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棒喝中国:品味当代禅师王绍璠
2013600000017

第17章 “国学热”只不过是商业炒作和叶公好龙

王绍璠

王老师在《致中国国民的一封信》中说:“正当全体中国人还没能搞清楚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之时,就贸然地流行起什么国学热、中国传统文化热等一系列的炒作和经营,一旦中国传统文化被如此地炒作、经营,就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再度的摧残,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灭顶之始。”

王老师认为,当下部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种种炒作,“决不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超越的契机,而是一大批商业炒作和好龙叶公的春梦,一旦经典文化成为流行时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会转化为平庸的糟粕,而其中的糟粕必将被当作精华传颂,精华不仅不能提升超越,更会伴着糟粕江河日下,以致于虚无”。

眼下的中国,正在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也被称作“国学热”。一些人穿起了汉服唐装,电视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热热闹闹,各种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被重新发掘出来,各种现象让人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了。

但是实际上,王老师的棒喝正当其时!眼下的“国学热”,其实还是一场“虚热”。这场热,太浮躁了,太急功近利了,太泥沙俱下了。凭着对经典的一知半解,在眼球经济驱动下而大谈传统经典,为了吸引商业投资而纷纷抬出传统文化名人,包括西门庆这样的“名人”,一些并没有真正中医修养的养生专家大行其道,指导大众养生等,这些,就是这出刚刚开幕的“国学热”大戏中的众生相。

观察当下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各种态度,平心而论,很少有本着至诚之心来传承文化精华的。眼下的“传统文化热”,很大程度上,刚好是偏离传统文化真正精神的表现。传统文化要“义利并举”,当下的“国学热”是否看重“利”要比“义”重得多呢?

我们刚刚从100多年的民族虚无主义中走出来,对传统文化并没有真正清晰的认识。这种时候如果一拥而上,只要是“传统”都当作宝贝来炒作,就很容易以“劣币驱逐良币”,并且积非成是。在传统文化仍处于“大病初愈”的时候,如果再遭受一次打击,中国传统文化从此遭受灭顶之灾,这应该不是危言耸听的话。

王老师说:“毛泽东先生曾告示过我们:不要割断历史,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批判性地接受。而时至今日,我们更要从中国的夏商周三代到毛泽东时代都要落实超越。如何落实?如何超越?最主要的是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时候一些中国人开始抬错棺材,哭错祖宗,何者为精华,何者为糟粕。”

那么,从什么时候一些中国人开始抬错棺材,哭错祖宗?

从清朝中叶开始,部分中国人开始丢弃中国文化的精华,开始拥抱糟粕,并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造成中国一百多年的堕落和虚无。也导致很长时间以来,一些中国人把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堕落以来的东西,当成真正的中国文化来批判。

当前,我们需要沉下心来,擦亮眼睛,凝聚心力,审视被我们几乎割断的中国传统文化,找出真正的精华所在。

面对中国文化,什么是精华,什么又是糟粕?

一种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的精华,是因为它能引导人类洞察自身和世界,并为人类带来实在的幸福与和谐,它不是虚无缥缈或不痛不痒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体现在这样的智慧上。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颗心,一颗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心,一颗圆明透澈的心,一颗自利利他、自立立人的心。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人本有这样的明澈之心,只因后天的污染,使其本色暂时隐藏了。“途之人可以为禹”,“人人皆有佛性”,这种种宣示,都是对人人具有这种光明本性的肯定。风月有今古,人心无古今。淬炼和回归这样的一颗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核心所在。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实践,在浩瀚如海的中华文明积淀中,我们就容易知道,什么是让人明朗的精华,什么是让人迷昧的糟粕,什么只是非关精髓的民俗之类的文化。

为什么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些人总是对何为糟粕、何为精华感到头大?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拿到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之“心”的钥匙。就像建立在基督教文明基础上的西方文明是以对上帝的虔诚信仰为核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诸子百家以及儒释道文化的精髓,是要人回归这样一颗本自具有的圆明透澈的心。

这一以智慧为依归的思想体系,到了唐宋时期,经过来自印度的佛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相互交融,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这种思想交融的结晶,王先生将其归纳为“禅文化”。

禅,不是宗教,也不是虚无主义,而是一种指导人回归本自具有的光明和智慧、多快好省实现自利利他事业的实践方法。

中国历史上,那些把个人的事业紧紧融合于社会进步并创造出伟大事功的仁人志士们,都是有着禅文化的修养和实践的人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乃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种种的心声,都是这种光明之心的自然流露。

当禅文化发达的时候,就是中国人整体智慧明亮的时候,就是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富足文明的时候。在“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唐代,更有《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文明富庶的宋代,就是因为有这种自觉觉他的实践,传统文化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中国历史上留下的灿烂动人的文学艺术诗词歌赋,也都是这种内蕴的自然表现。

当禅文化衰落的时候,就是中国人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也是中国文化的光辉被掩盖的时候。从清朝中叶开始的闭关自大、贪污腐败,就注定了中国盛极必衰,要走向一段时间的堕落。那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是,恰恰是我们丢失了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的结果,恰恰是我们丢失了“禅心”的结果。

如果认同并认真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蕴所在,那么,在今天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能有更清醒、更负责任的担当。

如此,我们就不会以为,穿了某朝的服装或者履行了某种祭拜仪式,就是回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就不会僵化和拘泥在古人的章句之中,而会致力于从中悟到超越时空的活泼的智慧,运用到当下;就不会把中国传统文化只当作装点风雅的时髦,而会从中撷取精华,内化成一种精神和动力,指导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的事业;就不会稀里糊涂地把至今良莠未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做热闹的商业包装和贩卖,让传统文化在表面风光的同时,精华不得发扬,糟粕却大行其道。

如此我们知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应是着眼于继承它的心髓,从而回归我们本有的光明、开放和智慧,让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精华,在新时代发出她本有的灿烂光辉,造福中国甚至整个人类。

(郑汉根)

“国学热”就像热病,经常流行。上世纪90年代流行过一阵就没影了,最近两三年,似乎又有流行征兆。其实,笔者以为“国学热”并不真热,只是少数书生或者商家自以为是的炒作。冷眼观看一下周边社会,离所谓“国学”何止千里万里,谈什么“国学热”?

首先,“国学”这个词就值得怀疑。什么是“国学”?最简单的理解,顾名思义,国学乃一国之学。美国有美国的国学,日本有日本的国学,中国有中国的国学。如果这样定义,那么“科学”是哪国之学?是美国的吗?不完全是。是欧洲的吗?也不完全是。“佛学”是哪国之学?是印度的吗?恐怕也不完全是。学问有国界吗?所谓中国“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也不准确。近代以来,有学者把中国原创的思想文化,称之为“国故”,这个定义似乎比“国学”更准确一点,但也容易误导人,好像中国原创思想文化,都过去了、过时了。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中国思想不仅没有过时,而且饱含着强劲的生命力,蓄势待发。笔者以为,刘永佶先生将大家所谓的“国学”、“国故”,统称为“中国文化传统”,更能准确地表达大家真正想表达的内涵。这个“中国文化传统”,甚至比“中国传统文化”更生动、更形象;后者跟“国故”有些类似,总给人一种过去的感觉。其实,过去的并没有过去,更没有过时。然而,因为约定俗成的原因,我们也权且称它为“中国传统文化”或“国学”吧!只是大家心里应该清楚,我们究竟在讲些什么,在学些什么。我们谈“国学”,实际是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心法,造福当代中国的现实众生。这个心法,源自中国的先民,没有国界。

“国学”之所以没有“真热”,只是“虚热”,是因为丢掉了“精神”。国学的精神在哪里?国学的精华是什么?没有多少人知道,更没有多少人践行。当大家以西方的哲学来分析中国思想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以西方的宗教文明来引领中国先民的智慧文明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以对象化的思维来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自私自利、不问家国天下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把国学当成纯粹的知识学术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急功近利、躁动不已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以资本主义市场化的思路操作“国学市场”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不去身体力行,不以生命为道场去践行的时候,国学的精华就丢失了……当大家沉溺于国学的糟粕之中,无心以开放的心态传承、参究与弘扬国学精华的时候,国学的精神就丢了。精神的丢失,意味着堕落,堕落之“热”,岂不是“虚热”?!

为什么说有人在“商业炒作”?笔者从来都认为商业化并不是什么坏东东。无论是教育产业化还是文化产业化,都有它的时代意义。商业、市场、钱,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中性的,无所谓好,无所谓坏,都是工具。它们的好坏,是由操作人的好坏决定的。商业有商业的道德,市场有市场的道德,钱有钱的道德。根据古人的见解,“盗亦有道”,即便是强盗,也要讲究道德。“道德”就像王老师所说的:“道,就是游戏规则;德,就是知道游戏规则,并且遵守游戏规则。”当今中国的商业,竞争近似无序,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譬如诚信的缺失。商业风气不好,自然也会影响到所谓“文化产业化”,当然也包括国学的商业化。当国学的商业化,不是先有“国学”后有“商业化”,而是先有“商业化”后有“国学”的时候,国学就成了没有道德的“商业炒作”了。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大家先要了解国学、传承国学、践行国学,然后再以适合当代的形式,进行商业化推广。其实,产品的商业化,何尝不是如此?先要了解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然后才能商业化。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所谓“国学”大多是倒过来的商业化,确有炒作之嫌,譬如《论语心得》的热卖、风水相面的流行、名著的水煮戏说、古书的断章浅读、《弟子规》的畅销、古董字画收藏的热炒、茶叶茶道的虚假、丢了武道的武术、寺庙的香火、慈善公益的伪善、商业化的宗教、养生的热潮、中医中药的西医化、没有实证的口头禅,等等。如此炒作,“国学”必滥!

为什么说有人是“叶公好龙”呢?当真的国学来了,那些所谓的国学“工作者”、“热爱者”、“学习者”、“研究者”、“弘扬者”,恐怕都被“吓”死了。这就是“叶公好龙”。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学习国学,并不准备践行之。他们学习国学,只是为了附庸风雅,甚至只是为了忽悠别人。他们学习圣人之言,是想规范别人,至于自己,则不必规范,不必向圣人看齐。他们觉得圣人说的好是好,只是自己做不到,似乎也没有必要做到,只要知道点就行。他们不知道,知而不行,其实不是“真知”。他们更不知道,知必能行,知行不二,见贤思齐,明心见性,才是国学真正殊胜之处。唯其如此,对于国学的真正妙用,方能真正了解和品尝。而“叶公好龙”的国学爱好者们,并不知道“践行”国学的妙用,他们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心,仍然是自己欲望的奴隶。他们没有基本的承当精神,他们不应该学习国学。如果都是“好龙”的叶公,这个世界就不会有“真龙”了。真龙是需要真承当的。诚如文天祥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是“真国学者”,所以他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问当今的“国学者”,谁能做到?

当然,国学热的浮躁背后,其实也有积极含义。在笔者看来,这股国学热,不管虚实、真假,都是一个征兆,在预示着一件事,那就是“中国文化复兴”的大潮就要到来。这个征兆,正如大地震要来、大海啸要来,一些动物本能的感应,鱼儿跳起来了、老鼠跑出来了、人们躁起来了一样,虽然有些乱,但是急剧的变革和创新,也不会太远了。

既然如此,就请真正热爱国学的人们坚定信念,身体力行,不要再被假象所迷惑,真正着手做点事吧!不要让真正的中国文化精神,断送在我们这些自称弘扬国学的人们手里!

(黄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