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有产者启示录
20148900000011

第11章 采访笔记(3)

我早在运城市采访时,对这位“对发展民营经济情有独钟的市委书记”就有耳闻。山西省委的朋友告诉我,运城这几年发展得如此之快,最主要的就是得力于当地的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市委书记黄有泉有句在全省十分有争议的话,那就是:“爱护民营企业就象爱护我们自己的眼睛一样,民营经济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衣食父母’。”有人说黄书记这话说得太过了,还有的说一个市委书记整天和民营企业家打得火热,没事就往民营企业跑。可无论怎么说,有一点大家是看到了,运城市的经济这几年是排在了全省各市的前面。在各种争议和争论中,黄有泉仍旧是死死地抓住民营经济不放松。有人说,仅海鑫集团黄有泉跑去有不下上百次。当我在采访黄有泉书记时,我提出是否有此事时,黄有泉笑着说:“你们是从哪听说的,我还真没计算过,但从我做地委书记算起,我去海鑫的次数,没有几百次,也有一百次。”面对黄书记的回答,我们都笑了。

我还了解到,海鑫有些重点项目,总指挥都由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担任。

闻喜县委副书记张英生介绍:1997年,闻喜县委、县政府就大胆提出构筑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新框架的战略决策。县里成立了海鑫建设指挥部,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分别作为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指挥部成员,特事特办,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时任县委书记的王水成亲自担任顾问,时任县长后任县委书记的董鹏翔亲自担任海鑫建设总指挥,他们大胆提出:海鑫的目标就是闻喜的目标,海鑫的困难就是闻喜的困难。

在海鑫工程建设的关键时刻,县委书记董鹏翔、县长荆青莲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及有关部门先后60余次深入海鑫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建设中的供水、供电、资金、占地、人才等问题,并进行了明确分工,限期完成,使海鑫的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闻喜县从1986年开始,每年拿出500万元奖励海鑫,用以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为了稳定技术队伍,海鑫公司外聘的3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被批准进入县财政编制,列支财政开支,海鑫自己培养的160名技术工人也被县上招工转户。

运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时时关注海鑫的发展,运城市委书记黄有泉、市长王守祯先后30多次带领有关方面负责人现场办公,为海鑫排忧解难。市土地局、电业局、水利局、环保局、乡镇局等有关部门对海鑫集团特事特办,没有半点推诿和拖拉。省委书记田成平听了李海仓关于新的发展规划汇报后指出,海鑫要针对加入WTO的新形势,面向国际市场,采用成熟的新技术,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大。这次谈话直接促使海鑫公司投资12亿元,把原计划上的500立方米高炉改为1080立方米高炉,把原计划上的30吨转炉调整为90吨转炉,使企业有了质的飞跃。

我对运城市委书记黄有泉的采访是从他上百次去海鑫集团开始的。

下面就是采访运城市委书记黄有泉的部分实录:

海仓的遇难,是运城地区的重大损失。到今年上半年,海鑫集团就可以实现52亿的产值,利税可达10个亿,资产可突破50亿。

李海仓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呢?

首先归功于党的富民政策,归功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尤其是近几年,我们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海鑫的发展格外关心和支持。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就是要一切从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着手,创造环境比什么都重要。使民营企业能放手、放胆、放心地去发展,这应该说是外因。

但从内因来看,我们又看到李海仓的表现又是十分鲜明。爱党、爱国、爱家乡,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善经营、会管理,吃苦、敬业、勤于学习,同时在他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有意识地提高自己。他和党的感情很深,虽然他是非党人士,但是是我们的好朋友。他从不搞低级庸俗的东西,这些是他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关键。

今年实现52亿,是一个什么概念?地方财政就可增加2个亿,占运城市的1/16,可解决1万人的就业,可以使1万户的农民家庭、5万人口收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这是我做市委书记最关心的事。同时海鑫还可以带动当地的很多相关产业,可增加地方20—25亿的销售收入。

如海鑫每年用石灰石就是80吨到100吨,每年需白灰就得有40吨,需要耐火材料等等。

海仓这些年个人富了,但他不忘回报社会,先后拿出600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这样的民营企业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护和帮助?加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同时也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摆上议事日程。

海鑫集团的发展是超常规的,这必然就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看法。我们运城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毫不动摇。可以说,我8年中去海鑫公司调研、现场办公等等有上百次。我们把海鑫做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去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的困难,如在海鑫的用地上、资金上、立项上等等。我们就是要创造一切最好的条件和环境,就是要“龙头”加快发展。

同时,我们在政治上也十分关心李海仓的成长。2001年1月,李海仓当选运城市人大副主任,选一个农民企业家做人大主任,这在山西省是首例,在全国也是首例。在向省里推荐李海仓做人大主任时,我们市委、市政府没有任何顾虑,这是我们把发展民营经济做为全市的重头戏来抓、来对待的结果。

这么多年来,我们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是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放在一个平台上去关心、去支持。不存在亲娘、后娘。我在当地的几次干部大会上说,要理直气壮地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家,同时我们市委、市政府把这作为对全市各级部门的要求。

把民营企业家作为我们的上帝来对待。做企业的,把用户视为企业的上帝。在我看来,纳税人就是政府的上帝,纳税人不能纳税,国家机器就不能正常、有效地运转。所以在运城我们就是确立民营企业家就是政府的上帝的思想。谁给社会创造财富,我们就要为谁服务,所以我们就要改变我们的工作作风,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工作、生产、发展中的难题,这是我们各级党政部门的天职。所以在运城不存在国有、民营的界限,只要给社会创造财富,给国家纳税,全是一视同仁。

民营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灵魂,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主体,是社会上最稀缺的资源,所以要保护好民营企业家,保护民营企业家,就是保护生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企业家就是支持和发展生产力。

我是1995年到这里任专员的,我和李海仓相处了8年,既是同志,又是朋友,他爱党、爱家乡的人格最鲜明。我们在一起研究企业的发展,交流彼此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李海仓说过,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优胜劣汰,有人说海鑫上钢铁是重复建设,是不是重复建设要让市场决定,只要是有销路的产品,就不是重复建设;没有销路的产品,即使不是重复建设的项目,那也不能上。等等类似这样的观点,李海仓总是能说到“点”上。

我知道就在遇害之前的21日,他还提出要拿出200万元,搞一个定点扶贫。

22日,10点多他还给人大主任打电话,因为1380高炉要点火,要请假,说不能参加人大常委会的会了。李海仓就这样说走就走了。对一个地方的损失太大,对我这样一个地方官员来说体会得会比任何人都深。

做记者十几年,采访的各级官员也不少,但对运城市委书记黄有泉的采访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这使我感到在运城市有这样一个开明的市委书记,出现李海仓也就不足为奇了,在采访中我还了解到,运城市近几年来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运城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说是采访李海仓之外应该做的另一篇文章。

19日晚,我还采访了运城市人大主任陈永信。陈主任在运城地委工作了有30余年,是海鑫发展的见证人。在市人大,陈和李的接触是比较多的,两人又是棋友。

20日上午采访了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水成,他做过多年的闻喜县县委书记,2000年才到运城市来工作。

21日下午,在运城市市长办公室里采访了王市长。

在对这些当地主要官员的采访中,我发现,他们对海鑫集团和李海仓本人的了解“如数家珍”,海鑫的发展和公司的一切运转他们是了如指掌,而他们从没有把海鑫集团视为是李海仓个人的,他们都把海鑫看成是运城市和山西省的,是全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