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外创业传奇100例
20160600000046

第46章 靠创新打天下(1)

创新是成功之母。一个企业失去了创新能力亦就失去了生命力,最终就会走向末路。

美国早期的富豪,多靠机遇成功,而洛克菲勒例外。他以他异常的冷静、精明、远见,独有的魄力和手段,创新打天下,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庞大的石油帝国。

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中华老字号药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老字号已经销声匿迹,幸存下来的也出现经营困难的局面。而广东王老吉药业通过品牌的定位创新、传播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后续的品牌保护延伸等品牌营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给其他老字号药业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同样的,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全聚德,也因为扎扎实实地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跨越式前进,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以其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和企业发展业绩,成为令国人引以为豪的著名民族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走出了一条国有老字号企业再振雄风的兴盛之路。企业必须追求永续经营,是毋庸置疑的。如何使企业永远走在永续经营的大道上,不偏不懈,不停不废,创业中能守成,守成中再创业,使企业长青并茁壮,则是值得多方探索的课题。许多企业由盛而衰,难以为继,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活力。

将人类带进汽车时代的亨利·福特

汽车王国是这样炼成

1863年7月30日,美国的一座农庄里,一个婴儿呱呱落地。来自爱尔兰的移民威廉·福特夫妇满心欢喜,感谢上帝,他们辛勤开拓的农庄有了继承人。这是他们的头生子,他们给他取名亨利。在英语国度,这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名字。这对夫妇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普通家庭生下的这个普通的孩子,日后会缔造一个汽车王国,将人类社会带进汽车时代,让福特家族享誉世界。

少年时代的亨利,颇让父亲威廉失望。他无心农作,着迷于机械,把家里的钟表拆拆装装,捣鼓了个遍。亨利·福特是个天生的机械师,12岁时就建立了自己的机械坊,让父亲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孩子居然还亲手制造了一台内燃机。17岁那年,亨利·福特独自一人到底特律密西根汽车制造公司学徒。但只干六天就辞职了。原因是“该公司最优秀的员工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机器,我只要30分钟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员工对我十分不满”(福特自传性著作《我的人生和工作》)。

到了23岁,制造经验日渐丰富的亨利·福特开始研制使用内燃发动机带动的交通工具,从此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他的父亲仍然希望他回到农场经营农业。这一年父亲给他40亩木材地,条件是让他放弃做一名机械师。“作为权宜之计我同意了。”亨利·福特后来回忆道。回到农场,他砍下木头建筑了自己的“婚房”,却在里面藏了个工作间。在这段隐居的日子里,亨利·福特开始试验双缸发动机,掌握了汽车生产、装配的关键,熟悉了流程的每一个细节。

1891年,他接到爱迪生照明公司月薪45美元的聘书,40亩地的木头这时也全都砍完了,从此他告别了农场,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夜校学习。他的最大愿望是“不屈居于人下被别人利用而过一生,自己开一家制造机械的工厂”。

初战告负

但是他的创业之路极不顺利。1893年圣诞节,福特汽油机试验成功,他受到极大鼓舞,接着就研制“不用马拉的马车”。1896年春天,他的第一辆两缸气冷式四马力汽车试制成功。1899年,福特又成功地制作出了三辆汽车。他觉得可以“自己开一家制造机械的工厂”了,于是与别人合作成立了底特律汽车公司并任制造部经理。然而,经营公司和设计汽车并不是一码事,几乎所有员工都没有制造汽车的经验;零件质量不好,采购不及时,常常延误工作流程;高成本制造出的汽车无法销出,公司苦苦支撑了一年,造了25辆汽车,不得不宣布倒闭。

1901年10月10日,福特接受凭赛车建立起了商业信誉的温顿的挑战,驾驶自制赛车参赛,结果获得了胜利。于是,在商人们的支持下,他第二次成立汽车公司。可是批量生产汽车完全不同于单一制造汽车,修理工出身的福特显然还不能胜任这一重任。当投资者发现他只热衷于将金钱花在研制一种无法销售的高价竞赛车上时,毫不客气地将其赶出了厂门。福特第二次办汽车厂也以失败而告终。

永不言败

失败并没有吓倒福特,他执著地谋求在汽车业的发展,付出了比以往更大的努力。1903年6月,福特与11位志同道合者投资2.8万美元建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他自驾赛车四处表演,经常获得各种比赛的胜利,他新设计的车只用39.4秒就开过了一英里,被新闻界誉为“速度之魔”。当时一个著名的赛车运动员将这辆车命名为福特999型,并驾着它周游美国,为福特在美国创出了名气。吸取以前失败的教训,福特汽车厂制造出了性能稳定的A型汽车,不到一年时间内就销出650辆,为福特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年,A型车月产量稳定在300辆,第三年达到360辆,福特公司因此而成为全底特律最为忙碌的工厂。

二十世纪初,汽车在美国还是奢侈品。福特认识到让汽车开进千家万户,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他的研制重心不再是单纯地追求速度,1906年,按字母顺序从A排下来,他的N型车问世了,这是一种物美价廉的汽车,外形美观、性能良好,两年之内共售出8000多辆。N型车是福特的得意作品之一,它的成功不仅使福特汽车厂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而且为今后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大展宏图

福特的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汽车设计方面,当他将精力集中在如何提高生产率、形成崭新的经营模式方面时,再次表现了惊人的创新天才。

1908年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型车诞生了。T型车在设计思路、生产方式、零售定价、销售组织、售后服务等许多方面都采用了与众不同的方法:

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成统一规格,可以总成互换,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在大型总装车间,由机械传送带运送零件和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里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有一天,福特路过一家屠宰场,看到牛送进来以后先用电击晕,然后放血,将牛吊起来,再用锯开膛剖肚,最后分割,这个过程是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福特深受启发,决定将这种具有连贯性的流水作业的方式运用到汽车生产线上。

采用低价(每辆车只售850美元,后又降至360美元)销售策略,使大多数人都能购买得起;提供充足的零部件和及时的售后服务,消除了用户的后顾之忧。

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资,实行“8小时5美元工作日”,相当于原工资的200%以上。“高工资”还有一层意义。经过分析,7882项工作中有4034项并不需要完全的身体能力。于是福特工厂雇佣了上万名残疾人士,让他们平等地获取正常人工资。这些举措遭到汽车界及金融界一致反对,纷纷预言他将破产,当然,这种预言破产了。高工资结合福利使工人对工厂有深厚的感情,提高效率、增产节约的创造性办法层出不穷。许多好的建议都来自一线工人。例如,用高架传送装置把铸铁从铸造厂运送到机器车间,这为运输部节省了70个人。据估计,福特公司在节约上得到的收益超过4000万美元。

由于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维护容易,销售异常火爆。以1914年为例,福特公司以不足13000人生产了730000辆汽车,获利3000万美元。到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自1908年10月1日第一辆T型车交货以来,直至1927年夏天T型车成为历史,共售出1500多万辆,创造了空前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45年未被人打破。

不断创新和用户至上的理念使福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T型车成为普通民众的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娱乐方式,美国成了“坐在轮子上”的国度,人类也进了汽车时代。

1919年,正当壮年的亨利·福特将公司总裁的位置让给他的儿子埃兹尔·福特。亨利·福特是个性格固执的人,在他执掌福特公司期间,拒绝与银行合作引入按揭购车,认为对经济发展不利;拒绝引入液压刹车系统,认为会使车价上涨。他的固执使公司蒙受巨大损失,市场占有率一度被通用汽车公司超过。接任后,儿子埃兹尔·福特纠正了他的偏见。此后,美国经历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世界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福特公司遭遇了种种困难,但最终都安然度过。事实证明,亨利·福特“让贤”的做法是正确的。

1943年,他的独生子埃兹尔·福特不幸逝世,已届八十的亨利·福特再次执政总裁一职。1947年,亨利·福特患脑溢血去世,结束了多姿多彩的一生,终年83岁。在下葬的那一天,美国所有的汽车生产线停工一分钟,悼念这位汽车王国的国王。半个世纪之后,《财富》杂志称其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在《福布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中,他的名字赫然列入榜首。

亨利·福特在工作之余,完成了《我的人生和工作(1919年)》、《今天和明天(1926年)》以及《前进(1930年)》三本著作。他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在于把自己的脚放入他人的鞋子里(站在他人的立场,为他人着想)。这句话现在成为企业经营的宝典。

(何侃)

世界摩托业巨子本田宗一郎

用发明和创造来满足顾客需求

他一生有470项发明,150多项专利。本田成了著名品牌,本田公司成了世界第一摩托车企业,也是十大世界顶级汽车企业。他被人称为日本福特。他靠发明起家,但不仅是个发明大家。他能精彩的“升起”,更能潇洒地“降落”,既使他留下的“本田遗憾”,也能让人深受启发。

靠发明起家

1959年世界高水平摩托车TT赛,将许多摩托车爱好者吸引过来。往年都是意大利,德国等摩托车强国于此展示摩托车制造技术,几乎是欧美的一统天下,今年挤进来个新面孔——日本。结果是日本车队惨败,引来的是藐视呲笑和国内对本田的责难,因为是他不自量力来此丢丑的。本田面对喧嚣却很坦然,只有在这里,他才看到了差距。知耻者近乎勇,惨败不灰心。1961年本田摩托车又来参赛了,“前度刘郎今又来”、不过“种桃道士”还是老面孔。这次本田车队获得是冠军,让人括目相看。到了1966年的赛事,更叫人目瞪口呆——本田车队垄断了4个级组的世界优胜奖,包揽赛程前5名,本田的摩托车技术的盛名得到确立和公认。

本田的摩托车技术之精非一日之功。几十年来都是靠技术发明进步。从上世纪30年代组建东海精机公司,读过小学又学过三年金属学的本田,充分展示着他的发明天赋。从最早的车轮铁制幅条和螺旋式切削机,到战后利用积压的通讯微型发动机发明风行日本的“吧嗒吧嗒”机器脚踏车,再到汽车活塞环,A型50毫升自行车马达,本田摩托车发动机,双缸98毫升D型发动机,四冲程E型发动机。1975年让车界轰动,减排效果超一流的CVCC发动机更是让他赢得了声誉和经济效益。

本田车队也挤进1961年的F1大奖赛,他也是来此检验他研发的高性能赛车的水平,虽然失利,他看出了不是车发动机的问题,是经验问题,因而他更有信心。1965年本田车队取得欧洲赛程冠军,标志着本田车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订单日渐增多。汽车赛场的角逐,其实是技术实力和市场的角逐,本田深谙此道。

1951年7月15日,本田公司的“理想”车型试车成功,他同藤森,河岛三人在倾盆大雨中抱在一起,分享技术成功的喜悦。

技术发明让他渡过一个个难关,支撑了本田的不断发展。为技术难题他可以同技术人员没黑没夜的攻关,有次从梦中梦见一个技术灵感,立刻惊醒爬起记下,第二天一试成功,留下一个梦托技术发明的佳话。

“不为99次失败气馁,一心为100次成功努力”,每次成功都是他坚强意志的成功。

他重视技术民主,主张技术面前人人平等。

本田不单单是个发明家,他培养的本田精神——独创性更是显示了长远势力。在经营大师藤森加盟成本田第二后,让本田的技术插上经营的翅膀,本田的技术势力更加发挥的淋漓尽致。

第一原则:顾客满意

在本田公司,从来见不到“称霸世界”、“赶上丰田”、“超过日产”之类的口号,本田也从没提也不让别人提此类口号。

他强调顾客第一,客户满意为第一。这是本田的经营理念。

他的“创造顾客”论很独特。他对法国服装善于变化,引导流行潮流,很有见解。春秋两季时装表演,就是在创造顾客,创造需要,因为一旦流行,顾客就源源而来。这让人理解了为什么许多车展车模靓女都够得上美女如云,这是在创造顾客。

顾客第一原则还反映到他细细地、敏锐地收集顾客反映——“兔子长耳朵,是武器,它生存是靠信息灵”。本田总是关注市场来的顾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