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海鑫钢铁集团做了深入采访的我和马璐瑶决定暂时结束采访,在西安乘下午5点以后的航班回北京。
24日刚吃过早饭,我的手机响了,一个朋友急切地说:“你快上网看看吧,你还在海鑫采访呢!”
“怎么了?”
“怎么了,海鑫欠银行30个亿!”
“哪儿发的?”
“21世纪。”
“你赶快给我复印一份,传真过来。”
我在海鑫钢铁集团的办公室里找到办公室主任郭梁先生,要求找个电脑上网,郭主任说只有总经理李天虎的办公室里可以上网。进了李天虎的办公室,电脑上的电话线不知让谁拿走了。网没上去。
这时我的传真件到了,看到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揭开李海仓海鑫集团真相:海鑫钢铁欠银行30亿》。
这时总经理李天虎也拿着从网上下来的文章,来到我面前。
我问:“看了?”
李天虎没有说话,只是对我点了点头。我能看出来他此时的焦虑,多少有些不知所措。凭我多年采访企业的经验,这篇文章在李天虎看来是一次对企业“毁灭性”的打击。他只是无奈地苦笑,不停地说:“怎么会是这样?这怎么可能?这数字是哪来的?”他忙叫郭主任把总会计师孟景忠找来,我和李天虎一同进了他的办公室。很快孟总来了,他从李天虎手中接过那篇文章,仔细看了一遍,对我说:“完全搞错了,我可以和你们一块到运城市银行,你们会搞清楚。”
我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从李天虎的办公室出来我就给总编辑黄文夫打电话。文夫说:“你马上回来,把张华钰先留在海鑫,继续采访,到银行调查清楚。”我按照总编辑的要求,迅速对留在海鑫继续采访的人做了工作安排。
上午10点多,我和马璐瑶离开海鑫钢铁集团。不到下午1点到了西安机场,简单吃了点东西。之后,我就来到候机大厅的报摊上,想买一份((21世纪经济报道》,但没买到。却发现很多报纸都转载了《21世纪经济报道》所发的李海仓欠款30亿的文章。下午2点30分,登上回北京的航班。在飞机上刚坐定,空姐就送来当日的报纸,我随手打开一份《西安晚报》,上面也同样转载了《2l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我反复看了两遍,就抓紧时间睡觉,我知道一下飞机就得干活了。
附《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
揭开李海仓海鑫集团真相:海鑫钢铁欠银行30亿
本报记者李红兵朱江
该是到了揭示海鑫集团真相的时候了。
“海鑫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能摸清楚它的资产、贷款规模究竟达到多少了。”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运城市中心支行的一位官员对记者说。
1月22日上午,山西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仓在其办公室里被枪杀。1月23日,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燕和平向外界宣布,此案已告破。警方认定,凶犯是作案后在现场自杀身亡的冯引亮,冯的作案动机是企图强卖土地、敲诈勒索不成而行凶杀人。
李海仓这位名列200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第27位的富豪去世后,关于海鑫集团的资产状况,引起了各方极大的关注。
2月中旬,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运城中心支行获得的一份贷款统计报告显示,海鑫集团的贷款数额庞大。
这份长达20页的统计报告称:截止到203年2月17日,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从运城地区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未结清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授信、对外担保、抵质押贷款(承兑汇票)金额分别为人民币93,405.45万元、22,090.00万元、12,548.00万元、97,184.00万元、73,541.14万元,累计总额为人民币298,768万元。
除去不能确定的12,548.00万元的银行授信是否执行外,海鑫钢铁有限公司从运城地区金融机构未还贷款达286,220.59万元。
另据该行查证的数据:海鑫集团的另一成员企业海鑫轧钢公司所欠运城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未结清承兑汇票分别为人民币7,000.00万元、2,000.00万元,累计总额人民币9,000.00万元。仅上述两家企业所涉及到的银行资金,总额已达到人民币295,220.59万元。
上述数额,已经接近了包括海鑫钢铁有限公司及其下属海鑫轧钢公司、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海鑫水泥有限公司、海鑫房地产有限公司、海鑫焦化有限公司等成员公司在内的整个海鑫集团的全部总资产_30亿元。
此前,李海仓本人及海鑫集团对外统一口径的资产负债率则是34%。记者手头掌握的确凿资料表明,在2002年8月24日闻喜县学习浙江经验加速民营发展动员大会上,李海仓当着县委书记、县长等各级官员的面宣称:“海鑫资产负债率去年(2001年)年底是34.1(%),今年(2002年)有可能降到32(%)。”
而在一些政府人士眼中,海鑫的资产质量可能会“更好”。2月15日,山西省政协、工商联一位重量级人士称:“海鑫的资产负债率仅为13%左右,这符合国际会计标准。”
由于海鑫集团目前可查明的6个成员企业均为独立法人,都有资格独立向各银行申请贷款,同时,海鑫集团在运城地区以外金融机构的贷款情况也尚未统计,因此,整个海鑫集团在各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承兑汇票、抵质押贷款总额将会达到多少,目前尚不得而知。
仅以海鑫集团的另一成员企业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为例,中国人民银行运城支行的报告显示:在海鑫钢铁有限公司的全额担保下,海鑫国际钢铁有限公司就分别于2002年4月27日和2002年12月13日从代码为“16103040015”的一家金融机构分别得到人民币贷款2,000.00万元和780.00万元。人行运城支行的一位中层透露:“毫无疑问,海鑫集团下的各个公司在银行都有贷款情况。”
该中层同时表示,从该行能查知的海鑫贷款,仅为海鑫从运城地区各金融机构贷款的最低数额,从以往的情况看,并不排除海鑫在运城地区金融机构内发生了贷款却未能向该行上报的情况。而至于海鑫在该行辖区以外是否存在贷款,就更不得而知。
此前,据闻喜县一位的知情人士透露,海鑫集团在太原开有户头,并在太原的银行存在大量贷款。同时,在山西境外的其他地区也有贷款。该人士表示,由于李海仓生前社会交际甚广,加之他本人和海鑫的社会影响,从外地银行得到贷款并不困难。但此说法未能得到证实。
欠企业和个人5亿元?
除银行贷款外,有关海鑫拖欠其他企业和个人借款的说法也不少。
此前,据本报得到的一份向公安部举报海鑫的材料称:海鑫拖欠集体及个人的矿石、矿粉等附属原料款及临汾一带的煤矿款共计达到5亿元之多。一位当地姓王的人士还向记者讲述了如下一件事:
1999年间,海鑫拖欠乡宁县某单位的煤焦款44.8万元,因王曾经是与海鑫联营的闻喜县白水泥厂职工,与海鑫的高层较为熟悉,该单位于是委托王前往海鑫讨债。王几经努力,最终从海鑫要到了一辆车牌为“豫L”打头的二手汽车,折价40万元作为煤焦的还款。“当时,同一品牌的新车售价加上牌照,一共也只要26万左右,而从海鑫要到的这辆二手车,已经跑了三万多公里。”他说。
当然,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海鑫集团相关人士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