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所不知道的怪诞心理学
19800800000007

第7章 星期一综合征——你所不知道的变态心理

“星期一综合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度过一个愉快的双休日以后,周一的早上很不愿意起床上班。即使去上班了,也会觉得很懒散,没有办法集中精神,缺少工作激情,浑身乏力。

现代人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健康问题,同时,也逐渐影响到了一些人的亚健康状态和心理、人格健康,从而产生了很多“心”病和精神疾病,成为了一种非常态的变态生存状态。

公交车上狂刷银行卡:“假期综合征”

春节长假眨眼就过去了,初八早上,在某单位工作的小陈在去往公司的公交车上刷卡,但是,奇怪的是刷了一遍又一遍,竟然还是不行,他正纳闷着,旁边有人看不过去了,说,“哥们儿,你拿的那是银行卡吧!”等他仔细一看,果然是自己的银行卡,于是收卡后在包里掏出公交卡,便尴尬地走开了。

上班后,他更是觉得烦躁不安。看看同事,也都是一副委靡不振的样子。小王大声嚷着:“我老觉得还在过年,心想收都收不回。”小陈附和说:“我也是,头昏脑涨,心不在焉的,这种状态怎么工作啊?”小李嬉笑着对主任说:“就是,这一上班就感觉有点憋闷,老提不起精神。要不,主任开开恩,今天我们就不必像平时那样严肃吧?”

这样的场景,在长假结束后,出现在了很多单位。其实,这就是“假期综合征”。

随着生物钟学说的逐渐普及,“假期综合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假期综合征是指假期之后所出现的病态表现。长假期间,一些人往往肆意放纵,不太注意自己的身体,其中包括喝酒过多坏了肠胃、搓麻将时间过久导致“暂短性行走神经消失”、看电视过频患上“视屏终端征”、饮食过杂拉肚子,等等。这些导致了不少人上班以后,变得精神委靡,存在体虚、疲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下降、坐卧不宁、失眠、健忘、手足无措、易激动等“第三状态”,此时若不加以重视,及时采取保健措施,疾病会骤然降临。

如何尽快消除“假期综合征”的负面影响,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应对工作呢?

首先要抓紧时间收心,尽量减少应酬,把自己调整到工作状态。其次是补充睡眠,把生物钟调整过来。再次是合理饮食,避免摄入咖啡因和吸烟,避免酒精,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多喝绿茶。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助你摆脱“假期综合征”:

1.洗澡、泡脚

睡眠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手段。许多人在假期旅行归来后,认为自己睡得不够,一回到家就蒙头大睡,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提前一两个小时入睡,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可散散步、做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尽快恢复体力。

为保证睡眠质量、解除旅途疲劳,可以在睡前洗个澡,或用热水泡脚。洗澡的水温宜在40℃左右,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洗15~20分钟即可。泡脚的水温可略高一些,以感觉到微烫为宜,泡脚可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睡眠时可以将脚稍垫高些,以利于下肢血液循环,促进疲劳的消除。

2.适当运动放松身体

假期当中有人玩得太疯导致疲惫不堪,而另一些人歇得太久以致精神懈怠,这时要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比如散步、做操、跳绳、打太极拳等,都可以给身体一个缓冲,有效地解除疲劳、恢复精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由于锻炼后容易入睡,更能使大脑得到完全的休息,对整个身体也是最好的放松办法。

从完全放松的休假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必然存在一个转换的过程,调整应该做到循序渐进。节后上班头几天,工作不宜太紧张,以免因节奏的突然变化而导致神经衰弱。可以通过听轻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以便尽快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3.食物调理肠胃、恢复体力

一些人长假中访亲会友,饮食多以荤腥为主,每日鸡鸭鱼肉不断,肠胃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假期过后最好能吃几天素食,每次只吃七分饱,同时保持稳定、规律的作息时间。最好能多喝茶,多吃水果,多吃点清淡的东西,如新鲜的绿叶蔬菜、稀饭、面条汤、疙瘩汤、咸菜等,有助于已经“不堪重负”的胃肠道的休息和调整。

对于那些外出旅游、整天东奔西跑、体能消耗过大的人们来说,应该通过饮食迅速补充营养、消除疲劳。

1.热茶:茶中含有咖啡因,它能增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抗疲劳的目的,咖啡、巧克力也有类似作用。

2.高蛋白:人体热量消耗太大也会感到疲劳,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豆腐、牛奶、猪牛肉、鱼、蛋等食物。

3.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C有助于把人体内积存的代谢产物尽快处理掉,故食用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食物,能消除疲劳。

4.活性水或纯净水:活性水或纯净水中含有大量的氧气,能快速缓解机体的疲劳感。

5.碱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乳类等,和含有丰富蛋白质与维生素的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可以迅速地使血液酸度降低,中和平衡以达到弱碱性,消除疲劳。

6.矿物质:特别是盐和钙的补充,它们能促使酸碱度平衡和渗透压恢复稳定,缓和肌肉疲劳,人们可以多吃海带、紫菜、牛奶、猪肝等食物,以得到铁质、矿物质的补充。

当假期来临,人们尽情享受快乐的同时,也别忘了关爱自己的身体,不给“假期综合征”可乘之机。

西方“芙蓉哥哥”:异装癖

以“不漂亮,毋宁死”为宗旨,且素有“时尚圣经”之称的《Vogue》杂志,其法国版竟然在一期的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个长着一圈浓密大胡子却又身着女装、长相疑似“猿人”的家伙。这是自砸招牌还是又一出西方“芙蓉哥哥”?

其实,这位雌雄莫辨的“美人”,就是被誉为“时尚妖男”的Andrew。他巧妙地玩转着性别界线:他有结实的肌肉,又有一双让女人嫉妒到死的超长美腿!他保持着黑猩猩般的胡子,又只以女装亮相!他爱穿小热裤、卡弗坦长袍、踏超高的高跟鞋、系腰带,花哨艳丽,打扮出60年代时髦嬉皮又混合着70年代黑人电影元素的风格。但是,这个妖艳的“猿人”就是不承认自己是易装癖或变装皇后,也拒绝接受任何性别划分的局限,声称对于他,每时每刻在任何地方都是表演。所以,现在,他被称为“表演艺术家”……

在Ta时代里,帅气的女性,美丽的男性,性别界限似乎正在受到某种挑战。异装癖又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一种性变态形式。异装癖以男性见多,尤其在西方社会还很流行,故西方并不视为异常行为。当然,这种公开的“异装癖”或是为了吸引人眼球,满足自己的“被观赏欲”,或是因为个性实在是太“特殊”。那么,如果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这种“异装癖”,我们又该怎样解释这种“性别暧昧”呢?他们又有哪些行为特征呢?

异装癖开始时一般只在自己房间中穿异性服饰,通过镜子自我欣赏。以后逐渐频繁起来,甚至有些穿着穿着异装入睡或出现在公众场合;而有些则是先着部分异装,偶尔穿一两样女性服装,以后逐渐增加异性衣饰的件数,直至最后全部穿着异性装束。当他们穿着异装时大多会体验到平静和舒适感,还有一种自认的文雅和美丽的感觉。如果不穿或被制止时,则会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的情绪。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形成“异装癖”呢?

首先,有些人在幼年时,被环境影响到了自身的“性别辨认”,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或者相反。这样,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关注和爱抚。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母亲从小对儿子十分宠爱,而儿子对父亲却有一些敬畏,那么,男孩就会在幼年将女性的特质神圣化和美化,从而造成内心对这种“神圣光环”的渴望。所以,也有许多男性异装癖是偷用母亲的化妆品、饰品、衣着。

同时,有的人对两性关系有一种惧怕和忧患的心理。因此,有不少人在不穿异性服装的情况下,性交出现明显的阳痿症状,而穿了异性服装则无此性功能障碍。这大概是异性装扮解除了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忧虑情绪或罪恶感的结果。

如果有为异装癖而感到痛苦,而想要改掉这种癖好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异装癖一般会在5~14岁之间开始萌生异装兴趣,到了青春期就产生与异性装束有关的色情幻想。因此,当发现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异装癖苗头时,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人接触,培养其他的广泛爱好,同时,培养其自信心,减少其对自己性别期望的压力。这样可控制其发展,使异常行为得到明显的改观。

同时,让异装癖者回忆童年的生活经历,寻找出自己患异装癖的早期成因。然后究其原因向患者进行分析解释,指出这是一种童年时性别角色受到异常限制和不良影响的结果,使其对自己的病症及危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努力去控制纠正。当异装癖在穿着异性装扮时,采用厌恶疗法,比如用橡皮圈弹手,让自己感到疼痛;或者引发患者对其异装行为及其结果的羞耻感和恐惧感。用这样的行为从而对异装行为产生厌恶,进而消除这种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异常行为可能逐渐消失。

别人是否都在盯着我:过于敏感易带压力

我们是不是有过这样的错觉,周末刚换了个新发型,周一坐地铁去上班,突然感觉整个车厢的人都在盯着自己,事实上,大家坐在座位上各得其事;早上起晚了,匆忙跑去上课,你趁老师转身的间隙悄悄找个座位坐下,整节课你都不敢抬头,好像老师一直盯着你看,然后质问,其实老师在专心讲课,压根没有觉察到你的到来;小文最近一下班就拉住着同事说:“策划部的张杰好像每次路过我的办公桌旁,都盯着我看,他是不是有我意思?同事不置可否地笑笑,其实他们部门在整修,暂时在我们部门办公。

……

有这种想法的人,通常在性格上比较敏感和神经质。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内心充满着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会引发焦虑和对完美主义的追求,使人习惯于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希望自己做得更好,而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刘莉大学毕业做了一名文字编辑,在一家著名的杂志社工作。这份看似还不错的工作,刘莉没做完试用期就不得不辞职离开了。事情是这样的。

刘莉到新单位报到的第一天,杂志社主编对她说:“从面试的时候,就看得出来,你有一个有才华的姑娘,我们杂志社就是需要你这样人才。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会关注你的……”

刘莉听了主编的一番话,主编竟然说会特别关照我,那就是说他会很看重我的这个人。从此,刘莉努力想把工作做好,因为她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被主编看在眼里,自己不能辜负主编的殷切希望。

因此,刘莉只要一走进办公室,总觉得主编在背后盯着自己,总是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越是紧张越容易出错,一次,她在校对一部稿件时,有几处很明显的错误没有发现。稿子到了主编那里,失误被发现了。

主编找到她谈了一次话,询问她最近工作是不是很紧张,但不要影响工作,这次的失误就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就算了,但以后不可再犯。

刘莉本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人,犯了这种错误,她无法原谅自己,而现在主编又知道了,主编一定认为她工作不专心,责任心不强。于是,她开始在内心里谴责自己,对不起主编的关注。

由于刘莉的心思太重,总想着这些事情,工作越做越糟,越错越没有信心。工作中频繁出现错误,没等过完试用期,她就主动辞职离开了。

刘莉的情况,心理学认为是由于内心过于敏感而造成的。事实上,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胡乱猜测,给自己盲目施加压力。要为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不要总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生活中,总是觉得别人在注意着自己、观察着自己,只要和别人的眼神交汇,就会以为是对方一直在盯着自己看,有时候甚至会想到脸红脖子粗,真是越想越觉得压力大,越想越觉得恐怖啊!

每当出现这种症状时,一定要在内心高喊“Stop”!要不断地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他不是在看我,不是在看我,不是在看我……其实想一想,一个人偶然的眼光里存在几万种可能:他真的不一定是在看你;即使他看你,也可能是无心的,也可能是欣赏你。

心理学家认为,这种通过积极的疏导和自我暗示,可以成功地克服这种敏感的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1.以积极的心态“脱敏”

以积极的心态帮助心理“脱敏”,就是要让自己及时忘掉因为自卑感带来的“不舒服”的心理体验。别人看,那就让他看好了;别人说,那就让他继续说去。“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身后无人说”,树立自信、积极的心态,是决定成功与否的第一步。

2.加强情绪锻炼,增强情绪健康

健康,是一个综合概念。一个人只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等五方面都具备才称得上是健康。对健康概念理解的变化,引导着现代医学从以前只关心病人的身体疾病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但关注躯体疾病,更关注心理疾病以及造成身心疾病的社会环境。

最好的减压方法不仅仅包括针对身体健康进行的体育锻炼,还包括针对情绪健康进行的情绪锻炼。注意情绪锻炼,要求我们在生活面前,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养宠物……不管做什么,有所爱好都强于无所事事。

3.学会疏导情绪

心理压力太大,情绪不好时,不妨尝试着疏导、发泄的方法。比如,找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哪怕是号啕大哭也未尝不可。据说,这种“哭泣治疗法”在表面精明强干、无所畏惧的白领中很流行,放声大哭一场可以把体内造成情绪压力的有害物质统统排除掉!

当然,如果你实在哭不出来,那就笑吧。不管是哈哈大笑还是微微一笑,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可以在笑声中释放自己的情绪,从而改变阴郁的心情,让自己变得阳光、开朗起来。

改不了扯谎的柳芳:当说谎成为一种习惯

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会在很多时候无意识地说谎话。经过长期研究,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指出,人是爱讲谎话的动物,而且比自己所意识到的讲得更多,我们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麻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认为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而说谎的动机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正性谎言”,也就是指一些对生活造成有利影响的谎言,正如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针对这类谎言解释道:“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撒谎或扭曲事实,是待人接物的技巧。”第二类是“中性谎言”,这些谎言很多不受意识支配,或者说了也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第三类是“负性谎言”,这类谎言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

柳芳的父亲在乡办企业当会计,母亲除了务农,还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商店。柳芳上去上海大学那儿还是一个很衣着淳朴的女孩儿。但是,过了两年,她为了不显得土气、孤陋寡闻、贫穷寒酸,就开始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上海小姐。她总是去上海的襄阳路去淘仿真名牌,并对别人说自己是在某某商城买的;她没钱买好的化妆品,就对别人说,她向来素面朝天,不靠那些“附加品”修饰;她还有意无意地向同学透露自己的父亲原来是乡长,如今已经晋升为副县长,母亲是当地一家合资企业的老总。于是,她就这样虚拟出自己的出身和家境,同学们也在她的身上多了许多富家女的猜测。

靠着这些谎言,柳芳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那份虚荣。后来,她遇到一个深爱的男人,她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他,对方也没有嫌弃她。两人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上海发展。但是柳芳随口说谎、编造身世的毛病始终没有改掉。为了改变她,男友苦口婆心地劝过她,还带她看过心理医生,也吵闹过冷战过,但毫无收效。有一次,当男友的父亲来看柳芳时,柳芳在他父亲临走前送了一块“劳力士”,其实,这是一块40几块钱的仿冒品,而柳芳却说这是她去香港旅游时买的。男友在送走父亲的时候,才得知这件事,为此他感到十分生气,两人的感情也出现了危机。

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充满了谎言,谎言似乎已经渗透到人们相识、相处的过程中。它或许会出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爸爸我/妈妈我当年怎样怎样”),或许会影响着我们选举领导的方式,或许已经成为媒体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

柳芳撒谎是虚荣心在作祟,她的谎言越说越多,就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就像有烟瘾的人,慢慢地会离不开香烟。而她的这种情况,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谎言癖”。其实,这样的谎言是不以诈骗为目的,而仅仅用来满足心理需求,有“谎言癖”的人多虚构个人出身或经历等等。虽屡被人揭穿也依然如故,亦不能吸取经验教训。

在生活中,我们又要怎样识别谎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识别谎言的一个关键线索就是面部表情。当人在说谎的时候,面部表情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有所掩饰。所以,人在说谎时一般可能出现下列症状:瞳孔扩大;声量和声调突变;笑容较少;眨眼太多;频频耸肩(主要指西方人);眼神接触出奇的多或少;说话中带有较多停顿、假装清喉咙、中间穿插“嗯”等语气词;经常摸鼻子;频频吞咽等;说话时音调升高、老爱触摸自己,很可能暗示这个人在撒谎;说谎的人在说明观点时手臂姿势比平常用得更少。所以,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线索,来初步判定对方是否又对我们说谎。

住在洞里的人:孤独综合征

在人流拥挤、竞争加剧、生存压力和信息风暴的侵袭下,城市中孤独者的数量越来越多。无论是白领还是打工仔,他们都面临被“孤独综合征”席卷的危险。都市人的寂寞,从心理层面讲,由于人在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选择的过程中是自由的,是无所依靠的,人必须自己创造自己,这就使得选择总是成为孤独的源泉,使人在作出自己的行为选择时总是处于一个脱离一切的、像大海中的孤岛一样的天地,时刻都被一种根本的、永恒的、难以排遣的孤独所包围。

1996年7月29日,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毛里奇·蒙塔尔独自到意大利中部内洛山的一个地下溶洞里,开始了一年的命名为“先锋地下实验室”的生活。这个实验室设在溶洞内的一个68平方米的帐篷里,里面有科学实验用的仪器设备,还有起居室、工作间、卫生间和一个小小的植物园。

在这一年中,毛里奇·蒙塔尔吸了380盒香烟,看了100部录像片,在健身车上骑了1600多公里。第二年的8月1日,蒙塔尔重回社会,这时,他的体重下降了21公斤,脸色苍白而瘦削,人也显得憔悴,免疫系统功能降到最低点;如果两人同时向他提问,他的大脑就会乱;他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虽然他渴望与人相处,希望热闹,但他已经丧失了交际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蒙塔尔的交际能力逐渐恢复了一些,他说:“在洞穴待了一年,才知道人只有与人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全部快乐。过去,我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常常倾向于独处。现在,让我在安静与热闹之间选择,那我宁可选择热闹,而不要孤寂。我之所以在洞穴中坚持了1年,只是为了搞科学试验。我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这需要在今后的生活中重新纠正。但我不后悔,因为这场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生的奥秘:生活的美好在于与人相处。”

孤独不是我们本性中的真相。我们是从骨子里渴望着与人接触、相知、相处,我们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现自身的生存价值和意义。

居住在拥挤而嘈杂的人群中的人们,常常会希望自己能拥有一方安静的、属于他个人的独有空间,不要受任何人的打搅。为此,人们设计了可以随时开关的门窗、可以上锁的抽屉或箱子。甚至有许多人还幻想着有一天能退隐到深山幽谷中,过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问题是,这样的生活真的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这种对孤独感的追寻,真的是我们的天性吗?我们对孤独是否有恐惧感呢?

面对这样一些事实,心理学家不免要问,人为什么是社会性的?即人类个体为什么非要和其他人类个体生活在一起并进行相互交往呢?大多数的人类个体为什么无法忍受远离尘世的孤独生活呢?

所谓人类的社会性,是指人类的群集性,是指任何人类个体都愿意与其他人类个体进行交往,并结成团体的倾向。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社会性是人类社会一个极其普遍和重要的现象。最早对人类的社会性加以研究的心理学家是麦独孤(William Mc Dougall),他认为社会性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他认为,人类天生带有许多先天固有的特性,其中有一种就是要寻求伙伴,与他人结合在一起的倾向。这就好像蚂蚁由于本能集合在蚁群中,狒狒由于本能建立起复杂的群体结构,人也生活在自己的人类群体中。人们这样做,并不是由于这样做是好的或正确的,也不是因为是有用的,而是人的一种本能。

所以,人是社会性的,对于人来说,任何一个个体都必须或多或少地和其他个体发生关系,形成各种各样的人类群体,并由此组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社会性,要求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呢?同时,我们要怎样做才能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呢?

首先,在我们受过他人的帮助后,不要忘记还情,不要从此中断与其的联系。或许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彼此的情谊会变得更为深厚,而这种经过无私奉献得来的友情则显得更加珍贵,它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刻帮我们渡过难关。

其次,注意维护亲戚关系的平衡。俗话说:“是亲三分近。”亲戚之间的这种血浓于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彼此之间的亲密性。这种亲属关系可能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提供精神、物质上的帮助。

最后,培养主动结交的意识。我们要学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比如,我们如果有机会参加大规模的会议,不妨仔细观察那些游走会场,到处向人打一下招呼,向陌生人做一下自我介绍,也许这些人中就有以后能够对我们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人物。

为何有贼爱偷女人内衣:恋物癖

有人喜欢蝴蝶结,有人偏爱粉色系,有人钟情阴森诡异的事物,有人垂涎女人的美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我们会因为喜欢蝴蝶结就在大街上当众把别人头上的蝴蝶结发卡抢走吗?这当然不会,因为就算再怎么喜欢一件事物,我们还是会控制好自己对于这种事物的获取。但是,如果这种“爱”过剩到溢出来时,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南京市的几位打工妹和她们的男友经过几天蹲守,终于当场抓住了偷她们内衣的“内衣贼”。但是,就在人赃并获的时候,令他们感到非常惊讶的是,这个“贼”竟然只是一个高中生。

这个男生说,他喜欢胸罩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最初是初中时看到画报上的女人只穿胸罩而觉得十分好奇。后来,他就在家留意起了母亲的胸罩,也觉得很好玩。之后,他还逛过商店,看到那些灵巧精美的胸罩,还禁不住买了一些回家,用来观赏。但是,事态越来越严重,最后为了避过商店里的那些指指点点,他只能用偷来满足自己对女性内衣的喜好和搜集,但是,同时他自己的心理负担也逐渐加重。

案例中高中生之所以会对胸罩感兴趣,以至于他会去偷取女性的胸罩。是因为这个男孩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对性有着极大的兴趣,而又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排解,所以只好压抑。有这种困扰的孩子通常和父母之间的交流较少,这更使得他在青春期得不到正确、健康的性启蒙教育,而容易出现错误的性经历,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会产生极坏的影响。一般来说,性偏好障碍,如恋物癖、露阴癖、虐待症等,大多跟早期不当的性经历有关。

而高中生“内衣贼”的这种情况,我们将之称为“恋物癖”。这是一类性偏好障碍,与道德水平和意志力无关。此类疾病的原因很复杂,多和个人成长经历、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压力、性教育不当等有关。恋物癖一般起自青少年时期,几乎完全是男性,而且大多数患者都是异性恋者,不过他们大多对性生活胆怯或者性功能低下,并且也很少有攻击或暴力行为。恋物癖患者常因其变态行为而给自己造成许多麻烦与不幸,却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常常会感到极大的痛苦。

常见的恋物癖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器物,包括衣着及随身所带物品,如内衣、内裤、胸罩、手套、鞋袜、手帕、裙子、外衣、卫生巾、发卡、项链等,以及雕像、画像等;一类为身体各部分及有关物体包括正常的部分如头发、脚、手、乳房、臀、分泌物和非正常部分如跛足、斜眼、麻面、六指等。广义的恋物癖还包括某些视觉性和嗅觉性对象异常,如情景恋和臭恋。前者在某一特定场合产生性兴奋,后者则多为体臭产生性兴奋反应。

如果想要克服这种恋物情结,我们就必须积极投入到社会的活动交往中,建立理性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投身学习、工作和社交活动,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争取自我实现,体现自我的价值,寻找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更要避免接触淫秽色情物品,不要流连于网络上的非法网站;培养自己的广泛兴趣,陶冶情操,正确对待自己的性渴求、性欲望;而且,我们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家庭、婚姻道德观,以此来重塑性格,促进人格成熟。社会应对这些高危人群实施监控,应及早干预,及早求助心理医生,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