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96

第96章 关云长刮骨疗毒怎么会受得了?

华佗不仅是世上全身麻醉药的发明者,从《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来看,华佗局部手术的止血减痛方法,也足足比西方早一千三百多年。

关羽经樊城一战,右臂被毒箭所伤后,华佗从江东驾一小舟,特为关羽治疗箭伤。关羽问华佗:“用何物治?”华佗曰:“某自有治法。当于静处立一标注,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稍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

华佗发现的“麻沸散”是全身麻醉药,而关羽的右臂箭伤只需要局部手术,不必作全身麻醉。华佗在手术时用立柱、钉环、系绳的方法,就是一种原始的局部止血减痛的手术方法。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只手或足搁得太久,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肢体就会感到麻木。华佗正是应用了这个道理,用立柱、钉环来固定手术部位用系绳来阻碍血液循环,从而进行局部手术,既可止血又可减痛。

三国时期,华佗的这种局部外科手术方法比西方现代外科医学奠基人——法国的巴雷发明的同样方法要足足早一千三百年。在巴雷之前,欧洲的外科手术要把病人用棍子击昏,或者放血至昏迷后再进行手术,并用火红烙铁来烧灼血管止血,病人几乎没等手术结束,已经被折磨死了。巴雷发明在手术肢体的上部,用绳子紧紧绑住,然后再进行手术,这样可以减轻疼痛和减少出血。巴雷的这种外科手术方法和《三国演义》中华佗所说的方法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