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康熙教子
19932400000003

第3章 治学(2)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社会需要懂理论,能实干的人才。在学习或教育孩子的学习时,都要注意,既能动脑,又能动手,二者不能偏一,要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几百年前的康熙帝就注意到了这些,他教育孩子“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的确,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的根本。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一位清华中文系的毕业生说道:“赵括之所以失败,不在于他没有指挥作战的能力,而在于他没有真刀实枪地上过战场。纸上谈兵能力虽强,如果没有实践经验,那也难以决胜千里。”

古代思想家认为,知的目的是为了行,但要行,必须有知。关于二者的关系,朱熹说得明白:“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正因为“行为重”,所以先哲们提倡“重行”。如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说多做少为耻。荀子也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也就是说,“行之”是闻、见、知的最后归宿。

我国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高宗绍兴年间参加礼部考试,考取第一名。秦桧的孙子同科考试,考为第二。因此,陆游遭到秦桧的排斥。孝宗即位,他才时来运转,赐进士出身。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隐居家乡。他有六子一女。

陆游一生是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度过的。面对金兵的南下,宋朝的山河为金人所占有,他心急如焚。他对朝中以秦桧为代表的投降派恨之入骨。为此,他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做学问是很努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候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他对儿子说:现在我已老了,可你们正是读书的好时机,要刻苦攻读,莫失良机,希望你们一定牢记我的劝告。他还说,读书做学问,最要紧的是学以致用,身体力行。他不仅要求自己“善言座铭要躬行”,更告诫子孙“学贵身行道”、“字字微言要力行”。

古往今来,先哲们教子知行合一的事例是非常多的,46岁的李时珍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这位明朝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取得的成功,是个人努力和父亲李月池精心教导的结果。

李时珍是中国湖北蕲州人。蕲州是个出产草药的地方,李时珍的父亲是医生,他从小就对自然界产生了兴趣,常跟随父亲到山里采药,回到家中进行炮制。但是,当时的医生社会地位低下。父亲很想让李时珍走读书做官的道路。

1531年,十四岁的李时珍考中了秀才,后来他又考了三次举人,没有考取,于是向父亲提出立志行医。父亲考虑再三,看到儿子态度坚决,就答应下来。从此,李时珍继承父业,钻研医学,为贫民治病。为了做一个称职的医生,李时珍经常访问渔夫、猎户、樵夫、农民和药户,收集了很多民间治病的偏方,他还仔细观察,反复实验,对各种药物的形态性质有了深刻的了解。

父亲李月池是当地著名的医生,他先指导儿子有系统地攻读《内经》、《伤寒论》等古典药书,直到李时珍24岁,才正式跟着行医。父亲告诉他:“熟读王叔和(晋代著名医学家,《脉经》作者),不如临症多。”就是说,学医光装一肚子药书是不够的,必须多接触病人,积累临床经验,才能有成就。李时珍遵照父亲教导,认真行医看病,并在实践中验证书本上的理论。他善于学习前人经验,吸取民间验方;他兼施博用,外治、内服并举,曾治好许多疑难杂症。父子俩的医道,受到了群众的热情称赞,名气也越来越大。

李时珍并不满足已有的成就。他在勤奋读书和行医实践中,发现历代的《本草》书都有缺陷,或品种不全,或谬误较多,或分类不当。从35岁开始,李时珍立志重修《本草》,父亲非常支持儿子的这一举动,并告诉他,实地调查,比书上写的更真实;对于药书中的疑难问题,不能“唯据纸上猜度”。在父亲的鼓励下,李时珍把后半生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修订《本草》之中。

李时珍为了编写新的药典,翻阅了八百余家的医学著作和其它古代书籍,他结合人自己平时搜集的资料,对编写的药典进行三次重大的修改。在写书过程中,他动员了全家的力量,儿子,孙子和他的学生都参加了校对、抄写和绘图等工作。经过将近三十年的努力,1578年,李时珍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共一百九十多万字,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五十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载入药方一万一千多个。可以说,这部52卷巨著的完成,是李时珍在父亲支持下,辛辛苦苦,切身知行的劳动结晶。

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毕竟是间接的、模糊的。如果仅掌握了一些书本理论,却不去用实际行动与亲身体会验证一下,那么原来钻研到的原理,就没有落脚之处,那就白白浪费了治学的功夫。只有联系实际,经过实践检验,知识才能变得清晰、实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一日之力,一日之效

康熙教子经

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至近至易,即今便可用力;至急至切,即今便当用力。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至有所疑,寻人问难,则长进通达,自不可量。若即令全不用力,蹉过少壮时光,即使他日得圣贤而师之,亦未必能有益也。

译文

治学的功效并不是与日用百事毫无关系,约束自身就要在言谈行为之中谨慎从事,在自己家中就要尊敬亲近亲长,要研究道理,就要读书、讲论道义最最切近平易的事,现在就可以下功夫用心做;最最急迫紧要的事,现在就应当全力以赴用一天的心力,就有一天的功效。遇到有疑难的事,向人探询请教,就会增长知识,通达事理,所得到的,自然不可限量。假如现在一点也不用力去做,荒废了青少年时光,即便以后有圣贤为他做老师,也未必能够挽回,或是收到更大的好处。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智慧是一步一步增加的,甚至灵感也是一层一层孕育而来的。每日用工,滴水可以穿石,集腋可以成裘。只要持之以恒,大功可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人类的所有知识都是不断积累的结果。人类的学习史告诉我们,人类早期只能掌握简单的适应生存环境的经验结构。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不断的实践,人类又慢慢掌握了利用环境的知识。比如,利用山洞御寒,使用天然火取暖、熟食等。随着人类食物结构的变化,脑容量增加,认识世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开始找到了改造世界的方法,形成了新的经验系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人类的经验知识不断得到充实,内容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蒋士铨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外出谋生。他的母亲钟令嘉知书达礼,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承担起了治家教子的重担。其母望子成才心切,在他还只有四岁的时候,便每天让他认字十余,日日不辍。母亲开始教他儒家经典《四书》,每天二三句到五六句。考虑到儿子年幼握不住笔,她就把竹枝削成丝,然后折断,做成点、横、撇、竖等笔画,用来组合成字。士铨坐在母亲膝盖上,学会一个字,就拆去,每天认10个字。到第二天,母亲叫他用竹丝组合头天学会的字,直到没有差错为止。到6岁时,才开始用毛笔写字。

母亲教儿子读书时,常是一边手摇纺车,一边口读词句,儿子跟着吟诵,读书声和纺线声一唱一和。有时士铨偷懒不耐烦,钟令嘉忍不住打他几下,把儿抱在怀中哭着说:“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士铨又流着泪继续读。

蒋士铨到了9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学《诗经》、《礼记》、《周易》,先读后背,直到每一篇都能熟练背诵。有空闲的时间,母亲就抄录唐、宋诗人的诗篇。

蒋士铨的母亲在病中也不忘时时鼓励儿子,蒋士铨看着母亲痛苦的样子,问道:“你心里有什么烦闷的事吗?”“有啊!”“那,怎样才能给您宽宽心呢?”母亲沉思了片刻,答道:“你给娘背诵几篇所读的书,或许能够使我高兴起来。”于是,蒋士铨就在母亲的床边声音朗朗地背诵起来。听到儿子对所读文章掌握得如此熟练,母亲禁不住微笑了。她说:“听到你的读书声,我的病好多啦!”做儿子的心里就更高兴了,因为他为母亲分了忧。

一直到儿子成人,结婚,钟令嘉丝毫都没有放松对蒋士铨的学习指导,深夜课读仍是常事。

母亲的心血没有白费,蒋士铨的学问非常全面而扎实。他24岁中了进士,后来官至翰林院编修。由于他博学多才,慷慨侠义,因此与诗人袁枚、史学家赵翼齐名,被世人称为“江右三大家”。

如果把所有的知识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么我们通过每天了解它的一个部分才能逐渐了解它。事实上,我们是永远都无法完整地了解知识这个复杂的系统的,但是通过慢慢的积累,我们能掌握好它的一个个部件。知识的高峰需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攀登。在这座大山前,没有缆车,没有直升机,我们只能徒步攀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升。

当然,在积累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纯粹的堆砌式的积累是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的,我们应该要把积累的知识,通过思考,融会贯通,最终成为己用。

学而日新,必有所成

康熙教子经

为学之功有三等焉:汲汲然者,上也;悠悠然者,次也;懵懵然者,又其次也。然而懵懵者非不向学,心未达也、诱而达之,安知懵懵者之不为汲汲也。惟悠悠者最为害道,因循苟且,一暴十寒,以至皓首没世,亦犹夫人而已。古之圣人进修贵勇,如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岂有瞬息悠悠之意哉!孔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盖深悯学者之悠悠,而冀其奋然用力也。学而能日新,则缉熙不已,造次无忘,旧习渐渐而消,至趣循循而入,欲罢不能,莫知所以然而然。故诗人美汤曰:“圣敬日跻也。”

译文

治学的功夫有三个层次:主动好学的是上等,悠闲自在的为中等,茫无头绪的是下等。属于下等的也并不是不向往学习,而是他们的内心还不清楚什么是学习,只要引导使他们明白,怎么知道茫无头绪的人就不会成为迫切向学的人呢?只有悠闲自在的态度学习的人对学道最为不利,做事马虎守旧,得过且过,一曝十寒,他们对治学总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摆出与普通人相同的姿态。古代圣人进修学业,贵在积极进取、创新,如商汤的《盘铭》上说:“苟如日日更新,更要日日更新,又要再日日更新。”这其中哪隐藏着一丝一毫懒散懈怠的意思呢!孔子说:“有谁能在某一天把他的能力用于仁德呢?”这是深深怜悯那些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的人,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话。学习而且能够在每一天中都有收获,有进步,那么就会出现辉煌光明的景象,即便由于时间匆忙也会使学过的记住不忘,而以前的不良习惯也会逐渐抛弃,学习的势头也趋向循序渐进,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想停止学习也很难办到,自己很自然地继续学习了。所以诗人赞美商汤说:“圣人是一天一天在进步啊。”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一个人要想不断进步,就意味着不断地获得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而要使子女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

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满足自己精神和生理需要的过程。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高级需要是互助尊重、自尊和创造成就的自我实现,孩子和大人一样都有这种强烈的需要。表扬和鼓励是满足这种需要的好方法。

人在受到表扬和鼓励时劲头最大。用行为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表扬属于激励因素,可以使孩子满足和积极向上,不断进步。即使表扬和激励的方法不是很准确,一般也不会使孩子产生不满和消极的情绪。指责、批评做得再好也只能起到没有不满和不产生消极情绪的作用。如果指责、批评的方法和内有容稍有不当,则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消极情绪。所以,我们要少用指责、批评的方法。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

人最难的就是认识自己,孩子更是如此,而表扬、鼓励是帮孩子认识自己优点和长处的重要方法。孩子认识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就会有意识地长期保持下去,形成自发的热情,稳定的习惯。

有一个9岁的男孩,因为在学校里经常打别的孩子,所以是个操行不及格的问题儿童。母亲带着他进行心理咨询后,孩子的表现有所好转。从前每月平均打人10次,现在每月只犯两三次,可是他仍然没有得到母亲期望的分数。老师向男孩的母亲解释道:“我不得不给他一个不及格,因为他又一次在操场上打人。”

老师这样做好像对孩子说:“只有当你不再打任何人之后,我才能给你好的操行分数。”他完全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他没有对孩子朝向目标的缓慢进步给予丝毫奖励。

无论孩子正在学什么,阅读、骑三轮脚踏车、奏乐器、培养较佳礼貌或不再打人等等任何一样,我们都应该对他努力迈出的每一步予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