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本上读不到的地理故事
19802600000008

第8章 大自然的恶作剧——不可思议的地理奇观

神秘的“狗死洞”

一天,一位来自异国他乡的旅游者来到那不勒斯城附近的郊区,当他在山坡上准备休息时,发现前面有一个山洞,看样子好像没有人来过。在好奇心驱使下,他顾不得休息,便牵着狗进了山洞。

在昏暗的光线中,这个旅游者看到洞内怪石林立,洞顶倒悬着大大小小的钟乳石,地上石笋峥嵘,岩石裂缝中还不断地冒着气泡。真是个美妙的仙境啊!他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同时,他又想:有这么好的地方,当地人为什么不把它开辟成新的旅游点呢?

当他正在兴致勃勃地观察时,手中牵着的狗却突然狂吠不止,而且拼命挣扎,想挣脱绳子往外跑。他以为是狗发现了什么东西,便划燃火柴,低头弯腰仔细察看地面,但刚一弯腰火柴就熄灭了,一连划了几根都是如此。与此同时,他也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吓得他赶紧牵着狗跑出山洞。

难道洞内有什么怪物吗?还是有什么毒气呢?为了弄个明白,他就到离这个山洞最近的村庄去打听。村民们告诉他这个山洞他们早就知道,以前有人进去过,但后来就没有人敢进去了。因为他们养的狗进了这个洞,很少有生还的。后来人们大着胆子进去寻找,发现狗僵死在地上,身上却毫无伤痕。于是,请人来调查,结果也不了了之。因此他们便称这个洞为“狗死洞”。尽管里面怪石林立,但大家都不愿再进去玩。

这个旅游者听后觉得不甚满意,但村民的这些话却引起了他的思索:狗死无伤,可以肯定不是被什么怪物咬死的。但为什么他牵的狗要挣扎着往外跑呢?这其间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呢?他实在是困惑不解。

后来,他想起洞内有钟乳石和石笋,从而,就可以肯定这是个石灰岩的溶洞。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地下水,会分解出二氧化碳,从山洞的岩石缝中冒出来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聚集在山洞底部,狗比人矮,就处于二氧化碳气体的包围之中,时间一长当然会窒息而死。人弯腰低头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火柴会自行熄灭。

*眼界大开*

可怕的动物墓场

意大利那不勒斯和瓦维尔诺附近有个死亡谷,它专夺取动物的生命,对人体却无损,被称为“动物的墓场”。据统计,每年在此死于非命的动物多达3万多头。

印尼爪洼岛上地有个奇异的死亡谷,它由6个巨大的山洞组成,只要人和动物靠近山洞,就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入洞口,眼睁睁丢掉性命。

村庄暗施“迷魂阵”

某天,一个人听说在山东黄河岸边阳谷县城北6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奇特的小村子。说它奇特,在那儿还流传着一句这样的顺口溜:“迷魂阵真稀奇,十人进村九人迷。”“真的有这么神奇吗?我得去看看!”

后来,这个人果然来到这里,他走进那被称之为小迷魂阵的村,他沿着村内狭窄的街道前进,总觉得方向随时间在变,很难分清东西南北,以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错觉。就在这时,他想走出村子,可这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他愈是在那儿行动,就愈是感觉更难走出村子。最后,他彻底迷失在里面了。

他发现在村子里,即使沿街巷前行,也很难把握住前进的方向,走了大半天,却总是走回老地方。

他还发现,在这里以太阳推算时间,也会产生几个小时的误差。在前迷魂阵,他把上午10时的太阳当成正午12时;而在后迷魂阵,他则把正午12时当成下午4时。这段入村的经历和发现,他事后想想还真感觉有些后怕。为什么会这样呢?他问过许多人,大家都一筹莫展。

后来,经过有关专家介绍他才知道,原来小迷魂阵村的房舍由东西两部分并列组成,东半部分叫“前迷魂阵”,西半部分叫“后迷魂阵”。但是外人进入前迷魂阵时,多感到后迷魂阵是在北面,而进入后迷魂阵时,又会感到前迷魂阵在北面。沿着村内的街道行进时,感到方向随时在变化,以致难辨东西南北。

在村里,若按习惯以太阳的方位测定时间,时间感也会差几个小时,就象他那时推算的时间一样。

人在村中的这许多奇怪的感觉,都是由房屋的传统布局造成的。村庄的整体布局呈新月形,而两条主要街道呈弧形,由东北起至西北终。这样排列的一条街道上的各家大门,实际上方向各有不同,大家却一律称正房为北屋,一切迷乱皆由此生出。

奇怪的是,数百年间,数十代人,家家盖新房都自觉地遵从前人留下的房屋排列的规律,村中却从来没有对此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规定。

那么,迷魂阵村的街道为什么要保持这样的格局呢?至今无人能做出恰当的解释,只有一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在流传:说是战国时,鬼谷子曾在这里教他的学生孙膑与庞涓演习阵法,村中的建筑格局是模仿当时,阵法建造的。村中至今还有一座孙膑庙。这个传说故事更增加了神秘感。

除了阳谷县以外,山东黄河边郓城、鄄城二县,也有几处村庄都蒙罩着这样的神秘色彩,也都被人称为“迷魂阵”。但阳谷县的小迷魂阵村特点最为突出。鄄城的孙花园村、郓城的水堡集也都是“迷魂阵”的布局,也都有类似的孙膑演阵的传说。现在这三个县的几处村庄常有人参观,阳谷县的小迷魂阵村还正式开放为旅游景点。但村庄形成的真正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名人小档案*

孙膑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汉族,孙膑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挖去膝盖),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人体自焚火炬岛

听说在加拿大北部的帕尔斯奇湖北边,有一个仅1平方米的小岛,当地人视之为火炬岛。

人只要踏上小岛,就会无缘无故自焚起来。于是,1984年的一天,加拿大普森量理工大学的伊尔福德组织了一个考察组,在火炬岛附近进行调查。之前,他们进行了分析,认为火炬岛上的人体焚烧之谜,是一种电学或光学现象。这一观点即遭到考察组的另一位专家哈皮瓦利教授的反对:既然如此,小岛上为什么会生长着青葱的树木?并且,在探测中还发现有飞禽走兽。哈皮瓦利认为:可能是岛上某些地段存在某种易燃物质,当人进入该地段后,便会着火燃烧。

正因为他们都认为这种自焚现象是由某种外部因素引起的,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就都穿上了用特别的绝缘耐高温材料做成的服装,来到了火炬岛上。上岛之后,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怪异的地方。然而,就在两个小时的考察即将结束时,考察组成员莱克夫人突然说她心里发热,一会儿又嚷腹部发烧。听她这么一说,全组的人都有几分惊慌。伊尔福德立即叫大家迅速从原路撤回。

队伍刚刚往后撤,可走在最前面的莱克夫人却忽然惊叫起来。他们寻声望去,只见阵阵烟雾从莱克夫人的口鼻中喷出来。待焚烧结束后,那套耐火服装居然完好无损,而莱克夫人的躯体已化为焦炭。

后来,伊尔福德教授回忆此事说:“莱克夫人一开始就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们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那时的燃烧是渐渐发生的。当时,那套耐高温衣服完好无损,而莱克夫人却化为灰烬。”

加拿大物理学院的布鲁斯特教授认为,当时的自燃现象是由于人体内部的原因造成的。但伊尔福德则还是持反对意见,他坚持认为这应是外部原因所致。

自1984年到1992年,共有6个考察队前往火炬岛,每次都有人丧生。于是,当地政府就严禁任何人再次踏入火炬岛。虽然人们对这个神秘而又恐怖的小岛充满着无限的好奇,但谁也不能解开其间的谜团。

*探索追踪*

“人体自焚”原因成谜

一个好端端的人,竟会无缘无故由体内燃起大火,顷刻间即化为灰烬,这种奇异的“人体自焚”现象,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据说全世界有记载的人体自焚现象已达220多例,男女均有,年龄最小的4个月、最大的114岁。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体自焚?科学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是虚假报道;有的认为是某种天然的“电流体”造成了体内可燃物质燃烧,而“电流体”为何物,不得而知;也有人认为是这些人体内磷质积累过多的结果;还有一种理解是“球形闪电”导致的,等等。

神秘的“魔力旋涡”

有位森林探险家听说,在美国俄勒冈的一片森林中存在着一个被人们称为“旋涡”的地方。一座特别古旧的木屋,方圆50米之内没有动物敢贸然靠近,任何人只要往木屋里一走,立刻就会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把他往里边拉,身体发生扭曲变形,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旋涡一样。

这位探险家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某一天,他进入这片森林中,刚一进去他就惊奇地发现,所有的树木都奇怪地向着森林中心倾斜。森林中心高高的树丛中间围着一片草地,树丛的树叶都不往高处生长。草地所在处是一片低低的山丘,距顶端约10米有一座古老的木屋。

据当地人说,这座古老的木屋是古时淘金人住的房子,小房原来建在山丘的顶端,不知何时移动了。淘金人原来一直在这间小木房里秤沙金,但到1890年以后,秤却出现了错乱,随后小木房就废弃不用了。自此小木房也就变得愈加神秘起来。

这位探险者一踏进房子,顿时感觉到身子好像被无形的绳索提拽着要向前倾倒,这斜度估计有10度左右。如他要想往后退,离开那座小屋,就会觉得有一种力量往回拉着他。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这木屋,却发现整间木屋都在倾斜。若把地上摆着的棋子、空玻璃瓶、小球等推动一下,它们就会奇妙地沿着斜面从低处滚向高处,而绝不会后退半寸。

就在这座歪斜如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古旧木屋中,曾有许多科学家进行过长时间的试验。他们用一条铁链,连着一个13公斤重的钢球吊在木房的梁架上,钢球也明显倾斜成一个角度,朝向旋涡中心。

“啊!真是太神奇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呀?”这位探险者,很好奇也很疑惑。后来,他查找了所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才得知:

在这座木房子里,任何成群飘浮着的物体都会聚成旋涡状。你若在小屋里吸烟,上升的烟气即使有风也是慢慢地流动,逐渐加速自旋成旋涡状。你若撒出撕碎的纸片,这些碎纸片也会飞舞成旋涡,就好像有人在空中搅拌纸片似的。

你知道吗?这位探险者所去的那个森林,现在人们管它叫“俄勒冈旋涡”,有的研究者认为,出现这“俄勒冈旋涡”可能是重力与电磁力在配合作怪。有关人员曾在此地用仪器测出一个直径约50米的磁力圈,它以9天为周期,循着圆形轨道移动。迄今为止仍是一个令许多科学家头痛的难解的问题。

*眼界大开*

别想直起身子的地方

一天,有个人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柯斯小镇的郊外,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当他走进树林,眼前却出现了奇怪的一幕:树林里所有的树木都向同一方向大幅度倾斜。同样的,他感觉自己在这里也无法垂直站立,身躯会不由自主地向同一方向倾斜。但他也绝不会因倾斜而跌倒,而且还能步履稳健、毫不费力地走路。

他还发现在这个地方,凡是悬挂着的东西,都无法与地面形成直角,而总是处于倾斜状态;甚至从空中落下来的物体,也是斜斜地飘下。如果把圆球放在一块斜木板上,球儿竟会从低处向高处滚动。在这里还有一间小木屋,当他走进屋内,却无需任何扶持,就可斜斜地站在板壁上而不会跌下来。

这种怪异的现象显然违反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虽然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究这其间的奥秘,但目前还没有人能解释这个神秘的现象。

色鬼般的“魔洞”

一个周末的下午,晶晶正陪表姐在婚纱店试穿婚纱。表姐本来就是一个漂亮的女孩,一穿上婚纱,更是漂亮极了,晶晶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她情不自禁地对表姐说:“表姐,你要是往埃及阿列基沙特亚域的街道一站,保准就会被那好色的‘魔洞’给抢走。”

“你说什么呀?我可听不懂。”表姐不解地问她。

“这可是我昨天刚从一本科普书上看到的一件怪事。据说在埃及阿列基沙特亚城的街道有这么一个好色的‘魔洞’,它能以神奇般的力量,准确地将街上的漂亮新娘抢走,并且还消失得无影无踪。”

“真有这么怪吗?”

“当然,要不我们回家后再一起看看那些资料上是怎么说的。”

回家后,晶晶找到那本书给表姐看,果然上面记载了几件这样的怪事:1976年1月13日,刚刚新婚的比尔先生偕漂亮的新娘玛利毗在埃及阿列基沙特亚城的街道上散步。他俩慢慢地在坦尼亚大道上走着走着,突然玛利亚被吸进了路旁一个小洞里,并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比尔当时就吓得不知所措,但他还算不完全糊涂,马上报了警。不一会儿,警察就迅速赶到了现场。只见那个小洞仅有半尺深。经查是水务局掘地修理地下管道后留下的一个小洞。警察马上召来水务局的工人,用铲土机把路面掘开。那个小洞很小,连人的小腿都遮不住。掘开整个路面,还向下掘了4~5米,深却仍然一点线索也没发现。

漂亮新娘这样神秘失踪,在阿列基沙特亚特城并非第一次,玛利亚已经是第六个如此失踪的新娘。

1973年3月的一个晚上,新郎沙德伴着新娘梅丽柏走在波亚大道上。突然道路上出现一个小洞,新娘跌进洞中,随即便不见了踪影。

同年10月,有一对新婚的美国夫妇到这座城市游览。新娘卡文泰和丈夫步行在坦尼亚大道上浏览市容,在众目睽睽之下,又被一个突然出现在道上的小洞吸走。无论当场的人怎样寻找,同样也找不到新娘卡文泰。

1974年5月,希腊籍新娘哥特尼夫人,突然在波亚大道上失踪。1975年,又有两个美丽漂亮的新娘,被“好色”的“魔洞”吸噬吞没。

*眼界大开*

拐孩林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片同样神秘的安琪儿森林,几年间在这里失踪的全是8~9岁的儿童,而且他们都是在距周围的人数米范围内毫无声息地失掉踪影的,事后又寻找不到任何线索,为此该森林被叫做“拐孩林”。

重力失效的地方

地理课刚开始,老师就对同学们说:“我国有句古谚叫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以我们的日常经验,我们也不难发现‘水往低处流’几乎是自然界的必然现象。但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地球上却还存在着这么一个地方,那里的水一反常态,不是往低处流,而是流向高处。”

“真的有这种地方吗?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对老师的这一席话感到大为吃惊。

“是真的!”老师说:“如果你有机会到我国台湾省台东县一条公路附近开辟的观光点去看看,就会怀疑地心引力在此地是否失常了。你不得不睁大自己的眼睛,这里有一股河水分明是傍着山脚往上流去的,是名副其实的‘逆流河’,真是奇怪。来到这里观光的游客看到过‘水往高处流’的奇迹之时,都无不咋舌。

“在我国新疆地区也有这样一条河,这条河呈南北走向。顺着这条小河观察它的走向,眼看着河水从下游的低洼之处沿着山坡像蛇一样逶迤向上流行,最后竟爬上一个十几米高的小山包。河水在山包上转了两个弯,然后在山包的另一侧又顺着山坡向下游流去。驻守在这个小山包上的边防战士天天利用这股“神水”烧水、做饭、洗衣、浇地,只是弄不清楚这河水为什么会往高处流。测绘人员曾专程来这里实地勘察,证实山包确实高出上游河面14.8米。很多地理、地质学家都对这条河进行过亲临实地的考察,但是,谁也无法解释出其间的缘由。”

听老师说后,同学们都感到十分好奇,都盼望着他能继续讲一些这样的怪事。

望着同学们这种期盼的神情,老师继续说:“其实,地球上类似的重力之谜还有很多。在津马布韦境内西诺亚洞中的一个深潭,它位于这个竖井般直伸地面的石洞底部,距地面数十米;一潭深蓝色的清水宛若一块巨大的宝石晶莹闪光。洞直壁上有透穴,石洞的下部有一穴口,潭水从这里流出,绵延形成长达15公里的地下河。

“这个深潭有着‘魔潭’之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它有一种魔法般的引力。明明潭面只有10余米宽,按理说将一块石头从水潭的此岸扔向彼岸的石壁,不该费什么力气,可事实上连大力士都绝对无法将石头扔过去,飞石一过潭面必定要下坠入水。不可能么?也确有不服气人的想,人力不行,就借助于枪械。但一颗子弹射出去,同样不能击中深潭对面的石壁,就如同被什么神力吸住了似的,往下落入潭中。

“有关这样的实验已进行过无数次。西诺亚洞中的魔潭的这种神奇的引力由何而来?直到今天,没有人能够解开这个秘密。”

听了老师这么长的讲述,同学们个个都充满好奇但又疑惑重重。

*眼界大开*

奇特的斜坡

美国犹他州有一条“重力之山”的斜坡道。通过这段斜坡的公路长约500米,若驱车而下,在半途刹住车,车子竟然会慢慢后退,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着,硬是往坡顶爬去。但婴儿车、篮球等从坡顶放下去,总是一滚到底,从未出现往坡顶倒爬的现象。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质量越大的物体越容易往坡上爬,质量过轻就不能产生这种效应。

峡谷中的离奇枪声

1980年6月的一天,湖北省水文地质大队的几名地质人员被安排到几处进行地质勘测。他们途经陕西省甸阳县境内的一条深窄的峡谷,当时天气相当不好,谷内是阴雨阵阵,并且山风萧萧。勇敢的地质人员艰难地在谷内跋涉着,对谷内的一切景象都无从顾及。可当他们深入到谷中时,身边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声,大人、小孩的悲惨哭喊声……当时,他们几个人马上就地卧倒,并且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待过一切恐怖的声音消散后,他们再次环视四周,发现此时的峡谷看上去却是一片空空荡荡。真是奇怪!这恐怖声来自何处呢?

后来他们得知,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一个马戏班路过这条峡谷,遭到了一支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屠杀。当时,正值阴雨季节,也同样是阴雨阵阵,山风萧萧。据说枪声、男女老幼的惨叫声响彻了这条峡谷。以后每逢这个时节,并且再遇上阵阵阴雨和萧萧山风就会真实复现当时的情景。

但为什么这离奇的枪声会复现呢?这引起了人们不小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多方的猜测。其中有人认为,峡谷两侧高峻的山岩中,可能含有一种磁性矿物质,在某种情况下能像磁带那样录下当时的声音。一旦外界条件具备,“磁带”中的声音便会被释放出来。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还有待以后科学的证实。

*眼界大开*

土耳其“恐怖谷”

在土耳其西南部有一个叫“恐怖谷”的地方,平时这里非常安静。但一到电闪雷鸣的时候,“恐怖谷”里就会传来一阵阵恐怖的声音:战马奔腾、士兵厮杀以及兵戈的撞击声,仿佛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战争,让人听起来胆战心惊。据历史学家考证,这里曾是古代罗马和波斯军队激战的战场之一。科学家研究发现,“恐怖谷”地下有一个巨大的磁铁矿,磁铁与雷电相互作用,可能会产生了天然录音效应,使人得以重闻古代军队的激战音响。

植物疯长的巨菜谷

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哥罗东北部的麦坦纳加山谷和俄罗斯濒临太平洋的库页岛是两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蔬菜长得硕大异常:土豆如篮球,白萝卜20多千克一个,红萝卜有20厘米粗、约35厘米长,一颗卷心菜重达30千克,豌豆和大豆会长到2米高,牧草也可以没过骑马者的头顶,所以被人称做“巨菜谷”。

有人怀疑这是一些特殊品种的蔬菜,但将外地蔬菜籽拿去,只要经过几代繁衍,也会在那里变得出奇的高大,而把那里的植物移往他处,不出两年就退化得和普通植物一样,这种离奇的现象让人无法理解。

为什么这两地蔬菜的差异会如此巨大呢?有人认为,这两个地方都处在高纬度地带,夏季日照时间长。然而,位于相同纬度的其他地方并未见有如此高大的同类植物。

也有人认为,这是悬殊的日夜温差起的作用,但这同样无法解释有类似气候条件的其他地方为什么没有这一奇异现象。

有人则认为是富饶的土质或者土中有什么特别的刺激生长的物质所起的作用,但实地化验却提供不出可用以说明这里土质特殊的资料和数据。

近些年,有人注意到有一种寄生在植物幼芽上的细菌会分泌一种赤霉素,这种激素具有促使植物神速生长的奇效。因此,他们认为该地的巨型植物的出现,可能是某种适宜于当地生长的微生物的功劳。但究竟是哪种微生物,目前还没有查清。

*眼界大开*

产蛋崖

贵州省三都县有一座登赶山,这座山特别奇怪,满山都长满了绿树杂草,而唯独山腰上裸露出一块崖壁。更奇怪的是,这块崖壁每隔三十年就会自动掉落出一些石蛋,因此当地人都习惯把它叫做产蛋崖。产蛋崖,长20多米,高6 米,表面极不平整,在高处,几块巨大而尖利的岩石横亘着,极为险峻。而石蛋就在相对凹进去的崖壁上安静地孕育着,有的刚刚露头;有的已经生出了一半;有的已经发育成熟,眼看就要与山体分离。

冬热夏凉之地

也许你知道有冬季从地下冒出热气的地方,也许你听说过有夏季从地下冒出冷气的地方 ,那么,你是否知道集夏冒冷气、冬冒热气于一身的地带呢?这一非常罕见的地带就在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县,总长约15千米,从桓仁县沙尖子镇船营沟向西南延伸到宽甸县的牛蹄山麓。

还在19世纪末的一个夏天,桓仁县沙尖子镇的农民任洪福在堆砌房北头的护坡时,偶然注意到扒开表土的岩石空隙里,不断冒出阵阵寒气,这使他感到非常惊讶。当时任家就在冒气强烈的这段护坡底角,用石块垒成了长宽各约半米,深不到1米的小洞。至今这个小洞所表现出冬热夏凉的特点,仍然令人不解。

盛夏洞内温度仅为-2℃,石缝为-15℃,洞口放鸡蛋冻破了壳,洞内放杯水变成冰块,雨水泄入石缝冻成缕缕水柱。人们站在洞口六七米外,只一两分钟就冻得发抖。据说,1946年的夏天,一个国民党军官将大汗淋漓的战马拴在洞口附近的树桩上,第二天早晨,这匹马已冻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了。

然而立秋以后,周围地温不断转冷,而这里的地温反而由冷趋暖。到了严冬腊月,野外冰封雪冻,寒风凛冽,各种草木都纷纷枯萎凋零。但在地温异常带却是热气腾腾,温暖如春。凡是山岗上冒气的地方,整个冬春始终存不住冰雪,特别是任家屋后,种下的蔬菜叶壮茎粗,青草茵茵。1986年,任家在冒气点上平整了一小块土地,上面盖上塑料棚,栽种大葱和蒜,割了两次蒜苗。据测,棚内气温保持在17℃左右,地温保持在15℃左右。

有人认为这里的地下有庞大的储气构造和特殊的保温层,使地下可以储存大量的空气,而且使地下的温度变化比地面慢得多。冬季,冷空气不断进入储气构造,可以一直保温到夏季才慢慢放出来;而夏季进入的热空气又至冬季才慢慢释放出来。

也有人说,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这里的地下可能有一冷一热两条重叠的储气带,始终在同时释放冷热气流。遇到寒冷季节时,冷气不为人发觉,而热气惹人注目,遇到暑热季节时则寒气变得明显。

还有人猜测,大概这里地下的庞大储气带上有一些方向不同且会自动开闭的天然阀门,冬天呼进冷气,放出热气,夏天吸进热气,放出冷气……

更令人惊讶的是,1987年在原址以南300米处,又发现了一处类似的神奇土地。人们期望科学家能及早弄清这异常地带的奥秘。

*眼界大开*

山洞冷热之谜

山洞是有冷又有热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冷、暖空气比重不同的缘故。冷空气较重而下沉,暖空气较轻而上升。洞口向下的山洞里,较轻的暖空气充塞其中,不能流出,因而格外显得温暖,成为“暖洞”;洞口朝上的山洞里,冷空气钻入洞内,越积越多,好像天然的冷空气库,这样的山洞就成了“冷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