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122

第122章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4)

③对已发生炭疽病的牛场,应立即隔离封锁,并向上级报告疫情;对患炭疽病的奶牛连同排泄物、褥草及残存饲料集中焚烧或深埋;对被污染的场地,如牛棚、运动场、食槽及其他用具等,可用10%漂白粉或5%火碱水杀菌消毒;全场牛要逐头测温,凡体温高者要及时隔离观察并用抗炭疽血清和青霉素进行治疗。对与病牛同棚饲养或所有接触过的牛,要先注射抗炭疽血清,每头牛100~200毫升,过8~12天再注射炭疽芽孢苗免疫。疫区工作人员要注意自身防护,及时注射疫苗,以防感染。解除封锁必须在最后一头病牛处理或痊愈后14天,并经彻底消毒,报请上级批准。

四、副结核病

本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牛的一种多种动物共患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上以顽固性腹泻、极度消瘦和肠黏膜增厚形成皱襞为特征。在我国,此病被列为二类疫病。

1.流行特点

病牛及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哺乳期犊牛最易感,绝大多数感染后造成永久性排菌或发病。潜伏期长达6~12个月,甚至更长,犊牛往往2~5岁时才表现临床症状。特别是开始怀孕、分娩以及泌乳时,易出现临床症状;高产奶牛的症状较低产母牛严重。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胎儿也可能经子宫内感染。本病多呈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常见于春秋两季发生。妊娠、分娩、寄生虫病、饲养管理不当、长途运输等是本病发生的诱因。

2.症状

病牛初期呈间歇性腹泻,排稀薄而带恶臭的粪便,三大指标正常;后期为持续性腹泻,呈喷射状排出水样稀粪,混有多量气泡和小而硬的粪块,有时带有血丝,病畜食欲减退、贫血、消瘦、后躯形成“狭尻冶,泌乳下降,胸垂和腹下等处出现水肿。一般经3~4个月,有的拖至半年到2年,终因高度衰弱而亡。

3.副结核变态反应诊断

将牛副结核菌素在牛颈部皮内注射0.1毫升,经过72小时后观察,注射部位红肿皮厚差逸4毫米时,判为阳性;皮厚差逸2毫米的,判为可疑。若按口岸检疫标准,则皮厚差逸2毫米的也判为阳性。

4.剖检诊断

对病死牛剖检可见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前段的肠壁比正常增厚5~20倍。形成坚实而纵横交错的皱褶,很像脑回样,黏膜呈黄白色或灰黄色,附有黏液。肠浆膜下淋巴管和肠系膜淋巴管肿胀、变粗。

根据这些特殊的病理变化,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5.鉴别诊断

①肠结核特征为肠黏膜溃疡和肠系膜淋巴结干酪化。

②沙门氏菌病主要为急性、出血性肠炎。

③冬痢稀便呈棕黑色,常伴有血液和血凝块。

④寄生虫可经粪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