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益寿全书
20157900000066

第66章 常见的急性中毒及物理因素疾病(4)

一次大量使用毒品可出现急性中毒,其表现和救治见“阿片类药物中毒”篇。对成瘾者应劝其或强制进戒毒所给予替代治疗和抗复吸治疗;对症处理戒断后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心理治疗、技能培训和职业康复教育,改变生活方式,使其能在脱毒后融人社会,回归正常的健康的生活中去,以避免复吸。

第八节晕动病

有一部分人在乘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时,由于加速运动、不规则的颠簸摇摆和旋转造成本病的发生。另外,其他一些情况如情绪紧张、睡眠不足、闻及不良的气味、高温高湿、饥饿、过饱、疲劳、忧郁等亦可诱发本病。

本病在乘车、船、飞机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生:恶心、胃部不适、唾液增加(流口水)、头晕、眼不能睁,继而呕吐。变动体位会加剧。严重的血压可下降,呼吸变慢而深,眼球出现震颤,甚至因剧烈呕吐造成脱水、酸中毒。上述情况在减低速度或停止运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可以减轻或消失。尚有少数人可于几天内仍有头晕脑涨、精神不振、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

晕车、晕船、晕机主要是预防:在乘坐上述交通工具前1小时口服防晕药物如晕海宁、抗眩啶及东莨菪碱、安定、胃复安之类,用活血止痛膏贴敷肚脐与内关穴(手掌侧腕横纹上2—3横指处)也可有效果。上车、船后要坐在通风处,头部位置要固定,双眼注视远处固定目标,可减轻症状。

第九节中暑

当人体处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烈日暴晒下,没有采取有效的降温及防暑措施,可以发生高热、皮肤干燥无汗以及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称为中暑。老年人、儿童、产妇和身体虚弱、极度疲劳、酒精中毒以及一些慢性病患者更易发生。

当在高温环境中比较长时间后如出现口渴、出汗多、乏力、头昏、胸闷、心悸时就要注意中暑的发生,如不采取措施可发展为体温升高、心跳加快、面色潮红、皮肤发热、大量出汗,甚至恶心、呕吐、小便减少、血压下降等轻度中暑表现。当大量出汗后,体内的水分和氯化钠丢失多可以产生四肢肌肉痉挛疼痛,尤其是腓肠肌(小腿肚)呈硬结样。腹部肌肉痉挛可引起剧烈腹痛。膈肌痉挛引起呃逆,即所谓“热痉挛”。由于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而致使血管内血容量不足,再加上中暑者周围血管扩张,可出现循环衰竭表现,进行性疲乏加重,皮肤凉湿、苍白,脉搏细弱变慢,血压下降甚至昏厥、休克,称为“热衰竭”。如果在烈日下暴晒时间过长,中暑者可发生头痛头晕,耳鸣眼花,皮肤发红、发热、出汗少,脉搏及呼吸加快,继而出现高热40℃~41℃以上,抽搐、昏迷、休克,严重者出现心、肝、肾功能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此表现称为“热射病”。以上三种表现(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实际上往往混合发生,是重度中暑的表现。

当有中暑和轻度中暑症状的先兆出现时,就应到通风阴凉处休息,补充含盐的清凉饮料或注射葡萄糖盐水。体温升高时用凉水擦浴以降温。出现热痉挛、热衰竭,应立即移往阴凉通风处静卧,输液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但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及心衰,肌肉痉挛者可用葡萄糖酸钙静注或肌注安定。

发生热射病后死亡率极高,一旦迅速发生,降低人体深部温度是抢救的关键:脱去中暑者衣服,对其喷凉水、吹凉风,以湿被单裹住全身,在头部、颈两侧、两腋下、双腹股沟区等大血管表浅部位敷冰袋,必要时可用4℃冷水浸浴,但有昏迷、休克和心力衰竭者不能应用。尚可用药物如氯丙嗪降温,一般退热药如阿司匹林等不宜使用。给氧,应用激素,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防止脑水肿、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热射病的有幸生存者往往会遗留下永久性的脑损伤。

第十节触电

由于人们对电的性能了解不足,缺乏用电知识,使用不当或违反用电的操作规程往往造成触电,又称电击伤。常常发生在:1.雷雨天在旷野或山坡上行走或在大树、无避雷装置的高楼旁避雨被击。

2.供电线路、工业用电、家用电器安装不合规则或长期不检修造成漏电而致使触电。

违反用电操作规则,带电作业如安装灯泡、修理电器。

3.生活中不慎触电,如放风筝、钓鱼、行走不注意碰到暴露电线或儿童触摸电插座。

4.救护触电人员时救护者忙乱中触摸伤者身体或漏电电器。

日常常见的触电方式是人体接触一根电线,电流通过身体再与地接触(常为双脚),称单线触电。另外,尚有双线触电(同时接触两根不同电位的电线)和跨步电压触电(在触地电线触地点20米内大步行走造成明显电位差触电)。

触电后由于电流本身造成心脏和大脑延髓中枢损害引起心跳和呼吸的骤然停止,还可以由于电流和电弧、电火花造成烧伤,轻者伤及皮肤,重者可伤及深部肌肉和骨骼以及内脏出血和破裂,触电后摔倒尚可造成骨折、脑外伤和其他脏器损伤。触电后发生损害的严重程度与电流的种类、强度、接触时间、走电物电阻、触电部位有关联:

1.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性大3倍,250~300伏以下的直流电很少引起损害,而65伏以上的交流电就能造成损害;电流强度与所接触的电流电压和接触部位的电阻有关。

2.电压越高,电阻越小,电流强度越大,危险就越大。高压电触电后的瞬间,呼吸就可以停止,但仍可能有心跳;而110~200伏的市电触电后则引起心跳先停而呼吸后停。人体电阻最大的是骨骼,其次依次是脂肪、皮肤、肌腱、肌肉、血管和神经。干燥皮肤的电阻约5000欧姆,而潮湿皮肤为1000欧姆,此时触电危险性就更大。

3.触电后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越长,危害越大,触电者往往由于手接触电流后使肌肉痉挛、手指屈曲握住电线不能放开而延长了接触时间,增加了危害性。

雷击是自然现象造成的触电事故,分为闪电直接击中和静电感应两种情况。闪电电压高达1~10亿伏,电流在2~4万安培,击中人体后,心脏、血管、中枢损害极其严重,常立即死亡。体表也被其热效应烧焦或炭化,皮肤血管收缩呈花癍状网形图案。

触电后按人体损害程度分为三型:

轻型:在瞬间接触低电压、弱电流的情况下,会发生精神紧张,表情呆滞,面色瞬间苍白,感觉呼吸、心跳好像停顿或加快,敏感的人甚至发生晕厥倒地,短暂地丧失意识,恢复后可留有肌肉及触电部位皮肤疼痛,乏力及精神兴奋表现,检查偶尔在长时间听诊后发现心跳有早搏。

重型:伤者神志不清,呼吸变快而浅,心跳加速并有多数的早搏,甚至发生抽搐、休克。救治脱离危险后常遗留头晕眼花、耳鸣、听力和视力发生障碍。

危重型:由于雷击、高压电击或触电时问过长造成伤者昏迷,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短时间内死亡。尚有少数伤者由于触电后肌肉强烈收缩特别是喉部肌肉痉挛造成窒息而立即死亡。

发现触电事故后要立即现场抢救,并迅速通知医务人员立即来现场进行其他有效的救治。

首先,要尽快地使伤者脱离电流:关闭附近电闸;用木、竹棍或绝缘钳挑开或切断电线,并将其放置妥当,用木棍、塑料绳或衣服拧成带状套住伤者并将其拉开,救治者千万不能用手牵拉伤者,脚下要有干燥木板或绝缘物与地隔开。

伤者如神志清醒但感到心慌、乏力,应就地平卧休息l~2小时,不能立即行走,以免心脏发生意外甚至死亡。

如果发现伤者已昏迷,瞳孔散大,心跳、呼吸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具体方法是:

人工呼吸:主要是口对口或口对鼻呼吸。伤者平卧,头部后仰,口部自然张开,施救者一手将其下颌托起,另一手两指压闭鼻孔,中度深吸口气,将口贴紧伤者的口部(口张不开者可对鼻)深而快地吹气,使伤者胸部扩张,再立即将口移去,让伤者被动呼气,如此循环操作,每分钟12~16次。

胸外人工心脏按压法:操作应同时或先于人工呼吸,将伤者平卧于平地面,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伤者胸骨上三分之二与下三分之一交界的中点上,另一掌交叉重叠于此手掌上,伸直手臂,垂直地、有节奏地向下施压。以将胸骨压下3~4cm深度为宜。按压与松弛紧接,松弛时手掌不离开胸壁,让胸廓自然回复到原来静止的位置,如此反复操作,每分钟80~100次。

如果上述操作由双人进行,每做5次胸外心脏按压,紧接做1次人工呼吸;如一人进行,则每按压15次,紧接做2次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时用力要匀,不可用暴力,以免发生肋骨骨折、气胸及内脏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在有条件情况下(如在医院内或急救医务人员与抢救器材到来)可采用气管插管给高浓度氧正压人工呼吸。应用心脏复苏的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以及电除颤等。在心跳呼吸复苏后尚有大量而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大脑的复苏)要做,有些措施也应在复苏同时进行(如头部降温等)。

第十一节淹溺

人落入水中后,被水、污泥、杂草等阻塞喉及气管,或由于反射性喉、气管痉挛造成窒息致缺氧,称之为淹溺。淹溺往往造成心跳、呼吸停止引起死亡。人刚落入水中,可吸入或吞入少量的水,此时可有极度恐惧、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可反射性暂停。1~2分钟后神志模糊,大量的水进入胃和肺内并被吸收进入人体内,此时可以发生剧烈呛咳、呕吐或反射性喉痉挛引起窒息,呼吸不规则、表浅,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溺入水中3~4分钟后因高度窒息严重缺氧而昏迷,面部及全身青紫、肿胀、发凉,上腹部饱胀隆起,呼吸道内充满血性泡沫,呼吸不规则,肺部充满湿哕音。

心率不齐,心音微弱,血压下降,继而呼吸、心跳先后停止,瞳孔散大而死亡(溺入水中5~6分钟左右即可发生)。

抢救淹溺者要争分夺秒。将其救出水后,立即以手指从口角两侧伸人口腔去除污泥、杂草等异物,迅速倒出其胃内积水。方法有:

1.将溺水者俯卧,腹部置于施救者屈膝大腿上(或把腹部垫高),头部下垂并以手压其背部;

2.抱起溺水者腹腰部、面部朝下,头部下垂;

3.抱起溺水者双腿及其腹部置于施救者肩部,并快速行走。

倒水动作要快,不要因一味倒水而影响抢救。如溺水者呼吸停止但有心跳,可施以俯卧压背法人工呼吸,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同时给胸外心脏按压。呼吸、心跳恢复后送入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防治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衰竭及肺与全身感染,高压氧治疗对溺水的脑缺氧有较好的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淹溺于淡水或海水中所造成的窒息和严重缺氧是一致的。但是,淹溺者体内的内环境改变多有不同,其次在抢救治疗的一些方面也有不同。

淡水淹溺者其血液稀释、血容量增加、红细胞破坏,血内血红蛋白和血钾增高,而血钠、钙、氯离子下降。在治疗上应输入高渗盐水,补钙,输全血或红细胞,适当限制输液量,注意防治急性肾衰。

海水淹溺者,其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血钙、镁、钠、氯离子增加,应输入5%葡萄糖液与血浆,以稀释血液,增加血容量。注意防治血中钙、镁过高造成心脏损害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而带来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