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怀孕、胎教、育儿大全
20151800000079

第79章 “1~2”岁宝宝科学养育(4)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宝宝的能力都较以前有了许多提高,甚至某些方面具有质的转变,尤其是在心理上。宝宝的独立自我意识,自尊意识都已有很大发展。了解宝宝的能力作为父母看到宝宝的成长是很欣慰的,但有时又会对宝宝表现出的哭闹、发脾气等显得莫名其妙,甚至很生气,从而对宝宝产生了失望。其实。这样的失望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家长就应对自己宝宝的能力、特点等有清楚的了解。

一般说来,宝宝的哭闹要么是身体不适,要么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一般身体不适有较明显的表现,如病症或疲倦等,其中疲倦是经常性的原因之一,那么在宝宝疲倦时,大人就应安排他休息,休息好了,情绪自然也就好,一场哭闹也避免了。但宝宝的不顺心却不那么有明显的特征表现了。比如当宝宝试着努力要做一件事或说出要说的话,但结果不能成功,面对这一挫折,宝宝的自信和自尊就可能受到打击,他就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闹,手脚乱动,当你去劝慰他时,他可能根本就不理你,相反还会哭得更厉害了,以此来表现出他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发泄心中的不满,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若父母对自己宝宝各方面的能力都有很清楚的了解,在适当的时候帮宝宝一下,使他渡过难关,他不但不会哭闹,相反还会很感激你。加深对你的信赖。比如这一时期宝宝言语上处于积极阶段,但他有时要表达,心中的愿望却表达不出,一急便大哭大闹。若父母平日细心观察了解自己的宝宝,能猜测出他可能说什么,在他说不出时给予正确引导就避免哭闹了,宝宝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提高。要对宝宝有较清楚地了解,平日就需要一些时间留意细节。

当然,对于这样一两岁的宝宝,即使我们对他的能力特点很了解了,有时他也还会发发脾气,哭闹一番,这时家长的劝慰、道理呀,他都不会听进去,家长也不应该吓唬宝宝,以强硬态度要宝宝别哭是不实际也是很有害的,最好的办法便是注意力转移法。用一个新奇好玩的玩具,或逗他、吸引他进行一场游戏,或带他到户外活动。总之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很快忘掉不愉快的经历。

玩具与宝宝

随着宝宝动作的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玩具对宝宝的意义不再只是被用来乱扔东西了。宝宝越来越在“玩”上寻找到乐趣,促进身心的发展。

玩具与宝宝对于快两岁的宝宝,给他一个玩具。他会玩出许多种玩法来,有的甚至是大人想不到的。宝宝的辨认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就在这些玩法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宝宝越来越喜欢复杂一点的玩具,比如一些套叠玩具、拼盘玩具,只要一开始大人示范几次,待他掌握了基本的技巧之后,便开始了他的思维、辨认、想象。开始他的玩法,从中获得成就和喜悦。再比如宝宝因常看到大人打电话,那么给他一个玩具电话或手机。他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打电话,小脸上露出神秘而又愉快的表情。这表明宝宝正在运用他的模仿、想象和言语能力。还比如妈妈平日对宝宝的细心照料都给宝宝留下了印象,宝宝面对着布娃娃,有时也会学妈妈的样子给他盖被子,哄他睡觉,或抱着他去医院看病等。

毫无疑问,玩具给宝宝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但随着社会激烈的竞争,这么小的宝宝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父母总想让自己的宝宝从这时就能学会记住许多知识。比如宝宝一玩小皮球,家长就会提问:“这叫什么?”“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玩具在某种意义上简直成了教具,这样宝宝对玩具自然便失去了许多兴趣,玩玩具也失去了许多乐趣。其实家长不应过分关注知识的学习,而更应关注他的能力的发展,玩玩具对宝宝能力的发展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应让宝宝能轻松自由玩玩具,不要过早就让他失去了本该有的乐趣,也不要让他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

此外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许多宝宝的玩具过多过杂,这样会使宝宝无所适从,不利于培养宝宝的条理性,因此,建议为宝宝布置“适度刺激”的环境。许多专家的研究也表明,当宝宝的玩具过多时,宝宝的兴趣就空泛,不专一,玩玩具也不会集中注意力,久之造成宝宝性格散漫。所以给宝宝的玩具应适度,不在其多,而在于其能否激发宝宝的智能。着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对处于宝宝时期的宝宝来说,即使是用手摸东西也是珍贵的体验。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给宝宝一些粗细、软硬、轻重不同的物品,使宝宝感受多种体验。”

防止事故

随着宝宝的成长,事故发生几率也会增加,这点必须预料到。由于大门敞开着,宝宝跑上街。常常发生迷路的事,宝宝有时会被车撞上而受了重伤,或者掉到河里,这都是忘了锁好大门的后果。

宝宝会拿箱子、凳子之类的东西垫脚,往高处爬,就是有栏杆也不起作用了。经常有这样的事,妈妈一时大意,把装电冰箱的空箱子放在凉台上,宝宝踩着箱子跨过栏杆,从高楼凉台上摔下来了。

宝宝接近2岁,刚开始走路,像跑一样,速度快。跌倒碰了头。就会撞得不轻。在浴池里闹着玩,滑倒也会碰伤头。这同刚出生不久时相比,受伤程度是不相同的。宝宝碰头时,如果是后脑部,很容易造成脑部受伤,或是颅内血肿。宝宝碰得很厉害,家长必须了解宝宝的碰伤部位和肿包情况。

宝宝摔后马上哭出来就不要紧这个说法,不适用于1岁半多的宝宝后脑部受到强烈撞击。即使某个宝宝,不是碰了头马上就哭出来,或者呆会儿停止不哭。而且精神很好,一般情况下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受到强烈撞击,也要严密注视一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如果出现呕吐或抽搐、手足麻痹,必须带去看脑外科。脸色异常苍白、左右眼瞳孔大小不一,应怀疑是颅内血肿。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到医院动手术,排除瘀血。宝宝从高处摔下或被车撞,因而昏迷不醒,应立刻用急救车送医院脑外科。

从高处摔下,但不知道碰到头的哪一部分时,如果宝宝哭一阵子就不哭了,尽管后来精神很好地玩耍,仍应注意。从两米以上高处摔下,最好去看医生。一两天内也不能给小孩洗澡,尽可能让他在家里安静休养。只要过一个星期,就不要紧了。

但是,像平常在家里那样,从1米左右高处摔下,可以说绝对不会造成颅内出血。宝宝模仿大人做事,也往往引起事故。吃了爸爸的安眠药;用刮脸刀割了自己的脸;还有用大剪刀把手指头剪了;把钉子含在嘴里而咽下去。不要让宝宝观看吞东西的戏法。有的宝宝把从医生那里拿来的药水,随意张口一下喝光了。不要在汽水、果汁的空瓶里盛汽油、石油之类的东西,以免宝宝误喝。

夏天外出时,不要忘记给宝宝戴帽子。

带宝宝外出,宝宝走路的机会就增多了,过马路时,妈妈要拉住宝宝的手,让他走在里面,妈妈应该走在靠车子通过的一侧。

厨房里的事故也是多的。把装着长橡皮管的煤气炉放在灶台上是危险的。出过这样的事,灶台上放着小煤气炉,锅里煮着食物,宝宝过来一拉橡皮管,把锅拽翻了,造成从头到脸严重烫伤。所以,小煤气炉和大煤气炉的橡皮管应该做短些。必须装在宝宝手够不着的地方。

春夏秋冬注意事项

寒冷的季节里,宝宝多被关在家中,一到春天,就可以到外面去了,他们充满了解放感,强烈希望到室外去玩。宝宝会自由走动,什么地方都能去了,所以必须把门关严。

在寒冷的地方,冬天可让宝宝在结冰的池面上走动。开春后,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靠近那个水池。宝宝快到两岁,天气变暖,而要减少衣服时,先解开纽扣。然后让宝宝自己练习脱衣服。喜欢洗澡的宝宝,只要从洗澡前练习脱衣服做起,会进行得很顺利。反之,入冬,晚上在穿睡衣前让宝宝自己脱外衣,就很勉强。排便训练,在温暖的季节里,妈妈可以花点工夫;转入寒冷季节,排便训练就很难成功。

平常不怎么爱吃饭的宝宝,进入6月时,可以说都不怎么好好吃饭了。只要宝宝仍同从前一样玩得很欢,就不要着急。可让他喝些凉牛奶,补充营养。

过了1岁半的宝宝,夏天可让他洗海水浴。进入海水前,应让宝宝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让海水逐渐浸泡身体。不能一下子浸到身体的一半以上。在海滨的沙滩上,如果曝晒太阳,容易引起皮炎而发烧。

院子里使用塑料水池时,水深应在10厘米以下,如果超过20厘米,宝宝在里面跌倒,就危险了。

到了深秋,有的宝宝半夜里睁眼睛哭。大概是因为小便频繁,想象力增强,被噩梦吓的,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最好让宝宝白天在室外充分活动。

鼓励宝宝模仿

好模仿是宝宝的天性,尤其是一两岁的宝宝,当你做一些家务时,他总喜欢跟着你,学着你的样子干这干那。这是教育宝宝发挥其模仿力的机会,通过模仿宝宝会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家长要鼓励宝宝模仿。

宝宝这一时期的模仿,主要是在动作和语言方面。家长应多给宝宝一些机会,让宝宝在一旁看着然后也试试。对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促进作用。而关于语言的模仿更是无处不在,家长应不失时机地教宝宝说话,可结合具体事物、动作等,和宝宝谈话的语言要简洁明了。

宝宝有时的模仿是不以大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他看到或听到的一切都可能自发进行模仿,所以家长在平常生活中,尤其是有宝宝在场时,应想到自己一言一行都要起到模范作用,以免给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总之,对这样一个有积极模仿心理,但又不明是非的小家伙,家长应清楚什么样的事物可以让宝宝模仿,什么样的事物不可以让宝宝模仿,以促进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模仿中,当宝宝取得进步时要及时鼓励,遇到不顺时要耐心帮助、安慰,以免挫伤宝宝的积极性。

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对于跟一个才近2岁的宝宝谈劳动,许多家长或许不以为然。当然这里的劳动并非什么真正的劳动。而是在宝宝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参与一些简单易行的事情,充当父母的小帮手,以发挥他的积极性。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因为宝宝这一阶段是非常爱动的,对什么都好奇,喜欢模仿。基于这一心理特征,便可教会宝宝做一些事情,比如让他帮妈妈拿肥皂,把自己脏了的衣物拿来给妈妈清洗,在叠衣服时,让宝宝帮忙叠一叠小手帕、袜子等。给爸爸递张报纸,吃饭前让他给大家分发筷子等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能起很大作用,认为这样会让宝宝越帮越忙,不如一边呆着去的做法是很不正确的。当然宝宝毕竟还很小,对一些不适合宝宝做的事情应避免让他去做,宝宝坚持一定要做时,可用转移法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样既不会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又保障了宝宝安全。

抓住宝宝的语言契机

宝宝在1岁半以后,随着发音器官的日趋成熟,说话的积极性也日渐提高。他听懂的词也多了,一般在宝宝18~21个月时能掌握50多个词语,到2岁时掌握130个左右。有时在游戏、交流中,你还能听到宝宝说出一个你从未专门教过的词。这个词可能是他对你说话的模仿,也可能是广播、电视中学来的。

宝宝的语言能力在慢慢地发生着质的飞跃,从会说一个词,逐渐出现两个词的重叠中,甚至三四个词的组合,如会说“妈妈抱”、“宝宝要睡觉”等。宝宝开始逐步从成人的言语习惯中掌握语言的语法结构。逐步学会使用一些基本句型。但宝宝这时说的词句仍主要是一些简短的“电报语”,大人需结合宝宝的手势,表情来判断具体的意思。不仅词汇量在增加,词汇的类别也在增加,如以前一般只会说常见的名词、动词,现在逐渐增加了形容词、副词,如“大的”,“不”等。此外在发音上,宝宝也逐步准确,并且宝宝这时喜欢模仿大人发音,比如一首押韵的儿歌,如果你常给他唱几遍,他就会跟随你唱出最后押韵的字。

宝宝对说话的积极性是发展宝宝语言能力的契机。父母应抓住这一机会,将语言练习自然地穿插到日常生活中、游戏中。比如早上给宝宝穿衣时就可以教给他几个词或一两句话,边穿衣服边练习。或在和宝宝游戏活动中,比如逛动物园,可告诉他一些动物的名称,有什么样的特征,结合具体动物给宝宝留下较深的、具体的印象。还可以教宝宝唱儿歌。在和宝宝看图画书、讲故事中,大人一边讲,随机又可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让宝宝复述一段简短的故事。宝宝有时还会有一个人在玩玩具时自言自语,叽叽咕咕个不停,但你又听不清他具体说什么,这是一种非交流性质的语言,宝宝原本也没打算说给谁听。这时大人可以不打断宝宝,让他自得其乐,也可以加入和宝宝对话交流,但要注意要围绕宝宝本来的话题,一般是宝宝正在玩的游戏或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