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有产者启示录
20148900000042

第42章 财富随想(2)

——关于财富的话题四

财富的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财富的散尽可在顷刻之间。我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先进、富裕的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富积累还没到要我们说话气粗的时候。最近我总在想一个问题,财富从什么时候远离了我们,而进到别人的口袋里去的呢?

近日看到一份史料让我为之一惊,中国秦汉以来的人口、经济和技都长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晚至1840年之前,中国仍是世界第一济大国。清朝前期和中期,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世界各国的白银至中国。在1500年至1800年期间,欧洲的白银有一半都流到了中国,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等出口到世界各地,由此换来白银,些白银流进中国后,不再回流到世界各地,而是进入“神秘的窖藏”。

时清朝的农业、工业、商业和金融的发展和繁荣,使中国市场经济进了最繁荣的时期。晋商、徽商等十大商帮就是最好的见证。如晋商大魁,自有资本额高达近千万两白银,经营牛羊、粮食、茶叶、皮毛、器、铁器、丝绸、烟草、药材等,采办、运输、销售、汇兑等分支机遍布全国22个省,几乎垄断对俄国和蒙古的贸易。大盛魁的营业额,如十倍于资本额,则为1亿两白银,相当于道光18年(1838年)财政收入的240%。当时的世界10大首富中,中国人是榜上有名的。清代期的中国经济在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总量上是无与伦比的。这使我感到,多少年来,我们对历史的研究,只是注重了历朝历代的更迭,宫廷内针的权力和政治斗争,而对历史的经济研究是弱项。

从这一份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1840年以后,财富就远离了我们,我们就一落千丈,那是为什么?一个经济大国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史更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我对历史的某个“切面”十分感兴趣,通过一个“切面”我力求从中窥视到全貌,以求找到一些判断。如晋商的衰败为何如此彻底?我查看了大量的资料,都不能满意。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把晋商的衰败归于外因和战乱等等,我实在不敢苟同。如从历史形成的文化角度及晋商内部的体制等层面上去深入研究的话,会发现,传统文化既造就了晋商同时也毁灭了晋商。毁灭晋商的大敌是人治、封闭、保守、产权不清等。

分工、交换、产权私有和相应的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素。而我们的历史就是一个权力的争斗史。政府权力引导一切,权力预着市场,几百年的重农轻商,在文化上体现得尤其充分。而官本位的文化,读书人做官是最大的理想追求。经商的不如卖笑的,使商人无遇见谁总是点头哈腰,而在商人看来当官的伸出个手指头比他们的腰粗,商人永远也进入不了主流文化。至今在山西留下的王家大院和乔大院,在我看来,当时这里的主人是为了证明自己。但在社会上仍没他们的位置。有的经济学家说,中国的财富文化是杀富济贫,中国在统上就没有典型的私有产权,同时更没有相应的法律,尤其是谁富就革谁的命,均贫富的文化更是影响了我们几十代人。历代王朝的君主也深怕富甲天下的大商人“财大气粗”,然而在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社会,财富还有多少是属于自己的呢?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1840年前我国有过市场经济社会,但没有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法制。

1840年的鸦片战争,我们用过时的梭标和大刀去对付一群以540尊火炮摆在16艘船舰上渡海而来的敌人,随之是入侵者对中国财富的全面掠夺,这一耻辱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但传统的财富观,我们应该早早地就忘掉。

还是先看看自己

——关于财富的话题五

只要承认是搞市场经济,就不得不承认这个社会存在贫富差距,这是一个现实。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实质就是要不断缩小贫富者之间的差距。缩小贫富差距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财富是大家创造,但财富又常常体现在某个个体身上,大量的财富是在少数人手中控制着,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富和穷是相对而言的。怎么才算富?怎么才算穷?是否有一个具体的量化的标准?改革开放初期,万元户,被视为先富阶层,而今拥有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上百亿的才算富人,这一量化的标准,应该是社会自然约定俗成的。而穷人的量化标准是什么?很显然是和富人相比而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没有不变的穷人,也没有不变的富人,谁也不是天生的富人,谁也不是天生的穷人。但为什么会形成“富人和穷人”?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为救济两个穷人,分别给他们几亩地,和每人一头牛,使他们摆脱困境。其中一个穷人有了地和牛之后,感到这牛每天还得喂养,不如换几只羊,既能有羊奶、羊肉吃,还可多繁,再卖钱。可当他吃到只剩下一只羊时,他又想不如把这一只羊换几只鸡,既有鸡蛋吃还有鸡可吃。一年后那个富人再来看这穷人时,他仍没有摆脱贫困,只剩下一只鸡了;而另一个穷人,靠这几亩地和一头牛,辛辛苦苦、省吃俭用干了一年,留下口粮,还卖了粮,并用钱又买了几头牛。几年后,他已是拥有几百头牛的庄园主,成了富人。而那位早已把剩下的一只鸡给吃了的穷人,还是一个穷人,命运没有任何改变。

应该说在上面的故事中,两个穷人的机会是相等的,想摆脱困境,命运都在自己的手中。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穷和富归于命运。而不去想富人是怎样拥有财富的。在民间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富者愈富,穷者愈穷”。其实就反映了人们的这样一个心态。然而这种财富现象是完全可以改变的。

香港著名的财经评论学者林行止先生,曾有篇文章《风光太太好寂寞》,他从另一个角度说了香港富豪们是如何勤奋工作的。不知有多少商人,每天工作十几小时,把生命所有的时间都用于事业和工作上,几乎没有正常人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只看到了富豪太太们的风光,却不知这些太太们的寂寞。

林先生还提出:专注赚钱,是发达之本。在他看来,在追求和积累财富方面,因人的特质不同而互异,有的人专心致志于创造财富,有的人则等闲视之,月积年累,结果大大不同,社会上贫富两极化因而不可避免。而专注于求财的人才能致富。同时林先生还说:“一般人将宝贵的精力消耗于种种繁琐的、与积累财富无关的杂务上。”而亿万富翁型的人绝不会在这类繁琐的小事上浪费时间与精力,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样做的机会成本太高根本不划算,这类人的心智是单程路——赚钱。

“专注于赚钱,或会牺牲、错过许多乐趣;但视财富为事业成功标志的人,认为赚钱就是最大的乐趣。”

至于林先生的这些观点是否符合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富者和穷者,还是有其道理的。因此在我看来,在评说富者和穷者之前,还是先看看自己为什么是穷人。至于如何致富、如何拥有财富、如何积累和创造财富,那是我要在下一篇文章中要说的话。

你的着眼点在哪

——关于财富的话题六

财富的积累方式是各式各样的,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自己的财富越多越好。中国民间有句老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从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人的本性。承认是人的本性,就没有什么可非议的。但人们为什么还要对各式各样的财富积累方式品头论足,而且成为时下人们如何看待富人的争论焦点呢?实质上这已远远超过了积累财富的本身,它已完全进入了社会道德领域的范畴。或者说它不是经济学的问题,而是社会心理的整体状态。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应该说,我们的市场经济至今还沿袭着这样一个传统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在中国人的观念思维里,爱财者,即贪财也。所以在这一思维惯性下,贪财的,都是一些为富不仁之人。而这种惯性,给我们在追求财富、创造财富和拥有财富的过程中带来很多看不到的障碍,使很多问题混淆起来。在很多普通人看来,富人都是靠贪财达到致富的,都是对市场及消费者的欺诈而卖现的,把财富的积累视为“肮脏的游戏”。这样的形象在我们的小说彖的创作中随处可见,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找到有力的理论依据,即资本家在原始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不择手段,等等这些,都给我们提供了对财富拥有者的“阶级仇和民族恨”。然而当我们净下心来,面对市场经济时,会发现我们在过去形成的很多意识形态是模糊的和不准确的。

首先,我们发现贪财是人的本性,贪财本身并没有罪过。最近我在读书中看到,西方经济学界有一个令人吃惊的观点:私人的恶德就是公众的利益。以我个人的理解,正是人的本性——贪财,才使这个世界不断去创造财富,使这个世界的总体财富不断地增加。这也就是亚当·斯密的“自利最大化”理论,而“总体收益的结果,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这一经济思想被西方经济界认为是对经济最伟大的贡献。

但我们还发现不是贪财就能致富,而是除了这一本性之外,创造财富还必须具备很多特质,如个人理想、对市场的敏锐、勇于接受挑战、勇于去投资和抓住机遇、去不断创造利润的空间、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冒险的精神等等。而即使具备了这些,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我们看到的是很多失败者。但人的本性仍驱使着人去努力追逐,这就有大的成功者和小的成功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西方经济学也在影响着我们的判断,但在接受这些影响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强调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如西方过分强调和依赖那只“看不见的手”和“自利最大化”,使得我们也跟着跑,而我们忽略了亚当·斯密在提出“自利最大化”的同时也强调“行为的规范”。

君子爱财或是贪财,这都是很正常的。问题出在哪儿呢?那就是否取之有道。取之无道,就出了问题。孔老夫子所讲的“义”,是利在其中,而不是“不计其利”。这就使得我们更加清楚了: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你的着眼点在哪里?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涌现了一批很好地运用了党的富民政策,很好地掌握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实现了先富起来的个人理想的人,他们同时也给全社会创造了财富,所以把他们称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这些人应成为全社会最受尊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