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教授常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19783600000037

第37章 控制自己的情绪(2)

在明确自己的不理智行为给别人造成伤害以后,我们要学会采取弥补措施来对自己的残忍行为负责任。注意自己造成的伤害,做出弥补能使我们体贴和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明白,一旦对人不善良的话,做出的行动是无法收回的,但是,还是可能通过弥补来减轻他人的不适或伤害。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行动或措施。

当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后果,并找到改正的方法时,就等于找到了控制情绪的指南。

愤怒使别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却是自己。——列夫·托尔斯泰

学会掌控你自己

那些小时候便能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哈佛社会学教授傅高义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老师回来时还没把这块软糖吃掉的话,将会得到一个奖励——再给你一块软糖,也就是说,你将得到两块软糖。但是,如果你没等我回来就把糖吃掉的话,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实验结果发现,有些孩子缺乏控制能力,大人不在,又受不了糖的诱惑,就把糖吃掉了。另外一些孩子,则牢牢记住了先前老师所讲的话,认为自己只要能够坚持一会儿,就可以得到两块糖,于是,尽量控制住自己。他们并非不受糖的诱惑,只是努力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觉,坚持不看那块软糖,一直等到老师的到来。

这样,他们就得到了奖励——第二块软糖。

专家们把孩子分成两组:能够抵御诱惑、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够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在他们长大以后,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获得的成就大。

实验的结果为我们道出这么一个普遍的规律: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的,今后无论他的智力商数如何高,他成功的几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时候便能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人与其他动物不同之处应在于人类有理性,而理性产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识别与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是卓越人生的必然要求。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

球王贝利不抽烟

能戒掉坏习惯的人,一定拥有自我克制的力量。

世界球王,被人们称为“黑珍珠”的巴西足球运动员贝利,自幼酷爱足球运动,并很早就显示出他超人的才华。

有一次,小贝利参加了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累得喘不过气来。

休息时,贝利向小伙伴要了一支烟。他得意地吸起烟,嘴里吐出一缕缕淡淡的烟雾。小贝利有点陶醉了,似乎刚才极度的疲劳也烟消云散了。

这一切,全被父亲看到了,父亲的眉头皱起了一个大疙瘩。

晚上,父亲坐在椅子上问贝利:“你今天抽烟了?”

“抽了。”小贝利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红着脸,低下了头,准备接受父亲的训斥。

但是,父亲并没有发火。他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半天,才平静地对贝利说:“孩子,你踢球有几分天资,也许将来会有出息。可惜,抽烟会损坏身体,你现在要是抽烟了,你在比赛时就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

小贝利的头更低了。父亲又语重心长地接着说:“作为父亲,我有责任教育你向好的方向努力,也有责任制止你的不良行为。但是,是向好的方向努力,还是向坏的方向滑去,做决定的是你自己。我只想问问你,你是愿意抽烟呢?还是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呢?孩子,你该懂事了,自己选择吧。”说着,父亲还从口袋里掏出一沓钞票,递给贝利,并说道:“如果你不愿意做个有出息的运动员,执意要抽烟的话,这点钱就作为你抽烟的经费吧!”父亲说完便走了出去。

小贝利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仔细回味父亲那深沉而又恳切的话语,不由得哭了。他哭得好难过,过了好一阵,才止住哭声。小贝利猛然醒悟了,他拿起桌上的钞票还给了父亲,并坚决地说:“爸爸,我再也不抽烟了,我一定要当个有出息的运动员。”

从此以后,贝利不但与烟无缘,还刻苦训练,球艺飞速提高。15岁参加桑拖斯职业足球队,16岁进入巴西国家队,并为巴西队永久占有“女神杯”立下奇功。如今,贝利已成为拥有众多企业的富翁,但他仍然不抽烟。

自制是种力量,更是一些难得的品质。许多原本特别优秀的人由于缺乏应有的自制力,因而走上了邪路。比如打架、斗殴、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常常是由于自制力的匮乏,而非他们本性就如此。

一棵原来可以盛开的花朵,如果不学会自我控制,随时都有可能萎谢。

意志是无限的,但实行起来却往往有许多不可能;欲望是无穷的,然而行为必须受制于种种束缚。——莎士比亚

生存还是毁灭

生命时常是个严肃的选择题,有时甚至是严峻的,然而一旦明白怎么选择后则是山河一片锦绣。

哈佛大学的法律学教授德里克·博克讲过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约翰尼·卡特早有一个梦想——当一名歌手。参军后,他买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把吉他。他开始自学弹吉他,并练习唱歌,他甚至自己创作了一些歌曲。服役期满后,他开始努力工作以实现当一名歌手的夙愿,可他没能马上成功。没人请他唱歌,就连电台唱片音乐节目广播员的职位也没能得到。他只得靠挨家挨户推销各种生活用品维持生计,不过他还是坚持练唱。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歌唱小组在各个教堂、小镇上巡回演出,为歌迷们演唱。最后,他灌制的一张唱片奠定了他音乐工作的基础。他吸引了两万名以上的歌迷,金钱、荣誉、在全国电视屏幕上露面——所有这一切都属于他了。他对自己坚信不疑,这使他获得了成功。

然而,卡特又接着经受了第二次考验。经过几年的巡回演出,他被那些狂热的歌迷拖垮了,晚上须服安眠药才能入睡,而且还要吃些“兴奋剂”来维持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他开始沾染上一些恶习——酗酒、服用催眠镇静药和刺激兴奋性药物。他的恶习日渐严重,以致对自己失去了控制能力,他不是出现在舞台上而是更多地出现在监狱里。到了1967年,他每天须吃一百多片药片。

一天早晨,当他从佐治亚州的一所监狱刑满出狱时,一位行政司法长官对他说:“约翰尼·卡特,我今天要把你的钱和麻醉药都还给你,因为你比别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选择自己想干的事。看,这就是你的钱和药片,你现在就把这些药片扔掉吧,否则,你就去麻醉自己,毁灭自己,你选择吧!”

人的一生要面临不同的诱惑与选择,大大小小、林林总总,有的无足轻重,有的则事关生死,如何去做事,每个人心中都应当有一杆秤。

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名剧《哈姆雷特》中,用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将生命的意义摆在我们面前。的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命运的严肃性使得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在面对一些可能致命的诱惑前,一定要学会自制,这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力量。

理智的作用仅在于认识这世界是如此,反之,意志的努力即在于使得这世界成为应该如此。——黑格尔

爱说闲话的女孩

“愤怒”一旦与“愚蠢”携手并进,“后悔”就会接踵而来。

圣菲亚斯是16世纪深受爱戴的罗马牧师。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大家都很喜欢跟随他的左右,因为他是那么富于智慧而且善解人意。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女孩来到圣菲亚斯面前,向他倾诉自己的苦恼。其实女孩心地不坏,只是她常常说三道四,喜欢说些无聊的闲话。这些闲话传出去后,往往会给别人造成许多伤害。久而久之,人们都远离她了。因为没有朋友,所以,她觉得很孤独。

圣菲亚斯对女孩说:“你不应该谈论他人的缺点,我知道你也为此苦恼,现在我命令你要为此赎罪。你到市场上买一只母鸡,走出城镇后,沿路拔下鸡毛并四处散布。你要一刻不停地拔,直到拔完为止。你做完之后,就回到这里告诉我。”

女孩觉得这是非常奇怪的赎罪方式,但为了消除自己的烦恼,她没有任何异议。她买了鸡,走出城镇,并遵照吩咐拔下鸡毛。然后她回去找圣菲亚斯,告诉他自己按照他说的做了一切,圣菲亚斯说:“你已完成了赎罪的第一部分,现在要进行第二部分。你必须回到你散布鸡毛的路上,捡起所有的鸡毛。”

女孩照做了,可在这时候,风已经把鸡毛吹得到处都是了。她只捡回了一些,无法捡回所有的鸡毛。

女孩回来说:“我没能捡回所有的鸡毛。”

圣菲亚斯说:“没错,我的孩子,你是无法捡回所有的鸡毛。你那些脱口而出的愚蠢话语不也是如此吗?你不也常常从口中吐出一些愚蠢的谣言吗?你有可能跟在它们后面,在你想收回的时候就收回吗?”

女孩说:“不能。”

“那么,当你想说些别人的闲话时,请闭上你的嘴,不要让这些邪恶的羽毛散落路旁。”圣菲亚斯说。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绪。尤其在想谈论别人的缺点,想说别人的坏话时更应当注意克制自己,因为有些话一旦说出来,就好像扔出去的鸡毛一样,不是想收回就能收回的。

动辄发怒是放纵和缺乏教养的表现。——普鲁塔克

护士怀特小姐

不被喜悦冲昏头脑,不为痛苦所淹没,这是成熟的象征。

怀特小姐在一家儿童医院做见习护士的时候,曾经非常喜欢一个叫汤米的小男孩。汤米有着一双像弯月一样明亮可爱的大眼睛,金色的卷发柔顺地覆盖在他红润的面颊上。在怀特小姐的眼中,汤米就像教堂玻璃窗里的小天使。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可怜的、孤独的,内心充满恐惧的孤儿。虽然他患了传染性疾病,可怀特小姐还是非常喜欢他。当怀特小姐为汤米哼催眠曲的时候,总是想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为小汤米的全职母亲。

在度假期间,怀特小姐为汤米买了几件样子可爱的玩具。假期一结束,怀特小姐便匆匆忙忙地回去上班。在向住院部走去的路上,她急切地从汤米的窗户向里看。他的床被整理得干干净净,但是,床上没有人。

“你们把汤米挪到哪里去了?”怀特小姐问夜班护士。

“噢,他在星期六的夜里死了。你不知道吗?”

一个多么不经意的回答啊!然而怀特小姐却如同听到了晴天霹雳。她失魂落魄地走进护士休息室,在那儿,她可以任眼泪恣意流淌。

“怀特小姐!”护士长斯蒂克小姐严厉地说,“上班的时间到了。擦干你的眼泪,开始工作。现在就开始!”

听了她的话,怀特小姐所有的伤心和难过全部都发泄到了眼前这个“冷酷且冷漠”的女人身上。

“你怎能这样漠不关心呢?”怀特小姐冲护士长大声喊道,“汤米短暂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而他甚至还没有一个妈妈去关心他,他是多么不幸啊!你关心过他,或者是关心过其他任何一个小孩子吗?不!你只是说:‘怀特小姐,去工作。假装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噢,这不一样!我在意!我爱那个孩子!”眼泪像洪水一样从怀特小姐的脸上流淌下来。

“怀特小姐,”护士长斯蒂克小姐轻轻地把一方手帕放在怀特小姐的膝头上,她的声音低低的,有些沙哑地说道,“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像汤米一样的孩子,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的感情,他们会把我们的心给毁掉。你和我的心都应该像果冻一样,是一种凝胶体,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断去寻找方法宽慰自己,使自己更理智地面对悲剧。我们必须给予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注意力。”

斯蒂克小姐把脸上的眼泪擦干,继续对怀特小姐说:“如果你知道汤米并不是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也许会觉得有一点安慰。死亡是从我的怀里把他带走的。”

怀特小姐和斯蒂克小姐一起坐在那儿,一起为死去的汤米哭泣。然后,她们抹去脸上的泪水,换上一副清新的微笑脸庞走出休息室,去爱和关心所有由她们看护的孩子们。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但有时候我们需要用理智来克制自己冲动的情绪,保持冷静才能正确地面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过喜过忧都对我们的健康生活不利,它们时刻都在挑战我们的心智。

不被喜悦冲昏头脑,不为痛苦所淹没,这是成熟的象征。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控。

——普鲁塔克

睿智的老板

愤怒使傻瓜变得机智,但却改变不了他的困境。

有一家电脑公司,赶了一批货交给一家新开发的客户,交货之后,却迟迟等不到客户将货款汇来。等了两个星期后,老板亲自到客户的公司拜访。老板在该公司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一张可立即兑现的现金支票。

老板拿着现金支票赶到银行,但是柜台小姐告诉他,这个账户内的存款不足,他的支票根本无法兑现。老板明白是那个客户故意耍诈,想要刁难他,原本他想立刻冲回客户的公司和他大吵一架。但是,这个老板一向秉持着“和气生财”的经营原则,所以他压下自己的怒气,向银行的柜台小姐询问这张支票之所以无法兑现,到底差了多少钱。由于老板的态度很诚恳,所以柜台小姐也很热心地帮他查询。查询的结果是,户头内只剩下九万八千元,跟他的支票金额只差了两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