父亲交给他珠宝店至此,25年的宝贵年华被失败占满。每想到此他就有绝望的感觉。

他算了算自己的家底,所有的余钱仅够买一块离城很远的墓地,他彻底绝望了。既然自己没有能力创造财富,那就买块墓地给自己留着,等到哪一天一命归西,也算有个归宿。这是一块极其荒僻的土地,离城大约有5公里,有钱的人,甚至一些穷人也不买这样的墓地。

可是,命运就在这里转机了,就在他办完这块墓地产权手续的第15天,这座城市公布一项建设环城高速路的规划,他的墓地恰恰处在环城路内侧,紧靠一个十字路口。道路两旁的土地一夜之间身价倍增,他的这块墓地更是涨了好多倍。他做梦也没想到,他靠这块墓地发财了!要知道,这是“经商”20多年来第一次“狠”赚了一笔钱。他突然顿悟,为何不做房地产生意呢?说做就做。他很快将这块墓地以相当高的价格出售,又购买了一些他认为有升值潜力的土地。仅仅过了5年,他成了全城最大的房地产业主。

人生之路千万条,总是跟着别人脚印前进的人,只能是碌碌无为。只有敢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更换以往的做事方式,才有把事情做好的可能、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商场如战场,要想成为一名精明的商人,能够在商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学会变换思路,另辟殊路。只有善于动脑,从商品或经营策略上,稍加变化,把平常变为不平常,你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无论是做什么事,你都不妨改变一下方向,另辟殊路,也许能达到目的地,也许能获得意外的收获。

7.创新才是致胜的法宝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孙子兵法·兵势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孙武主张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创造和利用有利的态势,使实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创新就是创造有利的态势,也就是创造出一种“势”,一种多于别人的优势。成大事的人通过创造、革新而获得新事物,而不是走单独的一条路。只有勇于创新,比别人多做准备,才能比别人更多地捕捉到时机,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对企业经营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经营者来说必须永葆创新的青春,才能立足于商海。一旦你停止了创新,停止了进取,哪怕你是在原地踏步,其实也是在后退,因为其他的创富者在前进、在创新、在发展。

“创新者生,墨守者死”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很多创业者就是不懂得这个规律,稍有成就就裹足不前,坐吃老本,不再创新,不再开拓,妄求保本经营,结果不到几年,就落伍了,被时代前行的波浪淘汰了。

商海中的弄潮儿则永远以创新的姿态搏击风浪。他们是一群思想极端活跃者,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性想像力。原因是他们首先进行扩散思考,就如同洒水器喷水一样,它是对一个课题做多方面联想的。在提出足够的办法之后,再加以集中考虑、宛如经过凸透镜上的光聚集于一点的焦点,或组合成许多主意,或加以筛选,然后找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思想活跃的人,首先采取的是做扩散思考,而后再集中思考的两段思考,往往就能想出比他人更好、更可行的主意来。而一般人进行的则是短路思考,即把最先浮现的想法不加处理地付诸于实施,因而大多数流于无的放矢。与扩散思考相联系的是想像力。丰富的想像力是思想活跃者的财富、创新的源泉。在想像力中,最主要的又是空想与联想。

所谓天才,就是指空想力丰富的人。不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他们同样都有着空想力和以现实的道理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过,普通人只能以现实的道理去思考问题,因而,他们的空想力便逐渐萎缩;而天才却乐于运用空想力,在他思考事物时,首先求之于空想。他在遥远的空想彼岸抓住启示,然后再返回现实中来,所以,他的思想飞跃度极高。要想成为能够推出飞跃的创造性思维的思想活跃者,就必须学习这种运用空想的天才思考法。

食品加工业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行业,但对消费者的影响却是直接的。为了时常调换消费者的口味,不让他们有吃腻了的感觉,要时常动脑筋创造新口味的产品,来刺激市场的销路。“让所有口味不同的人,都有他们喜欢吃的食品。”为达成这一理想,经营的主要方针,就要“力求产品多样性”。亨利·霍金士就是这样做的,他把一个乡下的腌菜店,发展成国际知名的食品加工制造商,而且全靠个人力量、不拉外股的情形下完成,可算是经营上的一大奇迹。

“所有人都有权吃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管他的口味是多么与众不同”,霍金士有一次对开发新产品的部门说,“供给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是我们从事食品加工业的义务。也许有些产品销路少,成本高,根本不赚钱,甚至算上积压货物还要赔钱,我们还是要供应。”

这种“赔钱也做的生意经”,亨利公司的高级职员有很多表示反对,但几十年来,霍金士始终未受这些反对意见左右,为该公司货色齐全的“金字招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据统计,现在亨利公司的产品种类已超过1000种,虽然不能说已把握了所有消费者的爱好,对人们口味的适应已达到齐全的境地,不管是酸甜苦辣,你都能找到一两种你喜欢吃的东西。这是亨利·霍金士创造的奇迹。

成功,就是在原有的事物的基础上改进与创新,就是一件新发明、新创造。总而言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传统的理念总会束缚着人的神经,使人做起事来畏首畏尾,但有那么一部分人根本不受传统的囹圄,他们能突破传统的局限,把事情做得非常好。

阿迪达斯是世界知名品牌,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用品销售中占据着首位。阿迪达斯公司之所以能牢牢地吸引顾客,不断地拓展市场,其中,永不停息的创新精神就是阿迪达斯公司成功的关键所在。阿迪常说:“现代的体育运动迅速发展,体育用品的生产,必须时刻注意改进产品,以适应顾客的需求,否则就有被挤垮的危险。”

一次,阿迪达斯公司发现足球鞋的重量与运动员的体力消耗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每场比赛中,平均每个运动员要在球场上跑1万步。如果每只鞋能减轻100克,那么,就可大大降低运动员的体力消耗,提高他们的拼搏能力。

阿迪经过观察,发现使足球鞋分量重的主要原因是足球鞋上的金属鞋尖。而在每场比赛中,就是最能拼杀的前锋,可能踢触到足球的时间,也只有4分钟左右。阿迪思索着:把金属鞋尖取掉?那鞋不是太软了吗?那搞得硬一些呢!对!搞得硬一些。

经过反复的研究,他们果断地去掉了鞋上的金属鞋尖,设计出了比原来轻一半的新式足球鞋。这种鞋投放市场就立即受到好评,足球运动员和足球爱好者们纷纷争相购买。

阿迪达斯公司抓住世界杯足球赛开赛前的机会,深入到运动员中间,广泛地听取运动员的意见和要求后,非常迅速地研制出一种可以更换鞋底的足球鞋。决赛那天,穿着阿迪达斯牌球鞋的联邦德国队员,雄姿勃勃,健步如飞。比赛结果,联邦德国足球队第一次登上了世界冠军的宝座。就这样阿迪达斯的足球鞋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了。

阿迪达斯公司还十分注重青年服装的潮流,在花样及色彩上不断更新,使人们目不暇接,难怪人们说,很难看到同一样式的阿迪达斯运动衣。后来,他们又进一步研究出150多种新产品,并赢得了人们的好评。

多年来,阿迪达斯公司开发了一种又一种受人欢迎的产品,其中包括橡皮凸轮底球鞋;适合冰雪地、草地、硬地比赛的各类球鞋;以塑料代替皮革的球鞋;用三种不同硬质材料混合制成鞋底的球鞋;后来推出了新式田径运动鞋,这种鞋的鞋钉螺丝可以根据比赛场地和运动员的体重、技术特点、用力部位而自行调节。

仅足球鞋一类,阿迪达斯公司在世界各地所获得的专利就达700多项。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阿迪达斯公司就从一个仅有几十名职工的小厂发展成为世界头号体育用品公司。它的分公司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产品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阿迪达斯的成功秘诀就是不断调整自身,不断的创新,永远以新的事物来面对大家,从而引领了时代潮流,愈加发展壮大。

创新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如同新鲜的空气之于生命的意义。经营者应该不断地在管理上创新,产品上创新,技术上创新,企业形象上创新,以确保企业历久不衰。做一个有着天才创新思考的创富者吧。

8.审时度势,变化无穷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孙子兵法·虚实篇》

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战法,取得的胜利摆在了众人面前,而众人还是莫明其妙;人们都知道我之所以战胜敌人的方法,而不知道我怎样灵活运用这些作战方法而取胜的。所以每次作战取胜,都不是重复老一套,而是适应敌情,变化无穷的。孙武说“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就是指做事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自古到今,通过审时度势,随机应变而取得胜利的事例有很多。

三国时,曹操在汉中被蜀军打败,蜀军大将关羽乘胜追击,攻打樊城。樊城守将曹仁向曹操求救,为解樊城之围,曹操令于禁、庞德率七路人马火速赶往樊城。蜀魏两军几经混战,未分胜负,两军形成相持之势。

当时正是秋季,下着连绵的阴雨,蜀军是远道而来,如果长期相持下去,必然因粮草不济而难以为继。为求破敌之计,关羽苦思速决的办法。后来,于禁和庞德的七路人马移樊城以北。关羽见襄江因连日暴雨,水势猛涨,河水湍急,而于禁、庞德的七支大军沿城北的十里山谷驻扎,关羽由此心生妙计。

关羽回营以后,令手下兵将赶造大小船只和木筏,又派兵到襄江上游的各谷口截流积水。于禁和庞德对蜀军行动一无所知,仍然按兵不动。一天夜里,大雨滂沱,狂风骤起。蜀军乘势决口放水,一时间水流似山洪暴发,汹涌而下,直奔山谷而去。于禁、庞德见洪水铺天盖地而来,忙组织士兵堵截。魏军哪能挡得住迅猛的洪峰?他们顿时乱作一团,四下逃命。

魏军被洪水淹死大半,剩下的兵将正疲于奔命之时,忽听战鼓雷鸣,杀声震天,关羽率军踩着大船和木筏奔杀而来。而此时的魏军已无丝毫抵抗之力。最终于禁与庞德均被蜀兵活捉。

东汉初年,刘秀部将岑彭与公孙述手下的田戎、任满在荆门对峙,战事对于汉军极为不利。当地土著越人企图趁机叛乱,驻扎于此的汉将臧宫,因为兵力单薄,无法以武力控制局势。

正巧当时辖境内各县运送粮食,有几百辆大车前来。臧宫灵机一动,连夜派人将城门门槛锯断,让大车进进出出闹腾了一整夜。“吱吱嘎嘎”的车轮声震天动地,传得很远很远。越人头领听说车声响了整整一夜,连城门门槛都磨断了,以为是汉军大批援兵已经赶到,连忙牵牛抬酒前来犒劳,不敢再动叛乱的念头。臧宫列兵排阵,磨刀擦枪,军威整肃,声势浩大,让越人头领看得目瞪口呆,直冒冷汗。然后臧宫又命杀牛斟酒,设宴殷勤款待越人头领及其随从,还送给他们许多礼物,加以招抚。从此,越人便一心归汉,平安无事了。

世间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行军作战尤为如此,作战谋略、计划、兵士编制必须随机而变,如果墨守成规、不知改进必然会遭受失败。关羽与臧宫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他们能够随机应变采取相应的措施。

“审时度势”,这是成大事的经验之一,因为自己所做的事,只有顺应时代潮流的大趋势,才可以成功,而不重视周边环境的人,其结果注定是失败。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在不断地变化,世上没有一成不变而可以永久生存、永久立于不败之地的事物,所以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以适应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