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国学养生密码:国学精粹与百姓养生
19781800000018

第18章 佛教养生思想的精髓(1)

佛理、佛医与养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被融入中华文化中,其博大精深的养生功效备受历代僧家推崇,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其独到的、卓有成效的养生、健体、护心秘籍。

《大藏经》集佛教经典之大成,据李良松、郭洪涛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介绍,《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论医理的经书约400部,既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之记录,也有心理幻术、修身养性的载述,内容十分丰富。不少佛医药书籍,大多托名自乘佛教的龙树、耆婆两位宗师,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和运用。

在佛教医学中,主要从根(生理)、尘(社会环境)、识(心理)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来考察人的存在,认为它们互不相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因此,佛医学把疾病分为“身病”和“心病”两大部分,共404种、101类。其中,“身病”是指五脏六腑、肌肉、神经、骨骼等生理上的疾病,即所谓的“四大五脏病象”。佛教“禁咒闲邪,药石针艾”的医方明就主要是针对身病的治疗技艺。药师佛、药王、药上菩萨、龙树菩萨等都以善施医药、治疗身病而称著。在治疗身体和五脏失调的疾病时,佛教还有许多对治方法,如药石、针灸、天然食物、运动和养生(瑜伽、太极拳、武术等)、按摩和拿捏法、修定功、修观想等。

而“心病”则是指由内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愚痴等引起的诸多烦恼,佛经认为,众生所造的恶业错综复杂,所以心病的种类也很多,大致可归纳为八万四千种,即“八万四千尘劳”,这些烦恼又可以浓缩为“贪、嗔、痴”三种烦恼。心起烦恼,恶业,不仅仅是“心病”的具体体现,而且还可导致生理失调而致“身病”。因此释迦牟尼就以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佛教的八正道、三学、六度等修持之道,都是行之有效的身心疗法。禅宗的经典《坛经》、《心经》、《金刚经》从养生角度看,是佛家养生功理的精髓,是佛家的禅功心法。佛医的这种对疾病的分类方法与现代医学把人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方法是一致的。

佛教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有四种,即地、水、火、风,称为“四大”,这四种物质保持各自的形态,不相紊乱。而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构成的,四大失调,人体就会患病。《佛医经》还认为季节变化、饮食、心理状况、生活习惯等,都会影响人体四大要素的消长,从而使人体内在的机制保持平衡或失去平衡;平衡即健康,失衡即患病。这些理论反映了佛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基本认识,与中医学在探讨疾病起因上存在着相通之处。

佛教医学在寄生虫学、人体胚胎学等方面也有独特的发现。尤其是在汉末及三国时流行的小乘佛教,直接吸取中医“元气说”和“阴阳五行说”的理论,用来解释疾病的起因,认为元气配合好,则人心神平和,就不会产生种种欲望和烦恼;如果元气配合不好,阴阳五行不协调,心神就会失去平和,种种欲望和烦恼就会油然而生。

在疾病的治疗上,佛医认为,同样的疾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症候程度不同。因此,必须先正确地诊断病因和病情,根据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对治,这样治愈的可能性才越大。这与中医的“辨证施治”原理又是不谋而合的。

佛教医学对中医的影响还远不止如此,在许多中医古籍中还吸收了很多佛教医学的内容,如孙思邈的《千金方》,书中的医学内容不仅包含着佛教医学理论的部分,而且也吸收了一些佛教相关的医方,像赤眼方、服菖蒲方、浸汤方等。王焘是略晚于孙思邈的唐代医药学家,他的《外台秘要》中也介绍了不少佛教传播所带来的医学思想、医药学知识及药方,像酪酥煎丸、耆婆汤等。另外,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多种外来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梵文译名,十分难能可贵。因此,《本草纲目》一书,不仅包含有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史料,而且也载有佛教与中医药学密切关系的诸多例证。

佛教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的,故救人先救其“苦”。而疾病又是人类的最“苦”之处,它直接折磨人的身心,所以首先要使人们能够摆脱疾病之“苦”的纠缠。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教徒在给众生治病疗疾的过程中普及医学知识,同时也使佛教医学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发展和完善。

佛教“三学”中的中医养生观

佛教中的许多教理于人的修身养性有益,甚至有辩证法,比如“佛教三学”于修身养性多有启发。所谓佛教“三学”,就是学佛者必须修持的三种基本学业,即戒、定、慧,它构成了佛学的整体。由戒入定,由定发慧,这就构成了佛学内部的联系。

1.戒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它是佛祖释迦牟尼为其弟子制定的各种戒规,既是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佛教伦理观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这些戒律与中医学讲求的饮食修养、动静修养与心性修养三大平衡的目的与效果是一致的,就是让人们调整身心,使身心都养成好的习惯,亦符合儒家“仁者寿”的道德规范与人生观。

2.定

定,又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从而进入正审思虑、入定修持的境界。小乘有四禅,大乘有九种在禅、百八三昧等。佛教认为这是获得正确认识和智慧的先决条件。“禅”是静虑、思维修持的意思,其修行方法就属于“定”的内容,只有入定达到较高的层次,才能进入禅的境界。由于禅与定有密切联系,所以中国佛教将二者合称为“禅定”。

为了得到定,就要调身、调息、调心,也就是调整身体、呼吸与精神,这可说是广义的戒。定是指精神的安静统一,但心静的方法有种种程度之不同,普通人日常心静的欲界定,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统一;真正的精神统一称为根本定,是属于色界定及无色界定。佛教认为修习禅定是要使心统一,并能以明镜止水般的心,观察诸法实相,获得正确的智慧;使心空明,采取适切的判断及迅速确实的处置。在养生意义上,这种禅定上的修行与《内经》所倡导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以及“居安思危,未病先防”的医学养生观是一致的。

3.慧

慧,又称增上慧学,亦即智慧,当然是宗教意义上的智慧,通过内心体验和证悟而获得的佛教智慧,即宇宙的最高和终极真理,也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摒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等佛教义理,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最终达到彻悟的涅槃境界。

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三十七菩提分等全部修行法门。三学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而在中医学上,明辨是非,去惑存真,止静明性,也是建立符合自然规律的养生法则的思想基础。人生在世,不论是生存,还是养生,觉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