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19950800000121

第121章 奶牛常见病的种类与防治(3)

5.防疫

本病没有治疗办法,主要是进行防疫。首先,加强海关检疫,禁止从发病的国家和地区进口活牛,包括胚胎、冷冻精液和饲料等。

其次,禁止使用由反刍动物加工制成的蛋白饲料添加喂牛。第三,发现疫情要及时向上级报告,严格封锁疫区;追踪调查病牛来源和发生原因,强迫扑杀全部牛只,并进行焚烧处理;对疫区进行全面消毒,长期观察。第四,人的克雅病预防,主要是不吃被原病毒污染的病死牛肉;现场工作人员要防止外伤感染。

三、炭疽病

本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高热、黏膜发绀、天然孔出血、血凝不良为特征。在我国,此病被列为二类疫病。

1.流行特点

本病在畜群中多为散发,流行性炭疽较少见。但发病后蔓延比较迅速。本病主要在夏季雨后发生。在发生过炭疽病的地区,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可以生存二三十年。因此,如不进行预防注射,就有可能年年发病。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天然孔流出的血液中含有大量病菌,是危险的传染源。人及各种家畜均易感染,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潜伏期1~5天,有的长达14天。

2.症状

牛患炭疽病多为最急性,病势凶猛,突然发病,狂叫,蹦跳倒地,呼吸困难,黏膜为紫色,肌肉发抖,口鼻流出混有血液的泡沫,肛门和尿道孔流出不凝固的黑红色血液,约数小时内死亡。急性病例,体温升高至39~42℃,呼吸困难,脉搏弱而快,黏膜上有出血点,粪尿带血,部分病畜在颈、胸及外阴部发生水肿。多数于发病后2~5天内死亡。

3.细菌学检查

可疑炭疽的病例严禁剖检,可取耳静脉血或水肿液制成抹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镜检,如发现具有典型的淡红色夹膜、菌端平整的粗大杆菌,即可确诊。

4.鉴别诊断

①急性中毒体温不高,有中毒史。

②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症)常无血凝不良现象,镜检有两极着色的巴氏杆菌。

③气肿疽(黑腿病)是在肌肉丰满处有气性肿胀,取水肿液镜检,无夹膜但中央有梭形芽孢的粗大杆菌。

④焦虫病血红蛋白尿,血液镜检可见虫体,用专用杀虫药治疗有效。

5.防疫

①在我国,每年春季都要定期给牛预防接种炭疽域号芽孢苗或无毒炭疽芽孢苗,并做好牛场防疫消毒工作。

②对不明原因的病死牛,未经实验室检验不能剖检,也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