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科技产业的十大条件
20148200000032

第32章 条件之充足规范的风险投资(3)

当然,公开上市的退出方式也有不足之处。一是风险投资公司只能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出售很小比例的所持股票,其退出时间往往超过两年。二是通过该方式退出的费用可能十分昂贵。二板市场的上市费用和管理费用较低,但发行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加上二板市场具有监管严格特点,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很高,而中小企业本身历史短,信息有限,资本又小,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信息披露需要的费用可能也是难以承受的。三是发行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活跃程度。

(2)出售

创业资本在退出时,其选择的出售对象可以是创业的风险投资项目公司或风险项目创业家本人,包括管理层收购(MBOS)和公司购回股份;也可以是新的投资者,包括另一个公司和某个投资者。前者是常见的一般并购,即某家公司收购风险投资项目公司。后者为“第二期并购”,即由公司某一合伙人或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收购,接手第二期投资。统计表明,在美国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中,一般购并占23%,第二期购并占9%,卖给风险投资项目公司即MBOS或公司回购占38%,总量上比公开上市还要多。但收益率却比公开上市低得多,约为公开上市收益率的1/5强。概括起来,出售有如下供选择的方式。

卖给风险投资项目公司。卖给风险投资项目公司,作为风险资本退出的一种方式,在风险资本业中并不常见。这种退出方式类似股份回购,故有人称之为“回购”。风险投资项目公司或风险企业家本人购回风险资本家所持股份,可以采取现金、票据等形式支付,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职工持股基金来买断风险资本家手中的股份。

回购股份还可以通过“卖股期权(puts)”和“买股期权(eall)”来实现。

卖股期权是一种权利,它赋予风险资本投资者要求公司或风险企业家以预先商定的价格或形式购买所持股票的权利。与此相对应,买股期权则赋予公司或风险企业家以预先约定的价格或形式购买风险资本投资者所持股票的权利。以期权计划退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交易的履约价格。期权履约价格的确定标准多种多样,目前美国最流行的有以下7种形式:一是根据同行业公开上市股票的市盈率确定价格;二是根据每股账面净资产定价;三是根据销售额的百分比计算出公司股票的每股收益,然后参照同行业可比公司市盈率,即可确定价格;四是根据现金流量的倍数。对某些行业来说,现金流量可能是一个比销售额更为精确的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根据8~10倍的现金流量确定公司的价值,可以简单地按风险资本投资者所持股份百分比确定其每股股票价值;五是根据销售额倍数。在某些行业,公司的价值可以按销售额的倍数来确定。一般是按销售总额的2~3倍来确定公司价值;六是根据专家评估;七是根据预先安排的现金额。即风险资本投资者与创业企业进行磋商,预先约定创业企业在约定期间购回投资人股份的一笔现金数量。

出售给另一家公司。由某一公司收购风险投资项目公司是风险资本退出投资的另一种主要方式。近年来,以这种出售方式退出,在迅速发展的风险投资业中所占的比重有增大的趋势。部分原因在于这种出售方式卖出的是整家公司,而不仅仅是所持有的部分股份。

并且,把公司出让给另一家公司,收购方获得的是整个公司资产的控制权,而不是少数股东权益。实际上,卖出少数股东权益比售卖整个公司更难,因为前者不能取得公司控制权。

出售风险投资项目企业,收购方可选择的支付方式通常有以下6种主要形式及其混合支付形式:一是以现金支付;二是以期票支付。采用这种支付方式,买方签发一张期票(notes),承诺于票据到期日支付价款。它可以一钱不值,因为买方可能会把风险项目企业搞垮而无法支付。卖方必须为此设定防范机制,如在买卖合同中安排不可撤消的付款机制或担保机制;三是以股票支付。即买方用自己公司的股票或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支付;四是卖资产换现金;五是卖资产换票据。当卖方无现金支付时,以资产换现金的支付方式就会转变为以标的资产担保或抵押的票据进行支付;六是卖资产换股票。

这种支付方式通常是以买方公司的股票支付卖方的资产。当交易完成后,卖方就可以将股票分配给自己的股东并清算公司;七是上述六种支付方式的混合形式。

卖给另一风险投资人。风险资本投资人也可以尝试将其在创业企业的投资转手给一个新的风险投资者。这种退出方式的核心问题是前手投资者报盘转让的价格是否有吸引力。一般地,找到一个接手的风险投资者并不难,这是因为创业家可能需要一个新的创业伙伴(working partner),并且有创业冲动的投资人也并不缺少。

(3)重组风险投资项目公司。

在美国,“公司重组”,或其孪生兄弟“破产法第11条”,在风险资本运作中出现得实在太过频繁。许多小企业就是用重组破产的手法金蝉脱壳,把债权人和投资者排挤出去。由于债权人在破产中清偿居先,投资者只能靠边站;如果投资者不服气而诉诸破产法,法官根据破产法第11条所作的裁决无非是把不能收回本息的债权人的清偿次序降格到权益持有者,原股东的权益即被稀释甚至被取而代之,投资者因而被置于颗粒无收乃至血本无归的尴尬境地。对大众投资者而言,破产简直就是投告无门的世界末日,上述只不过是平添一笔庞大的诉讼费用。既然破产要避而远之,取而代之的办法就是重组风险项目公司。重组退出,可以采取的就是通常的公司重组办法,如公司扩张、收缩、交换发盘、控制权接管等等。

(4)清理风险投资项目公司。

创业资本的巨大风险反映在高比例的投资失败上。越是对处于早期阶段的创业资本投资,失败的比例越高。因此,对于创业资本家来说,一旦确认创业企业失去了发展的可能或者成长太慢,不能给予预期的高回报,就要果断地撤出,将能收回的资金用于下一个投资循.环。根据研究,清算方式退出的投资大概占投资基金总投资的32%。这种方法一般仅能收回原投资额的64%。清算方式的退出是痛苦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必须断然采取的方案。因为创业投资的风险很大,同时投资收益又必须予以保证,不能及时抽身而出,只能带来更大的损失。即使是仍能正常经营,但如果成长缓慢,收益很低,一旦认定没有发展前途,也要果断行动立即退出,不可动作迟缓。沉淀在这一类公司中的投资资本的机会成本巨大,创业投资一般不愿意承受这样一来巨大的投资成本。

4.风险投资机构如何选择高新技术企业

选择什么样的高新技术企业或风险企业进行投资是风险投资的首要问题,也是衡量风险资本家的眼光和素质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风险投资机构在筛选高新技术企业时要考虑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计划、所处的行业、所处的投资阶段、要求的投资规模、企业的所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另外,对潜在的投资机会进行筛选时,也考虑机构自身的资本实力、融资渠道、投资策略、以往经验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判断等。

通过筛选阶段的淘汰,只有少数风险投资机构认为合适的、有价值的企业得到保留,进入投资评估阶段。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其经营和管理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对一个早期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未来的现金流预测是不现实的。一般风险投资机构的评估标准为:

——高成长,大于15%的年增长率;

——内部收益率大于25%;

——有优秀的管理团队;

——合作对象已经完成了部分前期投入;

——所需资本主要用于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或提高产品的等级;——可以控制的技术风险和明确的目标市场;——投资人希望在3年内通过上市或其他途径套现。

四、风险投资发展的外部环境

1.政府机构的作用及其政策规范

(1)政府的作用。政府在风险投资机制中的作用除了资金投入之外(政府资金投入是机制启动阶段的重要推动力),更重要的是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扶持、规范和监管风险投资机制的发展和运行。

相应政策法规的配套是风险投资机制形成的必要条件。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调控,在系统建立初期还要发挥整体规划,参与启动以至培育进行示范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政府不应该扮演创业投资家(风险资本家)的角色。

(2)政府政策。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政府应灵活制定有别于常规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支持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股市第二板块与科技风险投资有关的某些暂行规定;第二板上市的包装规范;第二板的交易规范。目标在于使前景良好的高科技企业可以在扩张甚至成长期就有可能利用股市融资。

有关柜台交易(场外交易)的区域性暂行规定:上网色装规范;开户规范;交易规范。目的在于使柜台交易网发展成为区域性的类似于交易所的网上股市。

制定有关金融机构的经营规范:制定科技含量评估规范、科技风险评估规范;制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下属基金资产经营和风险防范规范;制定科技风险投资顾问公司的经营规范;制定科技产业共同基金规范;制定科技风险企业的金融工具使用规范。

制定针对科技风险企业和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的优惠政策体系:税收优惠(增值税、所得税);贷款贴息优惠;担保优惠;定向或特别优惠(产业方向,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服务优惠(信息服务、配套服务、咨询服务等);额度优惠(上市额度、配股额度等);转入第一板优惠。

2.人是竞争之本

(1)创业企业中人的素质要求。人在风险投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风险创业的第一选择是人,同样风险投资家在选择风险投资工作时的第一选择也是人,即这个人怎么样、能不能跟我合作、有没有管理能力、有没有素质和气质来让我来发展这个事业,所以风险投资中人的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如果一个行业获得超额利润,这不可能长期存在,因为有利润可图别人也会进来。除非有一种办法使其他人不能进入,否则的话就不可能消除竞争的威胁,这是一种很厉害的竞争,这种技术的竞争实际是人与人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而不完全是经验的较量。其次,在进入之后,又有不同的竞争,如行业风险投资家之间的竞争,谁能拿到最好的项目,这是个人素质、教养和经验的考验。另外,投资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在风险投资中投资者是有限投资,只投入资金而不从事管理。在资金投到企业后,风险投资企业家之间也存在竞争,因为这有一种替代品的竞争,比如说上市的问题,近年来高科技企业得到投资后的退出途径向并购靠拢。当然兼并购实际上也是它跨入金融市场的一个步骤,必须通过金融市场来走这条路,典型的例子是杠杆收购,就是通过借钱发债来收购企业,这种办法也是通过金融市场,这里也是一个可替代品的问题,这几种竞争都有人的作用。所以风险投资实际是金融科学,需要研究,需要扎扎实实地做些实事,当然还需要勇气和胆识。

(2)风险投资家的素质要求。风险投资家同样在风险投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是:风险投资实际上是职业金融家对新兴企业、有发展潜力和前途的企业的权益投资。这里的关键是职业金融家。风险投资家不同于传统的金融家、银行家,他既是金融家,又是企业家,因为他要参与企业管理,要使资产增值,然后卖出去,因而在美国被称为产业金融家,他凭借什么融资,什么投资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自己,在于个人能否实现这些使命。概括地说,风险投资家或风险企业家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经营素质:具有最高的威望和号召力,善于运用权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具有特别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风险企业的利益融化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具有追求卓越的特殊气质,关于不断创新、开拓,永不满足已有的业绩;强烈的意志,勇于排除一切困难和障碍;善管理,精明能干,审时度势;具有个人魅力,是风险企业理想人格的体现者;能够识人才、用人才,以宽容博爱的胸怀吸纳各种人才;有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意识和旺盛的精力;具有风险意识,能够把握机会,敢于决策,关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