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全书
20086900000024

第24章 处世(3)

这三个弟子分别是左野、焦苕和南宫无忌,他们三个人向南走了五十多里时,遇上了一条大河,横在正前方。他们左右观察了一下,发现沿河走半里路左右,便有一座桥可行。

这时,南宫无忌说:“那儿有座桥,我们从那儿过河吧!”但是左野却皱着眉头说:“这怎么行?老师要我们一直往南走啊!我们怎么能走弯路呢?这不过是个水流罢了,没什么可怕的。”说完之后,三个人互相扶持,一起涉河而过,由于水流相当湍急,好几次他们都险些葬身河底。最后全身都湿透了,但也总算安全地过河了。

他们继续赶路,又往南走了100多里时,再次遇上了阻碍。这回他们遇到了一堵墙,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这次,南宫无忌不再听其他两个人的意见了,他坚持地说:“我们还是绕道走吧!”

但是左野和焦苕却固执地说:“不行,我们一定要听老师的话,绝不违背。我们一定能无往不胜的。”

于是,焦苕和左野朝着墙撞去,只听见“砰”的一声,两个人猛烈地撞倒在地上。南宫无忌说:“才多走半里路而已,你们干吗不考虑呢?”左野说:“不,我就算死在这里也不后悔,与其违背师命而苟且偷生,不如因为遵从师命而死!”

焦苕也附和地说:“我也是。如果违背老师的话,就是背叛者。”两个人话一说完,便相互搀扶,奋力地往墙上撞去,南宫无忌想挡也挡不住,于是他们两个人就这么撞死在墙上了。

所以说,“教条主义”要不得,不懂得变通的人,只能像这两个“撞南墙”的人一样,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还有些人固执己见,只喜欢听好话,喜欢那些俯首帖耳的人。这就很可怕了。因为一味生活在自己想象的小圈子里,一味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知进退,必然将自己与外在的世界隔绝开来,甚至对立起来。那样的后果很难想象。对自己而言,成就的是狂妄无知、自高自大;对国家而言,则是以天下为一己之私,成就的往往是暴君、贪官污吏。

最后还有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孔子反对的是那些一心只为自己、自尊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沽名钓誉的行为和思想。一个人如果始终以自己为中心的话,那就很难理解和尊重别人,体贴万物自然,那就必然会犯前面三个人的错误。在如此急功近利的情绪下,人们往往会不择手段,于是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之类的把戏便会层出不穷了。因此,孔子在这里谈不要太自我化的问题,就是说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防止由此造成的自私狭隘、偏激固执等错误倾向。

不凭空臆测,不死板教条,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对照一下,这“四毋”,你自己,做到了哪些呢?我们只要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基本上就能避免重复犯人生中的大错了,也就能不断进步,乃至成功了。

第七节枨也欲焉得刚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①者。或对曰:申枨②。子曰:枨也欲③,焉得刚?

【注释】

①刚:刚强。

②申枨(chéng):字周,春秋时鲁国人,精通六艺,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封为“文登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封为先贤。

③欲:贪欲。

【译文】

孔子感慨地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贪欲太多,怎么可能刚强呢?”

【延伸阅读】

林则徐有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初,无欲则刚。有容乃大,出自《尚书》。无欲则刚,出自《论语》。就是孔子所言: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说“无欲则刚”,这话一点都不假。如果我们在某一方面表现有很强烈的欲望,那这种欲望就有可能被别人所利用,成为被攻击的目标。历史上有很多的人都是这样被拖下水,而身败名裂的。

清朝乾隆年间大贪官和珅,官至大学士,想当初招权纳贿,声势显赫,最后却受参劾,被赐死。他在狱中曾作诗感叹怀才误自身,但很显然,把他送上不归路的不是什么“怀才”,而是无限贪欲。

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像个木头人,但是不能有过分的欲望——贪欲。没有贪欲,就可以做到“软硬不吃”,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至大至刚。而一旦有了贪欲,不是“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哪里还有什么刚?

孔子认为贪欲太过强烈的人不免会为私利屈己,所以绝做不到刚。当然历史上,也有许多无欲而刚之人。东汉时的董宣就是一位。

当时董宣任洛阳令。东汉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一奴仆杀了人,在湖阳公主包庇下逍遥法外。

董宣一次拦住公主车驾,命奴仆下车,就地正法。公主便向光武帝申诉。光武帝大怒,召董宣,要用竹板将他打死。董宣说:“陛下今日纵容恶奴杀好人,又如何治理天下?我不需竹板打,请让我自杀。”说完,头撞柱子,血流满面。

光武帝连忙叫宦官拉住他,让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坚持不叩,光武帝就叫宦官强按他的头,董宣两手撑地,就是不低头。光武帝实在没办法,只好作罢。董宣由此得了个“强项令”的美称。

以虎门销烟闻名中外的清朝封疆大吏林则徐,便深谙“无欲自刚”的道理。他以“无欲则刚”为座右铭,做官四十多年,在权力、金钱、美色面前从没有迷失过。他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切勿仰仗乃父的势力。”这也是他处世的准则。他在《自定分析家产书》中说,“田地家产折价三百银有零”,“况目下均无现银可分”,其廉洁之状可见一斑。他终其一生,从未取妾,在高官重臣之中恐怕也是少见的。

像林则徐、董宣这样的人,都可说其“刚”。人类的一切烦恼都源于贪欲,因为贪欲是无限的,而能得到满足的贪欲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一生烦恼不断。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刚”,是因为他们心里没有那么多的贪欲,或者说能克制自己的贪欲。做人不能没有这种“刚”,否则,就不能立于世上。

做官经商,都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怕就怕一开始就在心中膨胀出一个巨大的贪欲,这会使人变得浮躁,而不会脚踏实地赚钱,或者因为贪欲,而不遵守自己的原则,总想着一口气吃个胖子。企业家是不能缺乏实干精神的,任何的怠惰都可能导致经济上的损失。没有天生的百万富豪,要想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亲力亲为,戒贪戒躁,从最基本的做起,经受最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这样,你才能经垒土之末,成千尺高台。

有的人,就是抓住了人性中的贪欲做文章,使得一些人贪小便宜吃大亏,上当受骗,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这样的人,已经失去了“刚”的勇气,“刚”的凭借,只能任由别人,以蝇头小利牵着鼻子走。

每个人为政、经商、求学、生活都有自己的原则。只有克制自己无限膨胀的贪欲,才能做到坚守原则,才能做到“刚”,最终才能成就事业。

我们所应拥有的“刚”,是在大是大非上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的“刚”,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具体对象,都一概犟脾气,一概固执己见,一概认死理、不退让。生活中,与人相处,原则问题,当然应该刚硬坚持,寸步不让,但非原则问题,大可不必“一根筋”、犟到底,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这样做,除了把人际关系搞僵,还会让本可换个方式解决的问题走入死胡同,又有什么好处呢?

刚,没错,但还要会柔,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刚”,什么情况下则需要“柔”。性格刚强的人,要注意避免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骄傲粗暴,固执己见。只有刚柔相济,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敌人是自己。管好自己,天下无敌”。这也与孔子的“克己复礼”的思想相近。克制贪欲才能坚持原则,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第八节中庸之为德

【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①矣乎!民鲜②久矣。

【注释】

①至:最高的。

②鲜:少,缺乏。

【译文】

孔子说:“中庸这种道德,是最高的了,人们缺乏它已经很久了。”

【延伸阅读】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它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一词的,只有这么一条。

宋代的儒士说,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道理。中庸又被理解为中道,中道就是不偏于对立双方的任何一方,使双方保持均衡状态。中庸又称为“中行”,中行是指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人的气质、作风、德行都不偏于一个方面。

中庸是一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状态,并将其概括为“中庸”,这在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本句虽然是《论语》中唯一一次出现过“中庸”的语句,但《论语》中中庸的思想却时时闪现,如孔子评价他的弟子们时说:“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