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巨大的奖励并不是来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敬业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期望伸张自己的生命意志。生命的本质就是激昂向上,充满创造冲动的意志。与诚实、能干、友善、淳朴等比起来,那些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成功人士,身上具有一种更加难能可贵的品质,那就是敬业。
慎重持敬,谨终如始
康熙教子经
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慎重者,敬也。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必谨终如始,慎修思永,习而安焉,自无废事。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人所谓敬以直内也。《礼记》篇首以“毋不敬”冠之,圣人一言,至理备焉。
译文
对于天下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不可掉以轻心,即便是简单、容易做成的事情,也应当采取慎重的态度。慎重,就是所谓的“敬”。在没有事的时候,用“敬”来约束自己的操行。在有事的时候,以“敬”心去应付一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始终如一,谨慎小心,坚持谨慎持重、从长计议的做事原则,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就能减少或避免出现错误。
因此说,一个人心中如果有了“敬”意,身心就会处在一种厚重、澄清的状态之中。把“敬”放在心上,就如同主人在家,就可以很自然地整理好家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敬”能够使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正直的含义。《礼记》一开篇就以“毋不敬”开头,圣人的这一句话,很有道理。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做事,贵在持之以恒。许多一生没有取得什么成就的人,并不全是没有理想的,在拥有理想的人当中,失败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做事虎头蛇尾。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呢?孩子的毅力与耐性都相当差,做事更少有圆满结局,多是半途而废。康熙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事要谨小慎微,其实强调的也正是做事的态度。
许多有所作为的人,在工作中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谨慎的态度。
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梁思成总是站在教学第一线。解放后他担负着十分繁重的行政工作,他仍然坚持亲自教课。梁思成对工作十分认真,他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他除了讲授中、外建筑史外,还经常给刚进大学的学生讲“建筑概论”,担任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梁思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每一个清华人。
梁思成在古建筑研究中坚持的严谨学风也贯穿在他的教育工作中。审阅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他都是逐句修改,从内容到错别字,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为了培养学生有高水平的绘图本领,甚至从怎样用刀削铅笔讲起;教会学生怎样用手握笔,怎样画线,画线时铅笔怎样在手中转动以保持线条粗细均匀。梁思成不仅自己做到而且也要求教师和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能随手勾画出这些建筑的形状,和记住它们建筑的时期。
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周恩来在怀仁堂开会时,问到明清故宫建造于何时,梁思成当即准确回答:“开始兴建于明永乐四年即公元1406年,完成于1420年。”
梁思成不仅培养学生的高超技艺,同时也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反对少数艺术家不修边幅的那种散漫习气。梁思成多次强调,作为一个建筑师要对一个工程负责,必须要有严格和科学的工作作风。梁思成要求学生们的每一张设计图纸都要制图清楚,尺寸准确,连字体大小都要按不同等级的规定,文字与图分布均匀,干净利索,一目了然。当制图完毕后,仪器需擦洗干净,文具归放在原位,这些也都是一名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梁思成在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时,他亲自请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教师们。这些教师的经历和特长,以及脾气性格都不相同。有的擅长设计,有的则专攻历史,有的爱好外文,有的长于画画;有人脾气温顺,有人却耿直怪僻。梁思成不拘一格,尊重并发挥各人所长。
有一位教美术的教授,精通业务,但脾气倔直,见到他不满意的人和事就要直言批评,不留情面,不管你是学者还是长者,是领导还是教授,因此得罪过不少人。这位教美术的教授,长此以往,自己的工作都难保了。对于清华,会不会聘请他呢?梁思成毫不犹豫,并且公开宣布:“只要他工作好,我让他三分。”
脚踏实地、严谨、谦逊,没有这些品质,就不可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成功人士正因为这种学风,才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从何而来,这就需要父母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和引导。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营造安静的环境
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尽量为孩子营造一种安静的环境。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也不要让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听音乐。同时,在孩子的房间里,尽量少放杂物,尤其是那些抓起来就能玩的东西,以免孩子分心。如果外面很吵闹,最好关上窗户,以免孩子总是走神。
进行合理的奖励与惩罚
如果无论家长采取何种方法,都不能使孩子专注地完成某件事情,就应该严厉地惩罚他,责令他马上安静下来,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做好。如果孩子能够听从家长的教导,立即安静下来,即使是几分钟的时候,父母也要抓住时机给予表扬和鼓励。
与孩子做“我是木头人”的游戏
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着或站着,睁大双眼,屏住呼吸。如果谁先动了,或者谁先眨了眼睛,就要受到对方的惩罚。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唱“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的儿歌,当唱到“不许说话不许动”的时候,就要求双方同时停止一切活动,包括挠耳朵或挖鼻子,如果谁先违反了游戏规则,就要接受适当处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做事严谨、耐心的习惯。
防微杜渐,预其未萌
康熙教子经
凡理大小事务,皆当一体留心。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止,必至于不可杜也。
译文
做任何事情,都应当小心谨慎。古人所说的“防微杜渐”的含义,就是指无论什么事情,即使很小,如果在它显露端倪或刚刚发生的时候不加以防范,小问题就一定会恶化,形成严重的问题;如果在它逐渐发展变化的时候,仍然不加以防范,那么,就必定会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防微杜渐的意思是: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应该小心谨慎。最好将问题在萌芽状态时就处理掉。不要等到问题十分严重了,再想办法解决处理,那样会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战国时期,我国有位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名字叫扁鹊。扁鹊精通各科医学,尤其擅长诊脉和针灸。
扁鹊时常去各个村子里巡诊。有一次,他来到了某个村子巡诊,恰巧遇到一群人抬着一个壮年人准备下葬。原来这个壮年人刚刚得了一场急病“死”了。
医生的职业道德驱使扁鹊停了下来,他仔细地看了看死者的瞳孔,又伸手在他胸口处摸了一下,然后站起身来,对那些哭丧的人们说:
“大家都不要哭了,这个年轻人并没有死,还有救活的可能!”
人们听了,既高兴,又疑惑,不解地望着这位陌生人。
扁鹊不慌不忙地掏出石针在“死”人穴位上扎了几针,然后又用艾篙给病人薰了几个穴位。
果然,过了不久,那个病人眼皮动了动,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声。扁鹊见病人已经苏醒过来,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留下几剂药方就抽身走了。
那位病人在服用了扁鹊的汤药后终于捡回一条性命,扁鹊有起死回生之力的说法也就传播开来了。
扁鹊仍然四处巡游,医治病人。有一天,他巡游到蔡国,蔡桓公听说扁鹊医术超人,破例召见了他。
扁鹊抬起头看了看蔡桓公,不仔细看,只能看到他精力充沛,双目有神。但仔细一看,就发现他的身体已埋下了疾病的根子。于是对他说:“大王,据我观察,现在你已经染上了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恐怕有后顾之忧啊!”
蔡桓公听后,哈哈大笑:
“扁鹊大夫,你未免也太会开玩笑了吧?我每天三餐饮食正常,处理国政游刃有余,全身上下没有丝毫不舒服的感觉,怎么会有疾病呢?”
扁鹊觉得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的话,多说也无益。于是,就告辞出来走了。
蔡桓公若有所思地对左右侍奉的人说: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这样,就能够显示自己医术的高明,我才不会轻易上当呢。”
过了一段时间,扁鹊主动来拜访蔡桓公,顺便又劝他治病,但蔡桓公更加确定对医生的评价,“的确,爱给无病之人治病!”于是,蔡桓公对扁鹊的劝告,置之不理。
又过了几天,蔡桓公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回想起扁鹊的话,似乎又有一些道理,便命人前去请扁鹊入宫。
扁鹊见到蔡桓公,把他上下打量了几眼之后,什么话也没说调头就走了。
蔡桓公不明白扁鹊是什么意思,派人拦住扁鹊问个究竟。
扁鹊惋惜地说:
“我第一次见到大王的时候,大王的疾病仅在皮肉之间,吃点药就可以康复了。第二次见到大王的时候,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肺腑之中,已经有些严重,但是用针灸的方法也可以根治。这次我看大王,他的疾病已经蔓延到了膏肓之间,汤药和针灸都不能奏效,即使神仙下凡也无能为力了啊!”
过了不久,蔡桓公的病情迅速加剧,不治身亡了。
扁鹊的医术高明,当与蔡桓公一见面就看出了蔡桓公感染了疾病,可是蔡桓公不相信自己生病的事实;扁鹊也很有医德,当被蔡桓公拒绝救医后,他再次入宫,劝其就医,遗憾的是蔡桓公仍然不肯救医。过了一段时日,蔡桓公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可是这个时候,扁鹊也无法医治他的病了。
俗话说,有病早求医。不要等到病情恶化了,再去治疗。蔡桓公讳疾忌医的故事,后人就应引以为戒。康熙教育孩子:“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妨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止,必至于不可杜也。”我们后世人也当引以为戒。
事无巨细,不可懈慢
康熙教子经
顷因刑部汇题内有一字错误,朕以阃笔改正发出。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览,外人谓朕未必通览,每多疏忽。故朕于一应本章,见有错字,必行改正;翻译不堪者,亦改削之。当用兵时,一日三四百本章,朕悉亲览无遗。今一日中仅览四五十本而已,览之何难?一切事务,总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
译文
近来,由于刑部呈上来的公文中有一个字错了,我就用红笔加以改正并颁发下去。各部、各院的奏折、奏本等我都一一通读过,下面的人以为我未必能够做到通览,所以,他们不够细心,时时会出现漏洞之处。为此,我在所看的全部奏章中,一旦发现有错别字出现,就加以改正;那些翻译极差的文字,也加以删改。
当年,国家有战事时,每天送上来的奏章、奏本有三四百件之多,我都一一通览,没有漏掉一个。现在,一天之中送上来的奏章等不过四五十件而已,通览它们又有什么困难呢?做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不能有一点懈怠、拖延的念头。
成功教子黄金法则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学做人,学做事,是孩子人生之路自始至终都要学的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无数成功人士的经验证明: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终身受用。而父母在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孩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直接看法。
中国有句古语:“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小的疏忽和损失都有可能发展成大的漏洞。失败往往隐藏在我们行事过程之中,并不是在失败的结果中。
里奇蒙德伯爵亨利带领的军队正迎面扑来,国王理查三世准备拚死一战,因为这场战斗将决定谁统治英国。
战斗进行的当天早上,理查派一个马夫去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战马。
“快点给它钉掌,”马夫对铁匠说,“国王希望骑着打头阵。”
“你得等等,”铁匠回答说,“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固然很重要,可是我必须找点合适的铁片来。”
“我等不及了,国王的敌人正在推进,我们必须马上迎战,你能用什么就用什么吧。”
铁匠埋头干活。他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四个马掌,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钉了三个掌后,他发现没有足够的钉子来钉第四个掌了。
“我需要一两颗钉子,得需要点时间砸出两个。否则不能像其它掌那样牢固。”铁匠说。
“能挂住就行了,抓紧时间吧,要不国王会生气的。”
在马夫的催促下,铁匠凑合着把铁掌钉在马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