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点评乾隆帝(1711—1799)
乾隆是中国古代皇帝中的一位老寿星,他享年89岁,在位60年。在他执政期间,清朝已经开始迅猛发展,登上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治世局面。
达成盛世的乾隆一直向盛世开创者康熙帝学习,他曾说过,他的在位时间不能超过他的爷爷,所以在执政满60年的时候,他就退位了,把皇位让给他的儿子,自己做太上皇。位之时也,模仿自己的爷爷举办了一个仪式来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功德无量、皇恩浩荡。于是,乾隆帝的禅位大典宴请了全国的高寿之人,请他们到皇宫吃喝。其实,这也是乾隆趁机在向世人宣布:在我治理下的国家,社会繁荣,人民生活安定,而且我贵为天子,居然还与天下百姓一起吃饭,历史上有哪个皇帝能够做到如此亲民如子呢?所以,我理应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完人”。他这样的做法是不错的,可在今天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不免落得“粉饰太平”的说法。不过,乾隆勾画的这种盛世图景,也并非完全空想。范文澜先生说:“乾隆在位期间力图有所作为,继述祖业,因而这时的清朝大体上能保持前朝的国势,最后达到盛况。”
乾隆向康熙学习的另外一点就是下江南,不过这一点他就学得不好了。康熙大帝曾到过江南6次,每次都很节俭,目的在察看堤防和了解东南地区的社会。乾隆到江南也有6次,每次出发之前他的目的也是如此。可是,一上船他就改了初衷,6次下江南成了他发泄自炫欲的机会。
乾隆下江南所组成的南巡集团,声势浩大,影响也很恶劣,船一停,饥饿的“海盗”登陆,所到之处,几乎都要洗劫一空。江苏学政尹会一曾上奏章劝阻,奏章上说:“民间疾苦,怨声载道。”乾隆光火:“民间疾苦,你指出什么地方疾苦?怨声载道,你指出什么人载道?”吓得谁也不敢再进谏。
与自己的爷爷相比,炫耀与好大喜功是他的缺点。不过,不可否认,乾隆是一个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的皇帝,要不然盛世也不会在他当朝之时达成。他曾主持编修《四库全书》、翻译《满文大藏经》等,这对于文化古籍的保存整理都是很重要的。乾隆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是全唐诗作的总和;他除了自己的母语——满语外,还精通汉语、蒙古语、藏语、维吾尔语等多种语言;还修建了颐和园、扩建了圆明园,这对于古典建筑艺术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这也是乾隆好大喜功、奢侈的表现。
乾隆在清朝强大国力的基础上,两次平定西北的准噶尔部叛乱,一次平定新疆回部叛乱,两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出征缅甸,一次出征越南和两次出征尼泊尔的廓尔喀。这大大小小的成功战例被他自己称为十全武功,他自封为十全老人。这些有他自娱自乐的成分,但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乾隆在位期间还对新疆和西藏加强了管辖,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使清朝成为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强盛帝国。但是,由于长时期浸淫于歌舞升平的繁荣中,乾隆对朝政放松了警惕,特别是在其后期,为了标榜功绩,追求虚名,浪费了大量的国家财富,吏治腐败也日趋严重,不得不提的就是乾隆的宠臣和珅。白新良先生说,和珅像一个无底洞,全国官员们的贿赂巨款,瀑布般地倾注到里面。的确如此,乾隆去世的第5天,嘉庆帝抄和珅的家,那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单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赤金60000两,纯金1000两一个的大金元宝100个,100两一个的小银元宝56600个,银锭900万个,洋钱58000元,制钱150万文,吉林人参600余斤,玉如意1200余柄,珍珠手串230串,桂圆大珍珠10粒,大红宝石10块,大蓝宝石40块,银碗40桌,三尺有余、珊瑚树11支,纱缎绸罗14300匹,毛呢哔叽20000板,狐皮550张,貂皮850张,又各种粗细皮56000张,铜器和锡器361000件,名贵瓷器10万件。镂金八宝炕床24座,西洋钟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妇女600名,总价值达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国库15年收入的总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不是乾隆治下的悲哀吗?
上层如此,老百姓的生活必然困苦。对于这些情况,乾隆帝并非一无所知,乾隆五十五年,礼部侍郎尹壮图就曾上书,希望乾隆帝整顿吏治,不料如此忠谏却惹得龙颜大怒,尹壮图也落了个降职的处分。有此前车之鉴,后来再也没有人敢在乾隆面前说任何关于大清国不好的话了,官员都本着“多磕头,少说话”的为官之道,因循苟且,谗上欺下,实在是国家最大的灾难。
范文澜就在《中国通史》中指出:“乾隆帝晚年陶醉于臣僚的一片颂声,又陷于‘于外事总未经历’的境地,对臣下的谏诤和民间的怨叹,不免厌听。实际情况是:乾隆帝退位前,清王朝的统治已然日益腐败,危机四伏。民间不只兴叹,而且在秘密酝酿着起义风暴的兴起,乾隆帝无视这一切,自称为‘归政全人’,而业已形成的种种危难,留给了他的继承者嘉庆帝。”的确,在嘉庆帝刚刚登上大位4个月的时候,一场历时9年,席卷5省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爆发了。虽然这场起义最后被清政府镇压,以失败告终,但是,它揭开了大清朝华丽外衣下的累累伤疤,为这个朝代的覆亡奏响了序曲。自此,曾经鼎盛一时的大清帝国开始一步步滑向灾难的深渊。
【名家巡礼】
白新良,1944年生于河北省正定县,196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至今。现任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主要论著有:《乾隆传》(自著)、《康熙皇帝全传》(主编)、《清史新论》、《清代全史》、《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与人合著)等。发表各种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