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①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②者,吾得执③而杀之,孰④敢?常⑤有司杀者⑥杀。夫代⑦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⑧斫⑨。夫代大匠斫者,希⑩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①惧:恐惧,恐吓,吓唬;使人民畏惧,即威吓人民。
②奇:与众不同,引申为行为邪恶诡异。
③执:逮捕,抓获。
④孰:谁。
⑤常:经常,照例。
⑥司杀者:专门管杀人的,泛指天。
⑦代:取代,代替。
⑧大匠:木工首领,木匠。
⑨斫:斫斩,砍削。
⑩希:少。
【译文】
人民不怕死,何必用死来吓唬他们呢?如果能使人民都怕死,有敢于捣乱社会、危害国家的,就把他抓起来杀掉,谁还敢再作恶捣乱呢?这样就要有专门管杀人的人。如果谁代替专门管杀人的人去杀人,就好像代替木匠砍木头一样。代替木匠砍木头的人,很难不砍伤自己的手啊!
【延伸阅读】
老子对劳动人民是很有同情心的。因为他看到,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劳动人民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过的是水深火热的生活。当然,即使老子再聪明、再慈悲,也无法改变这种现状,充其量只能发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的呼吁。
老子之所以用“民不畏死”和“若使民常畏死”来说明问题,是因为自古以来,人都希望生,把生置于一切之上。当然,死既是可怕的,但也可以对它无所畏惧,甚至对它进行调谑。举例来说:
南宋时,叶衡遭谗罢相,回到家乡。有一次他生病,许多人登门来探望。叶衡随便地问客人:“有谁知道死后是快乐呢,还是不快乐?”众人都摇头说“不知道”,但座中有位客人却肯定地说:“死后一定十分快乐。”叶衡吃惊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人得意地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要是死后不快乐,那么死者一定都逃回阳间来了;而从古到今,没见一个死人从阴间逃回来,可见死后是很快乐的。”
这种对死的调谑,并不能说明不怕死,但至少说明对死并不十分畏惧。真正使人感到恐怖的,是老子所说的那些“司杀者”,即专门管杀人的人。比如武则天时代的酷吏来俊臣、周兴之流,真是杀人如麻,两手沾满了人们的鲜血。
周兴是个极为残酷的人,经常法外立刑,人称“牛头阿婆”,将他比作阎罗殿上牛头马面的行刑鬼。他用酷刑逼供,用极为残忍的手段杀人,还公然在衙门口写上两行大字“被告之人,问皆称枉;斩决之后,咸息无言。”杀了头当然不会再来喊冤枉。可以想象,这个“司杀者”,造成了多少冤狱!但恶有恶报,有人状告周兴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处理这一案件。来俊臣不露声色地与周兴一起吃饭,随便聊道:“如果犯人不肯服罪招供,怎么办?”周兴便说:“将犯人装进一个大瓮中,周围用热的煤炭烘烤,那犯人什么罪都能招认。”来俊臣马上让人按周兴的办法,弄来大瓮,烧起炭,命手下将周兴捆绑起来,对他说:“请君入瓮!”周兴杀人无数,自己却十分怕死,面对自己发明的刑罚——炽热大瓮,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忙服罪。后来他在充军的路上,被仇人杀死,落了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不怕死的人,也确实有。中国历史上,就有那么些志士,为了表示宁死也要办成某桩事的决心,干脆将棺材也抬了出来。比如三国时魏将庞德,为了与蜀将关羽决战,便抬着棺材出兵。明代海瑞向嘉靖皇上疏,为了表示文臣不怕死于谏的决心,差点将棺材扛上了金銮殿。无独有偶,与海瑞同时还有个清官,名叫刘玺,也事先备好了棺材,与一贪官斗法。
嘉靖年间,有些权臣常派人去南方购买货物,胁迫漕运总督将买的货物分派各艘官船运回京师,倒卖牟利。这样一来,运输量大加,负责搞漕运的人员被搞得疲惫不堪。以廉洁奉公著称的刘玺接漕运总督后,了解了这些情况,便在船上放了一口棺材,等权臣的干办来交涉运货时,就右手提刀,左手招呼他们过来,正气凛然地说道:“你们要是不怕死,就将货物搬上船来,我先杀了你们,然后自杀,就躺在这口棺材里。我不会为了给你们主子装货,而使国家劳民伤财!”
刘玺的正气震住了他们,这批干办胆战心惊地逃走了。那些权臣毕竟心虚,最终也不敢加害刘玺。
人都难免一死,怕死也得死,不怕死也得死。不同的是,有人死得重于泰山,有人死得轻于鸿毛,更多的人是死得寻常,无声无息。老子关于“民不畏死”之说是劝谏统治者不要随便使用高压政策,不要草菅人命,不要用死来威胁无辜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