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莫里哀(1622-1673)法国古典主义时期著名剧作家,是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主要剧作有《愤世嫉俗》、《屈打成医》、《吝啬鬼》、《贵人迷》和《女学者》等。
[113]伏尔泰(1694-1778)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主要历史著作有《查理十二世》、《路易十四时代》和《风俗论》。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五十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
[114]柯罗(1796-1875)法国杰出的风景画家。其名作《纳尔尼大桥》是比较典型的风景范例,现存于巴黎卢浮宫。另有《意大利城堡》、《圣安哲罗堡》、《孟特老丹的回忆》、《芒特的嫩叶》、《读书间歇的女人》等作品。
[115]布特鲁斯,纪伯伦的同母异父亲哥哥,1902年3月12日死于肺病,年仅25岁。
[116]“迈瓦利亚”,音译,意为“主人公呀”。是叙利亚地区反复重唱的一种民歌,因为每一句尾都要唱“主人公呀”,故把这种民歌称为“迈瓦利亚”情歌。
[117]“欧卡兹集市”,阿拉伯蒙昧时期著名集市,位于今沙特阿拉伯境内塔伊夫东北约35公里处。每年11月(当地历法)前二十天为集日,届时阿拉伯半岛各地人都来此赶集。不仅限于经济贸易,还是文化交流中心。各部族的诗人、演说家会聚于此,争相吟诵自己的新作,炫耀自己,赞美本部落,同时攻击、讽刺敌对部落,并要求权威对他们的诗歌进行评判,选出佳作。欧卡兹集市在形成统一的标准阿拉伯文学语言方面起过很大作用。
[118]阿拉丁,即《一千零一夜》中“神灯”里的主人。
[119]布特鲁斯·布斯塔尼(1898-1969)黎巴嫩作家,文学批评家。著有《阿拉伯文学家》、《骑士诗人》等。
[120]时值埃及大学为哈利勒·穆特朗举行表彰会,纪伯伦将该信作为《巴勒贝克诗人》贺词的“序”寄给《赛尔基斯》杂志。《巴勒贝克诗人》后收在纪伯伦的散文集《暴风集》里。——原注
[121]哈利勒·穆特朗(1871-1949)黎巴嫩伟大诗人,侨居埃及,被称为“两国诗人”。其最著名作品名为《哈利勒诗集》。——原注
[122]瓜亚基尔,厄瓜多尔的最大港口城市。
[123]《行列之歌》系纪伯伦的惟一一首长诗。收入《珍趣篇》中。
[124]《疯人》系纪伯伦的散文诗集。
[125]阿卜杜·巴哈·阿巴斯系巴比伦派(起源于伊朗)创始人巴哈之子。他访问过美国,在那里纪伯伦与之相识,并给他画像。
[126]《世纪儿忏悔录》是一部以作者缪塞(1810-1857)与乔治·桑的恋爱故事为中心内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指出拿破伦帝国的崩溃和对拿破伦英雄主义的幻灭,是产生主人公阿克达夫的“世纪病”的社会根源,表达了对复辟王朝的不满。
[127]艾德蒙·沃赫拜将纪伯伦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由阿拉伯文译成法文,发表在《拉西里日报》上,随寄给纪伯伦一份报纸,并附短信一封。这是纪伯伦的回信。
[128]《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系纪伯伦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一篇散文诗,收入《暴风集》
[129]“笔会”,系阿拉伯叙美派文学家于1920年4月28日在美国成立的文学团体,纪伯伦被推举为主席,成员有努埃迈等十人。它的宗旨是努力使阿拉伯文学摆脱僵化状态和传统穴臼,革新其内容和形式,联合阿拉伯海外侨民作家,推动和发展阿拉伯文学事业。该会成员作品不断问世,很快蜚声阿拉伯世界,对现代阿拉伯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31年纪伯伦去世,1932年努埃迈回黎巴嫩定居,笔会名存实亡,遂告解体。
[130]这个年份仅仅根据纪伯伦在该信开头的一句话而推定:“……你还未收到这封信,我就要准备远赴艺术世界之都……”(原注)
[131]《叛逆的灵魂》系纪伯伦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沃尔黛·哈妮》、《坟墓呐喊》、《新婚之床》和《叛教徒海里勒》等四个短篇小说。
[132]约翰,《圣经》人物,即为耶稣洗礼的那位约翰。他曾因指责西律王乱淫而被关进监狱。西律王见他在群众中威望很高,不敢杀他。
[133]彼拉多,罗马人,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委任为驻犹太等地巡抚。他审问耶稣时,原想释放无罪的耶稣,后却同意犹太公会的要求,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
[134]髑髅地,耶稣受极刑之地。
[135]很可能是玛丽·伊萨·胡里。——原注
[136]很可能是1911年1月。——原注
[137]此处也许指的是玛丽·哈斯凯勒的眼睛。——原注
[138]也许此处指的是雷哈尼的女朋友莎鲁勒·泰勒的眼睛,——原注
[139]比布鲁斯,即朱拜勒,是黎巴嫩沿海的历史名城。
[140]雷哈尼的一部名作为《永恒书》。——原注
[141]米莎勒·马鲁夫,黎巴嫩侨民,系1911年成立的包括纪伯伦在内的“金环协会”会员。——原注
[142]估计这封信写与1916年。因为1917年雷哈尼正在病中,前往纽约撒谎内疗养去另外。——原注
[143]此处指的是在美国成立的目的在于救助第一次世界大战难民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山难民救助委员会”的情况。该委员会的成员有纪伯伦、雷哈尼及信中提及的那些名字。——原注
[144]舍卜里·舒迈勒(1853-1917)黎巴嫩医生,新闻记者,哲学家,社会学家。受教于贝鲁特,生活在埃及。曾于1886-1891年办“康复”杂志。阿拉伯世界进化论的先驱,以阐释达尔文进化论而闻名。其重要著作有《演变与发展哲学》、《文集》、《达尔文论阐释》等。又以批评社会不平而闻名。
[145]阿拉伯币名。
[146]哈佛,此处当指美国驰名学府哈佛大学。
[147]艾资哈尔,指埃及的宗教学府艾资哈尔大学。
[148]阿卜杜·迈西哈·哈达德(1890-1963),《旅行家》杂志主编,“笔会”会员。
[149]米哈依勒·努埃迈1906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送到俄国乌克兰一所教会中学继续学习。他的俄文名字叫“米沙”。
[150]拉希德,即拉希德·艾尤卜(1871-1941)黎巴嫩诗人。1893年移居美国,开始文学创作。“笔会”成员。著有诗集《艾尤卜亚特》、《苦行僧的吟唱》、《这就是世俗生活》。
[151]《不育者》系努埃迈的一篇短篇小说,已被译成中文。
[152]《艾尔盖什回忆》系努埃迈的另一篇作品,收入笔会《文集》之中,发表于1921年。
[153]《沦落人》是纪伯伦发表在1921年5月号《新月》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154]也许此处指的是乔治·萨瓦亚(1882-1909)博士。他离开纽约之前曾是“金环协会”成员,后到阿根廷,在那里编法《改革报》和《阿拉伯人觉醒》杂志。——原注
[155]“萨法兄弟”是一个具有宗教政治性质的团体,于约公元983年产生于巴士拉。他们将自己的学说用详述的文风记录在五十二篇论文中。
[156]拜沙莱·胡里(1885-1968),黎巴嫩著名诗人,以“小艾赫塔勒”而闻名。
[157]艾哈迈德帕夏,曾任奥斯曼帝国驻叙利亚地区总督。杀人如麻,史称“屠夫”。
[158]“焖蛋”,音译,奈西卜的拿手好菜。由肉、菜加各种作料放置盘中在炉中烤制而成。——原注
[159]麦阿里(973-1057)阿拉伯诗人、作家。幼年因患天花双目失明。麦阿里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主张作品表现社会重大题材,反对应景之作。反对因袭古人。他的作品充满哲理,被誉为“哲学家诗人和诗人哲学家”。
[160]阿巴斯·迈哈姆德·阿卡德(1889-1964),埃及诗人、作家。在文艺理论、诗歌创作、伊斯兰哲学、阿拉伯文化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其出版著述六十余部。
[161]大马士革文学联合会,可能指的是在1921年成立于大马士革的文学联合会,常在其组织主席海里勒·迈尔达姆贝克家举行研讨会。——原注
[162]萨巴,系奈西卜·阿里达之胞兄弟,笔会会员。——原注
[163]拉希德,即拉希德·艾尤布;奈德莱,即奈德莱·哈达德;奈西卜,即奈西卜·阿里达。三个人均是笔会会员。——原注
[164]以太,古希腊哲学家首先设想出来的一种媒质,又鄞为“能媒”。
[165]《笛旺》系一部诗集,由埃及诗人易卜拉欣·卡迪尔·马兹尼与阿巴斯·迈哈姆德·阿卡德合作,发表于1921年。
[166]《先知》,纪伯伦的散文代表作,曾轰动文坛。
[167]奈西卜,即奈西卜·阿里达。
[168]阿卜德勒,即阿卜杜·迈西哈·哈达德。
[169]《疯子》,纪伯伦的一部散文诗集。
[170]《先行者》,纪伯伦的第一部散文诗集。
[171]“精灵”、“侍从”或“护身灵”都是阿拉伯人所迷信的供役使的魔鬼。
[172]努埃迈将此信的书写日期定为1923年。我们则认为这封信很可能写于1921年,因此上面提到的那份礼物是1921年1月25日送给美国总统的。——原注
[173]优素福·法赫里,纪伯伦《暴风集》中的《暴风》中的主人公。此文开头便是:优素福·法赫里三十岁逃离尘世,来到黎巴嫩北部卡迪沙河谷山坡上一座孤零零的禅房,开始了默默无闻的隐士生活。
[174]伊兹拉伊勒,音译,又译作“阿兹拉伊”,《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天使之一,亦称“麦崃苦勒毛特”,意为“死神”、“司命天使”,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俗称“取命天仙”。
[175]米卡伊勒,音译,又译作“米卡勒”,《古兰经》中记载的著名天使之一。与吉卜利勒、伊斯拉菲勒、伊兹拉伊勒并称为安拉的四大天使。因其在众天使中的品位仅此于吉卜利勒,居第二位,故亦享有“天使长”之称。
[176]努埃迈将这封信的日期定为1923年星期一。——原注
[177]《筛》,系米哈依勒·努埃迈1923年发表的一部文学评论集。在该集中,作者对现代阿拉伯诗歌的形式、表现手法和思想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独到见解。
[178]圣·比夫(1804-1869)法国作家、文艺评论家。最初是“浪漫协会”会员,曾发表诗集《约瑟夫·杜鲁姆生平及其诗歌与思想》、小说《滋味》,之后转入文艺评论和文学史创作。其作品有《布尔·鲁亚勒》、《文学人物》、《星期一杂谈》等。
[179]罗斯金(1819-1900)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代表作有《时至今日》、《芝麻与百合》、《野橄榄花冠》、《劳动者的力量》等。在英国被誉为“美的使者”达五十年之久。他一生为“美”而战。他的文字也非常优美,色彩绚丽,音调铿锵。如《现代画家》和《往昔》,都是散文中的佳作。
[180]即拉希德·艾尤布,笔会会员。——原注
[181]白什尔是修道院院长,或称(希腊教)大僧院长。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人之子耶稣》、《带地之神》、《先知花园》、《疯子》、《先行者》等用英文写成的作品,均由白什尔译成阿拉伯文。
[182]阿卜杜·耶苏阿,即阿卜杜·迈西哈。
[183]阿卜德勒,即阿卜杜·迈西哈·哈达德。
[184]纪伯伦已将努埃迈所要求的从事职业的秘诀交给努埃迈。因为努埃迈需要独处一些时间,以便写完自己所写的东西。——原注
[185]新巴比伦,指的是纽约。——原注
[186]指纪伯伦的散文作品《人之子耶稣》。
[187]《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系纪伯伦的一篇散文,见《珍趣集》,译文篇名改为《各自心中的黎巴嫩》。
[188]《行列之歌》,纪伯伦的一首长诗,出版于1919年。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善与恶、宗教、正义和真理的见解。这种表达通过两种声音实现:其一,表现在生活丑恶的一面;其二,赞美“森林”中的生活。——原注
[189]梅娅,即梅娅·齐雅黛(1886—1941),黎巴嫩女作家。与纪伯伦有大量书信来往,详见本书《致梅娅·齐雅黛》。
[190]吉什尔,埃及货币辅币。
[191]该信寄出的时间由《行列之歌》出版推算,当在1919年。——原注
[192]该信写于就派遣代表团问题征询黎巴嫩人和叙利亚人的意见那年,因此可以断定是1919年——原注
[193]此信可确定写于《疯子》发表的1918年或1919年。——原注
[194]“阿波罗”,希腊神话中具有多种只能和意义的神,在一切希腊神当中被崇捧得最广泛,也最有影响。
[195]波提切利(1444-1510),意大利著名画家,剩余佛罗伦萨。主绘画作品有《春》、《圣母颂》、《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与马尔斯》等。
[196]尼采(1844-1900),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现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在德国,尼采是一位出类拔萃的散文作家,其诗作也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