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19802600000009

第9章 大地的雕刻家——神奇的地貌

原来地球上真的有火焰山

传说,孙悟空500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杨戬擒了。太上老君将悟空放到八卦炉中,昼夜不停地烧了49天后,打开八卦炉。孙悟空却一脚踢开八卦炉,八卦炉里的几块砖从天上掉落下来,里面的余火便化成了火焰山。

后来,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时,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来到西域,却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放眼望去,只见这八百里火焰山烈火熊熊燃烧,周围寸草不生。凡人过山,即使是铜脑盖、铁身躯,也会化为灰烬。就在这时,他们感觉无奈至极。

后来孙悟空从当地土地公公那里了解到,芭蕉洞铁扇公主罗刹女那有把芭蕉扇能扇灭火焰山上的火。于是,他马上腾云驾雾直奔芭蕉洞。巧用计谋从罗刹女手中借来了芭蕉扇。可当他使用之时,扇第一下却火光熊熊;扇第二下那火气越来越强烈;扇第三下那火头却变得万丈那么高,并烧掉了悟空的两根毫毛。孙悟空这才明白自己上当受骗借来了假扇。

一气之下,孙悟空挑战罗刹女的丈夫牛魔王,并巧偷金睛兽,摇身变成牛魔王,再进芭蕉洞,顺利哄骗罗刹女,二借芭蕉扇。正当他得意返回途中,却被追赶而来化身为“猪八戒”的牛魔王将这芭蕉扇骗回去了。

没有办法,他只得三借芭蕉扇。幸好有八戒参战和众神相助,使他终于借到了芭蕉扇。悟空来到山边,用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的火焰平息,变得寂寂无光;又扇一扇,却凉风习习,清风微动;第三扇,马上乌云满天,细雨霏霏。见此,师徒四人高兴不已,并继续向西行进。

地球上真的有火焰山吗?火焰山真的有那么热吗?

上面的故事尽管纯属虚构,但却反映了一定的事实。原来,火焰山地处我国西北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苍茫荒漠之中,东西长达100千米,南北宽约10千米,海拔约500米。它主要由红色砂岩构成,山势曲折,形状怪异,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红色砂岩熠熠发光,如同殷红的鲜血;烟云蒸腾,又像燃烧着的巨龙,奔腾跳跃,威武壮观。

火焰山不仅色泽如此,气温也高得惊人,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也许你会问,它地处北纬43°左右,为什么夏季如此酷热,并在全国保持遥遥领先的高温纪录呢?这是因为火焰山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火焰山深居内陆,湿润气流鞭长莫及难以进入,云雨稀少,十分干燥,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少,到达地面热量多;地面又无水分供蒸发,热量支出少,地温升得很高,火烫的大地既可烙饼,又能烤熟鸡蛋,而大地又把能量源源不断地传给大气。加上火焰山地处闭塞低洼的吐鲁番盆地中部,一方面阳光辐射积聚的热量不易散失;另一方面沿着群山下沉的气流送来阵阵热风,由于焚风效应,更加剧了增温作用,以上种种,使这里形成名副其实的“火洲”。

*链接放大镜*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位于天山山地东端。“吐鲁番”是维吾尔语“低地”的意思。它是一个典型的地堑盆地,也是全国地势最低和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还低。

吐鲁番盆地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生长。吐鲁番最著名的水果品种是无核白葡萄和哈密瓜。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千米处的葡萄沟久负盛名。

会哭泣的沙漠

1887年的一天,有一支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探险。当他们正在行进之时,队员们忽然听到一种如泣似诉的哀婉声音。可待他们举目望去,广漠的空间中除了他们自己外并没有其他人。一阵风吹过,那哀婉的声音似乎更加悠长,无限凄凉,这神秘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当时探险队员还以为遇上了妖魔鬼怪,心惊胆战地撤出了沙漠。几年后,科学家拉尔夫·巴格诺尔德也进入沙漠进行考察。他也听到一种低哑的声音忽然在黑夜里响起,但他环视四周,却没见到任何动静。几分钟后,这种奇异的声音逐渐变大,由低哑渐渐变成尖锐,以致淹没了人们正常的说话声,让人听了寒毛直竖。就在他所待的那一个月中,这种声音出现多达6次,尤其在白天多风之后的平静夜晚更是容易出现。

后来,他们才知道,原来发出声响的并不是沙漠的魔鬼,而是移动的沙子,它们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发出神奇的声音,因此,它们也被称为“鸣沙”。

鸣沙,就是会发出声响的沙子。鸣沙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美国的长岛、马塞诸塞湾、威力斯河两岸,英国的诺森伯兰海岸:丹麦的波恩贺尔姆岛,波兰的科尔堡,还有蒙古戈壁滩,智利阿塔卡玛沙漠,沙特阿拉伯的一些沙滩和沙漠,都会发出奇特的声响。

据说,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00多种类似的沙滩和沙漠。

鸣沙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而且沙子发出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所以人们称它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却能发出一种尖锐响亮的声音,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从中国的鸣沙山上滚下来,那沙子就会像竺可桢描述的那样“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这样,有了这些了解后,探险队员们以后到沙漠中探险再也不会感到害怕了。

*眼界大开*

鸣沙发出声响的秘密

鸣沙发出声响,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沙丘又高大又陡峭。第二个条件是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还必须是月牙形状的。第三个条件是沙丘底下一定要有水渗出,形成泉和潭,或者有大的干河槽。由于空气湿度、温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在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再加上策动力和沙子本身带有的频率的变化,鸣沙的响声也会经常变化。人们有时候在下雨天去看鸣沙,发现鸣沙不会发出声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把鸣沙的“共鸣箱”结构破坏了。

能定时发光的土地

一天,爷爷对祥祥说:“湖北神农架林区老君山山脚下的戴家山上有块神奇的土地,这块土地,会突然发出一束强烈的白光,直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且这束光照在对面相隔200多米的山上,竟比太阳光还要明亮。白光不定时地照射过来,每次大约持续两三分钟。

“就在这块土地上,有位农民还曾经挖出一个奇怪的洞,洞里有一堆鸡蛋形的土蛋。每个土蛋均有3个鸡蛋合起来那么大,砸开土蛋,里面全是土。而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如你前一天挖开一个洞,过一夜这个洞会被神秘地堵上。现在人们在山上修了梯田,但这块地有时仍能发出白光来。”

“爷爷,你知道这土地为什么会发光吗?”祥祥好奇问道。

爷爷说:“这个目前还没有人能解释,不过据当地的人们反映,这块土地发光一般在每年的2月或8月的晴天的中午。其他时候几乎没有这种可能。”

听爷爷这么一说,祥祥更感到好奇了。

*眼界大开*

不断喷射奇特香味的香地

湖南省洞口县在考察旅游资源时,发现了一处国内罕见的香地。香地位于该县门镇清水村西北方向,面积50平方米左右。这块地里不断喷射出一种奇特的香味,但只要超出香地范围一步,香味就闻不到了。据当地民众介绍:这块地被称为“宰神仙香地”,一年四季都出香气。曾有人想挖地寻宝,但一无所获。香气还随天气变化而变化。早晨露水未干时特别香,太阳如火的正午微微香,日近黄昏或雨过天晴香味又慢慢变浓。并且,其香味甚为奇特,谁也说不出是什么花草的香味。有人推测可能是地下放射出来的一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但究竟是哪一种微量元素谁也说不清。

山崖上的飘扬奇观

夏日的一天,一群游客正在重庆市缙云山舍身崖上欣赏着美景,导游对他们说:“如果有人问你,‘当你站在山崖上往山谷扔东西时,你的东西会掉下山崖吗?’我想你肯定会回答:‘当然会的!’通常而言,这个答案是正确的。但是,也有个例外,你知道吗?在有的地方,你扔的东西反倒会飘上山崖。”

“不会吧?竟有这样的事!”游客们都大惑不解。

“是的,有这样的事,现在你们所处的地方有时就会这样。”导游说道。

“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曾经有一天,大约也就是这样的天气,一位女游客情不自禁地挥舞着草帽,并向山下大声呼喊,却不慎将草帽‘挥’下了山崖。草帽下坠约10余米后,突然出现了令人惊异的景象。在没有一丝风的情况下,缓缓坠落的草却忽然改变运动方向,晃晃悠悠地向上飘了起来。帽身轻旋着,不知过了多久,在满崖游客不敢置信的目光中,它飘升到悬崖上,正好被回过神来的主人伸手抓住了。”

“啊!真是不可思议,那这是什么原因呢?”游客不解地问。

导游答道:“据说,每年夏秋两季天气晴朗时,在崖边特定的地方,向下丢重量轻的东西都会出现这种令人惊叹的场景。但一出了特定的地域,这种奇景便会消失。

“舍身崖是一座海拔1000米的凹形悬崖,而飘物奇观只发生在悬崖的凹陷处。有关专家认为,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估计与山中的气流抬升及地形有很大关系。”

“哦,原来是这样!”游客们恍然大悟。

*眼界大开*

舍身崖

舍身崖位于日观峰南,又名爱身崖。三面都十分陡峭,下边就是深渊。古时常常有人祈求神灵,显其诚心,跳崖献身,以求神灵祛父母病灾。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为防这种无谓之死在崖侧筑墙阻拦,又把这里更名为爱身崖。

走进多彩的冰川世界

在动画电影《冰河世纪2》中,随着全球变暖,地球上的冰河期就快要结束了,大大小小的动物们都在兴高采烈地期盼水世界的来临,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然而长毛象曼尼、树獭希德和剑齿虎迭哥在享受和煦阳光的同时,却敏锐地发现,溶化的雪水可能会变成洪水,滔滔洪水即将湮没他们的村庄,三个小伙伴毅然决定从灾区撤离,沿途经历了种种危险,终于到达了安全的彼岸。

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正如电影《冰河世纪2》中所变现的那样,冰川其实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雪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而来的。冰川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貌,与人类息息相关,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水库,全球大概有70%的淡水储存在冰川中。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就发源于冰川。

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固态降水,其中包括雪、雾、雹等。没有足够的固态降水,就等于无米之炊,无法形成冰川。我们知道,海拔越高温度就越低,当海拔超过一定高度,温度就会降到0℃以下,固态降水才会常年存在,这一海拔高度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降雪容易保存,形成雪盖,之后还要经历一些复杂的变化形成冰川冰。

冰川冰形成之后,当温度接近零度时,原本稳定的结构开始变得不太坚实,很快发生塑性变形。只要有适当的坡度,在压力与重力的作用下,冰体就能向下流动,越过雪线,伸出冰舌,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只能存于极寒之地,地球上的南极和北极终年严寒,有大量的冰川,而在其他地区,只有高海拔的山上才会有冰川。

冰川是可以运动的,当然速度也极其缓慢,不易察觉。为了证实冰川在流动并测量其流速,地质学家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阿尔卑斯山的老鹰冰川上,用石块砌一座小屋,观测它的流动和流速。13年后,这座小屋居然向下移动了1428米。很明显,小屋是不会走动的,是小屋的地基——冰川向下流动时,小屋被动地一起“搬家”了。

*眼界大开*

我国的冰川

在我国的西部,高原雄踞,高山耸峙,孕育了许多山岳冰川,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总共有46 298条冰川,总面积为59 406平方千米。我国的冰川面积位于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居世界第4位。我国的冰川最西到帕米尔高原,最东到贡嘎山,最北到阿尔泰山,最南到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

绿色的陷阱

1935年8月下旬,红军在长征途中进入了大草地。大草地水草纵横,一望无际,茂密的草茎以及腐草下面,全是淤黑的积水,表面非常松软。人走在上面,只要不小心,就会有陷下去而出不来的危险。类似的这种草地,就是沼泽地。

沼泽一般是指地表过湿而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以及堆积的地段。世界上的沼泽主要集中在亚洲,以亚洲的西伯利亚沼泽的面积最大。有些沼泽下面是没有底的泥潭,看上去好像绿色地毯,但人一踩上去就会陷入泥潭,所以人们称沼泽为“绿色的陷阱”。

沼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状况以及地貌,其中水分条件是沼泽能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在一些气候湿润的地区,河水带着许多泥沙流入湖泊,在湖边或河口地区,水面突然变宽或者水流速度突然减慢,使得泥沙沉积下来,逐渐形成浅滩。天长日久,湖泊变得越来越浅,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也逐渐繁殖起来。这些植物不停生长、死亡,大量腐烂的植物残体开始不断在湖底一点点堆积,慢慢形成泥炭。当湖泊中间的沉淀物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原来水面宽广的湖泊就很快变成水草丛生的沼泽了。在有些高原、高山地区,因为冬季地面积雪,直到次年春夏季节冰雪才开始融化,地面开始积水,这时短草伴着苔藓植物丛生,也同样可以形成沼泽。

人们常常认为沼泽是个烂泥塘,毫无用处,但事实上,沼泽与森林、湖泊、草原一样,都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它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还是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所以,我们不仅要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沼泽,而且应当对其加以保护。

*链接放大镜*

湿地:“地球之肾”

湿地是位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因而,湿地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湿地通常可分为自然的和人工的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滩涂、河流、湖泊和盐沼等,而人工湿地主要有水库、稻田、水库、池塘、人工河等。

湿地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濒危的鸟类、迁徙的候鸟以及其他野生动物都在湿地的环境下栖息和繁殖。另外,湿地在蓄水、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湿地的开阔水域还为航运提供了条件,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此外,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等功能,我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怎样发现的

1993年10月,由中日两国队员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在雅鲁藏布江下游一带考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故。这一悲剧却直接引发了后来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惊世发现。

身材魁梧的日本考察队员武井义隆在大峡谷拐弯处与帕隆藏布江汇口处漂流,由于江水湍急,他刚一下水就被激流卷入江心,小艇翻了,人也被冲走了。接着,他又很快被卷进水势更猛的主流——雅鲁藏布江。为了寻觅这位年仅24岁的日本队员,考察队在西藏林芝地区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组织了三次为期一个月的沿江搜索,但仍然没有结果,不得最后不宣布他失踪了。

武井义隆的失踪引起了新华社主任记者张继民的关注。他想将这一事件的始末写成新闻通讯。为了积累素材,张继民借来一堆资料,以便更详尽地了解帕隆藏布江和雅鲁藏布江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情况,有这样一段话:

“青藏高原上的大河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流,到了米林县进入下游,河道逐渐为北东流向,并几经转折,穿过喜马拉雅山东端的山地屏障,猛折成近南北向,直泄印度河平原,形成了几百公里长、围绕南迦巴瓦峰的深峻大拐弯峡谷,峡谷平均深切度在5 000米以上。”

当读到“形成了几百公里长”、“峡谷平均深切度在5 000米以上”等字句时,张继民猛地一惊,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美国克罗拉多大峡谷好像才深2OOO余米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平均5 000米的深度,即使不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也是中国最深的峡谷。张继民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锐眼光,强烈地感到,这是一个重大的地理发现!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二十世纪末世界上一次重大的地理发现。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峡谷,北起西藏米林县的大渡卡村,南至墨脱县的巴昔卡村,全长504.9千米,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

整个峡谷地区环境十分恶劣,冰川、绝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错在一起。许多地区至今仍然是无人涉足的禁区,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堪称为“地球上最后的秘境”。

在大峡谷核心无人区河段的峡谷河床上,有着极为罕见的四处大瀑布群,其中一些主体瀑布落差都在30~50米。由于峡谷落差很大,其整体共呈现出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等九个垂直自然带,聚集了多种生物资源,包括青藏高原已知高等植物种类的2/3,已知哺乳动物的1/2,已知昆虫的4/5以及我国已知大型真菌的3/5,堪称为世界之最。

虽然这里的气候条件极差,地理环境也极为凶险,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依然吸引着无数的专业科考队及徒步探险爱好者。不过,到此处游览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并不适合一般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

*链接放大镜*

四大瀑布群

雅鲁藏布江四大瀑布群的主体瀑布依次是:藏布巴东1号瀑布、藏布巴东2号瀑布、秋古都龙瀑布和绒扎瀑布。

其中,藏布巴东1号瀑布处在雅鲁藏布江主干河道上,雅鲁藏布江在这个地方形成一个S形的锐角状急拐弯,瀑布正好在S形拐弯的弯部开始部位。藏布巴东2号瀑布是雅鲁藏布江所有瀑布群里瀑布面最窄、流速最急的一个,瀑布落下后在前面十多米的河床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深潭,同时大峡谷在这三角形深潭处又形成了一个直角形的拐弯,是四大瀑布群中较雄伟奇特的两处。

地球脸上最大的伤疤

乘飞机越过浩瀚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比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

东非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这条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1/6的大裂谷,气势宏伟,景色壮观,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地球表皮上的一条大伤痕”。

许多人在没有见到东非大裂谷之前,认为那里一定是一条狭长、黑暗、阴森、恐怖的断涧深渊。其实,当你来到裂谷处,展现在眼前的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在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则有30多个呈串珠状的湖泊。这些湖泊呈长条状展开,顺裂谷带呈串珠状,成为东非高原上的一大美景。其中位于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四国的坦噶尼喀湖是世界上最狭长的湖泊。

这些裂谷带的湖泊是旅游观光的胜地,以野生动物众多而闻名,大象、河马、非洲狮、犀牛、羚羊、红鹤、秃鹫等都在这里生存。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政府,目前已将这些地方辟为野生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

此外,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古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考古学家曾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裂谷带发现了370万年到70万年以前的大量人类化石。这些化石都保存在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的国家博物馆里,成为非洲人的骄傲。

*链接放大镜*

裂谷

裂谷是地球深层作用的地表坳陷构造,以高角度断层为界呈长条状的地壳下降区。它是板块构造运动过程中,大陆崩裂至大洋开启的初始阶段的构造类型,也是岩石圈板块生长边界的构造类型,在陆壳区大洋中脊上均有发育。

裂谷中最常见的是大陆裂谷。大陆裂谷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两类。主动裂谷是地幔的上升热对流的长期作用,使大陆岩石圈减薄、上隆而致破裂,然后出现坳陷而成裂谷,如东非裂谷、红海亚丁湾。被动裂谷则是由于地壳的伸展作用或剪切作用,使岩石圈减薄、破裂而形成的裂谷。

洞穴是藏宝之地吗

我国明代有位地理学家,叫徐霞客。他从小就对山川地理十分感兴趣,且地理知识丰富,十分喜欢游览和探险。1637年正月,徐霞客来到了湖南衡阳,并准备游览湖南茶陵麻叶洞,于是,他就向当地的老百姓打听一下有关这个麻叶洞的有关情况,一位老百姓告诉他:“麻叶洞里有神龙虎怪,从来没人敢进去。”说完,他还奉劝徐霞客千万不要去那冒险。但出乎意料的是,徐霞客不但没有被吓住,反而显得非常高兴,因为他向来喜欢搜寻奇险美景。

之后,他就和仆人一道举着火把进洞探险。进去之后,他仔细查看了洞穴的结构,并没有发现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发现了千姿百态的石灰岩地形,有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当他安全返回洞口之后,他就把他在洞中所见的一切告诉了当地的老百姓,并一再告诉他们洞中绝对没有妖魔。

徐霞客所考察的洞穴,地理学上对此有个统一名称,叫喀斯特地貌(旧称岩溶地貌)。这是因为南方气候潮湿,石灰岩接触或渗进了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石灰岩溶解。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石灰岩就会被塑造成千姿百态的峰林、洞穴、洼地等。

我国岩溶地貌总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7左右,面积之广为世界第一。特别是我国西南部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塑造出许多奇特的岩溶地形:石芽、石林、石峰和各种溶洞。世界上各种岩溶形态,我国几乎都有。

喀斯特洞穴是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形成的地下空间,又称溶洞。洞穴堆积物主要有化学堆积、流水堆积、生物堆积等,包括钟乳石、石笋、石幔、石珊瑚等多种形态,并且它们姿态各异,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还是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

*链接放大镜*

洞穴

世界各地分布着很多饶有趣味的洞穴,例如秘鲁的某个村庄里有一个音乐洞穴,它能在不同时间发出不同的乐声。清晨,洞穴内发出阵阵悦耳动听的风琴声;中午,洞内好似锣鼓喧天,热闹异常;傍晚,洞内“笛声”悠扬,时高时低。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洞穴里还会传出婉转动听的“女声独唱”,着实令人惊叹。委内瑞拉也有一个奇特的云雾洞穴,它每天定时定量喷吐无味无毒的云雾,上午11点开始喷吐,一次两小时,天天如此。此外,希腊还有一个无底洞穴,它每天能吞噬3万多吨海水,却始终不见这些海水溢出。探险家们进行了多次考察,却依然一无所获。这些海水到底去了哪里呢?这个洞穴究竟有多深呢?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无人能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