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19785900000073

第73章 大道至简——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养生真经(6)

遗精日久伤元气,煎汤备药保肾阴

遗精是性功能方面的一种病态。肾藏精,宜封固不宜外泄。发育成熟的男子,未经过性交,每月偶有1~2次梦中醒来有精液自行外泄,且无任何不适者,属正常生理现象,若遗精频繁则此病程日久,肾阴亏耗,会导致元气大伤。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认为遗精是精关不固、肾亏或肾虚,虚火扰动而致。凡劳心太过,郁怒伤肝,恣情纵欲,嗜食醉酒,均可影响肾之封藏而遗精。

有遗精病者要注意调摄心神,不要看黄色录像或黄色书刊,婚后应保持正常的性生活。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性器官清洁卫生,有包茎、包皮过长者要及时手术治疗。

睡眠不实而多梦,频繁梦中遗精,失眠健忘,头昏耳鸣者,属心肾不交型遗精,可服用交通心肺的药物。取黄连、甘草各5克,当归、远志各10克,枣仁、生地、茯神、莲子肉各15克,煅龙骨、牡蛎各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梦中遗精,阴茎易勃起,性欲亢进,烦躁易怒是肝火亢盛型遗精,应清肝泻火。取丹皮、龙胆草、山栀、川楝子、黄芩、柴胡各10克,生地、白芍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遗精频作,或尿时少量精液外流,小便赤热混浊,或尿涩不爽,口苦口渴,心烦少寐,是温热下注型遗精,治疗的重点在清热利湿。取茯苓、石韦、车前子、灯心草、石菖蒲、黄檗、苍术、龙胆草各10克,生牡蛎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利尿通闭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王道

男性如果出现尿频、尿线变细、尿流无力,终末仍旧滴沥等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检查,你很有可能是患了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古称“癃闭”,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明代医家岳甫嘉认为,前列腺增生虽病位在膀胱,却涉及肺脾肾。肾元虚亏,浊淤阻塞或热结下焦,致膀胱气化不利才会导致前列腺增生。

患前列腺增生者要调节饮食,不要过食肥甘刺激之物,不过度饮酒,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以免皮肤和尿路感染,另外不要憋尿。

治疗此病要湿补脾肾,活血化淤,利尿通闭。取黄芪20克,莪术15克,泽泻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穿山甲12克,盐知母12克,盐黄檗12克,仙灵脾12克,木通9克,肉桂9克,地龙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我国民间有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买猪肾1只,洗净、剖开,洗净切成小片,沸水中浸泡10分钟,去浮沫,再沸水煮开1分钟,调入白醋20克,再加入适量葱、姜,拌匀即食。此菜鲜香脆嫩,温肾利尿,尤其适合怕冷肢寒者食用。

前列腺炎要慎治,不可妄服壮阳品

前列腺炎在中医中属于“白浊”、“精浊”等范畴是成年男性常见病,患者不但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还有尿急、尿频、尿痛、会阴、肛门和阴囊等位可有触痛或和坠胀感并可引起腰酸腰痛、性功能减退等。《医方考》作者、安徽名医吴昆认为该病为肾虚、下焦湿热、膀胱气化不利所引起。治疗前列腺炎,要辨证综治,详察病情,不可妄投壮阳之品,下面向大家介绍两种安全简便的按摩方法。

1.阴陵泉、三阴交、太溪三穴是对治疗前列腺炎最有效的穴位。点按阴陵泉、三阴交、太溪各穴位100次,力度以胀痛为宜。还可以依照反射区做脚底按摩。

2.在足底找到肾、脾、肺、肾上腺、膀胱、输尿管、生殖腺、脑垂体等反射区,按以下步骤按摩:

(1)按揉肾、肾上腺、胃、脾、生殖腺、膀胱各反射区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2)推压输尿管100次,肺部50次,力度稍重。

(3)点按脑垂体50次,力度以胀为宜。

患前列腺炎者应起居有规律,性生活有节制,避免房事过度、强忍精出。饮食有节,不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按摩治疗期间,可配合饮用荷叶汤,效果更佳,取荷叶50克,若为鲜荷,须加倍。将荷叶研末,每次取5克,每日早晚各1次,热米汤送服。

五宜五忌,让男人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也开始老化,那么男人怎样才能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呢?

1.规律房事:性行为和慢跑一样都是不错的运动。每周3~4次性行为的男人10年后发生重大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可以减半。

2.定期献血:男人年过40岁,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脂肪容易积存,许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从而减轻动脉硬化的隐患。中年男子每年献血550毫升,患心脏病的风险将减低86%。

3.多交几个朋友:朋友多意味着从社会上获得的支持也多。这种支持对于减轻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十分有效。压力在很多时候就是心脏病的诱因,与那些没有朋友帮助必须独立支撑的人比较,朋友多的男人患心脏病的机会仅是前者的一半。

4.多用大脑:善于思考的人可以减少动脉内脂肪的积聚,从而降低动脉硬化症的发生风险。动脉内壁的脂肪积聚是心脏病发生和突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5.经常下蹲:因为重力影响,下肢血液流回心脏缺少动力,只能缓缓流淌。如果经常下蹲,把双腿肌肉力量锻炼加大,就相当于为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加了一股动力。这样远离心脏部位的血流加快了,不仅为心脏减轻负担,甚至还可以使心肌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增强心脏功能,不再被高血压和心脏病骚扰。

除此之外,男人保养心脏还应在生活中注意以下五种禁忌;

1.懒得运动:长期运动过少削弱了心肌的收缩能力。负责为心肌细胞提供营养的毛细血管也发生了变化,血管内径逐渐缩小,血压增高,易诱发心脏病。

2.熬夜:心脏无法对午夜工作产生良好反应。研究人员发现,神经活动能加速心脏的跳动,而午夜的神经活动不像早上和下午那么活跃。这好像在冷天启动汽车一样,引擎还没有预热,就以最快的速度启动。

3.化纤衣料:化纤内衣所造成的静电变化,会干扰心脏的兴奋电位,从而引起早搏。专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化纤织物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体内致敏物质增加所致。

4.长时间开车:每天长时间开车,特别是在驾驶过程中不断改变车速,可能会导致路上空气中的有害微粒在肺部深处沉积,增加血液黏稠和发炎的风险,并改变心律。

5.烟草:每天抽6~9支烟或2支雪茄的男人,其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比常人大一倍,即便是不把烟吸进肺里的人,其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要增加13%。

多吃这些食物对男人健康有帮助

有的食物“偏爱”女性,但也有的食物更适合男性,那么,男人多吃哪些食物更有助于健康呢?

1.牡蛎:这种“爱的食物”的确有奇效。只要每天吃两个,就可以获得男性一天所需的抗氧化剂——锌,帮助保护前列腺和修复受损的细胞。除牡蛎外,其他贝壳类食物也是锌的好来源。

2.香蕉:含钾丰富的香蕉也被称为“能量之源”,对于心脏、神经系统都有好处,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香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工作效率”,促进血红细胞的形成。早餐和锻炼间歇,来根香蕉很不错。

3.海鱼:肉要吃瘦的,但鱼一定要选越肥越好的深海鱼——三文鱼、金枪鱼等。这些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河鱼多很多,可以帮助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挪威人每周至少吃4次三文鱼,所以很少得心血管疾病。

4.花菜:十字花科蔬菜(花菜、西兰花、花椰菜等)一直是蔬菜中的健康典范。花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让你在工作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其中的胡萝卜素可以保护你疲惫的眼睛。

5.鹰嘴豆:这种坚果含有大量的镁,以及男性必不可少的硒,可以保护前列腺免受伤害,还可降低胆固醇和防止血栓。

6.谷物:麦片、糙米都不错,谷物里的纤维不产生热量,还能帮助消化、保护肠胃。

植物甾醇强化食品:这种物质对心血管有卓越的保护作用,存在于所有的蔬菜、水果中。现在,制造商们还开始把它添加到果汁、酸奶、巧克力等食品中,让你随时都能获益。

7.大豆:大豆中富含的植物激素异黄酮不仅对女性好,对男性的前列腺同样有益。除了大豆外,豆腐、豆奶和豆制的干酪都是不错的选择。

8.樱桃:别小看那一粒粒樱桃,里面装满了对人体有益的抗氧化剂,可以为你提供全天候的营养。有条件的话,确保自己每天都能吃上这种水果。

9.黄绿色蔬菜:青椒、南瓜、胡萝卜等蔬菜之所以呈黄绿色,是因为里面富含胡萝卜素,可以帮助修复皮肤细胞。对于在“面子工程”上不拘小节的男性来说,这也不失为一种由内养外的好办法。

第五节 上了岁数,该好好享福了——中老年常见疾病防治法

老人耳鸣、听力下降,只需补肾虚、“鸣天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常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的现象,尤其是耳鸣,使老年人的生活备受滋扰,容易引起头痛、失眠、健忘、脾气暴躁等不适症状。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其声响有高有低、音调多样,或如蝉鸣,或如风声,或如流水声夹杂蟋蟀的叫声。耳鸣可为阵发,亦可为持续性,有的耳鸣伴有耳聋,也有的单有耳鸣而不耳聋。中医认为,老年人耳鸣、听力下降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肝肾亏虚造成的。

我们经常说“年老气虚”,其实这里主要就是说肾气虚。为什么肾虚与耳鸣、听力下降有关系呢?

首先,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肾阴肾阳是全身各个器官的阴阳之本,所以,若肾气虚了,全身器官的能源供应就跟不上了,自然器官的功能就下降了。因此,补肾就是增加全身器官的“能源”,肾气充足了,力量强大了,耳朵就能多获得一些气血,供维护其功能之用。

其次,中医认为,我们身体上的五官九窍都和不同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耳朵和肾的形状十分相似,因此,“肾主耳”,耳为肾之外窍。老年人肾中的精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正在逐渐衰弱,耳朵得不到足够的精气来濡养,自然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因此,要治疗老年人耳鸣、听力下降,根源就在于补肾,涌泉、太溪都是补肾的重穴,只要每天在家里按揉两侧太溪、涌泉穴3~5分钟,一周之后,耳朵就没事了。

另外,我们也可尝试一下中医传统的自我按摩方法“鸣天鼓”。此法简单易学,是一种以手叩击风池穴的方法,对年老肾亏引起的耳聋、耳鸣、健忘、头晕、思维能力下降等有一定的疗效。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养生铭中就明确提到“亥寝鸣天鼓,寅兴嗽玉津”。孙思邈活了100多岁,百余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是历史上有名的健康长寿老人,可见其养生得法。他发明的养生十三法中有一法名“耳常鼓”:双手掩耳,将耳朵反摺,双手食指按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咚咚有声。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双肘支在桌子上,闭目低头,用两掌心紧贴双耳,十指放于后脑,食指抬起,搭放于中指之上,两食指同时用力,从中指上滑下弹击脑后枕骨的凹陷处(风池穴),此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犹如鸣鼓一样。

鸣天鼓每天可做3次,每次可做60下左右,动作的轻重程度视耳鸣、耳聋的情况而定,如听力较差,动作可适当重一点,反之则轻些。此法动作简单,易学易行,可作为老年人日常护耳的保健方法。

防治老年人的常见病——骨质疏松

为什么人老之后,骨质会疏松?《黄帝内经》中说,五脏之中,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可以生化成骨髓,而骨髓是濡养我们骨骼重要的物质基础,人过了五六十岁,肾气开始减弱,肾精不足,骨头中的骨髓就相对减弱,进入一种空虚的状态;骨髓空虚了,周围的骨质就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就退化了,疏松了。

尽管骨质疏松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并不是说它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从少年开始,特别是在进入骨骼发育并逐渐定型的成人阶段,每天保证足够的身体锻炼,并至少坚持饮用1200克的牛奶或食用富含钙质的乳制品,那么当我们步入老年后,骨质疏松大多是能够预防的。

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也并非不能挽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骨质疏松症是完全可以缓解乃至根治的:

1.多喝骨头汤,注重养肾

平时多喝点骨头汤,最好是牛骨汤,因牛骨中含大量的类黏朊。熬汤时,要把骨头砸碎,以一份骨头五份水的比例用文火煮,大约煮1~2小时,使骨中的类黏朊和骨胶原的髓液溶解在汤中。另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坚果,像核桃仁、花生仁、腰果,这些果子都是果实,是植物为了延续后代,把所有精华都集中到那儿了,有很强的补肾作用。“肾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肾精充盈了,骨髓、脑子就得到补充了。

2.多参加体育活动,以走路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减少也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适当的锻炼,肌肉对骨组织是一种机械应力的影响,肌肉发达则骨骼粗壮。因此,在青壮年期,应尽量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到了老年,最好的锻炼是每天走路,走到什么时候呢?走到身上微微有汗,气血开始运动起来就行了,这时内在的废弃物已经排出了,这就达到目的了,不要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