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按摩大全
20151600000038

第38章 足部穴位的位置及功能(3)

【主治】 肋骨各种病变,如胸闷、岔气、肋膜炎等。

【手法】 双拇指捏指法,在两个小凹陷定点按揉3~5次。

常用足部按摩手法

足部按摩的手法很多,但其主要特点是给按摩区域(穴位和反射区)以持久、有力、均匀、柔和的良性刺激,以达到阴阳平衡、补虚泻实、强身健体的目的。概括来说,足部按摩常用手法如下:※ 按法

即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端或指腹按压患者体表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一般来说,拇指按压的力量大于食指、中指,指端的力量又大于指腹。按压时手指固定于穴位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先轻后重。按压时间每穴数秒钟,以患者感到酸麻胀痛为好。按压法可分为单指法(图5-36)和双指法两种。单指法是用拇指或中指指端按压在穴位上,双指法是用两个手指同时按在两个穴位或某个反射区上。

操作时,用力要平衡,由轻到重逐渐加力。当达到一定深度,患者有明显“痛、胀、酸、麻”得气感,即将手指慢慢抬起,一个动作即告完成。切忌用暴力,或用力不均匀、时轻时重。

※推法

按摩师用单指、多指、掌根或大、小鱼际部等着力于足部某一反射区行单向直线推压移动。一般多采用拇指的指腹推法(图5-37)。

操作时,指腹紧贴体表,用力稳健,速度缓慢、均匀,应沿骨骼走向施行,且在同一层次上推动。此法适用于同一处方的几个反射区,且相距很近。

按摩时,推动用力要平衡、均匀、持久,由轻到重逐渐加力,直至能深达皮下以出现得气感。切忌用力不匀,一轻一重,或用暴力。推移速度要缓慢,不可过快。

※点法

将食指弯曲以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拇指轻靠于食指末节,给食指以向上的力量,保持食指指骨同手掌、前臂、上臂成一条直线,以固定着力点,这样可以省力。食指关节顶点按压时,按压1次,提起1次,解除压力。有些带状反射区,可先用力压下,待患者感到疼痛,然后慢慢移动,或定点点压,至反射区全面点毕为止(图5-38)。

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持久、渗透,刺激量(即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此法适用于足底部、足内侧面、足外侧面和足背部的反射区。

※揉法

采用手指(指揉法),或手掌大、小鱼际或掌根部(掌揉法),指关节顶点(点揉法)3种手法。以指揉法为例,以手指螺纹面吸定于反射区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和手指轻柔和缓地移动或旋转,将力通过手指而达到所揉部位。掌揉法、点揉法操作方法同指揉法(图5-39)。

操作时,动作要连续,着力(力度)由小逐渐增大,再由大逐渐减小。用力要均匀、持续而轻柔地旋转回环,动作宜轻宜缓,并避免触打或跳跃。此法适用于反射区域较大的部位。

※掐法

在足部按摩中,掐法刺激最强。掐法是用拇指指甲重掐穴位,将力量灌注于拇指端(图5-40)。掐前要取准穴位,为了避免刺破皮肤,可在重掐部位上覆盖一层薄布,掐后可轻揉局部以缓解疼痛。

操作时,掐要逐渐用力,直至引起强烈反应后停止,一般为半分钟,最长不超过1分钟。此法适用于足趾、足趾结合部等窄狭小部位反射区。

操作中,切忌用力过大,切忌划动。掐前要修剪指甲。

※擦法

擦法是用单指或手掌大、小鱼际及掌根部附着于足部,紧贴皮肤进行往复、快速直线运动(图5-41)。

操作时,腕关节应自然伸直,前臂与手近乎水平,指擦的指端可微微下按,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带动指掌做往返直线移动;亦可视部位不同分别以腕部、指掌关节及指间关节为轴施行。着力不滞,迅速往复,以出现温热感为佳。一般常用于开始治疗时或足底操作。

※捏法

捏法是以拇指、食指分别在两个对应的反射区上捏揉,或者以拇指在一个反射区上点压而食指在另一面起固定作用(图5-42)。

操作时,手法强度可轻可重,应根据治疗需要而定。此法适用于相对的反射区。

按摩时,用力虽可轻可重,但要适中,要以有感应(得气)为宜。否则就因无治疗作用而失去意义。

※摇法

摇法是一手握住患者足部踝关节上端,另一手握住足趾,使脚趾与踝关节被动而均匀地环转运动。

摇法一般为单向加力,为防止损伤关节,一般为双手操作,一手固定,一手操作,更好地达到操作方便、自如、安全、可靠的目的。

摇法多应用于指趾及踝腕关节部位(图5-43)。有增强保持关节灵活运动、防衰抗病的功能。慢性病、老年病、局部伤痛及保健等都可应用。实施前最好先放松肌肉,并进行按、拿法后再摇动。

※搓法

用双手掌面或掌指面夹住一定部位,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同时上下移动的手法,称为搓法(图5-44)。

操作时,用力要适中、均匀,速度宜快。两手相对用力,来回搓揉。此法适用于坐骨神经反射区及足底、足背部。

按摩中,两手掌用力要相一致,不可夹得过紧,切忌慢速紧搓。

※踩法

患者俯卧,两腿伸直,足底朝上。按摩师用双足分别踩压作用于患者的双足底部,一压一松、交叉踩压。按摩师利用自己的足跟、足底前部跖趾对患者足底施以节律性踩压(图5-45)。

操作时,踩压要有节律性,按摩师双足交叉踩压。此法适用于足底部的广泛区域,特别是前足底、足心与足趾。

按摩中,力度要适中,不可将全身体重一下全部作用于患者足底部,而应该视情况加力。踩压时间也不宜过长。

常见疾病的足部按摩疗法

感冒

【病因与症状】

感冒,又称“伤风”,是一种常见的外感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冬季节更为多见。一般认为,感冒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上呼吸道所引起。临床症状先有鼻塞、流涕、咽痛、打喷嚏、怕冷,继发头痛、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等。

足部按摩对感冒有较好的疗效,按摩足部穴位不但能增强免疫功能,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使机体发挥其自身的抗病能力,抵抗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这是单纯药物疗法所不能达到的。

【有效穴位】

金门、申脉、足通谷、京骨、八风、公孙、隐白、厉兑等穴(图5-46)。

【按摩手法】

(1)捏揉金门、申脉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2)按揉京骨、足通谷、八风各30次,力度稍重。

(3)掐按隐白、厉兑30~5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有效反射区】

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鼻、肺及支气管。

【按摩手法】

(1)依次点按足部肾和肾上腺反射区各50~100次,向足跟方向点按,微微酸痛为宜,每日2次。

(2)推按足部输尿管反射区30~50次,由足趾向足跟推按,用力要均匀,力量不要太大,以自觉酸胀为佳。

(3)点按足部膀胱、鼻反射区各50~100次。

(4)由足外侧向足内侧推按肺、支气管反射区50~100次。

【生活注意】

加强锻炼身体。随季节增减衣服。避免过度劳累。患病期间少食油腻食物,多喝水,吃清淡食品。

咳嗽

【病因与症状】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邪扰肺,肺气上逆所致。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往往伴有气喘、咽痛、声音嘶哑、咯痰或低气怯声等症状。适当按摩可以明显减轻咳嗽症状。

【有效穴位】

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

【按摩手法】

单指扣拳,点按涌泉、解溪、然谷、太溪等穴各50~100次,力度适中。

【有效反射区】

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甲状旁腺、喉及气管、肺、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脾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1)肾上腺、肾、脾、输尿管、膀胱、甲状旁腺等反射区每个区按10~30次。

(2)喉及气管、肺、支气管、上身淋巴结、扁桃体等反射区每个区按50~100次。

【生活注意】

忌冷、酸、辣食物,多喝水,饮食宜清淡。

慢性支气管炎

【病因与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严重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甚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支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尤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男性较女性为多。

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遇到天气寒冷或天气突变,患者就容易感冒,而感冒又将诱发气管性恶化,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虽然有不少药物控制感染,却不容易彻底康复。而长期运用足部按摩,会使慢性支气管炎得到明显改善,减少或彻底控制该病的发作。

【有效穴位】

丰隆、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按摩手法】

以上穴位每天点按50~100次,每天两次,1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平复后患者应坚持每天按摩1次,并做适当的身体锻炼。

【有效反射区】

肺、支气管、心、脾、甲状旁腺等反射区。

【按摩手法】

(1)肺、支气管反射区每个区推压30~50次。

(2)甲状旁腺、心、脾反射区每次按揉30次。

【生活注意】

避免感冒。避免有害气体、尘埃吸入。戒烟。哮喘【病因与症状】

哮喘是因为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的痉挛、狭窄。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的可延续数日或数周或呈反复发作。长期反复发作常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哮喘可发病于任何年龄。外源性哮喘常因过敏性体质,吸入过敏原如药粉、灰尘等,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黏膜充血、水肿、分泌增加,广泛性小气管狭窄,哮喘发作;内源性哮喘常由于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生物、物理、化学或精神刺激等因素所诱发。中医学认为痰宿内伏于肺,遇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触动肺中伏痰而发病。

【有效穴位】

太溪、照海、然谷、足三里、上巨虚、丰隆等穴。

【按摩手法】

(1)太溪、照海捏按30~5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2)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各按揉30~50次。

【有效反射区】

肾、肾上腺、垂体、输尿管、膀胱、肺、鼻、头颈淋巴结、大肠各区、胃、胆、肝、脾等。

【按摩手法】

(1)依次点按胃、胆、肝、腺、肾、肾上腺、垂体、膀胱各50~10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胀痛为宜。

(2)推按输尿管、肺各50~100次,推按速度以每分钟30~50次为宜。

(3)点按鼻、头颈淋巴结各100次。

(4)推按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各50次,依次进行。

【生活注意】

(1)冬天防寒,治疗期间不注意防寒则效果差,疗程会延长。

(2)对过敏引起哮喘,应防止与过敏原接触。

(3)根据患者心身状态,应做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

(4)不贪食生冷,戒烟酒,少食辛辣肥甘食品,断绝痰热之源。

头痛

【病因与症状】

头痛为临床常见病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凡因颅内、外组织发生病理变化所引起的,称器质性头痛或神经性头痛;而无病理变化基础的头痛,称为非器质性头痛或官能性头痛。

所谓器质性病变,是指如颅内肿瘤、血肿、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意外、动脉硬化、脑外伤等。器质性头痛疼痛加剧时还将导致呕吐、复视、大小便失禁、视力减退,甚至神志不清、瘫痪。另外,屈光不正、青光眼、副鼻窦炎等引起的头痛也属器质性头痛。

官能性头痛是由精神过度兴奋、抑制失调、情志不畅、郁怒引起。这类头痛无固定部位,常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遗精等神经衰弱症状。

足部按摩对慢性高血压之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冒头痛及一些原因不明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有效穴位】

太溪、公孙、三阴交、涌泉等穴。

【按摩手法】

按揉太溪、公孙、三阴交、涌泉各30~5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有效反射区】

肾、肾上腺、膀胱、输尿管、肺、大脑、小脑、三叉神经、头颈淋巴结、腹腔神经丛、肝、垂体等(图5-54、图5-55)。

【按摩手法】

(1)肺、肾、肾上腺、膀胱、大脑、小脑、三叉神经、头颈淋巴结反射区各推压50~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

(2)肝、垂体、输尿管、腹腔神经丛反射区刮压50次,力度适中,速度中缓,每分钟30~50次为宜。

【生活注意】

(1)忌食烟、酒、咖啡、巧克力、辛辣等热性、兴奋性食品。

(2)饮食宜清淡,多食水果、蔬菜。

(3)突然出现剧痛,兼有手足冰冷、呕吐,常是脑血管意外的先兆表现,应马上去医院就诊检查。

眩晕

【病因与症状】

眩晕是指眼花头晕,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现代医学认为,眩晕是人体对空间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最常见的是梅尼埃病、贫血、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神经官能症等。中医认为,本病虚者居多,如阴虚则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气虚则清阳不升,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当然,如肝阳上亢化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亦可形成眩晕。

眩晕的常见症状是头晕旋转,两目昏黑,泛泛欲吐,甚至昏眩欲仆,如处舟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