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处处有语言,处处也都存在发展语言的机会,但要注意教宝宝时,应结合宝宝的兴趣和情绪,让宝宝在学习语言中感到乐趣,自然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刻意地、枯燥地学习,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与热情,在你教他说话时不积极主动地与你配合。此外,大人在教宝宝说话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随便地批评宝宝,在宝宝遇到困难挫折时要耐心帮助。当宝宝取得进步时应及时鼓励,在愉快的情绪下,潜能才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在与宝宝的对话中,大人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不要重复宝宝的儿语,而应逐渐地予以纠正。对宝宝的错误发音更不要加以模仿、嘲笑,而应及时纠正。这样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宝宝逐渐也就养成了大胆说话的好习惯。
宝宝应有小伙伴
目前,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宝宝,宝宝没有了天然的玩伴——兄弟姐妹,而是生活在大人堆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叔伯姑姨等。他们几乎可以满足宝宝任何的物质愿望,想玩什么,想吃什么都没问题,宝宝是个“小太阳”。但他们对宝宝心理的发展和需要却不清楚。在行为上,也往往习惯以大人的意志来规范宝宝,如这个不能做,那样做不好,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等,总之虽有很多玩具,但活动和思维却被束缚住了,想象力、创造力都得不到充分地发展和发挥。
科学家通过对小猴子的隔离实验发现。在早期生活中没有同伴交往经验的小猴,其交往能力、智力发展都落后于正常小猴,更何况人是社会中的人,宝宝的成长中更需要有小伙伴。如果宝宝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游戏活动,那么他的性格、情绪、智力,对集体生活甚至以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均会受到不良影响。比如一些宝宝尽管在家里,大人教会了他背儿歌、背唐诗宋词,可上了学后却仍离不开大人,寸步难行,甚至不会上厕所,这种表面聪明是绝不等于实际的能力。
与小伙伴们友好交往,不仅会对宝宝的成长有必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宝宝成长中的自然需要。彼此年龄相仿的宝宝非常容易相互接近,所谓童心无邪,他们相见时可能会非常高兴地相互微笑,或拉拉手,摸摸对方。有时小伙伴们在一块虽是各玩各的,但有无小伙伴在场,情形是不同的。有研究表明,有伙伴在场时,宝宝玩同样一个玩具能玩出更多的玩法,玩得时间也更长。此外,一些大人不屑的事,小伙伴们在一块都会兴高采烈,乐趣无穷,比如看蚂蚁搬家,这就是童趣。
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有时免不了会发生矛盾,最常见的便是争抢玩具。对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其实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尚没有“你的”、“我的”的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小伙伴们每人都有玩具,并逐渐让他们懂得彼此交换玩具。若你的宝宝的行为太激烈,应制止他,并让他适当地与稍大一些的宝宝一起玩,让他知道收敛自己。这些都是宝宝学会成功交往的开端。
另外,随着宝宝逐步长大,在与小伙伴的游戏玩闹中,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长处和不足的地方也就逐渐地暴露出来,便于早期的引导和纠正。小伙伴之间的友谊是一种培养宝宝活动能力和丰富语言的无形财富,这种财富是大人的关心和爱护所无法替代的,丢掉了有时甚至无法补偿,成为终生的遗憾。
让宝宝心情舒畅
这个年龄的宝宝从早晨8点钟起床以后。妈妈带着他到外面玩,经过4个小时,就相当疲倦了。一般消除疲倦的最好办法是午睡。午睡在午饭后较适宜。
睡前最好让宝宝排便和换上睡衣。1岁半到2岁的宝宝,还不会脱穿衣服。凡是能够穿脱衣服的宝宝,应尽量鼓励他们自己穿脱衣服。
不能睡午觉的宝宝,多半是妈妈不守在身边就不睡。对这种宝宝,妈妈应在他旁边略呆片刻。宝宝一放心,也就睡着了。
尽管宝宝疲倦、情绪不好,但是,只要他的精力没有发散尽。往往好斗,同家里其他人发生冲突。所以,无论在房间里还是在室外。都应尽可能给宝宝以充分活动的空间。
如果像密室一样地将宝宝关在屋里,担心马路上车辆频繁,不安全,渐渐不采用室外养育,对宝宝成长是不利的。宝宝们总是想到室外去玩。为了保持他们情绪良好。必须合理安排到室外散步的内容,万万不可忘记,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
1岁半到2岁的宝宝还不能独立。没有大人跟在自己身边,心情总是不安。所以,妈妈应尽量满足宝宝的要求,经常在他们身边。
妈妈经常要收拾宝宝大小便、准备开饭、整理被散乱的玩具和书等等。对他们提出的什么要求,总是连连不断地说:“等一下”、“回头再说吧”。这样,易导致宝宝总是惶惶不安,不利于让他心情舒畅。
创造游戏场所
宝宝满1岁半,走路也快了,也勤于用手了。1岁半后,也决不是非买特殊玩具不可,而是更活泼地玩原来的玩具了。为了玩得更活泼,需要有个宽敞的空间。这时期重要的是扩大宝宝玩的地方。
宝宝在沙地玩的时间渐渐变长;让宝宝拿蜡笔在大纸上描画也耐心了;玩积木的时间也长了;就是说能够专心致志地、持续地玩下去了。
爱好运动的宝宝,看到别的宝宝骑小三轮车,自己也想要。快到两岁时,就可给他买了。夏天,宝宝喜欢玩水,如果玩的时间长了,千万不要忘了给他戴帽子。
随着体力的增强,宝宝的破坏能力也增大了。应注意经常检查宝宝玩的玩具,坏的地方会不会割破手或扎伤眼睛。上发条的玩具,大都是铁皮做的,更要注意。
不要让宝宝染上撕破画本的坏习气。再旧的画册,如果看到宝宝开始要撕的时候。就应斥责,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宝宝不可能区别旧书可以撕,新书不可以撕。所以买书时最好选择纸质结实的。
这个年龄期的宝宝,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可以让他们做各种体操。然而,仅让妈妈和宝宝一起做操,是不可能的。强迫让宝宝做,他会不感兴趣而逃开。
家里可以办到的这一年龄宝宝的锻炼是:星期天爸爸带宝宝到宽敞的地方去玩;妈妈每天按规定时间带宝宝散步等等。散步对整天被憋在家里的宝宝来说,其乐趣同玩耍一样。
能力培养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定时进餐:饭前半小时要让宝宝保持安静而愉快的情绪,不能过度兴奋或疲劳,不要责骂宝宝,以免影响食欲。如果宝宝正玩得高兴,不宜立刻打断他,而应提前几分钟告诉他,“快要吃饭了”。如果到时他仍然迷恋手中的玩具,可让宝宝协助大人摆放碗筷,这会转移他的注意力,增加对进食的兴趣,做到按时进餐。
吃饭时不说笑,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保持环境安静,培养宝宝专心进食的习惯;要根据宝宝一日营养的需要安排饮食量,使宝宝养成定量进食的习惯。如果宝宝偶尔进食量较少时不要强迫进食,以免造成宝宝厌食。进餐时不能催促宝宝,要让宝宝细嚼慢咽;应为宝宝准备一条干净的餐巾,让他随时擦嘴。保证进餐卫生;要让宝宝咽下最后一口才能离开饭桌;注意饭后擦嘴和保持桌面干净。
应按食谱安排每日宝宝的饮食,尽可能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季节选用多种食物。培养宝宝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饭桌上特别可口的食物应根据进餐人数适当分配,培养宝宝关心他人,不独自享用的好习惯。要注意桌面清洁,餐具齐全、卫生,饭菜冷热适度。
耐心培养宝宝正确使用餐具和独立吃饭的能力。父母可在碗中装小半碗饭菜,要求宝宝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吃饭。要教宝宝每次用勺装饭不宜太多。防止撒饭;当宝宝吃得差不多时,父母再给予帮助把饭喂完。保证宝宝吃饱。在宝宝进餐的技能尚未完全掌握时,要耐心指导,切忌粗暴处理或包办代替,养成他的依赖性。要鼓励宝宝自己吃完碗里的食物,对宝宝的进步要及时表扬,以增强宝宝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1岁半左右可开始培养宝宝学习使用筷子,自己用餐巾擦嘴、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