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写史评寇准(961—1023)
漫步于渭南左家村的乡野小路,约行一里许,有一座封土高4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的孤墓映入眼帘,墓前立有碑石一块,上题“宋寇莱公墓”。一阵清风拂面而过,一曲清丽宛转的《江南春》不知从何处响起:“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垂柳,柔条飘飘。芳草萋萋不尽,蔓伸到遥远的天涯,凋谢的杏花纷繁飞。情景交融,一派伤春之情愫。
如此细腻的笔触,柔情似水的感受,谁能料到这竟出自以“刚直不阿”名垂千古的莱国公寇准之手呢?从容决策澶渊之战的寇莱公,内心竟是如此温柔多情。这和他那种不为任何事或人而低头的个性怕是不很匹配啊!
寇准的正派个性在脱脱的《宋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又有“准为相,守正嫉恶,小人日思所以倾之”。寇准死后,皇帝宋仁宗“赐谥曰忠悯”,可见他的为官之道和为人之本。寇准青年时以他的才干,很快得到了太宗的赏识,但他却不是一味地去迎合附势。脱脱记录了这一实况:“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想一想,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竟敢在皇帝发怒离开的时候,拉着皇帝的龙袍,让他重新坐下,一直到问题解决。这可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啊。所以,宋太宗深有感触地把寇准和唐太宗时著名的“诤臣”魏征相比,他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唐以后,为臣的,能被皇帝看做魏征,应该是最高的赞赏了。
寇准正直,处事就难免失于“诤”。一次,寇准和温仲舒骑马并行。一个疯子拦住寇准的马,向他三呼万岁。寇准的政敌枢密院知院张逊得知后,派人向皇帝告密,说寇准有异心。寇准便和张逊在太宗面前激烈地争吵起来,相互揭短,弄得太宗龙颜大怒,撤了张逊的职,也把寇准丢到青州当知州。
不过,太宗深知寇准的才干和秉性,把他外放只是想让他吸取教训。这下一看不到寇准,便总是念叨他。一年后,太宗下便召寇准回京,并升为副宰相。寇准回京后,太宗正害着严重的脚病,行走不方便。见到寇准后,他特意让寇准看自己的足疾,然后假装责问他:“你怎么来得这么迟呢?”其实这是他有意显示和寇准的亲昵情感。寇准却不冷不热地说:“臣非召不得至京师。”这话差点儿没把太宗噎死,整个一“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但寇准也并非只是直言的莽夫。太宗在北伐时被辽军射伤,患处的病痛缠绕他多年。一次他旧病复发,想到继承人的问题,便问寇准选哪个儿子做皇帝好。寇准说:“神器不可谋及妇人、谋及中官、谋及近臣。”意为选皇储时应避免向三种人咨询,一是女人,也就是皇帝的嫔妃;二是中官,也就是宦官;三是近臣。寇准所说的“近臣”当然指的是自己。从古代到现在,只要是近臣参与立储,总没好事,他可不想蹚这浑水,所以明哲保身,示意宋太宗自己不便多言。足可以看出寇准的睿智。而他这三个建议,脱脱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可为万世龟鉴。”
寇准因做“诤臣”而出了名,朝内大臣都惧怕和忌恨他,后有人曾戏称此种情况为:“寇某上殿,百僚股栗。”把人家好端端的臣子吓得腿肚子直抽筋,寇准也算是个厉害人物了。
但是,寇准的刚直不阿和言语直横,却成为他一生最大的祸患。因先后得罪了权臣王钦若和丁渭,寇准两次被踢下台,贬得他离京城越来越远。这是以正直出名的文人士大夫们的命运悲剧,很多前人都做了榜样,后人也常常不可避免地要踏上这条路。
作为“诤臣”,他是为国一片苦心,当辽国来侵时,寇准力排众议,谏主抵抗,寇准在后方运筹帷幄,终于取得这次抗敌战争的胜利,最后宋辽达成和议,即为“澶渊之盟”。不过寇准对这个结果很不满意,他认为明明宋军赢了,为何要给人家掏钱?从这一点来说,依然脱离不了他“诤臣”的身份。寇准的一辈子用“诤臣”来概括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名家巡礼】
脱脱(1314—1355),蒙古族,字大用,蔑里乞氏。幼养于伯颜家,从浦江吴直方学。曾参加镇压徐州芝麻李红巾军起义,执意屠城,军事成就卓著,功封太师。至正三年(1344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十四年,讨伐高邮(今属江苏)张士诚起义军,被张士诚击败。至正十五年流放至云南,被元顺帝派人毒死。