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红楼梦(青少年四大名著)
19951300000043

第43章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没想到,刚忙完过年的事,凤姐便流产了。在家休养了一个月,不能管理家务,天天都请两三个太医来治疗。王夫人失了膀臂,一人怎能忙得过来?所以有了大事,她就自己决策,而家中琐碎的小事,都让李纨来协助处理。李纨是个大好人,不免放纵了下人。王夫人便叫探春与李纨一起处理事务,又请了宝钗来帮着管事。

这时候正是初春,黛玉又犯了咳嗽的毛病。湘云也因为气候变化病倒了,在蘅芜苑养病,一天到晚不断药。探春和李纨离得远,为了方便,所以二人商议:每天早晨都到园门口南边的三间小花厅上去集合办事,吃过早饭,直到过了正午再各自回房间。众人开始见李纨一个人管事,心中都暗自高兴,认为李纨是个厚道的人,并不会责罚她们,比凤姐好搪塞。见又添了一个探春,也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而且平时也挺平和的,因此都不在意,比凤姐在时懈怠了许多。但三四天后,几件事过手,大家渐渐觉得探春做事精细,丝毫不比凤姐差,只不过是说话温柔、性情柔顺些罢了。因而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连夜里偷着喝酒玩的工夫都没了。”

这天王夫人到锦乡侯府去赴宴,李纨与探春伺候出门后,回到厅上坐了。正喝茶时,见吴新登的媳妇进来说:“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昨天死了。和太太说过了,太太叫回姑娘、奶奶来。”说完,她就垂手站在旁边等着。这时来回话的人很多,都知道赵姨娘是探春的亲生母亲,赵国基是探春的亲舅舅,所以就看这件事她们二人如何处理:若办得妥当,大家就老老实实敬重她们,若稍有不当之处,大家不但不服,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她们。吴新登的媳妇心中已有了主意,要是凤姐在,她早已献殷勤说出许多主意,又查出许多旧例来任凤姐拣择施行。现在她藐视李纨老实、探春是年轻姑娘,所以只说出这一句话来,试她二人有什么主见。

探春问李纨,李纨想了一想,说道:“前儿袭人的母亲死了,听说赏银四十两,也赏她四十两罢了。”吴新登家的听了,忙答应了是,接了对牌就走。探春道:“你先回来。我问你:那几年老太太屋里的几位老姨奶奶,有家里的,也有外头的。家里的要是死了人赏多少,外头的死了人赏多少,你先说两个我们听听。”这一问,吴新登家的都忘了,忙陪笑道:“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赏多少,谁还敢争不成?”探春笑道:“这话是胡闹。依我说,赏一百更好。如果不按惯例,别说你们笑话,明儿也难见你二奶奶。”吴新登家的笑道:“既然这么说,我去查查旧账。”探春笑道:“你办事这么长时间了,还记不得,倒来难为我们。平时你回二奶奶也现查去?还不快找来给我看看。”吴新登家的满面通红,忙转身出来。

一会儿,吴新登家的取了旧账来。探春看到两个家里的赏的都是二十两,两个外头的都赏四十两。还有两个外头的有特殊缘故,一个赏过一百两,一个赏过六十两。探春递给李纨看了,并说:“给她二十两银子。把这账留下,我们细看看。”吴新登家的去了。

这时赵姨娘进来了,李纨探春忙让坐。赵姨娘开口便说道:“这屋里的人都把我的头踩到脚底下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边说边哭起来。探春忙道:“姨娘这话说谁,我不明白。谁踩姨娘的头?说出来我替姨娘出气。”赵姨娘道:“姑娘现在就踩我呢,我告诉谁去!”探春听说,忙站起来,说道:“我可不敢。”李纨也站起来劝。赵姨娘道:“你们请坐下,听我说。我熬油似的熬了这么大年纪,又有你和你兄弟,这会儿连袭人都不如了,我还有什么脸?”探春笑道:“原来为这个!”说着拿账翻给赵姨娘看,又念给她听,说道:“这是祖宗的老规矩,人人都要遵守,难道我能改了吗?如今太太因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务,要是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真是没脸,连姨娘也没脸面!”一说着就流下泪来。赵姨娘无言以对,便说道:“太太疼你,你就更应该照顾照顾我们。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个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现在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儿飞去了!”

探春没听完,就气得脸白气噎,抽抽咽咽地一边哭,一边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那你说吧,环儿出去为什么赵国基都要站起来,又跟着他去上学?他为什么不拿出舅舅的派头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你何必老是来纠缠这件事,就生怕人不知道,故意到处宣扬。也不知道是谁让谁更没脸?幸亏我还明白,要是糊涂不明事理的,早就急了。”李纨急得只管劝。

忽然有人来报:“平儿来了。”赵姨娘这才停了口,忙陪笑让坐道:“你奶奶好些了吗?我正要看看她去,只是没有空儿。”李纨见平儿进来,便问她来做什么。平儿笑道:“奶奶说,赵姨奶奶的兄弟没了,恐怕奶奶和姑娘不知有旧例,要是照惯例,只是二十两。现在就请姑娘考虑着办,再添些也行。”探春擦去泪痕,忙说道:“好好的添什么,谁又是二十四个月生下来的?还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救过主人的命啊?你的主子倒乖巧,让我乱了规矩,她做好人,拿着太太的钱不心疼,乐得做人情。你告诉她,我不敢随便添减。她添是她的恩情,等她身体好了出来,爱怎么添就怎么添。”平儿一来就已明白了一半,现在听了这一番话,就全明白了。她见探春怒气冲冲的,也不敢像平时那样嬉皮笑脸了,只是在一边垂手等着,也不说话。

这时,只见秋纹进来,说要问一问宝玉的月钱和她们的月钱什么时候才能领。平儿与众媳妇忙让她改日再来,又说:“她正要找几件难度大的事情和有头有脸的人开刀,镇压镇压给大家看看。你们何苦先来碰这个钉子。连二奶奶的事,她还要驳回两件呢。”秋纹听了,伸舌笑道:“幸好平姐姐在这里,没臊的一鼻子灰。我赶紧回去告诉她们。”说着,便起身走了。

这些媳妇们都悄悄地议论:“大家省点儿事吧,别玩花花肠子了。连吴大娘刚才都弄得灰头土脸的,咱们又不是什么人物。”自此之后,她们都不敢像原来那样轻慢疏忽了。探春这才消了气,向平儿说:“我有一件大事,早要和你奶奶商议,现在正好想起来。你吃了饭快来。宝姑娘也在这里,咱们四个人商议了,再细细问你奶奶可行不可行。”平儿答应着回去了。

凤姐问平儿为何去了这么长时间,平儿便笑着将刚才的经过细细地说给她听。凤姐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她不错。只可惜命不好,没托生在太太肚里。”平儿笑道:“奶奶也说糊涂话了。她就不是太太生的,难道谁还敢小看她?”凤姐叹道:“你哪里知道,虽然庶出一样,但女儿却比不得男人,将来结婚的时候,就有一种轻狂的人,先要打听姑娘是正出还是庶出,很多人就因为庶出就不要的。其实,别说庶出,就是我们的丫头,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强呢。将来还不知哪个没福气的因为挑挑拣拣误了事;也不知哪个有福气的不挑正出、庶出,把她娶了去啊。”说着,又向平儿笑道:“咱们先别说这些,你吃了饭,快听她要商议什么。这真是给我的机会,我正愁没个膀臂呢。”

平儿陪着凤姐吃过饭后,就往探春这来了。探春说道:“过年时我们去赖大家,你也去了,你看他那小园子和咱们这个比怎么样?”平儿笑道:“还没有咱们这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多了。”探春道:“我和他家女儿说了说闲话儿,谁知那么个园子,除了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之外,有人承包了去,年底还能剩下二百两银子。咱们这园子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两银子的收益。我们不如挑几个本分能干、又懂种园子的老嬷嬷,派她们去料理园子,也不要交承包费,只要求她们每年孝敬些东西就行。这样一来,园子有了专门的人管理,有些东西也不会浪费,老嬷嬷们也可借着这个补贴一下家用,而且可以省了请人照管这些花木的费用。”

宝钗听她一说,笑道:“太好了,这样三年之内都不会挨饿了!”李纨笑道:“好主意。省不省钱的是小事,关键是有人负责料理园子,各司其职,又允许她们去卖钱。谁会不尽职尽责呢。”平儿道:“真是太好了,姑娘应该马上办这件事!”探春道:“话虽这么说,也得回你奶奶一声。我们在这里挑毛病,已经不合适了,都是因为你奶奶是个明白人,我才这样做的。”平儿笑道:“既然这样,我去告诉一声。”说着就去了。一会儿平儿回来,笑着说:“我就说是白走一趟,这样的好事,奶奶怎能不依呢。”探春听了,便命人将园中所有婆子的名单要来,大家商量着大概定了几个。又把她们一齐传来,李纨把事情告诉了她们。众人听了,没有不愿意的。有的包竹山,有的包稻田,有的包花木香草……除了交一定的笋米、钱粮之外,其余的收成都可以自己拿去卖钱。宝钗又让包园子的婆子拿出点钱来,分给其他不包园子的当差人,免得惹人妒忌,生出是非。婆子们都连连称是。那些没得到管地的人听到每年终可以无故分钱,也都欢喜异常。

[太岁]

古代传说中年、月、日、时由四位神祇掌管,称“四值功曹”。太岁即是值年神。太岁为木星,一说为一种肉芝,有“太岁之神在地,其上不得动土”的说法,所以此处称“镇山太岁”。

[对牌]

用竹、木等制成,上写号码,中劈两半,作为一种信物。用于在家族中支取物品。

[花花肠子]比喻奸诈的计谋或有奸诈心计之人。

[庶出]

偏房侧室所生的孩子,与正妻所生嫡出相对。

人物谱:

贾探春

贾探春,贾宝玉的庶出妹妹,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与贾环同母,排行为贾府三小姐。她也是海棠诗社的发起者,别号蕉下客,居于大观园中的秋爽斋。

探春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敢说敢为、办事练达。她最出色的表演是在凤姐患病期间,治理大观园,兴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再是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无理取闹,要搜她的身,她无所畏惧,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表现出决断果敢的气概。

她为人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