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论道,立意在修德;
老子论修德,立意在不生气。
有道能立,有德乃容。
真正的强大是修道养德之人。
老子的大境界是衣养玄德,
关闭感官的通道,不会成聋子;
堵塞欲望世界的大门,不会成瞎子。
真正要修养,
就要从现在起打起精神来!
【核心提示】
修养其实就是一道加减法,修以求其精美,删减自身的毛病,养即涵育蕴藉,充实自身的缺损处。一加一减,就是道生德畜。
修身修邦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今本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帛书本)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孙以其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以此。】(楚简本)
老子的三段论,往往是以天道证人道,人道与治道相联系,再以人道(治道)反归天道。目的是希望世人从中体悟天道的真谛,坚持以天道来修身,以天道来治国。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从字面上来看,其意为:善于建设者,必有深厚不拔之基,善于抱持者必有不脱离之法,子孙因此世世祭祀不中止。这样理解,前面二句通,然与后面一句却无关联。这三句当为一个整体,如果依老子行文习惯,当还以“善”开头。然而这里却没有,显然这段话另有深意。
从本章文旨来看,这句话的重心其实应落在“子孙以祭祀不辍”上。子孙祭祀不辍,表示基业永固。人常说,富贵之家,五世而斩。能子子孙孙永远保有祭祀,当是善于保家保国延祚者。
那么,善于保家保国延祚的奥妙在哪里呢?就在前两句。善建者不拔,即善于建立家国大业的以不拔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不拔呢?依老子无为的意旨,最可能的“不拔”就是“不建”。
同样,善抱者不脱,即善于保持家国大业的以不脱为本,怎样才能做到不脱呢?同样,最可能的“不脱”就是“不抱”。不建而建,不抱而抱,就是善建、善抱,就是善于保家保国延祚。因此,吴澄说得好:植一木于平地之上,必有拔而偃仆之时,持一物于两手之中,必有脱而离去之日。善建者以不建为建,则永不拔;善抱者以不抱为脱,则永不脱;善于保国延祚者亦然。无心于留天命,而天命自留。故子孙世世祭祀不辍,有如善建善抱者也。这一解释合乎老子“天道无为”之旨。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以道来修身,则德性日趋自真;以道来齐家,则德性充裕有余;以道来治乡,则德性日趋长久;以道来治国,则德性丰沛充盈;以道来治平天下,则德性普及天下。这里的道专指无为自然。
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说: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地思索,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
儒家讲道德则有修、治、齐、平,其源头即在老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儒家道德的实践路径,其潜在的脉络也是以修身为本,旨归在道,围绕着道。修身俗称修养,修以求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后来儒家进一步细化,《大学》提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作为修身的具体路径。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志;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所以后来有人讲,儒道其实一家,道家讲原理,儒家阐发之。
今人讲修养,分三大内涵,即个人修养=人文素养(向善)+科学素养(求真)+艺术素养(审美)。爱因斯坦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反索过来,要考察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有道德,一定要看其本人,不能听信外物之言,要观其言察其行;看一个家庭文明与否,发展与否,看一个乡文明与否,发展与否,看一个邦国文明与否,发展与否,看全天下文明与否,发展与否,就要看其修养程度。这就是“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同样的道理,考察一个领导,只要看其家、乡、邦、国即可。
这是老子考察天下的法宝。“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我怎么知道天下是什么样子的呢?就凭这一点。老子贵身,身是身家,也是性命。身家是物质的,性命是精神的,都是天赋之自然,绝不是人为的。修身是养护,呵护,时时防止非自然的、非天道的东西侵蚀它、污染他,影响他,左右他。所以老子讲修道,是指以道的自然来维护他,修身其实就是修道,修身也就是得道之法,须时时呵护。道在身家中,所以养生也要重道德。所以,老子讲修身要用减法,不能用加法。这是人类完善自我的特殊方式,人生有很多加减法,得道不一定要加,减法也不错。身虽小,却是家庭、乡邦、国家、天下的基础。知道即可知人,知人即可知天下。
【核心提示】
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其实大有奥秘。人生求阙亦是福。
三德有别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今本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堇(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浴(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帛书本)
上士闻道,仅能行于其中。中士闻道,若闻若无。下士闻道,大笑之。弗大笑,不足以为道矣。是以建言有之:明道如昧,夷道【如类,进】道若退。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愉,大方无隅,大器曼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善始且善成。】(楚简本)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士、中士、下士,是老子对“士”的一种归类。古人分等级好用上、中、下,如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实际上都是大夫,只是等级略有差别。士,在老子时代当指贵族,非专指称下层贵族,与庶人相对。今人以为不是阶级划分,因为老子是没有阶级意识的,但不作阶级也可作阶层理解吧。还有人认为是知识分子,士是古代读书人的通称。更有人干脆不管他是什么人,直率地称为聪明人、普通人、傻子,如李零先生就是这么认为的。其实老子是怎么分类的,无关大局,像李零先生那样理解更通俗,适合于现代人。但就事论事,老子所称之士,当指贵族无疑。我们理解老子,不能脱离他所生活的时代境域。把老子拉到现代来,显然是不大合适的。“勤而行之”,楚简本作“仅能行于其中”。大概相当于入乎其中而不知出乎其外。“若存若亡”,相当于将信将疑、半懂不懂,有时能体会到,有时就没有感觉。
不笑不足以为道。楚简本和帛书本都作“弗(大)笑”,当从之。下士闻道之后,如果不笑,那就不足以称“道”,那就不是“道”了。老子把闻道之后不同人对道的态度分为三类,目的在于说明“道”是不那么容易懂的。上等的士听到人家阐释天道,仅能入乎其中而不能出乎其外;中等的士听了,将信将疑,半懂不懂;下等的士听了,根本不懂也不信,哈哈大笑了之。换言之,闻道勤而行之者为上士,闻道若存若亡者为中士,闻道大笑之者为下士,老子是以对于道的态度来区分“士”的等级的。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段话,后人加了引号,大都以为是老子引用古人的话。一些人甚至称“建言”是书名。人们大概以为,这样的话不是老子本人说的。或者老子说不出这样的话。所谓“建言”,就是立言。《汉书·郊祀志下》:“禹(贡禹)建言:汉家宗庙祭祀多不应古礼,上是其言。”这里“建言”难道也是一部书?或者是古人的话?老子正是有感于上士闻道,尚且不能遵道而行,故而提出自己对道的阐释,希望人们听到这样的解释后,能增加对道的理解。老子为什么不能立言?一则,道作为形而上的一个概念,始于老子;二则,正言若反的辩证思维表述,是老子书中最常用的;三则,这段话中有不少句子多次在其他章节中出现。足见这段话是老子所言。“建言有之”,就相当于“立言在此”。
明道若昧,帛书本作“明道如费”“费”,通弗,目不明之意。
夷道若纇,夷,是平坦;类,通戾,瑕疵,崎岖。
上德若谷,谷,是川谷,形容虚空。
大白若辱,白,可与黑相对,故注家往往以为“辱”通“褥”,黑垢。但楚简本、帛书本都同。其实,白有坦诚、坦白之义,大白,相当于大白话,大实话。人们说话讲究艺术,怕得罪人,也不愿意得罪人,故往往很委婉,而大白话大实话则容易伤人,给人带来侮辱。这才是老子的真实意思。
广德若不足,广博的德,好像还不够。
建德若偷,建,通“健”;偷,懒惰。其他有版本作揄、媮。其实,建德也可作立德,自己确立德性,好像做贼一样。这也很通顺。立德的事本来就是悄悄的,谁会公开表示,我要立德啦?
质真若渝,渝,变污,违背。李零解“质真”为“不变”,不通。质,就是本性,真,是纯真。本性纯真,好像有些污点。
大方无隅,方是方正;隅,是角落。
大器晚成,帛书作“大器免成”;简本作“大器曼成”。曼通晚。成熟越晚的瓜果越甜,也许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老子采用一惯的正言若反方式,对道作了辩证的描述。因此,我立言在此:“明明白白的道路好像很暗昧,明明是前进的道路好像在后退;平坦的道路好像充满了坎坷,高低起伏;高尚的品德,卑如山谷;实话实说,好像在侮辱人;大行德广,好像缺了很多;立志修德,好像做贼;本性纯真,像有很多污点;博大方正,无棱无角;真正的人才,饱经曲折;大道之音,隐约细微;宏大气象,难见其形。”
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大道隐微,不可自命。只有大道善于导引你开始走上正轨,开创万物并且助长万物、成就万物。
本章的主旨很明显,深谙大道的老子,针对三种“闻道”之人的表现,有感而发,对道是什么作了形象而辩证的分析。听了老子对道的哲学思考,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大有帮助,能引导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道。同时,老子也启迪我们,道不可名,道不可闻,真正的道是要用本性去悟,用天性去行,不能够受世俗的左右,不能够受表面的迷惑。别人说是一回事,我怎么做是一回事;表面上是一回事,我体悟到的又是一回事;看起来矛盾的东西,其实正是大道;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其实大有奥秘;这回事不同于那回事,只此一回事,如其所哉,自由自在,自自然然。老子所言,诚可谓体道真言。
【核心提示】
真正的修养,就是要从现在起打起精神来。用老子的“飞刀”修炼我们的心态。
有德乃容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今本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恍)唯。【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呵,中有物呵。幼(幽)呵鸣(冥)呵,中有请(精)(呵)。其请(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帛书本)
《老子》五千言,总其名为“道德”二字,道不离德,德不离道,就好像公不离婆,婆不离公一样。道是体,德是用。所以老子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孔,嘉也,很也,大也。容,可释为“容貌”“仪容”。有学者释为“动”,意为大德的人一举一动,只服从于道。也有学者释为“样态”,意为大德的样态,以道为转移。意思是这个意思,但在这里把“容”释为“动”或“样态”都不尽准确。因为“容”并没有“动”的意思。古时有“德之容、德之音、德之举”之说。此处是明讲“德之容”,当即大德的表现或大德者的仪容。“唯道是从”,遵从大道无为之旨。这是说,大德的仪容或表现,就是大道的外在表现。
那么,大道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