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代替刀身的薄刀片可以“用完即扔”,但刀片必须能和刀柄分开。这样,刀片钝了可以更换,刀柄可以反复使用,剃须刀的成本也会降低,用户才不会有重复购买的心理障碍。这确实是一个成功的构想。
吉列把刀柄设计成圆形,上方留有凹槽,从而能用螺丝把刀片固定。刀片用超薄型钢片制作,并夹在两块薄金属片中间,露出刀刃,使用时刀刃与脸部始终可形成固定的角度。这样,既能方便地刮掉脸部和下巴上任何部位的胡须,又不容易刮破脸。确定设计方案后,吉列请专业人员制作出样品,虽然使用效果不算太理想,但与传统剃须刀相比,无论是锋利程度还是安全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就在吉列把设想变成设计,信心十足,期望其新产品能更加完美时,却成为朋友取笑的话柄。他对此耿耿于怀,于是又去请教那些机械和工具的专家和学者时,他们也认为他的新产品设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立即放弃。
但吉列坚持自己的想法,同时他也需要有人提供启动资金。好的创意终究是有人赏识的,1901年,吉列的好友将这个设想告诉了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尼克逊,尼克逊对此很感兴趣。数周后,尼克逊成为吉列的合伙人。为了筹措所必须的5000美元生产设备费用,公司的名称改为美国安全刮胡刀公司(后来改名为吉列安全刮胡刀公司)。
吉列的安全剃刀并不比其他剃刀好,而且生产成本也更高。但是吉列剃刀并不“出售”剃刀,他出售的是5美分的吉列专利刀片,由于一个刀片可以使用6~7次,因此每刮一次脸所花的钱不足1美分,甚至不到去理发店所花费用的1/10。而且剃刀和刀片分离,新刀片瞬间就可装上,省时省力,刮时不但不会伤及皮肤,且舒适无比。
吉列对自己的产品充满着信心,认为必定会引起消费者极大的热情,产品必定供不应求,财源必定滚滚而来。然而,事实给了过于乐观的吉列当头一棒:新产品上市后竟然滞销!1903年全年的销售记录是:刀架51个,刀片168片!
多年的推销经验告诉他,坚持才是胜利!他开始总结教训,一方面在刀片上下功夫,一方面开始利用广告攻势。吉列选择几个闹市区设立了几个大标牌,将画卷贴在标牌上,正如前文所述,广告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吉利刀片的销售量直线上升。
就在吉列刀片生意逐渐好转的时候,一战爆发了,这次战争给吉列刀片带来了极大的好运。
战争开始时,美国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并同时与交战双方做生意。对外贸易的增长大大刺激了美国的国内生产,在这有利的形势下,吉列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而生产工艺进一步提高,从而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1917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美国向德国宣战,并派兵进入欧洲战场。一次偶然的机会,吉列从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照片上,看见大胡子士兵在前线的照片,灵机一动,以成本价格向军需品采购部门供应安全剃刀,美其名曰:“优待前方将士”,立即受到了生活艰苦的大兵们的欢迎。
于是,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每一个士兵的背包里。这项举措不仅大规模地增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了固定和潜在的消费群体。这些士兵在部队里用惯了吉列的安全剃须刀后,也把这种消费习惯带回家中,成为吉列公司长期和固定的顾客。他们还影响到周围的人,让使用安全剃须刀的人越来越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金·吉列已经去世,但吉列公司仍沿用老吉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做法,以“劳军”的名义,把数量巨大的保安剃须刀作为军用品供应美军,随美军走遍世界各地。由此,吉列公司获得了战后的巨大发展。
到今天,吉列依然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剃须刀带来的赢利是无法估算的。难以想象,没有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东西,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这个创始人最初那一刹那的灵感,给了全世界的人舒适和方便。
(李晓军)
牛仔裤发明者
李维·斯特劳斯
——一条裤子延伸掘金梦想
到达美国西部旧金山后,李维·斯特劳斯,这个来自德国的异乡年轻人,犯了愁。
是一张报纸令他产生来美国的冲动的。那报纸上写着一则惊人的消息:“美国西部发现大片金矿”。这短短几个字,大放金光,激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无数怀揣着发财之梦的人们,开始携家带口涌向通往金矿的道路,景象十分壮观。
李维·斯特劳斯那时只有20岁,太年轻了,年轻得只要一句话就可令他上路。犹太人天性里对金钱与财富的敏感,也促使着身在德国的他,不知不觉地就被卷裹进了这股潮流当中。1850年,他踏上了前往旧金山的道路,成了这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西部移民运动的一份子。
事实却令李维·斯特劳斯有些失望。前来的淘金者多如蚁群,帐篷一望无际,也许一克金子却有一万个人在挖掘、在等待靠它发财吧?这又如何能够发财呢?犹太人的生意经里,如果人人都认识到某行业能够赚钱,那这一行也就快要成为夕阳产业了。李维·斯特劳斯明白,自己的掘金梦是不能再做下去了。他得另辟蹊径,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赢利的机会。
汹涌的淘金人潮,带来了大量的对日用百货的需求。李维·斯特劳斯敏锐地感应到了这一点。他想,也许我要挖掘的金子正在这些淘金者身上。不如为这些人开办一家专门销售日用百货的小商店吧。说干就干,他用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进了大量的日用百货。从此他开始了每天进货销货的生活。虽然很辛苦,可是小店的利润十分丰厚。
有一天,李维·斯特劳斯乘船去采购了一批百货回来,其中也有他认为工人搭帐篷时都需要的帆布。他一下船,人们就拥上来抢购他的货物。李维·斯特劳斯快速而兴奋地应付着,依旧应接不暇。很快,他的货就差不多卖空了,他的身边只堆着他特意进的那些帆布,无人问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李维·斯特劳斯有点奇怪。很快,他醒悟过来,正是因为需要量大,那么肯定很多商家也进了大量的货了,市场应该已经饱和了。
李维·斯特劳斯有点郁闷地带着那堆帆布往回走。路上,他遇见了淘金工人科尔。科尔叼着烟,穿着邋遢,也是个爱说笑的年轻人,他和李维·斯特劳斯平常就很投缘。
科尔看见李维·斯特劳斯垂着头,便打趣道:“嘿,犹太人,赚了钱也不高兴吗?我金子没挖着,还整天乐呵呵呢。”
李维·斯特劳斯把那堆帆布指给科尔看,告诉他自己进了一批有可能会成为滞销品的玩意,犯了个不太高级的错误。
科尔盯着那堆扎实的帆布,不做声。
李维·斯特劳斯心想,莫不是科尔想买点我的帆布?于是问道:“你要买点帆布回去做顶新帐篷?”
科尔拍拍自己身上的衣裤,说:“嗨,我家帐篷够结实的。一顶可以用好久。你不会做像帆布帐篷一样的裤子卖吗?要有我肯定买。”
李维·斯特劳斯没想到科尔突然从帐篷扯到了裤子,一时反应不过来,便问道:“裤子?为什么?”
科尔把叼着的烟卷往地下一扔,说:“你看,我这个淘金工一天到晚就是和沙子石头打交道,这棉布做的裤子根本不经摩擦,没几天就磨坏了。不实用啊!你如果做得出帆布这么扎实的裤子,我肯定买,我周围那些淘金工人也肯定买。说不定你可以发上一笔呢!”
科尔哈哈大笑着往前走了。
李维·斯特劳斯停在原地。科尔的话虽是玩笑,却出自实情。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不能道出这种对于结实耐磨的裤子的真实感觉的。
李维·斯特劳斯琢磨着科尔的话,一路迷迷怔怔地回了家。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就用帆布做一种结实的裤子出售给科尔这样的淘金工,为什么不可以试试呢?
李维·斯特劳斯一夜没睡好。天一亮,他就起来了。他跑到科尔的帐篷前,大声喊着科尔。
科尔瞪着一双没睡醒的眼睛,从帐篷里探出头来。看见李维·斯特劳斯在那里徘徊,手里提着一堆帆布。
“科尔,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快,跟我走。”李维·斯特劳斯急促地说。
“去哪啊?”科尔疑惑地看着这个典型犹太人长相的德国年轻人。
“去裁缝那里。你不是想要做一条耐穿的裤子吗?”李维·斯特劳斯说。
“我可不想花钱啊。”科尔打趣道。
“免费的,免费的。我送给你穿。”李维·斯特劳斯说。生怕科尔不跟他去。
他们来到镇上最好的一位裁缝那里。满头白发的老裁缝虽然从来没有做过帆布材料的裤子,还是欣然答应尽力做出来。
三天过后,李维·斯特劳斯和科尔一同来到裁缝家。他们看见了那条帆布做的新裤子。硬实的布料,棕色的工作裤款式,厚实的手感。看上去野性、随意。
“这就是我想要的那种裤子呢!”科尔首先叫起来,还没有跟李维·斯特劳斯商量呢,他就迫不及待地试穿起来。
科尔像换了一个人一样。新帆布裤子把他衬托得非常粗犷、坚强。他没有想到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却被李维·斯特劳斯听在了心里。并且满足了他的愿望。
“我就这样穿着了。不换了。”科尔说。
没几天,科尔发觉这条裤子除了穿着随意,而且确实耐磨经穿,在干活时随便怎么和坚硬的砂石摩擦,裤子都没有任何磨损。他更是喜爱了。他穿着这条裤子兴奋地到处走动,逢人就说,这是李维·斯特劳斯的产品。李维氏产品。你们去买吧。
李维·斯特劳斯感到惊奇,裤子这才没做几天呢,就有好多人来到他店里,排队要求买一条“李维氏裤子”。李维·斯特劳斯细心地登记工人们的裤子尺寸,找到老裁缝加紧赶制。
需求这么大,不如把所有的帆布都做成裤子。李维·斯特劳斯想。这样原先帆布恐怕要成为滞销品的忧虑可以解除了,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赚钱的机会。而且,是一个大的机会的临近。因为,李维·斯特劳斯感到,他的生活似乎要从制造这种帆布裤子开始,有个新的转变了。这转变带来的财富将像阳光一样照进他的生活。
订单果然来的太多太快。面对应接不暇的需求,李维·斯特劳斯关闭了他那家小百货商店,另成立一家裤子公司,开始专心制造帆布工作裤——那是1853年,日后被叫做“牛仔裤”的帆布工装裤,正式诞生。当时,它被工人们叫做“李维氏工作裤”。“李维氏”这一品牌开始了漫长的前行。
李维·斯特劳斯成了一个广受欢迎的大名人。走到哪里都有人要订他的裤子。但李维·斯特劳斯并不满足。他越来越挑剔自己的产品。他发现帆布这种材质虽然厚实耐磨,穿在身上却很硬,“硌”人。而且材料太硬了,款式就不能多变化,往往非常单调。
也许,对任何一次商机都不容错过,对任何一件小事都要力求做到完美,正是所有成功的大商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吧。李维·斯特劳斯开始到处寻找适合做牛仔裤的新面料。
李维·斯特劳斯甚至给远在德国的亲戚写信求得帮助。一天,亲戚回信,告诉他,一个叫涅曼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叫做“尼姆靛蓝斜纹棉哔叽”的蓝白相间的斜纹粗棉布,在欧洲很受欢迎。
李维·施特劳斯如获至宝,他毫不犹豫地从法国进口这种布料作为工装裤的专用面料。经过大胆想像,他又对这些工装裤做了一次样式上的改观。结果这种新式面料生产出来的裤子,不但结实耐磨柔软紧身,而且样式也显得漂亮多了,再次受到淘金工人的欢迎。
有一天,李维·施特劳斯看见裁缝戴维斯在给一条裤子的后兜打黄筒铆钉,他不知用意,便向裁缝请教。
戴维斯说:“你看,工人经常把矿石放进后兜,所以这里很容易撑破。我加上黄筒钉在裤兜上面的两个角上,就牢固了。我有时还给裤兜四周加上皮革镶边,也是起同样的加固作用。”
李维·施特劳斯发现戴维斯的创意十分好,这样一来,裤子不仅牢固,同时显得更美观大方了。
李维·施特劳斯如获至宝。1873年,他和戴维斯达成合作协议,并对他们钉有铆钉的李维氏靛蓝工装裤申请了专利。
就这样,牛仔裤,这一新型的裤装产品,开始了它在人类社会中漫长的历程。时至今日,它成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男女老少的必备品。它创造的财富,也变得无以计数。
在李维·施特劳斯这里,我们终于发现,一个高财商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发现致富的机遇,他们对财富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更有着一种特别的追求。正是他们,把生活中的小物品,做成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巨大品牌。
(王晓莉)
指甲钳大王梁伯强
——锤子剪刀布各有各玩法
指甲钳是名副其实的小物器,他让部下对外介绍都自称“非常小器”,自己为非常小器王。这小物件硬是被他鼓捣成了气候,一百多项专利,每年几个亿的产值,他成行业领军人物,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有点王者风范。
他说他的师傅是“三座山”,他跳水胜过伏明霞,这个梁伯强。
你信吗?不仿去探究一下。
一张报纸激活了一个人
这张报纸包过东西,皱巴巴,还被画得乱七八糟,却把一个心灰意冷想退休的中年汉子激活了。这张报纸上一遍小文《话说指甲钳》吸引住了他的眼球,让他呼吸急促起来。
朱镕基总理在一个轻工业会上说:“我本人就没有用过一个好的指甲钳”。他拿着一个剪指甲不会乱飞的韩国指甲钳说起轻工业应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