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今生今世好好爱:听张小娴谈爱情
19793400000013

第13章 爱情需要感觉,更需要理性

第一节 爱的时候,聪明人也会变成笨蛋

爱情最公平。无论你有多聪明,你也有机会被人抛弃。再聪明的人,在恋爱的时候,也会变成一个笨蛋。

——张小娴《你是聪明的吗》

张小娴说,爱情一开始时可能会是大近视,但是,日久天长,美好的爱情应该是清明了你的眼睛。

爱情是沒有理论的,积累再多的理论知识,到了现实面前,立刻就土崩瓦解。所有的爱情,刚开始时总是电光火石,激情四射的。

有一个很有才情的女孩,她的文章很优美,画也很好,歌声听起来也非常美妙。当然这样的一个女子,长的也无可挑剔。但生命似乎总是有残缺的,上天不会特别眷顾某一个人。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竟是一个下身瘫痪的残疾人!她知道,她的人生中是不可能有正常人那样的幸福的。所以,虽然慕名追求她的人很多,但她却从未动过心。

可是爱情总会来的。在参加一次残疾人联谊会上,她认识了一位年轻的摄影师。一个很帅的摄影师!他为她照了很多照片,把她照的比真人更美了。联谊会后他给她送照片去,看到照片里美丽的人儿了,连她自己都陶醉了。后来,摄影师来电话了,请她做他的外景模特。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年的合作,摄影师拍出来的照片简直堪称完美。

日久生情。彼此的优秀完全把对方给吸引住了。一年后他们恋爱了,摄影师求婚时说道:“你不要在乎你生命的残缺!我会永远照顾你的!相信我!”当时她哭着答应了。婚后的日子里起初男人非常的疼爱她,这种幸福甚至让她感觉像在做梦。可惜伴随着孩子的降生,男人渐渐感觉到她的残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压力。日子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堪,她责问他,既然是这样那为什么当初会向她求婚。男人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都不够理智。女人一年之后自杀了。

不是残疾人就特别脆弱,爱情带来的伤害足以摧毁任何一个身心健康的正常人。也许大多数人并不会极端的选择轻生,但每一次的感情失败,何尝又不是伤筋动骨。痛的次数多了,留下了阴影,也许此生就与真正的幸福擦肩而过。

张小娴说的很好,重要的不是遇到几个人,而是遇到什么人。数目沒意思,素质才有意义。重要的不是谈了多少恋爱,而是从每一个与我们相爱的人那里,我们是否得到了对于爱情和幸福的领悟。

爱情的开始似乎和理智无关,往往是一个美丽的眼神,一个场不期的相遇,一个浪漫的场景,两个人就开始靠近。但爱情是否可以持久,却不是感觉可以决定的。一份成熟的爱情,必然是不会只看感觉的,还要看我们对彼此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是否可以从心里面真正的容纳对方,接受对方。是否可以成为由对方所带来的,现实生活的改变。

爱情是需要感觉,但是更需要理智。

也许我们会觉得,爱情是跟着感觉走的,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足够纯粹,能被称之为爱情。如果爱情里有了那么多理性的分析,需要反复的权衡之后才能够开始,那还算是爱情吗?看待爱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有些女子,一生都在追随着自己的感觉,从一段“纯粹”的爱情走到另一段“纯粹”的爱情,这样的女子是一个勇者。但当一个人从一段“纯粹”的爱情渐渐走向经得起平淡的留念时,这样的女子是爱情的智者。

一份美好的爱情不是让你飞蛾扑火般的自我燃烧和牺牲,而是让两个人了解彼此,理解彼此,互相扶持,共生共荣。所以,分手不一定是件坏事,只是证明这一份爱情并不足够美好。要相信,时间线上,是有一个人在等你,时间到了,就会相遇。

第二节 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丽

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亦如是。想像是最完美的;而现实,却无一完美。

——节选自张小娴《想像是最完美的》

情窦初开的豆蔻年华,在心里甜蜜又羞涩地悄悄勾勒他的面庞,那该是一个如何英俊迷人的男孩,又或是一个神秘深沉的男子?他的眼神是那么的深情,似乎永远都读不完其中的内容;他的气息是那么令人沉醉,似乎能够叫人忘记一切。

人如果一生都能生活在想象里,该多好。

现实总是叫人叹息。也许穷尽了一生的热情,去爱一个存在于想象中的人,最终,却是与一个平平淡淡的人粗茶淡饭一辈子。

就如程韵是那么地爱林方文,却最终选择了杜卫平。

每个女孩的心中都有一个林方文。也许在曾经青春萌动的时候,他就存在于脑海中了。有一天他出现了,带着勾画的形象,迫不及待地,所有美好的想象都有了着落。就这样疯狂的迷恋上了,毫无理智的认定了,他就是那个人。我们相信,一见钟情、一见如故,认为这是冥冥中的定数,是上天注定,可是都不愿意承认,我们爱上的,只是想象中的一个幻象而已。不甘心,寻找了这么多年,竟然不是那个人。所以,在兜兜转转之后,程韵还是一而再的去拥抱林方文。不忍心就这么抛弃,“他”是那么的美好。

可现实却是这么残酷。

如果不是得知林方文的死讯,也许程韵还不能从她的想象中清醒过来。

在和杜卫平一起生活的两年里面,程韵感受到了一种踏实的扶持,渐渐从友谊中升华出一种平淡幸福的爱情。

张小娴说,不要问我程韵是爱林方文还是杜卫平,这是两个不同的故事,说白了,是两个生活阶段两个思想下的故事,林方文已经成为了过去,杜卫平才是属于现在实实在在的生活。

爱情应该经得起平淡的流年。很多爱情,在时间的消磨下,在一次的争吵中,不知不觉的荡然无存。多少曾经温柔抚过的面颊,如今不愿再多看一眼;曾经听着他的声音才能睡着,如今听到会微微皱眉。最终,曾经耳鬓厮磨、拥抱着入眠的爱人,形同陌路。甚至,来不及说一声分手;甚至,来不及为曾经的伤害说一句抱歉。

我们以为很相爱,却没想到,放手却是如此轻松的一件事。我们以为没有那个人,日子会过不下去,可没想到,没了那个人,还是一样过的很好。时间会让爱越来越深,时间也会推翻爱。它让你知道,原来我们以为的相爱是那么的肤浅。原来我们爱上的,不过是基于一些美好表象上的一些浪漫的想象。

慢慢地,有一个合适的人,他会让你明白,最深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我们明白了,林方文这样的男子,放在想象中继续让他美好着,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如初恋,将那些往事永远留在记忆里,才是美好。再铭心刻骨的爱情重来一次都不见得是件好事。因为我们已经懂得了、坦然了,已经学会了从平淡的生活中去咀嚼这一份时间造就的绵长的幸福。

张小娴《我在家里等你回来》里写,她有一个男性朋友,年轻时候曾有几段纠缠不清的恋情,还同时交往过好几个朋友,结过婚,也离过婚,算得上是一个风流浪子。但后来,似乎是收心了,再度结婚,并且生儿育女。张小娴问他对现今这段婚姻的感觉,他说:“每次工作完毕,都很想回家,知道家里有人等我。”

这样的男人,曾经一定有不止一个女人夜里打电话给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或许不耐烦、或许很冷漠的回答说:“你不用等我。”

爱情是一件很残酷的事。也许有的人的出现就是为了告诉你,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更美丽。这一段爱情对于我们这些痴男怨女来说,都是一堂课,我们都学会了去品味平淡的细水流长,去品味现实生活中的那一份默契与懂得,去把握那一份不怎么浪漫、但却踏实的幸福。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继续想象。当我们看着熟睡的孩子和丈夫的时候,在昏黄的灯光下,可以悄悄的去缅怀曾经心中的白马王子,去怀念那个为爱不惜一切的女孩。可以在心中默默的想象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的,那么美丽的爱情。

第三节 选择了爱情,同时也选择了伤害

每一段爱情都无可避免会有伤痕。展示伤痕,是痛苦的。忘记伤痕,才可以重生。如果你以为爱情容不下一点瑕疵,那么,你大概一辈子也找不到爱情。

——节选自张小娴《爱里有许多伤痕》

当我们选择了爱情,同时也选择了伤害。

张小娴说:说一个男人伤害了一个女人,那一定不是说一件事,而是很多事情加在一起的。比如寒夜里她想见见他,他却说不来了。她想他对她说几句鼓励的说话,他却没有说。这都是伤害。(张小娴《他有没有伤害你》)

莫文蔚用她那似乎被烟熏坏的沙哑嗓音唱到: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里/可有我姓名……

有时候爱一个人,会爱到一个危险的程度,爱到不能一个人正常的生活。爱到不是折磨他,就是折磨自己。

爱情不是我以为的那样,牵着手就这样幸福的走一辈子。它却原来是,在伤害里度过。有时候我们很难分辨,遇到一个爱的人是幸,还是不幸。原本好好的过着安静的生活,却因为他的出现掀起了狂风巨浪。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永远也过不完,他微微的触碰就让你全身颤栗,自从他出现,一切都不一样了。紧张、靠近、试探,幸福的憧憬和期待;两情相悦时的巨大喜悦,互许承诺时的深情和感动,是那么的美妙。可是伤痛又是那么的刻骨铭心。

张小娴说,一个城市里,对爱情的悲伤看得最多的,是出租车司机。“无论是大早上上班的时刻,还是加班回家的深夜,总有孤独的女子,挥手叫一辆的士,立刻钻进车厢,一动不动的望着窗外,连目的地都忘了说。”

这样的女孩子,司机师傅看多了,都能明白,要么刚刚跟男朋友吵架。事实上,每一次和男朋友吵完架,都能感觉到与单身时不一样的孤独。这种不被理解,不被体谅,不被包容的孤独,比起一个人的孤单,似乎,更要伤人些。

往往这个时候,也反复的在心里问自己:到底爱是为了幸福,还是为了伤害?有时候甚至忘了相爱的初衷。

明明知道,一切只是因为太爱,紧张他,在乎他,到失去冷静和理智。动辄会把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升到爱不爱的问题上,看到他和另外的人稍微亲密一点就承受不了失去他的恐惧。为了把他留在身边,让他一直这么爱着自己,我们做了很多连自己都觉得无理、可笑、无法忍受的事。放下了骄傲,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优雅,变得不可理喻。我们想,自己是疯了吧。多少个深夜,悄悄的问自己,这又是何苦?伤害了他,也伤了自己。

因为太爱,有时互相伤害。追逐欲望,是痛苦的,物欲、爱欲和占有欲,都是煎熬。可是,正是因为有爱人、被爱的欲望,我们才相爱的,不是吗?如果没有欲望,又何谈爱情?

张小娴说:在爱情的路上,我们不也经常让自己变成一只鸵鸟?没有勇气去面对时,唯有逃避,以为这样便会雨过天青。然而,鸵鸟是不能飞,才将头埋在泥沙里;人却是有欲望、有权利去追求幸福的,谁会甘心一生成为情场的逃兵?!

爱上了你,我才领略思念的滋味、分离的愁苦和妒忌的煎熬,还有那无休止的占有欲.为什么你的一举一动都让我心潮起伏?为什么我总害怕时光飞逝而无法与你终生厮守?我以为我这么爱你,你会很幸福。谁知竟然让你吃了这么多的苦,受了这么多的伤,让自己流了这么多的眼泪,让我们的爱累的再也走不动。越是相爱的两个人越是容易让彼此疼,最后只能疲惫的各自顾好自己了。

张小娴说:最厉害的病毒,是爱和谎言。爱情从希望开始,也由绝望结束。

儿时,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之后,幸福是一种状态。然后有一天,我们才发现,幸福既不是实物,也不是状态。幸福是一种领悟。我们曾经以为的幸福,原来可能只是互相伤害而已。也许只有等翻过千山万岭之后,待热情在一次次伤害中稀释耗尽之后,才能去拥有一份,不再那么热的烫人的,像一杯温开水一样,平淡却温暖的爱情。

第四节 爱的代价

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凡事皆有代价。快乐的代价便是痛苦。

——节选自张小娴《雪地里的蜗牛》

三三两两的朋友去唱KTV,总有人会淡淡的点一首《爱的代价》,然后轮到她时,淡淡的唱: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爱情从来就不是完美的,从来就不是只有甜蜜。当爱情让我们和另一个人开始了长期的相处,人生就不再纯粹。不再可以靠着幻想就可以把每一天都过得那么快乐。在现实里,我们品味了:爱情,原来是杯甜蜜的毒酒。

真正的勇士,应当是那些可以白头到老的人吧。爱情里的懦夫,都借着分手落荒而逃。

不要说,TA真的让我无法忍受……不要说,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一切,不过是借口罢了。或许是我们的肩膀还太过稚嫩,承受不起爱的代价罢了。还太年轻,伤不起,却又收不住。

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被身边的朋友兴奋地追问:是什么感觉?我们会一脸娇羞地回答:就是脸红心跳的感觉。是啊……可是爱过以后呢?如果还有人问你是什么感觉,该如何回答呢。

爱是疼痛的感觉。

有一个电影,女主人公几十年来,一直用疼痛去理解爱情的面貌。

70年代末,在那个男女绝不能私下交往的年代,钱叶红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领袖,她收到了一封男生的情信。钱叶红公开信件,让男生受尽奚落。男生拿起砖头在她背上重重拍下,给钱叶红留下了终身的疼痛,然而,男孩却在之后不久意外溺水而死。每当想起那个男孩,她就感觉到背上疼痛难忍。

毕业前,钱叶红在医院实习的时候,被一个已有妻儿的男人的魅力所吸引,不慎怀上孩子。为了不影响男人的前途,她让男人亲手打掉腹中孩子,但是,事情还是败露了,她被退回原籍。

对爱情心灰意冷的钱叶红后来只想找一个现实的结婚对象,然而太过现实,却让她陷入了新的疼痛。突然要和一个自己其实并不熟悉人生活一起,钱叶红感到陌生而恐惧,很快就到了忍耐极限。她想以坦白过去的方式提出分手,但他的神情告诉她,其实他早已知情。两人陷入了想分分不了,想和和不拢的窘境。

钱叶红恐惧地发现,如果离开这个人,她会很快忘了生活本来的样子。这种恐惧让他们无法分离,但太过麻木的生活又不能让他们走近彼此。最后,那个男人用钳子拔下自己那颗被她夸赞过的虎牙,送给她,说:只有疼才能让我记住你。

不知我们是该是感动于爱情的纯真,还是该对爱情无奈感到怜悯?

几十年以来,钱叶红从懂得爱、遇上爱、到最后对爱的惘然和麻木,她一直用疼痛去理解爱情的面貌。爱情,本就是疼痛的。

分手,只是因为忍受不了这疼痛。而留下来坚守的,他们是爱情的勇士。为了爱,忍住了疼。

张小娴说,爱情本来就是虚妄的,它曾经有多热烈,也就有多寂寞。

如果失去是苦,你怕不怕付出;如果迷乱是苦,你会不会选择结束;如果追求是苦,你会不会执迷不悟;如果分离是苦,你能否承受这痛楚?爱情不只是甜蜜的相守。有相聚有分别。有欢乐就有痛苦。有信任也有犹疑。有无间时更有远距离。

有时候,爱情确实脆弱的不堪一击。那也许是因为,一开始我们并没有看清爱情的原貌。因为我们太需要爱,所以一厢情愿的拔高了对爱情的期待。当经历了爱情里的哭,又心灰意冷。也许,爱情就是个神话。坚守的人是因为他们选择了相信,选择做爱的信徒。所以,喜也好,悲也好,只当作是其中必有的滋味而默默承受。如上帝一般,他给我们的苦痛,我们会认为那是他的慈悲。

生命短暂。我们既然选择了对方,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享受那快乐,也一起去品尝那痛苦。那些伤痛,不过是为了让我们更珍惜欢笑的时光。

第五节 打开沟通的天空,才有望厮守终生

原来不是两个人相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无法打开沟通的天空,也就只好放弃厮守一生的愿望。

——节选自张小娴《悬浮在空中的吻》

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有句对白:“和她谈谈吧,即使她无法回答。”影片中的“她”是一个植物人,自然是无法回答了。而现实中的人呢?有些人想说却不说,有些人越说越错,有些人说了却会错了意。有些人即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对方亦不明了,只能装傻,当一切只是玩笑。

张小娴说,有时候编辑会转来一叠读者的电子邮件,其中有几份的字体是怪模怪样的,不是中文,也不是英文,说它们是文字,倒不如说是符号更贴切。张小娴曾经拿着那几份满是符号的电子邮件研究,尝试读懂他们想说些什么,可惜徒劳无功。编辑说,那是因为大家用的系统不同,所以看不懂。

爱情里面也是这样。往往吵了半天,最后发现鸡同鸭讲。频道不同,他说他的,你说你的。他觉得你不可理喻,你觉得和他无法沟通。因为,两个人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就比如,他看的是体育频道,而你看的娱乐频道。你俩又如何可以说到一块去呢?

两个人结合,是因为爱。但两个如何厮守下去,却是要靠沟通。但可惜,我们都有沟通的愿望,但却没有相同的频道。

如张小娴所说:“无法打开沟通的天空,只留下今天一串无法沟通的符号。时日过去,当然也不再有感情,最后,只好分开,放弃厮守一生的愿望。“(张小娴《无法沟通的天空》)

爱情里有许多矛盾,也有许多伤痕。度过爱情的热恋甜蜜期,双方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就逐渐暴露出来,冲突和摩擦也就从此开始了。男人和女人,如同一座桥,男人站在这头,女人站在那头,如果没有沟通和交流,中间就有逾越不了的鸿沟。

但只有信任一个人,才可以沟通得来。而信任,是因为彼此理解。理解,是因为懂得。沟通让我们放下偏见,解开误会,冰释前嫌,沟通让爱情从“电光火石”到“天长地久”,可没有懂得,一切都难以为继。每一次试图尝试的沟通,只能再增添一份令人绝望的孤单。

情感心理作家苏芩说过这样一段话:“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

原来,爱并不可以战胜一切。曾经那么爱的一个人,忽然你觉得他好陌生。无数个深夜,我们为“他为什么就是不懂”而辗转难眠。终于,无数次的失望之后,我们放弃了无谓的尝试。无力的任由彼此“渐行渐远”,任由岁月疏远了我们的感情。无力再去经营,也无力扭转这个结局,最终只能“用沉默取代了依赖”。

其实疏远我们的并不是平淡的生活,也不是似水的流年,而只是因为,没有懂得。

因为懂得,一个眼神,一声轻唤,你已明白我内心所需;因为懂得,不必解释,不必躲避,我知晓你心中苦衷;因为懂得,不必言语,不必刻意,淡淡一个微笑我们心照不宣。时光像沙漏。一些人来了又走,稍作停留,最终渐离视线;而一些人来了之后,却从未离开。虽身在天涯,却心在咫尺。

芸芸众生,茫茫人海。能与我们吸引,能够与我们相爱之人,或许一生中总会碰上那么几个。可只有懂得,爱才能得以维系得长久。懂得,是一种欣赏,一种默契,一种历久弥坚的幸福。

第六节 一份爱情,你我成长

一段爱情,两个人成长,无论是否能够跟你终老,那麽投入地爱过彼此,流过那麽多的眼泪,我们都长大了。

——节选自张小娴《一段爱情,两个人成长》

宫崎骏著名的动画电影《悬崖边的金鱼》中,女主人公苏菲是一个从来没漂亮过的小女孩,当她遇到了能满足女孩们心中一切幻想的白马王子般的霍尔时,觉得自己配不上霍尔产生出强烈的自卑感。可偏偏,她被女巫施法变成90岁老太太。当她奔跑在大雨中,伤心的哭泣时,她终于释然了。一切都不是她能控制的,所以生活要照旧地过。自卑的苏菲反而开始具备了勇气。当苏菲以90岁老太太的身份面对自己倾心的霍尔时,她看到了他与华丽的外表完全不同的一面。他其实很胆小,他一直在逃避战争征召,他不想去打仗。

当苏菲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之后,她明白要自信,要勇敢对于霍尔,只有那样才能保护他。最终,苏菲用自己的勇敢解救了霍尔。而怯弱的霍尔最终也参加了战争,但并不是为了某一方,只是突然找到了他要保护的东西——他和苏菲的家。

影片有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霍尔最终失去魔法,获得自己的心脏和拾得自信,而剪了短发的苏菲则和他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霍尔和苏菲的爱情,让人看到了两个人在爱情里的共同成长——各自褪去青涩和稚嫩,获得心智上的成熟。

两个人在一起,只是一个人在努力成长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同时付出,一起成长,两个不完美的人逐渐变得完美。

故事毕竟是故事。

现实中的爱情,却并没有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大多以眼泪收场。往往最后,各自都领悟了很多,但却再也没有在一起的可能。多么悲哀。

张小娴在《一段爱情,两个人成长》中写了一个不让妻子看扁而赌气结婚的男人,他说。他跟太太之间已经没有当初那份爱情了。当张小娴问他:“还剩下什么?”,他说: ““已经没有纯粹的爱。一双男女,只有最初那半年的爱是无条件的,以后必 然是愈来愈复杂。”

爱情是有保质期的。每个人的保质期不同,但纯粹的爱,能够存在的期限是很短的。爱情里最好的结局,无非是长相厮守。但在漫长的相处中,爱情早已发生了质变,或许变成了亲情更多,或许回归友情更多,它可能会转变,也可以会延伸出更多丰富的内容来。

有些夫妻,在一起时,吵的不可开交,而一分开,又心痛到不行。如果要忍受分离的痛苦,他们还是宁愿忍受吵架的痛苦。所以两个人就这么吵吵闹闹的过了一辈子。但随着时日的增长,吵的次数会越来越少。因为人始终都是会成长的。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是变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不断的进步。据说要判断一个女人是否成功,就看他的男人,是否和她在一起后,变得越来越好。而要看一个男人是否成功,要看在他身边的女人是否安心。

事实上,成长也是一件相互的事。如果你所爱的人使你变得狭隘,那么,他显然不是能够和你一起成长的人。

张小娴:是我爱和爱我的那个人使我强大,也使我知道我虽弱小却可以无所畏惧。

人不是因为遇到一个人而改变自己,而是因为,爱需要我们变得更好,更成熟,更包容。就像苏菲一样,为了保护心爱的人,必须要让自己坚强勇敢。当你想要拥有更多爱的力量,你内心的能量就会被召唤出来。

爱情是两个人的成长。所有的深情,原来是由许多细碎的时光一一串成的,就像一串亮着迷濛微光的小灯泡,照亮着我们彼此相依相伴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