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少了一味药
20294800000035

第35章

新住处在步行街上,出门就是闹市,一天到晚人流熙攘。房间家长叫刘庆利,是黑道大侠刘庆松的亲弟弟,这人个子不高,眼睛很小,对自己的皮鞋疼爱备至,不管走到哪里,第一件事总是擦他已经光可鉴人的皮鞋,我一直在心里叫他“皮鞋先生”。

这套房并不陌生,墙上挂着毛泽东的诗和陆游的词,我第一次参加“实话实说”就在这里。房里有两间卧室,住八个人,年纪最大的是一对沉默寡言的老夫妇,男的叫罗一平,女的叫胡素珍;其次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安阳农民,名字叫张振山,这人面相很凶,刮刀眉,三角眼,鼻子肥大狰狞,两腮横肉隆起,听说以前是村里的什么干部。剩下的三个都是年轻姑娘,跟我都有点师承关系:小琳是我的师祖,立华是小琳的下线,算是我的师姑;李新英是小琳的推荐人,也是李新鹏的亲姐姐,论辈分我得叫她太师祖。这位太师祖眼睛漂亮,可身材实在没法看,面包状的肚子下长了个泡菜坛子状的腰,肥壮的躯干下是两条圆滚滚的腿,胳膊伸出来比我的小腿都粗,估计经常在外面偷吃肥肉,否则断然长不出这么多肥膘来。这姑娘喜欢翘着舌头说话,总把“三餐”说成“山搀”,把“自私”读成“致尸”,她的亲戚朋友都没这毛病,估计这姑娘是在赶某种时髦,可听起来总觉得别扭。

我第一次拜见这位太师祖是在白鸥园市场的二楼,外面下着雨,我们无处可去,就在市场门口的塑料凳上闲聊,聊了十几分钟,她突然问我:“你虫(从)山(三)亚来,认不认识一个叫裔斌的?”裔斌是我在三亚的朋友,做旅游生意的,李新英和小庞都曾是他的员工。我心里一跳,不过脸上倒没表现出来,若无其事地遮掩了过去。又聊了一会儿,她好像忘了这事,冷不丁又问:“对了,你跟裔斌枕(怎)么认识的?”我平静地迎着她的目光,说不认识啊,这人干什么的?心里却十分惊慌,想坏了,看来她起了疑心,得赶紧想点办法才行。陪着她们说笑了一阵,我假装上厕所,溜到楼下拨通了小庞的电话,声音都变了:“十万火急!你马上给裔斌打电话,告诉他,如果李新英问起,千万别说认识我!”

这事就算揭过去了,可她还是不太放心,隔三岔五就来测试一下,问我做过什么生意,有哪些管理经验,这些题都不难,我侃侃而谈,装得煞有介事,看着就像个真正的老板,她的疑虑渐渐消除,还经常夸我聪明,将来前途大大的有,但肯定不会超越她,李太师祖得意洋洋地炫耀:“嘿,我做的可是黄金点!”

换了住处,生活还是往常的生活:洗胃游街,听屁填食,晚上烫烫脚上床挺尸,挺完尸从头再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中写过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让囚犯把一个水桶里的水倒进另一个水桶,再把另一个水桶里的水倒回原来的水桶,只要不断地重复下去,这囚犯就会自杀。传销团伙就是这样的“死屋”。

那段时间我学的是“打人”的全面技巧,想把史法可他们骗来,我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有口诀,所谓“认信底高平”:要认可行业,并对之树立信心,要正确理解“骗”字,世上最美丽的事物就是善意的谎言;骗人时要有底气,拿捏出高姿态,要以资本家的做派骗人,绝不能低声下气;最后还要有平常心,能骗来人固然可喜,骗不来也不能自惭形秽,十三亿人中有的是傻瓜,只要我肯下钩,迟早会有些蠢鱼笨虾呆王八跳起来咬;心态端正之后要做个巧妙的“规划”,就是编个子虚乌有的商业项目,我对此坚决不从,逼急了就要翻脸,组织上肯定认为我是个二愣子,身为柿子而不软,捏了我两下就草草收手,只要求我学习电话技巧。

电话技巧分为三大篇,第一篇叫“慰问技巧”,要写一个慰问提纲,把史法可等人的详细情况都列下来,然后设计台词,第一句通常都是这样的:喂,老史,是我啊,哈哈哈,最近怎么样啊?“哈哈哈”三个字是必要的,因为组织上规定要用亲密而热烈的语气。热烈之后我要向史法可报告我的位置和现状,更要了解他的事业、家庭和思想动态,我怎么提问,他怎么回答,每一句都要设计好。写完后交给领导审查,如果一切无误,我就要开始行动了。这通电话有讲究,首先要找个无人干扰的环境,无关人等一律回避,但领导必须在场,通话最好用免提,方便领导及时指正错误。打电话时要注意语气和语速,称之为“电话四要素”,通话之后还要把内容记录下来,这有两个目的:一是怕前后说的不一致,有了文字档案就可以随时检查;二是方便组织上的管理和指导。

接下来是第二篇,称为“刺激技巧”,刺激的方式因人而异,如果史法可跟我关系密切,那就可以直接刺激,直接说我开了多大的公司、赚了多少万的钱;如果他自尊心太强,而且关系不太密切,那就要间接刺激,或以吃喝玩乐动之,或以衣衫首饰动之:老史啊,昨天逛商场,买了俩LV皮包,嘿,不算贵,一共才花了两万多!如果史法可这没出息的听了欣喜若狂,马上就要过来,对不起,那是下一步的事,组织上有规定:慰问则不刺激,刺激则不邀约,每一步都必须清清楚楚,坚决反对“二合一”。所以我必须厌倦而冷淡地告诉他:我现在太忙,改天再给你打电话。这在兵法上称为“欲擒故纵”,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先让他凉快凉快再说。这通电话同样要记录,待组织上审查无误之后,我就要进行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邀约。

邀约是门大学问,囊括了中国传销业二十年来的全部智慧,说起来花样繁多,有四原则、五不邀、三神通、三语气、六注意和四忌讳,加起来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其中最惊人的是三神通,每一招都像武林大侠的绝技,非有深厚的内功莫办。第一招叫“隔山打牛”:如果我要骗牛魔王,那就给孙悟空打电话:老牛最近在干什么?要不你跟他说一声,让他跟我干吧。谁都知道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他当说客,牛魔王再犟也得被我牵着鼻子走。第二招叫“隔靴搔痒”:要让他痒痒,可又不能挠到肉,先把牛魔王刺激一通,然后故意提到孙悟空:哎呀,老孙这小子倒是挺能干,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空。牛魔王听了自然会醋意大起,自己哞哞叫着就来了,连缰绳都不用牵。第三招叫“后院起火”:如果牛魔王不好搞,那就去搞他的老婆铁扇公主:哎呀嫂子,牛哥最近忙不忙?要不让他跟我干吧。根据传销团伙的说法,女人更容易上当,只要拿下铁扇公主,制服顽牛就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行业格言: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除了上述种种,传销团伙还有许多实用技巧,如果邀约时出现了紧急状况,或是对方提出了难以解答的问题,或是自己说着说着说漏了,那就要及时调整战略,且战且走,千万不能死顶硬扛。具体方案有三种:一是立刻挂断电话,然后与领导紧急商量对策,一切搞定之后再拨回去:不好意思,电话断线了,刚才你问我什么?二是假装信号不好:喂,喂,喂,你说什么?听不到!什么破信号这是!第三种方式最有大人物气派:喂,我这里有个紧急电话,咱们就说到这里,一会儿我再给你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