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20154800000041

第41章 战后美国中学教学方法的改革(1)

一、改革的特点

本世纪以来,美国教育长期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从经验出发,导致教育质量日趋低落,学生水平日益下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在苏联卫星事件的冲击下,美国朝野上下认识到本国教育,特别是中等教育的落后状况。事实证明: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明显适应不了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于是,一场全国性的教育改革运动自上而下广泛地开展起来,本次改革的重点是中学,而中学改革的重点又放在课程上。与此相适应,教学方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验,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激发动机、发展能力,提倡独立自主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学习者的动机被激发起来了,学习效率就会明显提高。美国教育家普遍认为,教师如能使学生保持充分的动机,他便获得了大半成功。美国著名教学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美国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强调教师要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确定志向水平,通过教学,使学生保持学习的信心。发现法教学,使学生经常产生猜测、惊讶、困惑的心理,从而紧张而积极地思考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学生的学习便从外部的作用转变为内部动机了。

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的现代社会,发展学生的能力已成为教学中与传授知识同等重要的任务。

因此,教学方法必须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标。旧的教学方法,在教的方面偏重“满堂灌”,学的方面偏重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阻碍了认识能力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则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发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探索思维的方法,提高自学:和钻研能力,达到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目标。

学习迁移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是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布卢姆创立的“掌握学习法”,即注重迁移的意义。一般步骤是:教师把教材内容分成以一至两周为周期的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诊断测验”。如确定学生已掌握每个单元80%~90%的项目,才准许他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如学生成绩低于所规定的掌握水平,必须重新学习,然后再接受测验,直至通过。这种方法的实施结果表明:尽管某些学生在前面的学习单元花时较多,却大大促进了后面的学习单元的学习。这就是迁移的作用。

学生在!学校阶段,只是学习的开始,进入社会后,必须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方法的重点目标之一。发现法重视人的主动性,把人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容器,它是以学生自己的“发现”而进行的独立学习活动,因而能够形成学生独立学习的倾向性。

总之,强调动机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提倡独立自主的学习,是战后美国中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今后改革的方向。

2.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个别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仅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美国叫外部差异),即使同一个人所具有的各种能力,也不尽相同(内在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战后美国中学采取了一系列因材施教的措施,如分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

按年龄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刻板地强求全班儿童齐步前进,这样至多照顾了中间生,而忽略了两端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因材施教。为了纠正偏差,适应个别差异,出现了按成绩分组、按智力分组和同等程度分组等教学组织形式。由于按成绩或智力编组,同一组学生的水平差异不大,对教学双方均有利。康南特在《今日美国中学》一书里,对美国中学教育改革提出了21条建议,教学法的措施是:在必修与选修课中都实行能力分组教学,分为优、中、差三种程度。一个学生在不同科目中可以参加不同程度的小组。

个别化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允许学生按他或她自己的速度前进的一种教学方法。战前,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个别教学制。战后,尤其是在50年代后期,美国重新掀起个别化教学热,主要是出于同苏联竞争的目的。个别化的革新既有组织上的,也有方法上的;既有课程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总的精神是主张课程、学科和教材应根据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按不同的速度、用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的方式来组织,即每个人根据自己特殊的需要、志向和才能安排学习。

协同教学是教学个别化的一种形式。它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和独立学习三者结合起来了。一般过程是:学生一齐上大课,由一名优秀教师主讲,其余教师协助,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教师下到各组指导,最后学生在教学资料中心进行独立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易于满足个别学生在学习上的要求。

一般认为提供灵活的分组和教学个别化的机会,是协同教学最大的优点。

无学年制是实行个别化教学的一种形式。所谓“无学年制”是同学年制相对而言的。学年制最大的片面性是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学生学习不分好坏快慢,到学年结束一齐升级,年级的划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无关。无学年制则不同,它是按个人的学习准备和兴趣安排课程,学生的学习进度根据各自的学习速度。分班的依据是学习成绩,而不是年龄。一个学生可以在高水平的班学习数学,而在一个低水平的班学习社会科学,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内在差异。

独立学习也是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措施。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给个人提供发展独特的才能和兴趣的机会。

独立学习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包括两方面:首先,他们必须掌握最低限度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和其他在学科中所要求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供丰富而高深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学生特殊的兴趣和才能。独立学习可能是个别活动,也可能是两名或多名学生的一道活动。独立学习的场所有:图书馆、资料中心、特别帮助区域、小组讨论区、校外学习场所等。

个别化教学的方法除上述几种外,还包括:程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成套材料、伙伴教学、机动课时安排、循序渐进的课程以及个别指导教学和个别规定教学等等。限于篇幅,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最后,美国中学注重因材施教,还体现在对特殊学生的教学上。特殊学生包括天才和身心有缺陷的学生。

天才学生在美国是指那些在智力测验中名列前茅和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国防教育法》指出:“为了国家的安全,必须选拔我国大量的天才儿童,并努力进行天才儿童教育。”美国培养天才生最常见的办法是鼓励天才生增加学习分量,让他们在选修科目中选修学术性强而难度高的科目,课外充实等。对身心有障碍的学生或后进生,一般学校采取的办法有:补课,另外开班,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要求。如降低课程要求,延迟学习进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