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尼采的主要著作,1884年1月出版。查拉图什特拉(即:琐罗亚斯德)是古代波斯拜火教的创始人,尼采借这个教主之口,说出自己的哲学思想,其中两个主要内容是“超人”和“万物永远还原”。
[198]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199]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一生从事文学创作,研究自然科学,并参与政治活动。代表作有《少年维持之烦恼》、《浮士德》等。
[200]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代表作有《神曲》。
[201]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小说家。从年轻时开始自信有很高的文学才能。用超人的才智和精力,不到20年时间内,创作91部小说。
[202]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203]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
[204]此为此信的邮戳日期。
[205]此为邮戳上所标日期。
[206]此为邮戳上标明的日期。
[207]此为邮戳上标明的日期。
[208]此为邮戳上所标明的日期。
[209]此为邮戳上所标明的日期。
[210]此为邮戳上所标日期。
[211]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2]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3]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4]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5]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6]此为邮戳所彪日期。
[217]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8]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19]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20]此为邮戳所标日期。
[221]尼禄,史上罗马暴君,以焚烧罗马城而闻名。
[222]在《泪与笑》中,有一篇题为《美》的散文,纪伯伦主张把美作为宗教。在《先知》中,有一节系穆斯塔法《论美》(原注)
[223]《西方明镜》一书中载,也许作者此处指的是叙利亚。因此,我们将题目定为《致叙利亚》。(原注)
[224]贝克,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时期,对中小官吏的尊称。
[225]艾卜·阿拉·迈阿里(973-1058),阿拉伯古代思想家、诗人。生于迈阿拉·努阿曼镇(位于今叙利亚的霍姆斯与阿勒颇之间),四岁失明。著有《燧火》、《鲁祖米亚特》、《宽恕书》、《天使》等,总数达七十部之多。他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226]《西方明镜》中的《才智的一项奖》一文向我们谈过这样问题,阿拉于一千年之前在迈阿拉·努阿曼竖立起的那座灯塔照亮了东方,东方的儿女们不应忘记它,或佯装忘记它。纪伯伦今日的话语足以表明一位伟大爱国文学家的责任感。我们希望看到他的箴言所产生的影响,期待他关于竖立塑像的主张得到响应。
[227]安德罗玛克,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特洛伊城主将赫克托尔之妻。赫克托尔被阿凯亚人的将领阿基琉斯所杀。安德鲁玛拒绝与阿基琉斯之子皮罗斯成婚,因而成为夫妻之爱的最高典范。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法国悲剧诗人拉辛均著有同名剧作。拉辛将之写成爱情与嫉妒烈火燃烧的悲剧。安德罗玛克被俘虏之后,为了求援她的儿子免于一死,不得不含羞忍辱,同意和敌人皮罗斯结婚,并准备婚礼完毕后立即自杀。
[228]艾迪卜·伊斯哈格(1856-1885),黎巴嫩文学家。生于大马士革,卒于贝鲁特。
[229]拉辛(1639-1699)法国悲剧诗人。
[230]拉马丁(1790-1869)法国诗人。
[231]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
[232]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
[233]梅尔辛,土耳其南部的一个海港城市。
[234]索福克罗斯(约公元前496-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235]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40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
[236]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45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恩格斯称之为“悲剧之父”。
[237]穆台奈比(915=965)阿拔斯王朝著名诗人。
[238]“伊斯法罕”,纪伯伦在他的《音乐短章》中说:“伊斯法罕”是一种曲调,其回声是搀杂着死亡与悲哀的苦涩,是泪水混含着忠诚的恬静,是希望断绝之人的呻吟。
[239]“那哈万德,纪伯伦在他的《音乐短章》中写道:‘那哈万德’是发自忧伤灵魂深处的一种声音;是被抛弃的人,在他被疏远折磨得精疲力竭之前,乞求怜悯他的最后一息所形成的一种曲调。”
[240]阿施塔特,古代近东地区所崇拜的女神,司爱情和战争。
[241]伯勒阿,腓尼基人所崇拜的太阳神。
[242]泰姆兹,巴比伦人所崇拜的丰收神,即腓尼基人的美神艾杜尼斯。
[243]堆卜亚,黎巴嫩一农村,位于凯勒卜河附近,供贝鲁特城的水库就在此处。
[244]鲁斯图姆帕夏,生于佛罗伦萨,1873-1883年任黎巴嫩行省省长。1887年在贝鲁特附近建造“帕夏桥”。
[245]1860年,叙利亚发生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徒之间剧烈冲突,各国授权法国派遣远征军前往干涉,并“恢复秩序”。
[246]君迪,即艾敏·君迪(1756-1849),叙利亚诗人,生于霍姆斯。有《诗集》传世。
[247]哈逊,即里兹格拉·哈逊(1825-1880),叙利亚阿勒颇文学家。1800年在伊斯坦布尔创刊阿拉伯第一份报纸《形势明镜》。
[248]迈拉什,即弗朗西斯·迈拉什(1835-1874),阿勒颇文学家。复兴文学家之一。有《真理之林》等作品传世。
[249]哈达德,即胡里·优素福·哈达德(1865-1949),黎巴嫩文学家。曾事教学,他的学生有纪伯伦、马龙·阿布德。
[250]跨时代诗人,指生活在蒙昧时代和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时代称为蒙昧时代。
[251]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阿拉伯诗人、数学家、天文学家。这位才气横溢的学者精通哲学、法学、历史学、数学、药学和天文学等,但留存至今的作品只有几本形而上学的小册子和一篇关于欧几里得的论文。
[252]哈拉吉,(858-922)苏菲派大哲学家。生于波斯贝达区图尔镇,从小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因宣传神秘主义,树敌颇多。主张除真主本体外,世界上别无实存,世界只不过是幻象;认为真主借万象而与人对话,使人类的本体与真主的本体化为一体。
[253]迈阿里(973-1058)阿拔斯王朝时期的著名盲诗人。著有七十部诗歌与散文。
[254]伊本·路西德(1126-1198)阿拉伯逍遥派哲学的集大成者。受家庭熏陶,自幼富于钻研精神,二十多岁便在法理学、医学、天文学和哲学方面崭露头角。他留传下来的作品,仅哲学和神学方面的就有一百一十八种之多。许多著作被译成希伯来文或拉丁文。
[255]卡路伯,基督教传说中的小天使。
[256]髑髅地,基督受极刑之地。
[257]奈姆鲁德,大地上的第一位暴君。
[258]奈卜赫德,公元前605-562年巴比伦国王。
[259]拉美西斯,古埃及法老。
[260]亚历山大,马其顿国王(前336-前323)。
[261]恺撒,(约前100-前44),古罗马统帅,政治家。
[262]汉尼拔(公元前247-前183/182)迦太基人,古代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一生与罗马共和国为敌。公元前195年他离开迦太基,投奔叙利亚安条吉三世。他受命指挥一支舰队,因缺乏海战经验而被击败。有人说他假道克里特岛,逃往俾提尼亚,因惧怕被引渡而服毒自杀。
[263]拿破仑(1769,8,15-1821,5,5)法国将军,法国第一执政和皇帝。
[264]老子,春秋末哲学家、到家创始人。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一说即太史儋,或老莱子。楚国哭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相传孔子曾经礼于他。第一个提出“道”是世界的本原,“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现存《老子》一书是否为他所作,历来有争论。
[265]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
[266]阿里·艾卜·塔里布(卒于661年)伊斯兰帝国第四位哈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