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出户①,知天下;不窥②于牖(yǒu)③,见天道。其出弥④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
①户:门。
②窥:看,张望。
③牖:窗。
④弥:越。
【译文】
不用走出家门,就能知道天下大事;不用张望窗外,就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与外界接触得越多,反而知道得越少。所以,“圣人”不用行动就能掌握信息,不用去看就能作出判断,不用去做就能获得成功。
【延伸阅读】
老子生活的时代,没有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没有电话、电传等通讯设备,要了解天下大事,很难,也很慢。当时每一条“新闻”的传递,在今人看来早已失去时效,但在当时却是很有价值的。至于其他知识的获得,更需要通过学习和其他社会活动来逐渐积累。但老子却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片面强调理性认识,对社会实践持否定态度,陷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之中。
老子认为,一个人不用通过社会实践,也可以获得知识;无所作为,也可以获得成功。在求知这一点上,孔子、墨子等都要比老子来得客观、实在。尤其是墨子,特别重视对生产和军事知识的传授,并总结出十分完整的认知方法。《墨子·经上》指出:“知、闻、说、亲。”具体地说:所谓“闻知”,就是由他人传授而得的知识;所谓“说知”,就是由推论说明而得的知识;所谓“亲知”,就是由亲身经历而得的知识。由此可见,墨子不仅承认有间接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提倡直接获取知识的方法。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并不是“满堂灌”,还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去实践。这与老子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精,见‘天道’”是截然不同的。
墨子是反对先验论的。他认为接受知识的通道,既不是神灵的力量,也不是自己的理性,而是五官的感受,《墨子·经下》明确指出:“知,惟以五路知。”所谓“五路”,就是五官,指的是耳、目、口、鼻、肤。但墨子也承认,要使五官的感觉得以升华,心也必须参与求知,所以《墨子·经说上》认为:“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
墨子对五官与心在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有很详细的分析:首先,五官有认知的能力,比如耳朵能听取教诲,眼睛能看到事物,嘴巴能提出问题。其二,心有求知的欲望,比如想探求人类的过去、自然的奥秘等;而倘若学习不用心,心猿意马,心不在焉,就无法掌握知识。其三,五官能通过接触事物了解事物,比如耳朵能判断声音的大小、方位,眼睛能认识物体的形貌、颜色,嘴巴能品尝食物的滋味,鼻子能嗅出东西的气味,皮肤能感觉周围的温度。其四,心通过五官的感受推导出对某一事物的概念,比如耳朵听到音乐,到心理解音乐,便会对音乐更加熟悉;眼睛看到舞剑,到心理解剑术,便会对剑术更加熟悉。墨子认为,五官接触的事物越广泛,学到的知识也就越多。相反,老子却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显得缺乏说服力了。
墨子不仅提倡多实践、多学习,还强调要评判和衡量认识是否符合“义”。《墨子·非命上》提出了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有本之者”,即以上古圣王和历史的经验为立论的依据,这像高悬的明镜,能让人借鉴;第二个标准是“有愿之者”,即以人民大众的呼声为判断的根据,这像长鸣的警钟,能让人清醒;第三个标准是“有用之者”,即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检验的根据,这像度量的准绳,能让人效法。由此可见,墨子的求知标准,有明确的价值取向。而老子则说:“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就显得空洞、消极了。赖在家里不动弹,怎么能掌握最新信息(当然,现在可以上网浏览、聊天,那是另外一回事了。)?不到外面去观察,怎么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判断?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怎么会获得成功?
老子“不出户,知天下”的观点,后世就衍化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了,并成为一些人逃避社会实践的理由。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片面的。但在知识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播媒介无所不在,要是再借助于电子计算机,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那完全可以实现老子“不出户,知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