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三种主要的宗教。除了基督教皈依者,全体中国人都信孔教。中国人以孔子的名字命名一个不是由他创建的宗教,懂得它的核心特征是祭拜天地祖先(后来又加上学者祭拜孔子本人)。从这个意思上说,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儒家信徒。孔教是中国土生土长,广泛信仰的宗教。
许多外国人,甚至是应当更有知识的作家,都认为孔子是一门宗教的创始者,这让人很难理解。他几乎没有任何与宗教相关的著作,只是认可并且推崇某些在他出生前几个世纪就已经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宗教仪式。他劝诫世人遵守这些仪式,别无其他。虽然他相信自己的使命就是恢复古代君主的学说和做法(除此以外没有更高的使命),但是他表示不知道存在一种比族长和国家首脑更高的权威,也从未教导人们对它承担任何义务。一次他被问及诸神,他说不理解并且相信人们只对亲戚和社会负责,而不是去供奉神明。另一次被问及供奉神灵一事,他说:“不知生,何知死?”
孔子是一位道德哲学家,而不是一位宗教领袖。他是一位智者,而不是一位皈依者。他详细阐释了一套经过千百年检验的,与中国人的保守观念息息相关的道德体系。但是让人怀疑的是他是否感觉到了他所支持的宗教仪式里包含了严重的个人喜好。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的兴趣只是在于它的古老,而非相信它们的功效。他这套庞大的教义以中庸、秩序、低等道德为代表。他从未违背自己倡导的原则、理念和学说。极为可能的是,他只是强调理念实施时的合乎礼仪,讲求尊严,而不仅是建议实行宗教仪式。
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在他死后250年,中国人才意识到他的学说在现实中的作用。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然而据记载,汉高祖是第一位(约公元前200年)祭拜他的陵墓、以示对这位智者特别尊敬的君主。直到公元初年,皇帝才下旨修建孔庙,以为纪念。现在已有数以千计的孔庙遍及中国。每个中国人都崇敬他,他的话就是律法。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们流利地引用他的话来讨论国际问题或是乞求施舍。他的话被用来平争吵,定国策。有时这种引用显得古怪可笑,和讨论的话题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它还是很有分量。他是伟大的仲裁者、权威、调解人。
以他名字命名的所谓宗教体系,是他的弟子从他笔下含混的措辞中发展得来的。它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这种元素自身作用,发展出阴和阳两种自然力量。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万物。提到创造力,诸如上帝、诸神,他的最著名的一位阐释者说道:“充分的证据证明神明是不存在的。孔夫子毫不困难地省略了这一领域的内容。”孔子对有关灵魂的罪恶,或是未来的奖惩根本不关心,认为它们与人类思想生活毫不相关。研究宗教制度的聪明的学者不会对孔子这些理论和后人的阐释感兴趣,也不会赞同他们的工作。学者们只会对那些既不确定又不完整的思想,以及毫无疑义又重复的论述感到迷惑。在看待孔子学说时必须要注意,这些学说只是他(有些是几世纪以后的)的追随者富于想象的推测,因此并不能把它当成孔子自己的真正思想(孔子本身的论述并不多),而只是表示了他可能的想法。
外国人所谓的孔教,在中国,人们翻译成哲学术语来称呼它,提升到了哲学理论的高度。它类似于不同时期欧洲各阶层盛行的主张宗教开明的“光明会”英文原文是“Illuminati”,是各种自称获得上帝特别光照启示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的总称。包括14世纪产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赫西卡派”(Hêsukhia);15世纪起源于西班牙加尔默罗会和方济各会修士中的“阿隆白郎陶斯派”(Alumbrodos),后受到异端裁判所的追查,很多人被烧死;18世纪流行于德国和欧洲的“光照会”。后者由因戈尔施塔特大学法学教授韦斯豪普特于1776年创立。主张推翻教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机构,恢复原始的自由平等。1784年,被巴伐利亚政府禁止,成为秘密教派。罗马教廷于1817年同普鲁士、1821年同巴伐利亚先后签订协议,共同加以镇压--译者。的思想。孔教思想规定的仪式是拜祭天地和祖先,还有对日月的崇拜。相对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无神论,再加上拜祭孔子就形成了中国的孔教。最后要说的是,孔教仪式主要面向现任的及候补的官员,以及现任和未来的文人及学生。这些阶层的所有成员都要定期去孔庙朝圣。所有阶层,无论男女都要祭拜天地。它还是婚礼以及一切同等重要的事件的基本内容。
北京天坛,明清两朝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
中国所有的宗教建筑中,最精致有趣的要算北京的天坛。它有上下两层高高的祭坛。帝国最盛大隆重的仪式就是作为天子和最高祭司的皇帝每年两次去那里的祭拜。在这项仪式中,他没有助手,也不用替身。他为了这个庄严的职责,要在一个特别的有着围墙的大厅里独居并且斋戒一段时间。我只简略地提及一些细节,它和《圣经》中的镶嵌画仪式,在总体特征和细节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但是有一点不同。在每个祭坛的周围都有一圈,像是大筐似的大铁箱。在冬天祭祀的时候,这里面会放入写有名字、罪行等犯罪人信息的纸片(这些罪犯由于触犯法律在过去的一年中已经被处死)。只要涉及死刑,皇帝就会用这种方法向管理事务的天汇报。
在天坛的拜祭仪式中有一点值得注意。虽然全帝国的人,无论男女都可以拜祭天地,但是在刚刚提到的天坛的盛大而隆重的仪式中却没有女性的位置。她们不仅不能参加这个仪式,而且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在天坛的任何地方,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对这座神殿的污染。如果一位天坛的卫兵抱着一个小女孩来到作为天坛围墙的美丽的公园,他将得到最严厉的惩罚。
当格兰特将军在1879年春拜访北京的时候,天坛有史以来首次公开开放。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进入天坛是给他的最高荣誉。一些女士事先知道天坛的大门将向这位著名的美国人敞开,就想借这个机会进入这堵围墙。她们准确地猜到,那些腼腆无知的卫兵会把她们当成格兰特将军的随从,不会阻拦她们。因为这个消息我事先已经传递给我的女客们,我觉得有必要及早向恭亲王解释事实,并表达对这次闯入的歉意。他立刻回答道:“我都知道了。不要谈及这件事了。要是公之于众的话会引起很大麻烦。”
中国人因为崇敬孔子,所以对教育和文字有一种特别的尊敬。在帝国的每一个大型城镇,考取了功名的人组成协会,在街角,商店,以及其他人群聚集的地方摆放箱子,上面写着:“敬惜字纸。”人们要把印有或者写有文字的纸片、废纸小心地存放在这些箱子里。有时协会还雇人拿着筐和竹棍在大街小巷捡人们丢弃的纸。这些筐里的纸集结到一起。协会的成员定期带着它们,由吹鼓手领队,组成庄严的队伍向孔庙前进。孔庙院落里必有香炉。纸被放进香炉里点燃,同时这些文字的进献者跪下敬拜。恐怕没有一件事,像看到外国人以粗心、冷漠、不尊敬的方式,对待印有或者写有文字的纸那样,更让中国读书人鄙视外国文化的了。他们不能理解一个受过正统教育的人会对他知识的来源这样不尊重。
全体中国人都祭拜祖先,除了皈依基督教的中国人,无一例外。没有什么其他事比职责更为神圣。忽视这些职责的中国人会受到批评、辱骂,甚至是迫害。目前认为,这种祭拜和这个民族一样古老。在所有形式的宗教当中,它是最深入中国人心的。毫无疑问,它也将是错误信仰中最后消失的一个。
在祖先祭拜的理论问题上还存在许多争论。实际上,中国人相信死者的灵魂萦绕在他们居住的房屋周围,以及墓地附近。这些灵魂有力量为他们的后代造福或者招灾。因此,活着的人一定要祭拜死去的人,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更无知一些的阶层甚至相信死者要吃摆在他们墓前的食物,要用纸钱。纸钱经过焚烧,就以一种神秘的方式变成了冥钱,供亡灵在阴间使用。虽然这只是一些迷信的想法,但是它促使大多数中国人去祭拜祖先,遵守这项仪式。这其中也许包含了一些孝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包含了恐惧与敬畏。人们想与这些鬼神和平共处,并求得他们的帮助和保佑。
祭拜澄清了一点,就是中国人最终还是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这就可以解释中国人在其他一些事情上的做法,并且表明人们遵守这种统一的仪式是迫不得已,而非自由选择。这就解释了中国为什么没有单身汉。人们需要养儿送终,这关系到他永久的幸福。他出于两个原因要儿子而不是女儿。其一,在全家都参与的仪式中,最重要的工作要由儿子来执行。其二,女儿出嫁后就属于婆家人,而不是娘家人了。这种仪式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只是来往于各国各地之间而不进行殖民,为什么无论他们死于何处,都要不远万里把遗体运回故乡安葬。只有在故乡才会有人为你举行这项仪式。如果葬在他乡,死者的灵魂就会在冰冷、饥饿与孤独中四处飘荡。
在每个中国人的家中都可以找到祖先牌位。至少在理论上,人们应该每天向它行礼。牌位是由一小块木板做成,木板上红漆,以金字书写,放在一个木头的底座上。牌位通常摆放于一个有着雕花和装饰的木龛里。但是正式的祭拜仪式每半年在逝者墓前举行一次。这项仪式精细昂贵,包括修整坟头,摆设供桌,放置祭品。祭品通常包括不同的烤肉(常用的是猪肉和鸭肉)、米饭、点心、酒、丝绸(人们假设灵魂要用它做衣服穿)。还要大量地燃放中国人各种仪式中必有的爆竹,以及焚烧纸钱。
节约是中国人的特点。丰盛的供品在祖先的灵魂享用之后就由祭祀者吃完喝光。对于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节日。在很多买不起供品的穷人家,他们就租用祭品一天,在晚上原样归还。还有人买用粗纸板仿制的烤猪烤鸭,他们似乎认为灵魂比人更容易欺骗。
中国有三种主要的宗教。除了基督教皈依者,全体中国人都信孔教。中国人以孔子的名字命名一个不是由他创建的宗教,懂得它的核心特征是祭拜天地祖先(后来又加上学者祭拜孔子本人)。从这个意思上说,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都是儒家信徒。孔教是中国土生土长,广泛信仰的宗教。我将要说的另外两个就是次要的了。读者明白了这一点,才不会感到迷惑。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后被尊为太上老君
道教是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但是主流观点倾向于后者。道教的创始人是中国人,他周游亚洲各地,学说带有婆罗门教的特征。他与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前者年长几岁。两人至少见过一次面。道教这个名字不仅是暗示,而是揭示了这门信仰的本质。道这个字的第一个意思是“道”或“路”。道教的创始人用它来解释物质和思维世界与道之间存在的关系。我从他的著作中选取一两句话(也许很可笑)来说明他是何等容易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读者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这门信仰的具体细节。“所有物质看的见的形式是由道或理念而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的理论只是让学生联想起一条狗追逐自己尾巴的情形。它们几乎没有任何意义道教是在中国春秋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炼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有组织的宗教。作者对道教的理解和评价是武断的--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