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香奈尔并不以此为满足。帽子的成功远远不能实现她的雄心。1914年,香奈尔开始进军高级服装领域。香奈尔设计时装,依然像她设计帽子一样,延续着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风格。当时的法国,一些贵妇人喜欢借助羽饰、花边、长裙等夸张的服饰,来炫耀丈夫的地位。但是,时代的发展告诉香奈尔,女人不再是男人的“花瓶”,和男人一样,她们也是担负社会重任的公民,那种宽大拖沓的时髦服饰,带给人的只不过是一种虚荣,既不适宜更多的社会活动,也显得可笑滑稽。于是,香奈尔大胆地逆潮流而动,以一种源于板球运动装的简朴造型,推出了她的第一款女装:针织羊毛运动装。这种适于妇女户外活动的休闲装刚一面世,就遭到世人的非议。但香奈尔无视舆论,经常穿着这样的羊毛衫,配上简单的褶裙,招摇过市,充分展现自己的强烈个性。香奈尔说:“要让妇女从头到脚摆脱矫饰,要创造一个年轻的形象。”她终于取得了成功,为时装界注入了一股新风。
从此,香奈尔的灵感一发不可收拾,她的创造力简直是爆炸性的无处不在:当看到侄女穿着一袭黑色晚礼服出席晚宴时,她让管家取下餐厅白色纱帘,随手弄成一条漂亮的白纱巾搭在侄女脖子上,又在其胸前加上一朵别致的白色小花,黑白经典搭配便诞生了;有一次天气骤冷,她穿上情人的马球套衫,随意地束起腰,卷起袖,一个偶尔的装束又迅速成为时髦风行的新款“香奈尔”装,被人争相模仿;她常常从男装式样上获得灵感,把男装稍加修改,配上一个恰到好处的饰针,便成了一款新颖的女时装;当时的西方女性只穿裙子,她却果敢地推出女士西装裤子……总之,香奈尔用她那造型简洁朴实、色彩单纯素雅、穿着舒适自如的设计风格,牢牢地俘虏了高贵、时尚、骄傲的巴黎时尚女士,以至于当时的一家巴黎报纸撰文说:“这是位令人惊愕的天才,她的服装富有女性美的艺术,是匠心独运的充分展示。”香奈尔的服装从此风靡法国,风靡欧洲,并最终风靡全球,成为全球时装的顶级品牌。香奈尔本人也被国际时装界推崇为世界三大服装设计师之一,毕加索奉她为全欧洲最有品味的女人,萧伯纳则称她为世界时尚奇葩。她,由一个典型的灰姑娘,蜕变成了一只圣洁、高贵的白天鹅。
香奈尔的一生,是不断创造的一生,是永不停歇的一生,她是时装设计家中为数不多、能走完艺术生命全程并永获成功的天才,她比其他服装设计家的艺术生命更长,直至1971年1月10日,她八十八岁的日子,她仍然在为自己即将到来的时装发布会工作到很晚很晚。凌晨临睡前,太累太累的她服用了安眠药,静静地睡了。但这一睡,她再也没有醒来……
香奈尔,用创新给了她的时代巨大的影响,用时装告诉了人们那个时代的模样。
(杜少华)
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
敢于问鼎行业一流2008年是泰豪人值得骄傲的一年,因为无论是鸟巢还是国家体育馆,都离不开泰豪人提供的发电机及电源保障。为了确保奥运会及残奥会成功举办,泰豪人尽职尽责地担当奥运主场馆的光明守护者。
从1988年创业至今仅20年的时光,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一介书生黄代放,带领泰豪站在了国内发电机及电源领域的最前沿。
人生信条:承担责任,实现价值
1986年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的黄代放,为响应国家“支援‘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的号召,回到了江西这片熟悉的红土地,被分配到南昌市工业技术开发中心(现南昌市工业研究院)任技术员。初涉世事,这位身体单薄的年青人却有着兼济天下的雄心。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个人的成功在于承担责任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承担责任”。此后,“承担责任,实现价值”就成为黄代放一生追随并践行的人生信条。
1988年,国家出台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下海”。当时,科研院所的人写论文大都为的是评职称,真正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少得可怜。如何为社会做更大贡献?黄代放不愿意在事业单位“混”日子过,他看准大中型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等普遍存在技术人才稀缺的空档,毅然停薪留职,开始了艰辛的科技创业历程。时光荏苒,如今他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从2万元投资起步发展成总资产20多亿元、员工3000多人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他,创造了江西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他,成为了江西本土青年创业的一个典范。
创业之路:从“技术中介”到“技术创新”
看泰豪公司近几年这样一组数字:2004年,13.04亿元;2005年,15.88亿元;2006年,20.51亿元;2007年……亿元,这是泰豪近年总资产飞速增长的发展足迹。解读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可以发现泰豪的飞跃与技术创新的力度始终成正比。
创业之初,黄代放注意到母校清华大学及北京其它高校有一批科研成果急待“找婆家”转化,而江西正缺少这样的成果来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于是他瞄准了这个产学结合的市场切入点,以“技术+贸易”架设起一座桥梁。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创办的企业推广了众多国家“七五”攻关、“八五”重点应用技术和项目,使一批国家高新技术、863项目等在江西生根开花,转化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而泰豪也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把企业定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上。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的产品。卖别人的技术毕竟受制于人,求人不如求己。
从单纯的技术贸易转型为创办实体,让科技创新有良好的载体和平台。黄代放把眼光停留在一家濒临倒闭的老国企身上。1998年,泰豪整体兼并了当时总负债1.06亿元、累计亏损2900万元、资产负债率达87%的国有大型企业江西三波电机总厂。
兼并之初,黄代放以惊人的毅力承受住了沉重的企业负债和企业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经过调整运行机制,重塑企业文化,转换管理模式,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研发投入,狠抓质量工艺和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彻底摆脱了原三波厂传统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一步步走出了泥沼、焕发了生机,成功地实践了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技术+资本”的发展思路,探索了一条实现国有企业脱困的新路,被省委书记孟建柱誉为“泰豪模式”。
泰豪要保持快速发展,唯有不断创新。黄代放时常提醒员工,与有技术的企业竞争,才有更大的创新动力;赚有钱单位的钱,才有更周到的服务。公司相继开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和专利,攻克了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技术难关,成功完成了如青藏铁路工程电源保障、国家会议中心智能化工程、人民大会堂电气系统改造工程、首都机场三期旅客捷运系统、国家体育场(鸟巢)工程电源系统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并且还攻克了国防武器方面多项高新工程的技术难关。
求新思变:闯资本市场与世界接轨
2002年7月,泰豪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上市,成为江西省民营高科技企业和国内智能建筑电气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对江西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示范影响,同时也引领了国内智能建筑电气产业的发展。
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为让企业更好更快地与世界接轨,黄代放提出使泰豪成为“中国的泰豪,世界的泰豪”的蓝图,将视线投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并注重和世界500强公司的交流与合作,以专业国际化发展态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公司先后与世界500强企业ABB公司、松下电工、三井物产进行全面合作,建立了合资企业。2004年底,泰豪入选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企业,并成为了“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基于这种“技术+资本”的发展之路,泰豪还与世界最大的软件供应商微软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并在江西共建了江西微软技术中心。这些合作关系的建立,无疑为泰豪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泰豪20年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创业发展、产业发展、品牌发展三个阶段。即从1988至1996年,用8年时间走完了创业历程。在这段历程中,围绕信息技术应用,开展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服务,以及专业电源、办公设备、空调等相关产品的销售,取得了在这些产品领域省内市场的竞争优势,确立了公司在江西信息产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了泰豪人创业之初做的第一个“梦”——成为江西省最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IT企业之一。
从1996年到2004年是公司产业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公司的销售收入由1996年的1亿多元增长到10亿多元,且8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源于省外市场,产品在多个产业领域取得国内竞争优势,基本上实现了我们的第二个“梦”——以公司上市促进产业规模化,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工业园。这是泰豪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从2005年开始,泰豪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那就是品牌发展阶段。泰豪要成为中国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也就是做中国的泰豪。通过与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在未来10年内达到出口收入占泰豪总收入一半以上的目标,使泰豪成为“世界的泰豪”。
泰豪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资本的扩张和企业的迅猛发展。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自主技术的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由此而产生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机制和新体制。
清华大学校领导视察泰豪时,希望泰豪在清华大学成立一百周年的2011年,达到年销售收入100亿的规模。这是清华人对泰豪的期望,同时也是泰豪人的奋斗目标,我们希望这一目标成为实现“中国的泰豪”梦想的一个重要标志。
泰豪论坛:掀起头脑风暴,享受思维盛宴
企业处于弱小阶段,必须适应环境,寻求发展。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必须进一步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积极参与和推动环境改善与改良。黄代放认为,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实际上是承担责任不断增大的过程。他感到自己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黄代放切实体会到,江西要在中部地区崛起,迫切需要发展高科技产业。在这种责任的驱使下,他积极推动江西和清华大学的“省校合作”,一直以来,黄代放频繁在北京与南昌之间来回奔波,成为清华大学与江西省间密切合作的忠实“红娘”。
思路决定出路,要改变江西经济落后状况,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黄代放认为更重要的还在于观念的转变与更新。自2001年开始,他与江西日报携手,积极参与策划40多期“泰豪论坛”,并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力求每期论坛都能以全新的理念、深刻的思想火花和务实精到的评论给人以启示,“井冈山精神与江西经济创新”、“用世界眼光探求发展新路”、“金融资本与江西经济”、“加快江西城市化进程”、“科学发展、和谐创业”、“创新创业、共建和谐”……很快形成了江西的“头脑风暴”与“思维盛宴”,发人深省,为江西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发挥了舆论先导作用,获得江西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江西省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优秀作品特别奖”。2004年,“泰豪论坛”更是走出江西谋智慧,先后在北京、深圳、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市组织经济、技术、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分别就“人才强省”、“CEPA与赣港合作新机遇”、“对接长三角,融入全球化”等话题展开研讨,通过与发达地区找差距,寻求实现江西崛起所需的资源与支持,建立科技创新、观念创新的社会共识。
“用好清华大学的无形资产,用活国家企业的有形资产,采用多种途径融资形式,实现企业发展规模化”,黄代放以这一发展思想,把一个2万元起家的小企业推向了上市公司行列,让小公司成为大集团,有了自己的江西“清华科技园”开发生产的“节能空调系统”,“不间断供电系统”等一批高科技产业项目……面向未来,黄代放充满信心地表示,力争十年内把江西清华科技集团建成全国最大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集团之一。
(鄢涛)
用友软件董事长王文京
中关村精神的诠释者王文京是中国软件业20年来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在很多人眼里,王文京是“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最生动的阐释。十几年的时间,王文京从身无分文的穷书生发展到高达50亿元的个人身价,他一手缔造的用友软件也牢牢占据着中国财务软件的领袖地位。公司上市连创四“最”:首家采用核准制发行并上市的股票,发行价最高的股票,沪市股价拆细以来的第一支百元股,新股上市首日开盘价最高。而王文京个人也成为中国软件行业的翘楚。美国《商业周刊》杂志2002年度“亚洲之星”评选结果新鲜出炉了,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作为内地唯一的企业家当选。
15岁上大学的神童
1964年12月,王文京出生在江西上饶的一户普通人家里,其父是一位煤矿工人,其母亲则是一位地道的农妇。王文京自小聪慧,5岁半上学,15岁考入大学,当地人都叫他“神童”。他因此成为了家族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