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芝麻与百合
19813800000004

第4章 追求生活的艺术

(译本序)

刘荣跃

本书是英国作家、评论家约翰·罗斯金(1819-1900)的一部脍炙人口的青少年读物,原系他在牛津大学的讲演,很受青少年读者欢迎。作者生于伦敦一酒商家庭。1838年入牛津基督学院学习。从40年代起发表一系列有关艺术问题的重要著作,如《近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等,主张艺术与生活不可分离。1857年发表《艺术的政治经济》的演说,指出艺术的意义和作用。罗斯金被称为“美的使者”达50年之久。他的其它作品有《时至今日》《芝麻与百合》《劳动者的力量》和《经济学释义》等。

励志读物很受广大青少年欢迎,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少青少年积极上进,以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而要不断丰富自己,就需要多读好书,聆听伟人或杰出人物的谆谆教诲。多与这样的人物“接近”,真的会学到不少东西,懂得许多可贵的人生道理。《芝麻与百合》就是这样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只要认真仔细地去阅读它、咀嚼它,你就能从中吸取不少智慧。

该书共分为三讲,第一讲谈为何读书,以及如何读、读什么的问题;第二讲谈女性的地位、权利和教育;第三讲谈生活之谜及其艺术。演讲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既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给人启迪,又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读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丰富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出力。而读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善于读书思考的人一定会从别人可贵的“间接经验”中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优秀的图书的确可以说成是一座座“金库”,对我们人生的帮助真是太大了。读书除了学习各种知识外,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有时这种享受是无穷无尽、无与伦比的!很多成功的人士都必然是善于读书的。罗斯金在第一讲里便探讨了这个问题,讲述了如何读书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他有理有据、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指出,读书要认真仔细,多加分析,而不能一知半解。比如他就弥尔顿对有关教会的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导着我们如何读书以取得更好效果。他指出读书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思想,不能一心为了金钱,书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作者又指出当时善于读书喜欢读书的人并不多,甚至有的人鄙视知识,这种现象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这种情况大有好转,绝大部分人都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但读书也需要有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人生苦短,不应浪费光阴读一些毫无价值或价值不大的书。认真读读本书,我们便可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作者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纵横天下事,的确颇有才气。标题中提到“芝麻”,因“芝麻能够开门——不是强盗的门,而是国王金库的门”。我们读书,就是在打开一扇扇金库之门,何乐而不为呢!

在第二讲里作者特别谈到了女性问题。毫无疑问女性在社会中是有着不可缺少和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的,因而也应该有其相应的权利。作者指出莎士比亚、司各特和但丁等大作家的作品中,对女性都大加赞扬,让我们看到她们所具有的种种美德。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女性却存在着一些错误观点,如认为女人是男人的助手,男人比女人强等等。作者的这一观点是很对的:不可能一种性别“优于”另一种性别,因为根本无可比性;而是两种性别各有所长,彼此互补。一个没有女性的世界必定是不可能的,不完美的,难以想象的。“妻子到哪里,家就到那里。”多么精辟啊!我们只能说男女各自的作用和特性不同,而绝没有优劣之分,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如工作、教育等权利。作者还对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女性提出了他的看法,比如也要有个人责任和公共责任,认识自己的不足,不虚度光阴等。由于女性比男性成熟早,还应根据这一特点加强早期教育。总之,男女是平等的,不应该有歧视,这一观点已为大家所接受,但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却尚有一定距离,需要改进和完善。

最后作者探讨了生活之谜及其艺术。生活中的确有许许多多的谜值得我们去探索,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显得那么丰富,那么可爱。事物如果都失去了“谜”一样的东西,也就失去了魅力。实际上仔细一想,我们每天工作学习,不正是在探索着、解决着一个个的生活之谜吗?我们不仅探索着科学之谜,而且也探索着艺术之谜,而这种探索使我们充满了极大的乐趣,社会也在这种探索中不断前进。请看作者向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你们能够无畏地回答有关另一个世界的问题吗?你们敢肯定有天堂吗?敢肯定有地狱吗?敢肯定人们在你们眼前穿过街上的人行道掉落到永远不灭的火焰中吗?敢肯定临死前你们将没有了一切忧伤,只有美德,只有幸福,永远与天王相伴,与天王相比一切人间之王就像蚂蚱,世间万国就像他脚下的尘土一般吗?你们敢肯定这一切都是真的?倘若不能肯定,我们中央是否有人想到去确认一下?倘若不能肯定,我们所作的一切又如何能正确……”作者指出生活与艺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生活本身是一门艺术,如何生活才算是理想的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这门艺术;同时生活中又充满了各种艺术,如绘画、建筑、音乐、诗歌等等。像“我想说的就是艺术必须具有崇高的动机。关于艺术我还想说的是,只有当艺术具有如此真实的目标、用来宣告神圣的真理或法则时,才可能繁荣过,才能够繁荣”。以及“艺术不允许谈论。有人曾经谈论过艺术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做不好,或者说不能做。真正的画家不会或者从不曾对自己的艺术高谈阔论。最伟大的艺术家什么也不说。甚至雷诺兹也不例外,因为他写的都是他做不到的,而对他自己所做的却一言不发”。这些言论都十分深刻,值得玩味。

以上只是笔者对本书肤浅的认识,意在抛砖引玉,给读者提供一点阅读线索,不一定恰当。更多的还要靠读者去认真仔细品味、咀嚼曾极大地影响过许多青少年的作品本身,去这一座可贵的“金库”中拾取于自己有益的东西,从而懂得更多生活的道理,从而不断丰富起来。

对于本书存在的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一定努力完善。我与合作的译者们总是在所热爱的翻译事业中追求着完美。实现完美几乎不可能,但追求这一目标总是应该而且必须的。

2010年1月修订于天府之国·简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