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20138800000049

第49章 浙江访书杂感

谢国桢

我对于江浙艺苑书林的情况,还是不甚陌生的。记得我三十岁的那年,为了纂辑《晚明史籍考》,曾到江浙各地来访求公私各藏书家的藏书,从事搜辑资料工作。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已经近五十年了。在反动统治时期,民不聊生,百事俱废。如昔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闸北所创办的东方图书馆,就遭“一·二八”之变,图书已化为灰烬,馆址亦无迹可寻。其他私家的藏书也遭破坏,如南浔刘氏嘉业堂、平湖葛氏传朴堂各家的藏书,不是散失,就是荡为冷烟化为茅草了,大有明日黄花之感,回想起来,真是令人叹惜!

自解放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同志非常重视祖国文化遗产,保护全国的重点文物。为了实现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关于编辑《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的指示,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领导下,编辑工作正在迅速发展的进程中。趁此机会,我和刘重日、武新立同志能够到江浙和其他各地阅览图书,从事于搜辑和鉴别资料工作。真感觉到荣幸。抚今思昔.触景生情,不禁有如下感想:一、宁波天一阁,是明朝嘉靖间范钦所建造的藏书楼,也就是在四百多年前我国最早的私家建立的图书馆,恐怕在世界上也是最早建立还保存无恙的图书馆了。到了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乾隆帝就效法天一阁建筑的式样,为了保存《四库全书》,就于北京、沈阳、承德、镇江、扬川、杭州等地建造了文渊、文津、文溯、文澜等七阁。尤其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建立的文津阁,连园林的外景,九狮一象所叠的假山和天一池水,建造得都和宁波天一阁一模一样,在文津阁的旁边又设立了有蒙古包的“万树园”以及园外所建立的布达拉宫。漠北风光与江南烟景融汇在一起,为团结各民族及接见当日来朝会的外宾,形成为雄伟的民族文化宫。至于天一阁范钦的藏书,是收集当时明代的实录、邸报、地方志、登科录,元明时代的诗文集以及明代所拓的汉魏六朝石刻碑版的拓片,为研究历史尤其是明朝历史必须取材之所在。所以明末清初的学者、文史学家如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人,都以能够登阁阅书为幸。可是历时经久,阁中的藏书已经损失过半;又经过风吹雨打,楼房业已倾圮。粉碎“四人帮”之后,又重新修建了天一阁,修饰得辉煌壮丽,焕然一新。还将把后来清代鄞县卢镐收藏书籍的抱经楼,移建在天一阁的后面。天一阁文物保管所负责同志还收回了天一阁旧藏的一部分书籍,又把热心恢复天一阁原貌的冯孟颛老先生所藏的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的遗著和《明史稿》的稿本,全都保管在天一阁里面,就成为保存浙东文献和研究明清史重要图书资料的宝库。

二、当抗战结束后,解放的前夕,大量的文物和善本图书,运到台湾。当时郑振铎先生在报刊上,写了一篇题为《古物何日归来》的文章,也未能阻止古物的散失。可是自从土改以来,各私家的藏书都归到当地的图书馆,其余分散在江南各地的藏书,由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收集起来,移送到南京图书馆。

我这次到江浙各地方去看书,看见南京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元以来的名本佳椠。罕见的书藉都在一千种到两千种以上。扬州图书馆也藏着苏北名贤遗著难得的书籍。除天一阁外,尤其是在西湖孤山的浙江图书馆,藏的图书和当地文献固然众多;还有名书家和金石学家沈曾植,以及赵之谦、魏稼孙等人所藏的汉魏以迄唐代的碑版,精拓名校之本,已经是汗牛充栋。这些图书馆里蕴藏着珍本和宝贵的资料,为运到台湾的书籍资料所未曾有。因之为编《全国古籍善本书总目》,向科研进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自十年洁劫以来,林彪、陈伯达一伙和“四人帮”搞所谓“破四旧”的活动,把古代的典籍毁掉,甚至把书籍文物送造纸厂里去造“还魂纸”,真是对于祖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一大浩劫。但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可抵御的!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不致于损坏和散失,苏州文物保管会负责同志把元和顾鹤逸家历代收藏的宋元以来佳本名钞,以及重要的文物,顾(千里)批、黄(丕烈)校、鲍(廷博)钞的珍贵书籍千余种,完整地保存起来。还有苏州图书馆里的旧日书坊店里的老师傅和中年编目员叶瑞宝等同志,到造纸厂把古书一本一本的挑选回来,如清徐达源著《甫里人物考》稿本等书,凑成全书,恢复了原状。又如明末毛氏汲古阁影钞宋本《孝经》等《三经音义》纸白版新,墨重如漆,影写的是笔笔入神,精美绝伦,又加上绛紫色洒金织绢封面,真是非常美观,可以说是一种精美艺术品了。叶瑞宝等同志把所谓“四旧”书从造纸厂里收购回来的行动,被“四人帮”的余党诬为保护“四旧”并遭到批斗。可是到了今天就成了苏州图书馆镇库的宝书。我到苏州时,苏州图书馆的同志把从废纸堆中搜捡出来的书籍,拿出来给我看。这些同志对于爱护祖国文化的热情使我心中很为感动,我想写一本《江浙访书记》表达保护祖国文物的情况,上海古籍出版社闻讯就约我扼要地先写出《江浙访书小识》来说明图书的内容,提供读者的探讨,将在最近的《中华文史论丛》中发表。还有《文汇报》的同志约我写这篇不成熟的稿子,不过是叙述我到江浙来访书的感触,可以作为我写《江浙访书记》的缘起,谨先告读者,还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