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辽宁民间文化
20104600000010

第10章 酸菜血肠

母亲种的白菜是不施加化肥的,农家肥养地,种出的蔬菜好吃。城里人管这叫绿色食品,菜园里的白菜是不卖掉的。等秋风一起,白菜就该收了。菜园里的白菜分为两种,包芯的和不包芯的。包芯的用来冬储,下到菜窖里。不包芯的用来腌酸菜。这里的学问很多。包芯菜里面太瓷实,不易往外散发水分,菜芯里面的温度高,腌酸菜容易烂掉。

在老家乡村,腌酸菜叫“激酸菜”。每家的屋子里都有两口大缸,缸里是满满的酸菜。为了怕酸菜浮出水面变质,所以缸上面压着大石头。南方的朋友不知道,以为是东北人小气,被酸菜丢,才用石头压住的。

腌酸菜一共有两种方法。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这两种方法我都学会了。

一种是冷腌法。不管哪种方法,白菜收割以后,都需要在菜园地上静放几日。目的是去除水分,使白菜内部的水汽少些,这样腌制起来不爱腐烂。冷腌法其实很简单,收拾干净白菜的帮叶,整齐往缸里码放。隔两层,撒少许盐。摆放的白菜要高出缸口,因为过几日白菜会慢慢下沉。压上石头,半月以后酸菜就可以吃了。

热腌法的步骤略费事,成品酸菜出炉的速度大大加快。白菜收拾好帮叶,锅里烧水,用竹签或者木签扎白菜下锅,用热水激一下。白菜略脱水,马上用签子扎出来,投凉后入缸。热腌法的酸菜在缸里摆得实,十天左右就能够吃了。

农家腌制的酸菜,不添加任何化学剂,安全。吃着味道正,口感好。有些超市出售的酸菜,包装虽然好看,但是可能用了一种叫酸菜鲜的化学药剂。农村出来的我们是不敢吃的。其实,辨别酸菜好坏很简单。打开包装,一股恶酸味道的都不是好酸菜。

东北人过去吃血肠是有时有晌的事情。只有杀了年猪,才可以灌血肠,才可以酸菜炖血肠。这几年方便了,新民血肠能够叫你无论冬夏都能够品尝新鲜血肠。说起新民血肠,不能不说彭革,老彭在新民把血肠做得风生水起。血到来前,大锅里的高汤已经煮沸了,香味飘满整个屋子。汤里面飘着猪大骨、鸡翅膀,诱人的味道让人直咽口水。运血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猪血一定要用1小时内新采的血。在厂房内的运输桶上印着政府指定屠宰厂的名字,从那里到血肠厂最多只有30分钟车程。工人们对采集来的血进行反复过滤,滤掉杂质、猪毛和泡沫,再用一种特殊植物去掉血腥味,然后兑入高汤。兑调料环节也有门道,葱、姜、花椒粉等等,放置都是有顺序的,不易吃味的先放,易吃味的后放。这些调料里隐藏着不少秘方,各厂的血肠味道不同主要就是煮高汤和这个环节。制作血肠最折腾人的就是灌肠环节了,由于血肠呈液状,调料和添加物都浮在表面,必须搅和一下灌一下,搅和的时候还要观察悬浮物多少,机械根本无法代替,必须得人工操作才行。

在沈阳,可以找到出售新民血肠的网点:兴隆大家庭(中街店、铁西店)、家乐福北站店、大东副食(大东店、铁西店、皇姑店)这些店里都能够买到正宗的新民血肠。

“翠花上酸菜”在前几年那可是相当流行,不过这说的酸菜那可不是光吃酸菜,那多没意思啊。酸菜白肉血肠,是东北鼎鼎有名的菜肴了,里面的酸菜、白肉,血肠缺了哪样,味道都不地道了。

新民血肠吃起来口感特别嫩滑,而且这个肠还特别的有嚼劲。酸菜和血肠配合到一起,那真是何等的美味啊。您说就大冬天的来上这么一道菜,吃下去那浑身上下是热热乎乎,心里头也是舒舒服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