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植物知识
19936800000059

第59章 西洋参漫话

本书前文已介绍过中国产的人参。这里说的西洋参,它与人参同属五加科,人参属,可以说是两兄弟,不过西洋参与人参有所不同。

西洋参名出《本草纲目拾遗》。《本草从新》称为西洋人参,又名花旗参。顾名思义,西洋参非中国原产,而是外国来的,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现在中国已安家落户。西洋参植株样子似人参,但西洋参的总花梗短些,小叶倒卵形,较短,先端尖锐,小叶边缘有粗锯齿等而与人参可区别。

西洋参的根入药,在药效上与人参差别较大,总的说西洋参性寒,有养阴补气、降压、解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盛,因此中医常用于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萎等症。根据化学分析,西洋参所含的人参二醇皂甙的Rb1高于人参的含量,而西洋参三醇型的Rb1低于人参。中国使用西洋参入药大约在18世纪初期,《本草纲目拾遗》是最早记载西洋参的药书。该书刊于1765年,距今已200多年了。中国现已广泛栽培。

西洋参的发现是有趣的。1701年,法国耶稣会士杜德美来中国,奉康熙皇帝之命参加全国大地测量,1709年他到长白山一带,接触到了人参,亲自服用了人参,对其药效有了经验。1711年,他就把对人参的所见描绘了一幅人参图,寄去法国耶稣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引起了欧洲人极大的兴趣。杜德美推断人参或许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一带也有,因为那里的纬度为北纬39°~40°,那里和中国的长白山一带地理环境条件差不多。1715年,法国耶稣会士拉菲陶去加拿大魁北克一带寻找人参,因他读过杜德美发表在《耶稣会士通信集》上的关于人参的长信,引起了他对人参的兴趣。在当地土著印第安人的帮助下,他终于发现了人参,看样子和中国长白山的人参差不多,这实际就是今天的西洋参。1718年他宣布了这一发现。西方人知道中国奉人参为神药,价格昂贵,因此就把西洋参作为商品输进中国,当时最大的西洋参集散地是中国的广州。此后西洋参在欧洲也受到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