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26

第26章 诸葛亮出山以前有何经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隆中未现就已是一位名扬四方、学识渊博的智者,所以刘备才会去隆中“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但这位古代的政治家、军事家何来这么大的本事?他在出山以前又有何特殊的经历呢?

其实,诸葛亮故里在东汉徐州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据《三国志·诸葛瑾传》注引应劭《风俗通》,诸葛家族是秦末跟从陈涉起义的将军葛婴的后代。葛婴有功反被陈涉杀害,到汉文帝时追录他的功绩,封他的孙子为诸县(属琅邪郡)侯。后来,葛家由诸县迁到阳都,阳都先有葛姓,当地人为了把他们和当地葛姓区别开来,便称他们为“诸葛”,后来便成了他们的姓氏。诸葛家族并不显达。诸葛亮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泰山郡郡丞。他的叔父诸葛玄也不过和袁术、刘表有些来往而已。所以后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称出身“布衣”,在给李严的一封信中也自称是“东方下士”。

诸葛亮从小就历经战乱。先是黄巾农民起义的浪潮冲击着他的家乡。然后是曹操征陶谦,攻徐州,他的家乡又直接受到骚扰和破坏。诸葛亮早年家境比较贫寒。还在他幼小时,生母章氏病故。八岁那年,父亲又去世。这时他有一个比他仅大五岁的哥哥诸葛瑾,下有一个弟弟诸葛均,此外还有两个姐姐。兄弟几个都只靠叔父诸葛玄抚养。当叔父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赴任时,除留下诸葛瑾在家照看家财外,诸葛亮姐弟几个全部被带到了豫章。这时诸葛亮大约十五岁。诸葛玄到豫章上任不久,东汉朝廷又派朱皓为豫章太守。朱皓上任时,从扬州刺史刘繇那里借来兵马,强行赶走诸葛玄。诸葛玄只好带着诸葛亮姐弟投奔荆州刘表。后来,诸葛玄病卒。当诸葛亮到隆中时已是没有亲人照顾,全靠自力维持生活。

这段身世经历,对后来诸葛亮一生的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他随叔父闯南走北,目睹了战乱的局面,少年时也就特别关心天下大事。襄阳是荆州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水陆交通发达之地,加之荆州地区战乱较少,所以不少名人志士都逃到荆州避乱,如不满诸侯割据和战乱的有识之士徐元直、孟公威等。他们都成了诸葛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古论今、评论天下大事。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抱负,诸葛亮潜心研究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史料,总结胜败经验。后来又与襄阳颇有名气和学识的司马徽、庞德公及其侄庞统等成了好友,更增加了诸葛亮在治国和军事上的知识。在交往中,诸葛亮富于主见的独特见解常受到好友们的赞赏,如他认为治国治军必须要集思广益、任人唯贤等,庞德公更比喻他是一条还未发威的龙,并与他取了“卧龙”的雅号。后来,诸葛亮还娶了荆州很有影响的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黄承彦也很佩服他治理天下的见解,所以才积极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可见,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华并非天生,而是同他丰富的阅历和潜心研究治国之道分不开的。

诸葛亮早年的这段身世,《三国演义》里并没有描写。和其他中国古典小说一样,人物一出场,思想、性格就已定了型。不过,《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后来思想、政治活动的描写,与这段经历都是可以衔接上的。我们了解了诸葛亮的这段经历,不论对历史上的诸葛亮,还是小说中的诸葛亮,都会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