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储蓄健康的关键期
人从生命开始那一天起,就进入了发展的自然历程。从出生到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而后到老年,直至死亡,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
人们习惯把人的一生划为4个阶段,即少年(包括婴幼时期)、青年、中年和老年。随着社会前进的步伐,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增加。20世纪初,世界上活到70岁以上的老人还寥寥无几;但现在,活到这个年龄者已比比皆是。根据这个现实,世界上不少科学家提出,应将人的一生分成5个,甚至6个、7个阶段,其中把老年阶段又细分为年轻的老年人、老年人、长寿老年人三个阶段。但比较一致的意见还是分成4个阶段,即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科学地反映了人类本身生长发展的规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重新定义了年龄的划分:50岁开始才算是“中年”人。而对美国50岁的人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他们普遍认为到80岁才算是老年。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克林顿其实已经不年轻,按年龄来说是个“老人”了。可是他似乎玩心很强,喜欢尝试新东西,对未来依然充满了计划。克林顿说:他打算活到150岁,75岁才算是进入了中年。
无论对他个人风评如何,这句话相当有道理。
现在,这—代50多岁人出生在营养条件极差的年代,先天本来就不足。青年时期经历“上山下乡”,在以后的求学、工作中,经历过太多的磨难。由于这—代人特殊的经历,使得他们总是争分夺秒地投入工作无暇自顾,“工作上格外努力,生活上过于随意”是50多岁人的写照。
人到中年,生理曲线下降而负担曲线上升,两条曲线相交于50—55岁之间可谓之“中年剪刀”。50岁在生理上是人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又是疾病的敏感期,不少50多岁人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50—55岁人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都比老年人高,老年期的恶性疾病是在这个年龄期埋下的隐患。所以,50岁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否则,到了病人膏肓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50岁时期患病的特点有二:一是隐蔽性,潜在的疾患在体内缓慢地发展,症状不明显,或者因工作繁忙而被忽视或掩盖,难以早期诊断,一旦就诊,大部分已到后期。二是突发性,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情况下,隐蔽性的疾患突然爆发出来,来势猛,病情重,一旦发病令人措手不及,如中风、猝死、癌变等。所以有人把50岁时期又称为“病机四伏”的时期。
据医学资料统计,从40岁后人的各项生理机能素质以每年0.75%一1%的速度下降。如心肌的重量以平均每年1—1.5克的速度增加,心肌传导组织老化,心脏的代谢能力逐渐下降。
然而,50岁人的保健意识却严重滞后。有报道透露,许多人一生用于健康的花费,其80%都是用在了生命的最后两年。不少50岁人因过重的工作、生活负担,加之各种精神压力形成的恶性循环,结果非但健康没有得到“储蓄”,反而被屡屡“透支”,最终健康库的空虚导致了其英年早逝的悲剧。
人过50是储蓄健康的关键期,是最需要保住身体“本钱”并且最应该投资的时期,无怪乎世界卫生组织特别冠之以“生命保护期”。
了解自己身体的九大系统
人体是大自然的杰作,其结构之精巧、功能之高超,无与伦比。
解剖学的知识告诉我们,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细胞,由构造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细胞之间的物质)构成的一种组织,一些相关组织进一步组合形成器官,若干功能相同的器官,合成一个系统。而人体就是由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免疫系统等所组成的。
自古以来,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容颜不老,青春常在。然而,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走向衰老。在这个令人无可奈何的过程当中,50岁,成了一个生命历程上的界碑,一个生理、心理活动内容和质量的分水岭。那么,在50岁——这个生命的关键之年,我们的身体机能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50—55岁处于身体上的转变时期,是一个从充满活力的青年阶段,一步步向衰老缓慢过度的阶段。这一时期,人体细胞的再生能力,免疫力开始减退。内脏器官如心脏、肺、肾、脑等功能都在逐渐减弱。
内分泌腺特别是性腺功能,正在逐步下降,所有的器官都在渐渐走向老化。血管、皮肤和眼球晶体的弹性逐渐失去。皮肤上出现皱纹,眼睛老花,血压因血管弹性下降而随年龄而增高;心和肺应变能力降低,往往不能再胜任年轻人那样的体力劳动。肾脏及膀胱的储备能力降低,出现尿频及夜尿。脑力的减退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和机械性记忆力下降。
由于代谢及内分泌的变化,腹部和腰部脂肪增加,开始“发福”。其实这种“福”,往往是“祸之所伏”。肥胖的人容易得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等疾病。由于心理应激过度,各种神经机能失调,也可随时而生。
老化意味着氧气、养分和抗体不能充足地输送到人体衰弱的部位。
50岁之后,我们无法像年轻时那么有效地使诸如钠、钙和钾之类的矿物质周身运行。这些固体代谢物可能会沉淀在色素中的细胞内或细胞之间。打一个比方,我们的系统受到了这样的阻塞,就好像炉子里塞满了渣块,很难维持旺火。这样的代谢物堆积可能会成为细胞正常活动和人体正常功能的机械障碍,引起不利的反应。
我们的躯体不如以往那么能够适应压力,从身体压力(如锻炼)、心理压力(如焦虑)和健康压力(如疾病)中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比以往长。而对突然发生的情况,如动手术或患传染病,就会对人体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重要器官通常的储备能力;而相同的情况一个青年人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加以克服。有一种关于老化的理论认为,最终扼杀生命的正是这种衰退现象——人体的恢复能力和适应各种压力的能力的衰退。
这笋不是说每个人的功能都以同样的速度衰退,恰恰相反,这种程度因人而异。
50岁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
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及相连的周围神经组成,协调人体内部器官、系统的活动,并调整人体,以与外界环境保持平衡。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器官的功能日趋降低,在神经系统中脑的变化更为突出。50岁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逐渐萎缩,大脑表面的脑回缩小,脑沟扩大。脑的胶质也呈现出一定的萎缩。
脑容量缩小,颅腔内的空隙相对增大,脑室扩大,脑重量相应减轻。
近年来,应用CT进行头部扫描证实,脑从30一40岁时就开始萎缩;而脑神经细胞的老化、萎缩和死亡又往往和脑重量的减轻相一致,同时神经元的数目也相应减少。脑在生理学方面的变化主要是脑血管逐渐硬化、血液循环逐渐缓慢,脑的血流量和氧耗量逐渐降低,脑血流阻力也逐渐增加。
(1)记忆力的特点
由于以上的变化,使50岁人的记忆力逐渐减弱。
但是,50岁人大脑思维等神经活动的衰退却不明显,虽然记忆力有所衰退,但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反而有增加的趋势。因为50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经验日益丰富,因此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判断和推理能力要比青年人强。加之人脑内的神经元有相当大的潜力,在人的脑中经常活动和运用的脑细胞只占10%—20%,其余的脑细胞处在休息状态。那些平时经常从事脑力劳动的50岁人,其思维能力还可以像青年时那样灵敏,就是因为那些休息状态下的脑细胞有高度的反应性和良好的调节功能,能维持较高水平的脑力活动。
50岁阶段记忆力的特点是:
——有意识记忆效果较好,无意识记忆应用较少;——通过理解进行记忆的效果较好,依靠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能力明显减退;
——规定时间内的速度记忆衰退,不计时间或记忆材料简单时,记忆力并不表现衰退。
克见,50岁人记忆力的衰退并不严重。事实上,50岁人大脑高度成熟,既有青年人特有的朝气和敏感,又具有老年人的深思熟虑和稳重,再加上50岁人一般在人生旅途上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时期,接受过大量可供想象借鉴的信息,生活经验丰富,他们的各种能力和技术更娴熟,创造的欲望更强。由于50岁人常以自身的知识、智力作为基础,经过长期、艰苦的思维活动,当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性思维上,心理活动过程十分清晰敏锐时,还常出现灵感,因此50岁又是灵感比较活跃的时期。同时50岁人在克服困难、执行决定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坚毅的意志。正是由于50岁人的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50岁是处于创造的高峰时期,也是50岁人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50岁人对于自己的黄金时代要很好地珍惜和维护,要勤于用脑,善于用脑。适当地提高用脑效率,同时还能延缓脑的衰老。如果生活工作混乱无章,不仅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导致疾病和早衰。
(2)易出现身心疾病
持续的精神紧张会出现心跳加快,外周小血管收缩,血压高,进一步会因主要器官的长期缺血而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不全,发生身心性疾病。主要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异常、溃疡病、溃疡性或过敏性结肠炎、神经性呕吐或厌食、神经性头痛、神经性多尿症、性机能下降、更年期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性皮炎、斑秃、腰痛、癌症等。
我们上了年纪之后,向脑子供血的动脉易出现硬化和粥样硬化症状。凡是妨碍向脑子供血的现象叫做脑血管疾病。当部分脑子得不到供血时,人就会中风。其最常见的潜在原因便是动脉粥样硬化。它可以像冠状血栓一样引起脑血栓,从而导致中风。
(3)易发生颅内肿瘤
根据统计,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在30—50岁时最高。20—40岁时的颅内肿瘤常为大脑胶质细胞瘤,如脑膜瘤、神经纤维瘤等。而在40—60岁时则以大脑的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最为多见。由于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充满了颅腔,而这三种液物中,脑脊液的移动性最大,因此,在没有伸缩性、外壳坚硬的颅腔内,如果发生肿瘤,侵占了颅腔内的容积时,首先是移动的脑脊液,让出一定的容积来代偿或缓冲,如果肿瘤逐渐增大,这种局限的代偿或缓冲不再发生作用时,颅内压就会全面地增高。病人表现为剧烈的头痛、呕吐和视觉障碍等症状。
(4)易出现一些病因不明的疾病
50岁人由于神经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常常出现一些病因不明的神经系统疾病。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50岁以上的病人占80%,表现为发作快、相对较短暂(每次1分钟左右)的三叉神经支配区的剧烈疼痛,可自行缓解,但会反复发作。又如50岁时易发生面肌搐搦,往往病因不明。表现为一侧面部反复抽动,开始时往往局限于眼睑,特别是下睑,以后抽动逐渐加重,常牵涉到整个眼轮匝肌,进一步可涉及口角肌肉,呈发作性轻微或剧烈的抽动,抽动几次以后自行停止,但反复发作。这些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因此治疗效:果一般不太理想。
50岁运动系统的生理变化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接和肌肉组成,对人体起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
骨头和肌肉支撑着人体,使之保持体形,支撑并保护着五脏六腑,使得我们能够自如地移动、行走、跳跃和奔跑。过了50岁以后,当我们的肌骨体系再也承受不了活跃生活的压力和紧张时,便会出现不良的姿势,弓腰曲背;肌肉也失去了力量,肢体僵硬,关节疼痛甚至变形,丧失了灵活性。我们变得动不动跌跤,而且容易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肌肉量也逐渐减少。这一方面是由于动脉硬化和血液循环缓慢的缘故;血液循环缓慢使神经细胞的速度有所减慢,不能迅速地把大脑、信息输送到肌肉;并且其数量也有所减少。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每天所从事的体力活动有所减少。
所以,50岁后,每做一件事所需要的时间都比以前长。肌肉的衰颓会影响其他人体器官。比如,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变衰弱了,人就容易患胸腔疾病。膀胱肌肉的衰弱便意味着膀胱无法彻底排空尿液,因而我们总有需要排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