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夫子诠解三国演义
19930800000024

第24章 庞统是死于落凤坡吗?

《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写刘备在军师庞统辅佐下,夺取涪城,斩了冷苞之后,与庞统分兵进取雒城。出发前,庞统马失前蹄,刘备让他换乘自己所骑白马;庞统走小路,行至一地势狭窄之处,听说此地名叫“落凤坡”,大惊,急令退军,却被埋伏于此地张任军认作刘备,乱箭射死。一代英杰,竟然死于非命,年仅三十六岁。这一情节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致从明清以来,很多人都以为庞统真的死于“落凤坡”。

其实,这一情节基本上是虚构的。据《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记载:“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可见历史上的庞统并非死于进兵雒城的途中,而是死于攻城之时;不是因为中了埋伏而死,而是因为被流箭射中,死于意外。关于庞统的葬地,史无明文。由于其故乡襄阳距离遥远,且为曹操地盘,还葬原籍显然不可能;而鹿头山(今名白马关)距雒城不过数十公里,而且地势高阜,背景开阔,可能是刘备进攻雒城的大本营所在地,因此,痛失良佐的刘备将庞统葬于此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陆游写有《鹿头山过庞士元墓》的诗,其中有“士元死千载,凄恻过遗祠”,“苔藓无情报,秋来满断碑”等句,可见陆游经过此地之前,这里早已有了庞统的祠墓。大概是受到这一史实的启发,又因庞统有“凤雏”的美名,罗贯中才虚构了庞统死于“落凤坡”的情节。

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如此虚构呢?这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谋,有意将庞统之死提前,以便诸葛亮及早入蜀,指挥夺取益州的战斗(历史上诸葛亮是在刘备包围雒城以后才与张飞、赵云等溯江入蜀,分定郡县,然后与刘备共围成都的)。这样一来,就大大降低了庞统在刘备夺取益州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庞统而言未免不大公平,为此,罗贯中又虚构了庞统在赤壁大战中巧献连环计、在耒阳半天了断百日积案等情节,有力地表现了他的才干,为塑造其忠烈睿智的形象作了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