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97

第97章 关云长中了什么毒?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关羽攻打樊城,右臂中箭,箭上涂有毒液。华佗为关羽检查后,发现是乌头箭毒所致,需施以刮骨治疗方能痊愈。征得关羽同意后,华佗开始施行手术。当时未做任何麻醉,关羽只饮了几杯酒,华佗便施以手术,术至于骨,发现骨已青,遂用刀刮骨,沙沙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而关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片刻,华佗刮去骨上之毒,敷上疮药,进行缝合。术后关羽即觉右臂伸舒自如。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那么,乌头究竟是何毒物呢?乌头,又名五毒根,为毛茛科植物,有毒的乌头也是一味中药,因其主根呈圆锥状,似乌鸦之头,故得名“乌头”。乌头有猛毒,古代作为箭毒,涂在箭头上射人猎兽,中箭即倒。乌头分为川乌和草乌两种,川乌为栽培而得,草乌为野外所生,草乌之毒甚于川乌。

其实,毒箭猎兽、伤人,致猎物倒地,战将落马,并非骨肉之痛,而是因为毒物袭击了心脏和神经系统。现代研究证明,乌头中含有乌头碱,过量的乌头碱可使感觉和运动神经麻痹,直接作用于心肌,造成心律失常。由此可以推测,关公中箭落马,右臂之伤痛非主要原因,是短暂的心律失常而不能稳坐战骑之故。

乌头虽然有毒,然而只要炮制得法和用量适宜,它也能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作为镇痉剂,治风痹,风湿神经痛;侧根(子根)入药,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治肾阳衰弱的腰膝冷痛、形寒爱冷、精神不振以及风寒湿痛、脚气等症,因此常为医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