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少了一味药
20294800000042

第42章

用一个字来描述我的传销生活,那就是“饿”,不只是肠胃之饥,而是肉体与灵魂的双重饥饿,吃不饱固然难受,更煎熬的却是精神上的匮乏与空虚。我相信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富足不仅是金钱之富,更要看他心灵中能容纳多少与自身无关的东西。同样,一个民族的强大也绝不仅是GDP的强大,更要看其在精神领域有多少发明创造。

弗里德里希·谢林评价歌德,说“只要他还活着,德意志就不会孤独、不会贫穷。”而如果没有歌德这样的人,如果没有思想和艺术上的杰作,所谓富强就只是一句空话,建再多高楼、修再多机场,也只不过是一片布满高楼与机场的荒漠而已。老葛朗台的家里堆满黄金,可他依然是个孤独的穷光蛋;孔夫子绝粮陈蔡之间,连萝卜都没得吃,却照样笑嘻嘻地吹着口哨琢磨他的君子之道,子路前来问难,这老汉就说“吾道尚在,何穷之有?你懂个茄子。”在我看来,如果人有等级,这就是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分别。

而传销者大多都是葛朗台似的俗物,小心眼中装不下任何闪亮之物,日思夜梦全是一团铜臭,精神上空虚得令人发指,一件衣服能评论俩礼拜,一个无聊的笑话可以讲十几天,听到最后我直想哭。皮鞋先生读过高中,算是团伙中的知识分子,有天他忽然想起一句毛泽东的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对此颇为倾倒,从早上六点到晚上九点,一直喃喃不绝地吟诵,光我听见的就不下二十遍,还有各种变化:“数风流还看今朝”、“数人物还看今朝”、“数英雄还看今朝”,他对最后一个变化最满意,眨巴着小眼自赞自叹:“嗯,英雄好,还是英雄好,数英雄——还——看——今——朝!”然后抬起头来征求我的意见,“哥,你觉得怎么样?”我哭笑不得,只能高声赞美:“好!好文采!”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日,因为新人要来,晨会暂时不开了,我们一直睡到七点多,王志森已经去车站接他小舅子了,我们也得加紧筹备,他们在家里打扫卫生,小琳带着我直奔八角塘市场,那时小贩们刚刚出摊,我们俩转了半天,终于看见两个卖馒头的,馒头有黄白两色,大小跟烟盒差不多,膨松柔软,看上去极为可口。第一家开价一块钱三个,小琳不同意,非要一块钱四个,老板死活不卖,只好去找第二家,站在泥水里激辩多时,终于达成协议:一块钱三个半。小琳掏出八块钱,老板数出二十八个馒头,小琳又开始耍赖:“阿姨,多给两个嘛,多给两个嘛。”我也在旁边帮腔:“就是,多给两个,凑个整数嘛。”那小贩被磨得没法,含愠带笑地斥责我们:“咳,这俩人!好吧,再给你一个!”我们如获至宝,又买了两块钱的榨菜,提着二十九个馒头高高兴兴地往回走。

刚回住处,刘建威已经把稀饭熬好了,可不是以往那种清汤寡水的玩意儿,而是真正的大米粥,稠糊糊的,米香味腾腾扑鼻,表面上还浮着一层薄薄的米皮,我看得直咽口水。过了十几分钟,王志森带着新人回来了,一群人含笑相迎,七嘴八舌地寒暄,七手八脚地致意,场面热烈至极,像是在欢迎美国总统。我这种龙套插不上话,只能四处找活干,盛饭端碗、擦桌子、分板凳,忙得不亦乐乎。

新人叫张宏涛,个子不高,穿一件厚厚的黑外套,他长得很忠厚,大眼睛,浓眉毛,脸色黝黑发红,一看就是经过了多年的风霜劳苦。皮鞋先生请他入座,众人各献殷勤,小琳给他递筷子,刘建威给他拿馒头,我也得有所表现,双手给他捧来一盆稀饭,皮鞋先生热情致辞:“叔,到这儿就算到家了,千万别客气,多吃点!”李新英不甘示弱:“叔,到这儿就涮(算)到家了,千万别客气,多吃点!”刘建威又来一遍,小琳再来一遍,只是用词稍有变化:“叔叔,到了这儿就是一家人,你千万别客气!”张宏涛像是被这无端的热情吓住了,动作十分僵硬,在众人威逼利诱下勉强吃了两个馒头,然后双手抱臂,再也不肯吃了,一直呆呆地坐着,谁跟他说话他就对谁笑,笑得既憨厚又可怜。

对传销者而言,这顿饭可以算是丰盛早餐了,大米稀饭配榨菜,咸而有味,白馒头香,黄馒头甜,我放开肚皮猛嚼狠咽,喝了两盆粥,吃了五个馒头,吃完后打了个响亮的饱嗝,感觉十分愉快,看谁都像阔别已久的亲人。

吃完饭闲聊一会儿,该是带新人“出去转转”的时候了,王志森两口子带他先下楼,一群人挥手相送:“叔,慢点啊。”等了几分钟,“引导人”李新英也下去了,我们几个相视而笑,皮鞋先生问我:“哥,你觉得这人怎么样?”我点点头:“嗯,是个老实人。”他咧着嘴笑:“嗯,老实就好!”说完自顾自地走进了卧室,边走边摇,嘴里曼声吟唱:“数风流,啊不,英雄,数——英雄——还看——今朝!”

当了房配,我还是要接受洗脑,那天的对面老总叫王芳,大约二十出头,圆圆的脸上有几颗淡淡的雀斑,表情很害羞,说几句就要脸红一下,口才烂极了,没逻辑、没观点、词不达意,结结巴巴地说了半个钟头,没一点实际内容。我心中冷笑,心想这就是她的演讲学功力,练了一年只练成个结巴,这要不练该是什么样?

洗完脑,小琳带我直奔八角塘市场,先买了一斤散装花生油,五块钱,油色暗浊,肯定是地沟油。然后买了两斤瓜子、两斤花生,旁边就是猪肉摊区,小琳问过十几个肉贩,最便宜的也要十块钱一斤,她生气了:“这么贵,不买了!”说完气哼哼地拂袖而去,路上跟我解释,说新人来的前三天叫“过年”,可过年也必须贯彻节俭精神,国家早就规定好了:这三天只能花一百元左右,最多也不能超过一百二。第一天是重头戏,预算五十元,早餐用去十元,剩下四十元要安排两餐,中午八个菜,晚上一顿饺子,所以必须打起十分精神,动用我们全部的“会计学”功力,力争让新人过一个丰盛而俭朴的好年。

这任务确实艰巨,我们转了半天,先用一块钱买了三斤豆芽,那肯定是全天下最苦的豆芽,根都烂了,颜色斑白灰暗,估计用漂白粉沤过。接着买了四斤胡萝卜,转身看见一车碧绿的小油菜,问了问价,八毛钱一斤,吃不起,只能怏怏走开,在旁边溅满泥点的小摊上买了一大堆散白菜叶子,这时已经快十一点了,小琳急忙给刘建威打电话,让他买三块豆腐、一包粉丝,如果有可能,最好再买点土豆和莲藕,吩咐完毕,又带着我转回猪肉摊,翻拣半天,挑了一块隔夜的猪膘肉,上秤一称,九两半,小琳赖掉五毛,只给了九元,不远处有个现场灌香肠的,小琳很是眼馋,痴痴凝望良久,咂巴着嘴大发议论:“这香肠肯定好吃,你看,那么多肥肉!”我豪气大发:“那就买几斤,我请大伙吃!”她斜我一眼:“耶,你倒有钱,可行业有纪律,有钱也不准你吃!”

午饭大排宴筵,菜式极为丰盛,有胡萝卜炒肉、豆芽炒肉、豆腐炒肉……每道菜都放了油,愕然还有一盆青菜蛋花汤,虽然只有一个鸡蛋,味道却殊为不俗。皮鞋先生在“会前会”上说过,事业伙伴们吃饭时应当保持优雅之风,千万不能在新人面前露出饿死鬼的本相,可美食当前,谁都忍不住了,一个个举箸如飞,鼓腮大嚼,还不能忽略了新人,李新英塞了满嘴的豆腐含混相劝:“叔,这豆腐好吃,寨(再)吃点,(寨)吃点。”张宏涛连连推让:“好,够了够了,我自己来,你吃你的!”这时皮鞋先生发话了:“叔,你到这以后感觉怎么样?”张宏涛老老实实地回答:“挺好的,你们……热情,挺好的。”皮鞋先生摇头晃脑地又问:“那你觉得我们像不像干传销的?”张宏涛愣了一下,慢慢地笑起来,样子既憨厚又狡黠:“嘿嘿,我正琢磨这事呢。”我黯然摇头,心想琢磨也是白琢磨,现在不走,将来就更走不成了,最后肯定要上这伙骗子的当。

按照洗脑流程,他已经过了“揭谎言”这一关,虽然没看见他姐夫虚构的那家饭店,可他一点都没生气,如果我没猜错,接下来他就会听到万元收入和六位数,然后就会有老总告诉他这钱可赚、能赚,而且完全合法,恐怕到那时他连琢磨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跟着这些谬论一步步滑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