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孙子兵法学做人做事
20348300000010

第10章 打破常规,创新思维

想别人所没想,做别人所未做——这叫“奇”的行动,即别人未料到的行动,别人还未意识到的计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到打破常规,创新思维。

孙子曰:“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兵法》中讲,面对强敌时,应避开他的强处而攻击他的弱处。不能一律按规矩办事,和敌人正面开战,应换种方式,避实击虚。当你遇到困难时,是仍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还是转换思路去寻找别的方法呢?

1.从釜底抽薪到以柔克刚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

——《孙子兵法·火攻篇》

“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即利用火攻所引起的敌情变化,适宜地组织兵力发动攻击,从而发展和扩大战果,夺取战争的胜利。

在日常生活中,凉水煮沸需要在锅底加柴就可以了,如果不让水沸腾可以加一些凉水,也可以熄火。加了凉水,继续烧煮,仍会沸腾,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解决不让水沸腾就是熄火,抽掉锅底的柴禾,也就是“釜底抽薪”。

人类在相互竞争时也会运用到“釜底抽薪”这一策略。刘备早有建立霸业的志向,怎奈漂泊半生,还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常寄人篱下。后来,得到了徐庶的辅佐,情况大为好转,并且连连打败了曹操的好几员大将。曹操就想要收服徐庶,于是程昱献计: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来许昌,并且奉养起来,还谎称曾跟徐庶结拜弟兄。他假意待徐母如亲母一般,时常送些物品,每次必写封使信。徐母是知书达理之人,见程昱客气有礼,也因此写手书回复。这样程昱赚得了徐母的笔迹,就模仿她的字体,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并派人持书直奔新野,把信送到徐庶手中。徐庶看完家书后,万般无奈只好去了许昌。

这就是釜底抽薪之计,程昱明知许以高官厚禄徐庶也不会来许昌,只要将徐母接来,抄了徐庶的后路,徐庶自会来许昌。曹操、程昱用了釜底抽薪之计将徐庶骗到曹营。如果曹操不用此计,恐怕难以得到徐庶。

纵观曹操、程昱的这次阴谋,虽有些阴损,但从整个战局来看,颇有可取之处。徐庶虽没有诸葛亮之才,却也是三国时有名的贤士,纵使徐庶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略,也比徐庶在刘备那里好得多,这样就等于削掉了刘备的羽翼。

“釜底抽薪”的用兵方法,还可以理解为:避开敌人的锋芒,打破常规,寻找新的思维,不与敌人硬拼,应以柔克刚。正如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松地包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

若以柔和之姿去面对刚烈火爆之人,则恰似细雨之于烈火,烈火熊熊,细雨濛濛,虽说不能当即将火扑灭,却有效地控制住了火势,并一点点地将火灭去。但若暴雨一阵,火灭去,又添洪水泛滥之灾,一浪刚平又起一浪,得不偿失。

春秋末期,郑国宰相子产为政刚柔并济,以柔为上,柔以制刚。郑国是一个小国,国力甚弱,要想在大国林立的空间中求得生存,增强国家的实力是刻不容缓的。子产提倡振兴农业,兴修农事,同时征收新税,以确保有足够的军费供应和给养。

新税征收伊始,民众怨声四起,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死子产,朝中也有不少大臣站出来表示反对。子产毫不理会,也不作过多的解释,而是耐心等待事态的发展,只说:“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自然要牺牲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做事应当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有善始而无善终,那样必然一事无成,所以,我必须将这件事做完。”

新税照常征收,而由于他采取了振兴农业的办法,很快农业发展,民众由怨到赞。

子产在各地遍设乡校,因乡校言论自由,有些对政治不满的人往往把乡校作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有人担心长期下去会影响统治,建议取缔。子产却说:“这是没有必要的,百姓劳累一天,到乡校中发发牢骚,评谈政治实乃正常。我们可以作为参照,择善而从,鉴证得失。若强行压制,岂不如以土塞州,暂时或许会堵住水流,但必将招来更猛的洪水激流,冲决堤坝。那时,恐怕就无力回天了,若慢慢疏导,引水入渠,分流而治,岂不更好?”众人皆服。这正是子产采用以柔克刚的为职之道。

商业活动中,常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由于商业活动带有很强的人情色彩,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不仅会伤及对方的自尊,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商业的声誉和成败。

一天下午,一位外国人突然气势汹汹地闯进某饭店的经理室:“你就是经理吗?方才我在大门口滑倒摔伤了腰。地板这么滑,连个防滑措施都没有,太危险了,马上领我到医务室去。”

见此情景,经理很客气地说:“这实在抱歉得很,腰部不要紧吧?马上就领您到医务室,请您稍坐一下。”

外国人坐在椅子上,继续抱怨不停。饭店经理见对方已经镇定下来,便温和地说:“请您换上这双鞋,我已和医务室联系好了,现在我就领您去。”

早在外国人闯进来时,经理已经看清他的腰部没有多大问题。所以当外国人离开经理室时,就把换下的鞋悄悄交给秘书说:“这双鞋后跟已经磨薄了,在我们从医务室回来以前把它送到楼下修鞋处换上橡胶后跟。”

检查结果,果如所料,未发现任何异常,他本人也完全冷静下来,随后一同回到经理室。经理说:“没有什么异常,比什么都好,这就放心了。请喝杯咖啡吧!”

外国人也感到自己方才太冒失了:“地板太滑,太危险,我只是想让你们注意一下,别无它意。”

经理说:“很冒昧,我们擅自修理了您的鞋,据鞋匠说,是后跟磨薄以致打滑。”

外国人接过刚刚修好的鞋,看到正合适的橡胶鞋跟时,对鞋匠高超的技巧大为惊讶,便高兴地说道:“经理,实在谢谢您的厚意,对您给予的关怀照顾我是不会忘记的。”于是,愉快地握手后,外国人再次向经理道谢,方才走出经理室,经理送他出门说:“请您将这个滑倒的事忘掉吧,欢迎您再来。”外国人频频道谢,消失在人群中。

事情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当面对意外情况时,首先不要惊慌,要冷静,然后再去解决它。像饭店的经理,先以温和的语言将客人稳定下来,以柔克怒,再用周到的服务使一腔怒气化成满心欢喜,转祸为福,给饭店带来很好的声誉。

柔言的感化力虽然很强,但它也有局限性。它对于那些失掉良心、失去理智的人,对于“吃硬不吃软”的人是无济于事的。对他们使用柔言,无异于对牛弹琴,反而会被认为你是软弱胆小,助长其嚣张气焰。因此,柔言的运用要看对象,分场合,不能一概而用。

有个俗语叫“四两拨千斤”,讲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为人处世更需善于以柔克刚。

2.变换看问题之眼,做到灵活取舍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兵法》中“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的原意是: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敌人初来时的锐气,待敌人士气懈怠、衰竭时再去打他,这就是掌握军队士气的方法。

孙武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提出了作战应灵活取舍。作战如此,做人做事同样也应如此。你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资源,不能够供你任意挥霍,所以你最好关注那些对于你有重大意义的人或事,学会区分重要与不重要,做到灵活取舍。

周云光的银行是在非常险恶动荡的环境中建立的。当时的上海,外国银行林立,美国的花旗、汇兴,法国的东方汇理,英国的汇丰、麦加利,日本的三井、住友、三菱,比利时的化比、中法实业,德国的德华,俄国的道胜,荷兰的安达等银行,都是实力异常雄厚的金融财团。而且还面临着外商银行、钱庄两大国际以及国内金融集团的夹击。外商银行依靠强劲的实力,根本不把中国的银行放在眼中,他们根本就看不起周云光的上海银行,不少人都认为上海银行的倒闭是迟早的事情。

在当时,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仅上海钱庄中就涌现出了诸如齐丰、同康、源康、庆富等实力超群的大钱庄,它们不仅具有票据交换机构,可以依此制定拆息,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必须要托钱庄来办理,而且,几大银行之间也达成了默契,相互间都有成文的君子协定。

在复杂交错的金融市场上,钱庄俨然以仅次于外商银行的老二自居。华资商业银行,实际上是在外商银行和钱庄的夹缝中讨饭吃。周云光经常能听到一些冷嘲热讽,说中国的银行是不可能办好的。周云光明白上海银行既无强大政治势力,又无雄厚经济基础,因此,自己首要的任务是站稳脚跟。周云光知道,要想站稳脚跟,必须从服务质量和内部经营上下功夫,这才是银行生命的源泉。

细心、精明的周云光通过观察发现,外商银行和钱庄都注重吸纳大户存款,而对小额存款颇为轻视。所以,他就以此为突破口,特别看重小额存款,把它作为上海银行立足的根本。他强调“服务社会”,主张“人争近利,我图远功,人厌细微,我宁繁琐”的经营方针。他经营的上海银行特别标出“储蓄”字样,非常明显地表示该行“以提倡储蓄发展商业为本”。为了吸引小额存款,周云光首先提出“1元开户”,也就是说只要有1元钱,就可以在上海银行开户。“1元开户”可以说是针对上海的广大市民阶层专门设立的,在当时中国金融界是前所未有的,上海金融界认为这样做有失一个银行的身份。

开始,老百姓难以相信,有一个市民听说后决定亲自去试一试,他拿上100元钱,要求办理100个户头。上海银行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很快为他开立了100个户头。消息传出,许多小有积蓄的人纷纷登门,从此打开了储蓄业务的局面。

由于上海银行的经营方针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和经济利益,特别是“1元开户”,很受城市中下层市民的普遍欢迎,那些低收入的教师、公职人员、家庭主妇、自由职业者以及部分小商人和手工业主,争先恐后,纷纷将平时劳动收入及个人所得存入上海银行。这项在创办初期遭到银行业同行们讥笑的创举,很快就大获成功,风靡整个上海滩。

后来,周云光的上海银行又率先采取了上门服务的办法,亲自率领银行员工到各大院校开办学生储蓄、教育储蓄。接着,又发明在工人居住区开办职工储蓄这一高招,并推出定活两便、零存整取、礼券储蓄、存本取息等各种新型储蓄。这些方便顾客的措施在上海滩金融界都是空前的,也正是凭借这些新举措,周云光的上海银行才得以在强手如云的上海滩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

从周云光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成功奥秘就是胆略过人、认真思考、人弃我取、灵活变通!

在生活当中,大部分人都努力的地方,未必是最好做的。相反,如果你不是一窝蜂的跟上去,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别人忽视的点上,具体发掘、解决面临的问题,事情也许就会出现更好的结果。

坐在出租车上,司机问:“先生,是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我好奇地问他:“最短的路不是最快吗?”“当然不是,现在是高峰,最短的路经常交通堵塞,走的时间就长。您要是有急事,就得绕道走,多跑点路,可能早到……”因为我有急事,当然只能选择最快的路。其实,即使我没有急事,也不愿在出租车里坐上很长的时间。

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

成功的路千万条,关键就看你怎样走了,特别是当你处在困难的时候,选择一条什么样的路,对未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善于办成大事的人而言,能够变换看问题之眼,做到灵活取舍,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对于每个人来说,发财都具有长久不败的诱惑力,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变换看问题之眼,做到灵活变通。

3.敢于冒险求胜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子兵法·谋攻篇》

有十倍优势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优势的兵力就要进攻敌人,只有一倍的优势兵力就分散敌人,势均力敌就要努力战胜敌人,比敌人少就设法退却,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开敌人。这里论述了审己察敌、量力用兵的胜败谋略。当敌人来了要勇敢的去迎敌,但敌人比自己强大时,就不要正面对敌,要打破常规,改变思维。

做生意,就需要一种敢为他人所不敢为的勇气与胆识,但有时候要懂得避开锋力的一面,不去正面冲突。只有把自己暂时的利益置于不顾,你才有可能最后获得别人所无法企及的财富。有时,甚至得冒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的危险。但也正是因为别人都能看出这种前景而不敢冒然投资,你才能独享这一创意的果实。

成大事者拥有精明的商业头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遇到比自己力量强硬的对手时,采用“斗智不斗力”的策略,而不是硬拼、硬撞。

胆略是胆量,战略是方法。胆略与战略的关系是潜能与智慧的关系,其间的微妙关系也不是纯粹一成不变的。西楚霸王自刎乌江是胆略有余,战略不当;周郎火烧赤壁是胆略宏张,战略得当。可见,如果把胆略和战略运用得恰到好处,定能无往而不胜。

有一个精明的商人,一次,他在国外购买了1万付女式皮手套。按规定,这批货物在通过海关时要交纳高额关税。为了减少所交税额,他开始冥思苦想新的招术。

他把手套分两批,先把一批运回国,另一批封存不动。先期运回的手套如期抵达,他却故意不去提货。按海关法律规定,逾期无主认领的货物就要被拍卖,他的那批手套自然也难逃此运。拍卖之日,闻风前去购买手套的商人为数不少,他也置身其中,不动声色,静观戏剧性变化的到来。当负责拍卖的人打开包装一看,不禁唏嘘不已:原来运来的手套尽管质量上堪称上乘,但都是左手手套,根本无法使用。这样的货物谁还会感兴趣!于是顿时冷场,只剩他一人还在场内伫立,成为卖者惟一的一根救命稻草。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显而易见,他以惟一的投标人的身份,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所有的手套。

按照常规,手套总是成双成对的,他却一反常规,以全部的左手手套来代替成双成对的手套,手段如此奇特,再机敏的海关职员也要被瞒过。

很快,他的第二批手套又到了海关。这次他不敢再如此炮制前一次的“拍卖”,恐怕引起海关的怀疑,而把一万只右手手套两两相配,去冒充一左一右的“正常”手套。结果此计成功,海关人员又一次被这种瞒天过海的妙招骗住,只收了他5000副手套的关税。这样,他只用一半的关税,外加折卖时左手手套花去的一小笔费用,就成功地把1万付手套弄到国内。

由此可见,在处理问题时,只要很好的讲究策略,打破常规,广开思路,就可以找到许多更有效、更合算、更巧妙的方法。

有的人办事顾虑太多,畏缩不前,结果寸步难行,一事无成;能够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们往往能谋算出冒险的系数有多大,此外做好应付风险的准备,所以可以胜算。硬拼、硬撞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一步到位的思想不仅起不到收益的效果,还会把事情越搞越糟。敢于冒险求胜,你就能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多更好。

4.袭击对方的“软肋”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兵法》讲究“避实而击虚”,避开敌人的坚固之处,而攻击敌人的空虚之地。对于非常强大的敌人或障碍,不能一味地直线前进,盲目蛮干。反过来动动脑筋,变换一下思路,不去向强敌直接挑战,不去触动和攻击障碍本身。而是袭击对方的“软肋”,采取避实击虚,避重就轻的迂回方式,就可使对方不攻自破或不堪一击,这样绝对胜过硬碰硬的真打实敲。

一般没有攻击性的动物遇到敌害时,都会马上逃跑,但刺猬却除外。刺猬全身长满小刺,遇到敌害时它会把身子蜷缩成一团,竖起背部的刺,使敌人无从下口,只得灰溜溜地离去。而当危险过去之后,刺猬会马上离开。

这一防敌方法对大多数的动物很管用,但是遇上狐狸和黄鼠狼,它们的绝招就失灵了。

狐狸能用细长的嘴刺入刺猬腹部,然后挑起这个“刺球”抛向空中。

经过反复摔打,刺猬便失去了抵御能力,乖乖的被狐狸吃掉。黄鼠狼则会对准刺猬头部蜷缩后露出的小孔隙,把臭液“注射”进去。不一会儿,刺猬就被麻醉了,身体慢慢松散开来,彻底解除了“武装”,成了黄鼠狼的美餐。

豪猪又名箭猪,广泛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

豪猪的身体肥壮,体重十几公斤,个儿大的身长可达0.7米,牙齿锐利,头部有点儿像老鼠,全身棕褐色,从背部直到尾部都披着簇箭一样的棘刺。

豪猪身上长着硬毛、软毛以及变成刺的针毛。针毛集中于尾部和腰部,豪猪就是用这些针把自己武装起来。

当天敌接近时,豪猪就把针毛很多的后半身转向敌人,把针毛少的头夹在两只前腿之间,采取防御姿态。只要天敌稍微碰着它一点,它就立即张开针刺,以令人难以相信、迅雷不及掩耳之速,用尾巴给对方以致命的一击。

然而,有一种渔貂,就十分喜欢吃豪猪。聪明的渔貂见到豪猪后,就翘起尾巴,在豪猪周围乱转,乘豪猪不备,咬住豪猪针毛少的头部,使之受伤。

等豪猪一倒下,便立即咬住腹部,豪猪腹部几乎没有针毛,这样豪猪就完全不是对手了。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刺猬浑身长刺,其他动物都没有办法,可黄鼠狼和狐狸仍能找到对付它的办法;豪猪针再锋利还是成了渔貂的口中餐。这说明再强大的对手,也有致命的弱点。只要能找到对手的致命弱点,就可以将它置于死地。但前提是自己没有任何缺点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否则会输得更惨。

人类与动物一样,现实生活中谁都有软肋,只要能找到对方的软肋就可以达到目的,取得胜利。

春秋时期,齐桓公在位时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对此,他想增加税收,相国管仲竭力反对制定这项政策,因为,这就等于将国家的经济负担转嫁到了老百姓头上。一旦这样做,百姓必然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齐桓公便问:“征收房屋税行吗?”

管仲道:“不行,这样会使已建成的房屋日趋损毁。”

齐桓公又问:“如果征收牲畜税呢?”

管仲道:“也不行,这样会使百姓滥杀牲畜。”

齐恒公再问:“征收人头税总可以吧?”

管仲道:“还是不行,这样会使人们隐瞒户口。”

齐恒公没好气地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征什么税好呢?”

管仲道:“光靠征税来解决财政困难,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每种税都会带来副作用。大王不妨下令实行盐铁专卖,这样就可解决财政困难。因为家家少不了用盐。而铁的生产已由块炼转向铸铁,并广泛地应用于铸造农具和砍伐工具。”

西周时期,盐铁均为私营,国家只征收山海税和关市税,盐铁的盈利大部分为私商所得。将这两项商品的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就是将私商的利益转移到国库之中。这样做,不同于向百姓征收其他的税收,牵涉面不广而获益巨大。管仲虽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国有,但国家只是控制流通环节,即负责购与销,生产还是由私商负责,也让他们获得一部分利益。这样一来,经营盐铁的私商也不便反对这一政策,而国家的财政收入却大大增加了。

怎样制定经济政策,关系到国计民生及天下兴亡。管仲的“避硬击软”实在是高明,避开老百姓人人敏感的地方,免遭百姓的反对与怨言,而在与百姓没有直接联系的盐铁上下功夫,这样,不会直接牵扯到百姓的生活,自然就不会遭到百姓的反对、闹出乱子来了。这就是“避实击虚”之法的妙用。

对于任何问题,都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研究,理智地避开对方的锋芒,绕道而行,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根本,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笑。

5.寻找第三种方法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

——《孙子兵法·军争篇》

用兵的原则是:敌人占据高地,不要去仰攻;敌人背靠高地,不要去正面迎击;敌人假装败逃,不要跟踪追击;敌人锐气正盛,不要轻易去进攻;敌人用兵作诱饵,不要去理睬。

战术有各种各样,迎敌有方略,避敌同样有“怪招”,虽不一定全部用于一次行动之中,但可适时而择。

刘邦趁项羽守防齐国之时,袭击彭城,一举拿下。但因其骄纵,疏忽大意,竟被项羽杀了个回马枪。兵败如山倒,他弹压不住,指挥不了,只好裹挟在乱军之中,向东撤退。

联军退到彭城东北方向的谷水和泅水。两条大河拦挡,水深流急,只有几只小船,一次载不了多少人过去。楚军穷追不舍,越杀越勇。联军勉强抵抗,且战且退。战死的、挤入河水中淹死的、互相践踏而死的,已有十几万人。

夏侯婴风风火火赶来,把刘邦扶上马车,扬鞭而行。他们走了不一会儿,尽管扬起长鞭,狠劲抽打马背,可驾辕的马连续奔波了几天,早已累得精疲力尽,任凭怎样抽打,车子却越走越慢。夏侯婴急得直跺脚,正在这时,项羽的骑兵已到了跟前。刘邦和夏侯婴跳下马车,拉开架式,准备和赶来的楚军拼命。

这支骑兵的统领是项羽的将军丁固,刘邦过去认识他,知道这个人常以英雄自居,嘴里讲义气,心里却爱占小便宜。刘邦估量了一下此时的形势:凭他夏侯婴两人要对付这支骑兵武装,谈何容易!硬拼不如智取。刘邦放下长剑,双手抱拳,对丁固施一礼,说:“丁将军,我知道您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我也是一个闯荡天下的人。人常说:‘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我今天落难于此,将军若能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我将永远记住您的大恩大德。”

丁固事先并不知晓前面车子里的竟会是汉王刘邦,他只是奉命例行公事,带队出来巡逻而已。汉王的几句“英雄”,叫得他心里美滋滋的。他又想,汉王虽在彭城失利,可在关中还有很大势力,今天饶过汉王一命,以后汉王得了势,自己也是个有功之臣,何不趁机送个人情。丁固把手一摆,令楚兵让开一条路,示意汉王离开。

刘邦利用自己的糖衣战术,智取丁固,寻得一条生路。至于其是否认为丁固是英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邦几句恭维之词竟说动了丁固,让其心花怒放,从而讨得便宜,蒙混过关。丁固冒着被项羽杀头的风险放了刘邦,可见刘邦的糖衣战术威力非同凡响。

在生活中,每一个事物都不可能只有两种答案,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局限在是与否之间,却忽略了第三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事情失败了,就失败在仅仅把问题放在是与否两种答案上,而没有去进一步寻找解决问题的第三种办法上。要知道,没有绝对的东西,要想成功一件事,就要学会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

一般人的天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如同马克思所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人的思维能力主要是在用脑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一样,勤于用脑可以使大脑越来越发达,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只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改变传统的思维,在实践中多思考,勤思考,就能在似乎没有办法的地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是第三种办法,还有更多的办法可以产生出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修理家里的院落,需要用许多大石块砌起一堵墙。

他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石头一块块堆砌好了,最后只剩下一块大石头就可以胜利完工了。然而这个石头显然是太大了,搬起来有些费力。但他还是下定决心,要把它搬上去。他用手推,肩顶,膝盖顶,想尽办法,但还是失败了。

他依然不服输,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搬石块,糟糕的事情发生了,石头滚落下来,重重地砸在他的脚上,血流满地。

看到这种情景,一位邻居走过来,笑着说:“你还没有用尽自己所能。”

他疑惑地问:“我没有用尽所能?”

邻居说:“是的,你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只是一味地考虑自己个人的力量。其实你只要积极地去思考,就会发现还有许多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样是你能够做得到的……”

这个时候又有人走过来,他们一起抬起那个石块,很轻松地把它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吗?甚至包括你自己!

每个人的思维中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和盲点,正是这些误区和盲点阻碍了个人的成功与发展。

把你的思想当作一块土地,经过辛勤且有计划的耕耘,就可把这块土地开垦成产量丰富的良田,或者也可以让它荒芜,任由它杂草丛生。

想要从你的思想中有所收获,你必须付出努力和投入各项准备工作,这些工作的安排和执行就是正确思考的结果。所有的计划、目标和成就,都是思考的产物。你的思考能力是你惟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你可以用智慧,或是以愚蠢的方式运用你的思想,但无论如何运用,它都会显现出一定的力量。

6.以己之长克彼之短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兵法》中“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的原意是: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

俗语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处。”应以己之长,克彼之短,对待刚烈之人如果以硬碰硬,势必会使双方共同失去理智,头脑发热,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各有损伤,事情也必然闹砸。反倒是过犹不及,悔之晚矣。

孙武说,善于打仗的人,总能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要使敌人容易被战胜,就要创造我强敌弱的条件,用“以己之长胜彼之短”的策略,不按规则出招,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某商场的两位顾客因为购物时发生摩擦动起了手。他们两人中有一个是专业的拳击手,而另一位是拳击盲。交手不到数分钟就分出了胜负。很出人意料的结果——专业拳击手输了。

很多人感到不解,一个专业拳击手竟然会打输?但仔细想想就不难明白:大家知道专业的拳击赛的规则是不能打头部,腰部以下也不能打。这样的规则已经在一个职业拳击手的脑中根深蒂固了。所以他在打架的时候也还是遵守这样的原则。而普通人没有受过训练,因此也就不会有规则和制度的束缚,一拳下去直奔要害,拳击手不倒地才怪!

做人也是如此,有时候做人也要打破陈规,灵活变通一下。虽说规则制定后大家应该遵守,但是,当继续遵守这些规则对谁都不会有好结果时,我们是不是该考虑让它顺应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达到更好的状态呢?也只有打破这些禁锢思维的模式才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我们想要的效果,从而取得最大的成功,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吃掉。

从古至今,善于打破陈规的人总是能适时地根据当时的人和事,随时更正自己的处世策略与方法,而不会拘泥于以往的经验,不会过分坚持自己这时的意见与想法。

孙膑是鬼谷子的学生,下山之后几经挫折到了齐国,受到大将田忌的盛情接待。田忌对他非常赏识,表示在以后的战争实践中,一定要运用他的计谋。命途多舛的孙膑终于结束了厄运,在田忌手下,展示了他的英才。

当时,赛马活动在各国极为盛行,从国王到大臣都愿飞马提缰,在赛场上飒爽英姿。田忌也很喜欢赛马,常常同齐威王等人打赌比赛。但屡赛屡败。

一天,孙膑悄悄到赛场观看,他见田忌的马同齐威王的马足力相当,而且大家习惯都是以好马对好马比赛,弱马对弱马比赛,孙膑看出了名堂。于是,他在下一次比赛前为田忌出谋划策:“用你的下等马对付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你的上等马对付威王的中等马,最后用你的中等马对付威王的下等马。比赛的规则是三局两胜,这样你就会稳操胜券。”

三场比赛结束,田忌果真两胜一负,获得了千金赌注。孙膑的“以己之长胜彼之短”之计,让田忌赢得满朝喝彩。

从这次赛马后,齐威王觉得事出蹊跷,认为田忌身边一定有高人指点,就问田忌究竟是怎么回事。田忌借机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当即面试兵法,发现孙膑才华超群,满腹经纶,便任命他为齐国的军师。

孙膑不仅把“以己之长胜彼之短”之计用于赛马上,在后来与魏军作战中,他又灵活地运用“以己之长胜彼之短”之计,战胜了强大的魏军。

田忌统兵围攻魏国都城时,孙膑通过对各种情报的分析,得知魏军左队最强,中队一般,右队最弱。孙膑与田忌商议对策。田忌说“我们现在把我军分为三队,再来一次三局两胜,如何?”

孙膑摇头。他认为,战争不是娱乐比赛,因此决不能满足三战两胜,而是要以最小的损失,去打败总体上处于优势的对手。他建议用齐军弱队去引诱敌人的强队,用齐军中强队对付敌人的中强队,造成一个敌军占优势阵局,但这两个部署都只是为了暂时牵制敌人的兵力。在此基础上,他又亲自率领强队闪电般地去攻击魏军的弱队。在迅速取得胜利之后,他就转而增援田忌所率的中强队,并与之协同去战胜魏军的中强队。随后,二人率领强队、中强队再与弱队会合,最后共同歼灭魏军的强队。

战争中的各种情况,总是厉害相连的,“以己之长胜彼之短”,无非就是要趋利避害,不按规则出招。在这场战争中孙膑巧妙地把劣势转为优势,取得最终的胜利,从而告诉人们一个重要规律,即:欲求大局的胜利,就要长自己势力,灭对手威风;在复杂的局势面前不按规则出招,不生搬硬套已有的经验。

在这个现实的社会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温床和花房,却有很多的诱惑、陷阱和不公平。想要越过这些,如果不用“以己之长胜彼之短”的策略,不打破常规怎么能逃得过去!

7.高明者,以智取胜

故形人而我无形……

——《孙子兵法·虚实篇》

“形人而我无形”是孙武关于以伪装和佯动,以智取胜的一种作战指导思想。这也是一种“诡道”用兵的内容。

孙武认为,隐蔽企图是取得战争主动权的关键一环。隐蔽自己与暴露敌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于敌人,要“形人”,使之现形,要千方百计地查明其企图和行动,并使其暴露出来。对于自己,要“无形”,一切决策和行动都要严守机密。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生活着一群猕猴。一天,这群猕猴的首领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身体虚弱,双目呆滞,皮毛失去了光泽,行动变得越来越迟缓。

猴王坐在洞内的一块大石头上,左右蹲着两员剽悍的大将——皮大和皮二。这两只猕猴看起来在守护着生病的猴王,其实是各怀鬼胎,觊觎猴王之位已很久了,都在等待猴王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两只猕猴都正当壮年,都为猴群立过赫赫战功。它俩的本事也是势均力敌,难分上下。现今,争夺王位在所难免。所以,两只猴子都悄悄地磨拳擦掌,只等猴王一死,好争夺猴王之位。

另外,猴群中还有一只身强力壮的猕猴,名叫红毛,是老猴王的子嗣,它似乎对猴王之位丝毫不感兴趣。父亲的病那样厉害,它也不理睬,整天除了玩耍便是采野果。皮大和皮二也没有把红毛放在眼里,觉得它还年轻,胸无大志,对自己构不成威胁。

仅过了一天,猴王死了。

众猴子们把猴王抬到林中的空地上,并用爪子扒了一个土坑,它们把猴王放进去,所有的猴子都抓了一把土扔了下去,转眼间,猴王的身子被埋掉了。这也可能是猴子世界的特殊丧葬形式吧!

众猴子默哀了片刻,皮大突然急转身跑进洞里,并迅速地登上猴王常坐的那块大石头,这是在向众猴子宣告,它就是新的猕猴王。

随后而来的皮二岂能容忍,蹿上去就和皮大扭打起来。两只猴子一直从洞里战到洞外的沙坡上。

在沙坡上,皮大把皮二摔倒,皮二沿着沙坡往下滚。皮大见机会难得,跟着扑了过去,想一举制服皮二。没想到皮二突然猛地一翻身,顺手抓起一把沙子抛过去,皮大措手不及,被沙土迷了双眼。皮大急忙用双臂擦眼,皮二乘机扑上去,猛撕狠打。皮大睁不开眼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没几个回合,身上被皮二撕了几处口子,再战下去恐怕性命难保。皮大赶紧一缩身子,双臂抱头,滚下沙坡,跌跌撞撞向远处的树林深处跑去。

皮二胜利了,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猴王。

不过,皮二也清楚地知道,它的王位并不稳当,它总觉得红毛是它的威胁,红毛在这群猴子中的威信很高,一些年轻的猴子每天都在红毛的屁股后面转,而对它这个猴王却不怎么尊敬和顺从。看来,要坐稳宝座,必须得除掉红毛。

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皮二下手,红毛竟然公开向它挑衅了。

这天,皮二去摘一颗熟透了的猕猴桃,没想到红毛从旁边的一根树枝上荡过来,抢走了那颗猕猴桃,跳上另一根树枝,并对着皮二做各种鬼脸。皮二刚要发作,“啪!”红毛居然把桃扔过来,砸在了它的脸上。皮二大怒,飞扑过去直奔红毛。

红毛穿枝走杈,皮二紧迫不舍,追着追着,来到树林边上,红毛突然不见了。皮二左寻右找,没有发现红毛,却出乎意料地看到了皮大,皮大坐在树杈上横眉怒对皮二。

原来,皮大已经把伤养好了,来找皮二报仇。其实这是红毛故意把皮二引来的。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场生死搏斗开始了。这是一场长时间的恶战,从中午一直斗到日落。别的猴子都呆呆地看着,只有红毛冷静地观战,注意事态的发展。

夜幕降临时,皮大和皮二的打斗虽然没有结束,但彼此都耗得精疲力尽了,都趴在那里喘粗气,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红毛见机会来了,它“呼”的一声从树上跳下来,直奔皮二,扭住皮二的双臂,用力一搡,皮二“轰”的一声倒下了。皮大一见喜出望外,使出浑身力气扑向皮二,双手用力一划,将皮二的肚皮撕了个大口子,内脏都露了出来,皮二就这样死了。还没等皮大反应过来,红毛往皮大的背上一跳,骑在皮大的身上,连抓带咬。皮大此时才大梦初醒,可是没有了反抗的力气。红毛撕咬了一阵,抓住皮大的两条后腿,向一块石头用力甩去,把皮大摔得脑浆进裂一命呜呼。皮大和皮二都上了西天,红毛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猴王。

斗争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红毛对于敌人,使之现形,让敌人们相互争斗;对于自己,一切决策和行动都非常隐密,并应用有效的策略,引诱皮二与皮大斗争,自己“坐山观虎斗”,不费吹灰之力就坐上了猴王的宝座。

人类的争斗也常常运用到“形人而我无形”的策略,让几个对手都暴露意图,让他们相互竞争,在对手们都争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再突然出手,各个击破,尤其是在自己的力量与对手的力量相差悬殊的时候,这也不失为一种省时省力的好办法。

8.相信自己,勇于突破

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武提出“君命有所不受”,是根据古代交通、通讯落后,君主不可能随时掌握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为了胜利,随着战局发展变化,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办法去执行君主的命令而说的。事物、事态是变化的,我们应适应这种变化,不能僵化固守成命,一成不变。这一点在汉简佚文《四变》中作“君令有所不行”就更明确,它是以“四变”为条件来说的,不是无条件的。有违背“四变”原则的,才不执行;对“君命”不是一概“不行”,只是“有所”不行,应当正确理解。

将帅指挥作战,是受命于君的;将帅征战的目的是安国辅君。因此,对君主负责是将帅的职责。但是,问题还有另外一面,将帅受命之后。不能时时拘谨地机械固守成命,应根据战场实际状况有所权变;对君主的正确命令要坚决执行,对君主的错误命令,要敢于“违抗”,要善于权变,善于视情况变化而行动。

一天,一个大公司通知小李去面试,地点在一家大宾馆。到了面试的那一天,宾馆前聚集了几十个来面试的求职者。他们都被告知,保安没有接到公司的通知,不能随便进去。他心想:公司没有通知?这样大的公司恐怕不会开这样的玩笑吧!是不是其中有什么奥妙?

他思考片刻就向宾馆的大门走去,两个保安立即拦住不让进去。

他说:“我不是来面试的,是来找你们经理的,我是他的朋友,已经打电话预约过了,不信你就打电话问问。”

保安没有再说什么,很客气地让他进了大门。来到电梯间时,有几个跟他一样的应试者正在那里等着,说是电梯坏了,正在修理。他想,那几个人可能也像自己一样,是“混”进来的!这下,他更坚定了信心,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这一定是招聘单位设的“路障”!

他转身就沿着楼梯朝楼上跑去。当他气喘吁吁地走进招聘处时,该公司的几个主考官早已等侯在那里了。

进去之后,他刚作完自我介绍,主考官就说:“你已经被录取了。”

他感到有些突然。

负责的考官说:“既然你已经来到这里,说明你已经完全合格。”

善于思考并视情况变化而行动,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的重要习惯。成大事者要注重思维超前,敢于突破经验,创新求变,更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国外一个城市公开招聘市长助理,条件必须是男人。当然,所说的男人并不仅仅从生理上界定,它指的是精神上的男人,每一个应考的人都理解。

经过了多番文化和综合素质的角逐,有一部分人获得了参加最后一项特殊的考试的权利,这也是最关键的一项。那天,他们云集在市政府大院内,轮流去一个办公室应考,这最后一关的考官就是市长本人。

第一个男人进来,只见他一头金发熠熠闪光,天庭饱满,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市长带他来到一个特建的房间,房间的地板上洒满了碎玻璃,尖锐锋利,望之令人心惊胆寒。市长以万分威严的口气说:“脱下你的鞋子!将里面桌子上的一份登记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男人毫不犹豫地将鞋子脱掉,踩着尖锐的碎玻璃取出登记表填好交给了市长。他强忍着钻心的痛,依然镇定自若,表情泰然,静静地望着市长。市长指着一个大厅淡淡地说:“你可以去那里等候了。”男人非常激动。

市长带着第二个男人来到另一间特建的屋子,屋子的门紧紧地关闭着。市长冷冷地说:“里边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张登记表,你进去将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男人推门,门是锁着的。“用脑袋把门撞开!”市长命令道。男人不由分说,低头硬撞,一下、两下、三下……足足有半个小时,头破血流,门终于开了。他取出表认真地填好交给了市长,市长说:“你可以去大厅等候了。”男人非常高兴。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那些身强体壮的男人都用自己的意志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市长表情有些沉重。他带着最后一个男人来到一个房间,市长指着站在房间里的一个瘦弱的老人对男人说:“他手里有一张登记表,去把它拿过来填好交给我!不过他不会轻易给你的,你必须用你刚硬的铁拳将他打倒……”男人严肃的目光射向市长:“为什么?你得有让我认为有足够的道理?”“不为什么,这是命令!”“你简直是个疯子,我凭什么打人家?何况他是弱小的老人!”

市长又带他分别去了那个有碎玻璃的房间和紧锁着门的房间,同样遭到了他的反对和拒绝。市长对他大发雷霆……

男人气愤地转身就走,被市长叫住了。市长将这些应考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只有最后的一个男人考中了。

那些无一不伤筋动骨的人都捂着自己的伤口审视着被宣布考中的人,当发现他身上的确一点伤也没有时都惊愕地张大了嘴吧,非常不服气地尖着嗓子异口同声:“为什么?”

市长说:“你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他们异口同声。

市长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男人懂得反抗,是敢于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人,而不是选择惟命是从,做出没有道理的牺牲的。”

过分的自信是固执,如果做事没有主见很难成大事。任何事都有一个底线,善于守住自己人生的底线,知道什么事情能做,该怎么做,相信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听从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