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忍经活学活用
19929300000070

第70章 听谗

原文

自古害人莫甚于谗,谓伯夷溷,谓盗跖廉。

贾谊吊湘,哀彼屈原,《离骚》、《九歌》,千古悲酸。

亦有周《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大夫伤于谗而赋《巧言》,寺人伤于谗而歌《巷伯》。

父听之则孝子为逆,君听之则忠臣为贼,兄弟听之则墙阋,夫妻听之则反目,主人听之则平原之门无留客。噫,可不忍欤!

译文

自古以来,害人的手段,没有比小人那无中生有的谗言更厉害的了。例如(谗言)说伯夷是个浑浊之徒,说盗跖是一个正直廉洁的人。贾谊遭受谗言陷害被流放到长沙,经过湘水时追悼屈原,以屈原自况。《离骚》、《九歌》等千百年来引人心酸悲伤。

在《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说:“没有罪过而遭受诽谤诬陷,这是那些鄙陋小人造成的过错,并不是上天的意志。”

大夫被谗言伤害而作《巧言》,诗人也因谗言所害而写了诗作《苍伯》。如果父亲听信谗言,就会错将孝子当逆子;如果君主听信谗言,就会误把忠臣当作奸臣;如果兄弟听信谗言就会引起内讧争吵;如果夫妻间听信谗言就会怒目相视;如果主人听信谗言,门客们就会离开他。唉!面对犹如尖刀毒酒的谗言,人们怎能不明察秋毫,分清其真伪?

活学活用:自古害人,莫甚于谗

谗言之所以能够流行,是因为有这样两个条件:一个是听,一个是说。不能忍听谗言的人,往往会轻信谗言,这是因为心虚的缘故。不能忍说谗言的人,往往有两个层次,一种人是专门制造谗言去攻击他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人很阴险,好藏在暗处攻击别人。

另一种人喜欢传播谗言,出于好奇或是想告诉别人他知道的东西比旁人多。因此,一定要借机大肆渲染一番,无论如何,谗言不忍后果是会相当严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忍住不去听信谗言。

有一对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

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断章取义:

谗言不会自来,都是因猜忌而来;离间不能自入,都是乘隙而入的。所以说信而不疑,不听谗言。对谗言加以抵制,不轻信、不传播,这是忍住谗言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