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养生智慧
19932200000011

第11章 治病不如防病(1)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上医医未病,中医医将病,下医医既病”。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医学《医心方》。其涵义是:未生病前,就预防疾病发生,称为上医;身体稍有不舒服时就治疗,称为中医;等到病灶严重时才治疗,称为下医。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界对真正的中医高手的要求,中医学理论认为生命曲线的公式是未病——欲病——已病。已病就是已经发生了疾病,积极防治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如果人们对于什么是未病、什么是欲病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则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中医“未病”一词由来已久,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论》。所谓“未病”,是指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其范围也有所扩充。含义大致有三:一是未病先防,二是即病防变,三是已病早治。

未病即健康。人体要维持健康的状态,达到延年益寿的境界,除了躯体的完整和健全外,还包括心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的正常。这种状态,中医称为“阴阳平和”,即属于未病的范畴。

表面上看似健康的人,突发重病,而且难以回生,这绝不是偶然的,潜伏在体内的变化,往往被人们忽视了。这种状况在我们的亲朋好友中间常有发生,惊讶之余深思一下,这实质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

“欲病”之说,源于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论诊候第四》,在书中记载:“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意思是说从事医生职业的人,最好的医生善于在人们身体健康之时担心生病,注重养生,保持健康。中等水平的医生要善于抓住将要生病而还没有发生疾病之时,担心疾病的发生而注重欲病早调,避免疾病的发生。一般水平的医生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然而待疾病发生了才诊治就困难了。

欲病之病,正如孙思邈所说:“凡人有不少苦似不如平常,即须早道,若隐忍不治,希望自差,须臾之间,以成痼疾(《千金要方》)。”意思是说很多人的痛苦在于身体不适,精神和体力今不如昔,一定及早了解养生的方法,尽快调理,避免疾病的困扰。如果勉强忍受不进行调理,自认为可以自愈,过不了很久,就发展为顽固之疾了。这种侥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屡见不鲜。欲病之病,在外表上虽然有不适的症状表现,仅仅是“苦似不如平常”,医生又不足以诊断为某一种疾病。西医所说的亚健康的概念也是如此,全身不适,勉强坚持工作,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又都未见异常。欲病之病,实质是人体处于未病与已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人为什么会生病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给疾病提供了有机可乘的环境,具体来说: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其中,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据,邪气的侵害是疾病存在的重要条件。

精神调养让你更健康

精神调养,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态好就能不生病

嗜欲太过,则伤心神而损健康;只有清心寡欲,淡薄名利,才能思想宁静,正气存内,百病不生。二是要做到乐观愉快,心情舒畅。一般而论,人的一生不可能没有忧患,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或衣食无着,或工作不顺利等等,而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则应泰然处之,做到“心安而不惧”,一方面要打起精神努力争取,另一方面又不要过于追求,要想得开,看得远,常知足,经常保持乐观愉快,心情舒畅,以免劳心伤神,导致疾病。此外,通过静功锻炼修养身心,也可以达到调摄精神的目的。

2.调和情志是防病的良方

调和情志是指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不良的情绪加以调摄。中医认为,七情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对人体无害。但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则会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和耐受程度,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阴阳失去平衡协调,从而影响人体的体质,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故中医把七情太过视为重要的致病因素,而历代医家则把调摄情志看作养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一般认为,调摄情志应做到和喜怒,少忧思,避惊恐,对于已产生的七情波动,则应通过调节自己的感情,运用节制、疏泄和转移等方法,不断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如遇到可怒之事,则用理智节制情感上的冲动,或离开出事地点,找情投意合之人倾诉感情;若遇到不幸之事,心中悲哀,可痛哭一场,以减少心理压力;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心中烦闷,可听听音乐,或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以排解忧愁等。

3.四气调神

即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通过调节人体的起居活动,以达到调养精神的方法。《素问·四气调神论》对此曾做了专篇论述,指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体为了适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萌生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披)发缓形”,通过舒展形体,生发机体阳气,达到舒畅精神情志的目的。“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体为了适应夏天阳气旺盛、万物繁茂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通过排泄汗液,疏泄机体阳气,达到调畅精神情志的目的。“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人体为了适应秋天气候肃杀、万物成熟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通过谨慎起居,收敛机体阳气,达到保养精神情志的目的。“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人体为了适应冬天气候寒冷、万物闭藏的特点,在起居上则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通过保暖形体,谧藏机体阳气,达到静养精神情志的目的。古人“四气调神”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人体生物钟的研究证实,人体的生理随四时季节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节律,若能按照人体节律进行精神形体的调养,则能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饮食也能让你不生病

人体出生后,饮食是摄取营养、化生气血、维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但饮食必须节制,五味必须调和,各种食品必须合理搭配,才能全面发挥营养人体的作用,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把“饮食有节”视为“形与神俱”的重要因素之一。饮食调养主要应从节制饮食、调和五味和搭配食品三个方面着手。

1.节制饮食

节制饮食是指做到饮食定时、定量,冷热适宜。定时主要是指一日三餐要有固定的时间规律,如早餐宜在日出后,中餐宜在日午时,晚餐宜在日落前。如过早过晚,或中间间隔过短过长,都会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长此以久,必然导致体质衰弱,正气亏虚,损害人体的健康。定量主要是指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摄取适当数量的饮食,不要过饥过饱。一般地说,男女老少、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饮食物的需求是不同的,故应因人制宜,但总以适度略少为佳。因为过少则气血化源不足,日久体质必弱;过多则伤食难化,日久脾胃必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关于饮食冷热问题,亦以适中为宜,不可过冷过热。尤其是冬夏季节,饮食的寒热更需注意,以免损伤肠胃引起疾病。

2.调和五味

调和五味是指使用酸苦甘辛咸五味食品不宜过偏。中医认为,五味对人体的脏腑气血各有所补,亦各有所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生气通天论》则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殃)。”可见,五味调和,能够补益脏腑,滋养气血,使体质增强;而五味过偏,则能破坏脏腑气血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使体质衰弱。

3.搭配食品

搭配食品是指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合理调配。中医认为,食物的种类不同,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只有进行合理搭配,才能使人体得到全面营养,以满足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不仅认识到不同食品的各自作用,而且肯定了食品相互搭配的重要性,即能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一般认为,人类的食品应以五谷为主,故称“主食”,而以肉、菜、果、蛋为辅,故称“副食”。就副食而论,古人多主张宜清淡,忌肥腻。可见,饮食清淡能够增强体质,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而过食肥腻则易助湿生痰、化热生风,引起多种疾病。

顺应天时,适应昼夜,起居有常,疾病不扰

起居有常是指按照客观规律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制定出合理的作息制度,并作为常规坚持实行。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界中,时刻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只有能动地适应自然,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自然界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二是一日昼夜晨昏的变化。所以要想维持人体的健康,必须根据四季、四时的变化规律,制定相应的起居制度,做到“起居有常”。

1.顺应天时

顺应天时指按照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制定起居常规。以我国的气候而论,其变化规律是: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的阴阳、气血也产生了适应性的生理节律,以阳气为例,春天开始升发向外,夏天盛于外而疏泄,秋天开始收敛向内,冬天藏于内而固密。故欲健体防病,必须顺应天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谓“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是根据四季气候变化制定的起居常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的起居观念已发生了很大改变,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四季起居的常规。

2.适应昼夜

一日昼夜晨昏的变化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人体的阳气,一般的规律是:早晨阳气初生,日中阳气隆盛,傍晚阳气收敛,夜间阳气潜藏。随着四时阳气的变化,人的精力也各不相同。故在制定一日的起居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节律。古人认为,一日起居主要分三个时段:一是早晨锻炼时间,二是白天劳作时间,三是晚上休息时间。早晨应按时起床,以日出前后为宜。起后要进行身体锻炼,如跑步、登山、做健身操、打太极拳、练气功等,因为此时天已破晓,旭日东升,阳气生发,空气清新,通过呼吸吐纳,运动肢体,可使全身气血流畅,增强体质。但应注意循序渐进,不可运动过度,并应注意衣着适当,避免感触风寒。劳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故《养性延命录·教诫篇》说:“从朝至暮,常有所为。”一般而言,上午人的精力较为充沛,故应将重要而繁杂的工作放在上午料理;下午人的精力稍差,工作安排应较上午为少。但要尽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又不可过劳过逸,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形劳而不倦”。同时,还要保持每日工作量大体相等,不可忽多忽少。另外,很多人有睡午觉的习惯,安排一定时间的午休,可以调养精神,对于做好下午工作也有一定的好处。晚上是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应尽量减少工作时间和强度,而应以休息娱乐为主,如听音乐、看电视、阅览书报等等,以解除一日工作的疲劳,放松身心,为睡眠作好准备。

3.节制房事

节制房事是指减少男女之间的性生活,也是中医起居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代医家认为,人身有三宝,谓之精、气、神。而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也是构成体质的要素,精足则气充,气充则神旺,故保精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首要措施。由于房事最易耗伤人体的肾精,甚至导致各种疾病,故古人十分重视节制房事。当然,节制房事并不等于杜绝性生活,只是要求适当减少性生活,避免因房劳过度损伤身体。一般地说,青年人以每周2—3次为宜,中年人以每周1~2次为宜,50岁以后每周不要超过1次,60岁以后则10天或半月1次。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指一般的情况而言,由于人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房事的次数亦不必强求一律。但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房事后无头晕、耳鸣、腰酸、乏力等感觉,并能保持精力旺盛,能够坚持正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