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经济全球化时代需要国际通用的信用货币。二次大战后,美元取代英镑,担当起了这一历史重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国际计价、支付和储备手段,世界货币体系中当仁不让的霸主,曾经引领过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发挥过驱动世界经济发展进步的积极作用。
可是,世界货币的功能与一国主权货币代表的特殊国家利益本质上互相排斥。世界货币只能代表全世界利益,不可能为某一国家的主权货币长期代庖。
本轮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彻底暴露了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世界货币体系的积弊痼疾。本章将沿着美元霸权的历史轨迹,探讨其功过得失,又当去向何处。
二战后期,多国达成书面协议,建立了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消亡,代之以没有条约约束的“无体系的体系”。但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下,美元一直保持着霸主地位,几无悬念地充当世界货币的主角。这说明,不是政治家的协议,而是市场决定着美元的命运。
在以美元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无体系的体系中,长期以来世界性通货膨胀蔓延,全球性资本流动无常,债务恶化,收支失调,国际货币关系处于混乱状态;近年来尤因虚拟经济的泡沫大肆泛滥,各种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本轮金融危机造成了海啸般席卷全球的经济灾难,一切大量增发美元的救市对策无不加速酝酿着一场全球性超级货币大危机的到来。
一种货币体系即便曾经成功运行,时移世易,也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改革,跟上潮流,方能适应世界大势的发展变化,绝无可能“不变应万变”而长盛不衰。这个道理在美元霸权的是非荣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无体系的体系
二战后期,美、英两国着手主导重建战后国际经济,意图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1日至7月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郡召开了有44个国家的730名代表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议》。
正是这项协议,确立了战后美元的霸主地位。
《布雷顿森林协议》有三项重要规定。第一,各成员国以黄金为基准确立本国货币汇率,每个成员国均宣誓让其货币价值盯住黄金或美元。第二,各成员国有义务维持本国货币与其他所有成员国货币之汇率稳定,并逐步废除外汇管制。第三,建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inational Bank for:Reconstruction and Ievelopment,IBRD,后来与其他四个国际金融机构合组为世界银行集团,即Wolld Bank Group,wBG)和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以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具体体现为所谓的“双挂钩”。
“挂钩”之一,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协议规定,IMF各成员国承认美国1934年1月货币改革所规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黄金官价,并将此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美国财政部有义务随时按官价为各成员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兑换黄金。为了维持黄金官价的稳定,当国际金融市场的金价波动严重冲击这一官价时,各成员国政府有义务协助美国政府进行干预,以平抑黄金的市场价格。
“挂钩”之二,是指其他成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各成员国货币平价一经规定便不得轻易变动。
各国政府在进行即期外汇交易和黄金买卖时,其汇率和金价的波动幅度也不得超过法定汇率和金价的上下各l%。此外,各成员国政府有义务干预金融市场的外汇行市,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双挂钩”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美元等同于黄金,并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充当黄金的代表或等价物。
在战后百废待兴的严峻形势下,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比重由1938年的35.6%跃升至1948年的55.8%,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也从1937年的12.8%增至1947年的32.4%)和充足的黄金储备(1949年美国仍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71.2%),决定了美元的中心地位无可厚非。
协议规定,成员国为解决对外支付的暂时性困难,可用本国货币向IMF申请购买外汇,因此“双挂钩”体制无疑有助于战后初期黄金储备严重短缺的国家扩大对外贸易。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使用美元作为清偿对外贸易逆差和外债的主要国际支付手段,世界贸易的很大一部分也用美元结算。这些国家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些甚至用美元及美国政府债券作为本国发行纸币的准备金。美元的这种中心货币作用,对战后初期国际金融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秩序的混乱,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时段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政府并不鼓励投机,而是支持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农业等领域进行公私投资;银行管制严格,汇率波动受到约束,币值保持相对稳定,促进了国际商品流通和资本有序流动;美国通过援助、信贷以及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发行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了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1948年至1971年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8.4%,而战前的1913年至1938年间仅为0.7%。
然而,“双挂钩”的实质是整个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经济实力挂钩。这种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是在战后初期美国拥有绝对经济优势,尤其是美国拥有巨额黄金储备的前提下建立并运转的;一旦这一前提条件消失,这种体系便会陷入困境。
包括宏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内的各界人士,很早就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戴高乐痛斥美国“用美元来获取其他民族的土地和工厂”,“美国没有特权”把世界贸易变成美国的仓库,因为美国一旦出现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和劳务。
1960年,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中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无疑存在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总有一天会崩溃。这个观点被称为“特里芬悖论”,其要点如下:在黄金一美元固定汇率制下,美国的外汇收支不平衡是各国储备资产的流动性来源;若美国实现了收支平衡,各国储备资产流动性将会下降,从而降低整个世界经济活动的水平。但维持收支不平衡,将令美元不断贬值,降低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这种固有的不稳定性,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实际上埋下了莫大的隐患。所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是1934年1月美国《黄金储备法案》确定的金价,十年后已经明显偏低。黄金与任何货币的比价本应取决于市场。人为压低金价,相当于淡化了黄金的货币作用,强化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随着美元贬值效应的发展,这种高估美元的矛盾势将日益突出,难免冲击世界经济,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现经济衰退,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利率相对于欧洲下降,加之马歇尔计划使得大量美元涌入欧洲,美元面临贬值压力。连续三年出现逆差和黄金外流之后,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各界纷纷担忧美元疲软,动摇了人们对于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30日,国际市场大规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伦敦交易所的黄金价格突然突破35美元左右的正常范围,一度猛涨到41.5美元,超过官价18%,爆发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的第一次美元危机,也称“黄金危机”或“信任危机”。
为了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保持美元的可兑换和固定汇率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调下,多个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60年11月,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和美国等八国在伦敦市场上卖出黄金以平抑金价。一年后,美国与英、法、德、意、荷、比、瑞士联合建立黄金总库,以维持黄金官价。1962年1月,美国与英、法、德、荷、比、卢、加、日、瑞士组成十国集团筹集60亿元贷款,还与另外14个国家签订了《互惠借款协定》,借款额达197.8亿美元。事态表明,美国已无力单独支撑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为了阻止美元贬值,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单方面行动。1963年7月,肯尼迪政府实施利息平衡税,对在美国资本市场筹资的外国借款人加征约l%的利息,并在1965年扩大到银行贷款。这些措施暂时刺激了欧洲美元市场,但美国的国际收支账户自1967年以来仍然加速恶化。
20世纪60年代以还,军备竞赛、全球驻军、国际义务、庞大的社会发展规划,尤其是深陷泥潭的越南战争,使得美国国际收支赤字越来越大,发生了一系列经济危机。美国政府为应对危机,超量发行美元,国际收支逆差加剧,导致美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削弱,美元与黄金比价难以维持。
1964年,美国黄金储备价值已低于对外国的官方债务。欧洲各国作为新的顺差国,不满美国长陷逆差却享有铸币特权,决定针对美国的致命弱点,动用盈余的美元兑换美国的黄金,给美国以教训。法国是第一个发难者,1965年初在一个月内将3 500万美元兑换成黄金,并准备把从收支顺差中获得的美元全部兑换成黄金。随后各国相继而起,竞相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市场金价暴涨。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元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
1968年3月,美国的黄金储备由战后高峰400多亿美元降至121亿美元,已远低于其对外短期负债331亿美元。于是再次爆发了国际黄金危机,黄金抢购风潮愈演愈烈。美国政府不得不召集黄金总库成员国紧急会议,决定解散黄金总库,停止向私人市场出售黄金。此时,官方清算仍采用1盎司黄金35美元的价格,但黄金的市场价格可以超出官定价格,形成了双重黄金市场。
这种背景下,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很多美国经济学家开始倡导浮动汇率制,《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发表社论支持扩大汇率弹性,财政部和美联储也着手检讨现行汇率制度的问题。1969年1月的《总统经济报告》第一次论述了美国官方改变汇率制度的可能性。
1971年,美国国际收支失衡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在美国政府无力实现美元按固定汇率兑换黄金的承诺后,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核心内容是终止为外国央行兑换黄金的义务,并对进口暂时征收10%的附加税。
美国采取这些措施事先没有与其他国家商量,并且违背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则,是一种极端的单边主义行动,引起国际社会一片哗然。
1971年12月,西方十国签订《史密森协定》,决定美元对黄金贬值7.9%,从每盎司黄金35美元降到38美元;美元平均贬值10%,其他欧美主要货币升值;同时市场汇率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973年3月,美元改行浮动汇率制,即美元与黄金的比价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至此名存实亡,固定汇率时代终告结束。
随后不久爆发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彻底粉碎了一些人恢复固定汇率的幻想。1973年10月6日,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宣布石油禁运,造成油价上涨。
原油从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翻了两番。汇率被迫继续浮动。
1976年1月,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的国际货币会议上达成了以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的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定》,于1978年4月生效。曾经辉煌一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至此正式宣告解体,只是《布雷顿森林协议》设立的两大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留存,在稳定国际金融秩序、促进国际经济和货币合作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此后,经济学家称之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或“牙买加体系”时期,不再有大一统的国际货币制度化合作,汇率调节放任自由,主要依赖市场机制的白发调节作用。这种既无本位及其适度增长约束,也无国际收支协调机制的状态,实质上是国际货币范畴的一种“无体系的体系”。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的时候,全世界反美舆论欢欣鼓舞,以为谁都可以不买美国的账了,但日后的发展竟大谬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